月消费破万?香港硕士留学账单揭秘

puppy

准备来香港读研的你,是不是也被“月消费轻松破万”的说法吓到了?别慌!这篇就是一位学长/学姐掏心窝子的真实账单大公开。我们不聊虚的,直接上干货:从占大头的房租(单间、合租到底差多少?),到一日三餐(食堂、外卖、自己做饭哪个最划算?),再到交通、购物和偶尔的社交娱乐,每一笔开销都给你掰扯得明明白白。月消费破万到底是常态还是夸张?钱都去哪儿了,又有哪些亲测有效的省钱小妙招可以让你“续命”?快来看看这份新鲜出炉的留学账单吧,它会帮你提前做好预算,让你在享受留学生活的同时,也能守住自己的钱包,不走弯路!

香港硕士月消费速览 (港币/HKD)

省钱小能手版:

房租 (合租/厅长): 4,500 - 5,500

饮食 (主自己做饭+食堂): 1,500 - 2,000

交通 (学生八达通): 300 - 500

通讯+水电网: 300 - 500

杂项 (日用品/偶尔社交): 500 - 800

月均总计: 约 7,100 - 9,300 HKD


生活品质党版:

房租 (单间): 6,500 - 9,000

饮食 (一半外食+一半自炊): 2,500 - 3,500

交通 (学生八达通+偶尔打车): 500 - 700

通讯+水电网: 400 - 600

杂项 (购物/娱乐/社交): 1,000 - 2,000

月均总计: 约 10,900 - 15,800 HKD

哈喽,各位准香港留学生们!我是你们在lxs.net潜水已久的老学长。还记得我当年拿到港大offer的那个晚上吗?激动得睡不着,不是因为马上要开启新生活,而是因为手贱去搜了一下“香港留学生活费”。当“月消费轻松破万”这几个大字砸在我脸上时,我感觉我的offer都快拿不稳了。那一瞬间,脑子里全是爸妈辛苦赚钱的画面,心里那个慌啊。

相信现在屏幕前的你,可能也正经历着我当年的同款焦虑。月消费破万,听起来就像个无底洞,家里不是矿,这书还读得起吗?别慌,别慌!今天学长就把自己压箱底的账本翻出来,带你一笔一笔地算清楚,在香港读研,钱到底都花在哪儿了,以及怎么花才能不“破产”。咱们不聊虚的,直接上干货!

房租:压倒钱包的“五指山”

在香港,你每个月最大的一笔开销,毫无疑问,就是房租。它就像压在孙悟空身上的五指山,沉重且难以撼动。香港的房子是按“平方呎”算的,1平方米约等于10.764平方呎。刚来的时候你可能没概念,但很快你就会对“100呎”有多小了如指掌了。

咱们来聊聊留学生最常见的三种住宿选择,价格天差地别。

第一种,学校宿舍。这是最理想的选择,没有之一。价格便宜,离学校近,还安全。比如港大的研究生宿舍,一个月可能也就3000-5000港币,这价格在外面连个厕所都租不到。但现实很骨感,香港高校的研究生宿舍位置非常非常非常少,尤其是授课型硕士(TPg),能申请到的都是天选之子。所以,梦可以做,但千万别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上面。

第二种,校外合租单间。这是绝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在学校附近租一个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的房子,然后找几个小伙伴一起分摊。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单间,能放下床、书桌和衣柜,大概6-8平米。这笔开销有多大呢?咱们拿几个学校举例。

如果你在港大(HKU),那么西营盘、坚尼地城是你的主要阵地。这里的单间,做好心理准备,普遍在7000-9000港币/月。我有个同学在坚尼地城租了一个5平米的“上床下桌”房,月租7800港币,第一次去他家串门,我站门口就能看到整个房间的全貌。是的,寸土寸金就是这么真实。

如果你在中大(CUHK)或城大(CityU),大围、沙田、火炭、粉岭会是你的目标区域。因为离市区稍微远一点,价格会友好一些,单间大概在6000-7500港币/月。但这也意味着你每天要花更多时间在通勤上。

如果你在科大(HKUST),将军澳、坑口是热门选择。这里的楼盘比较新,环境也好,单间价格也差不多在6500-8000港币/月。科大风景虽美,但也被戏称为“坑口养牛大学”,出入确实没那么方便。

第三种,终极省钱大法——“厅长”或合租床位。预算实在有限怎么办?很多同学会选择租客厅,也就是江湖人称的“厅长”。用帘子或者柜子隔出一个私密空间,价格能比单间便宜不少,大概在4000-5500港币/月。缺点就是没啥隐私,而且客厅人来人往,睡眠浅的同学要三思。还有更极致的,就是两个人合租一个房间,一人一张床,费用平摊,这也能把每个人的住房成本压到5000港币以下。

所以你看,光是房租这一项,你的月消费基数就已经被定在了4500到9000港币之间。想破万还是守住底线,第一步就看你怎么选房子了。

饮食:在“美食天堂”实现吃饭自由有多难?

搞定了住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吃了。香港号称“美食天堂”,但对于留学生来说,每天面对的问题可能不是吃什么,而是“怎么吃才不贵”。

最省钱的永远是学校食堂。这绝对是留学生的续命神地!一顿饭有肉有菜有米饭,价格通常在30-45港币之间。味道嘛,不能说惊为天人,但绝对管饱且干净卫生。比如港大有好几个食堂,美心、大家乐这些连锁品牌运营的,选择还挺多。一天三餐都在食堂解决,那你的伙食费一天也就120港币左右,一个月下来3600港币,算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了。

时不时下馆子,钱包就有点“痛”了。你总有吃腻食堂的时候,想跟朋友出去搓一顿。香港最常见的茶餐厅,一个烧味饭或者一份干炒牛河,配一杯冻柠茶,轻轻松松就要60-80港币。想吃得稍微好点,比如日料、西餐、火锅,人均上到150-300港币是家常便饭。刚来香港的第一个月,我和室友们天天在外面尝鲜,月底一对账单,两个人的伙食费加起来快一万了,吓得我们赶紧去超市买了米和锅。

外卖,方便但“有毒”。香港的外卖平台主要是Foodpanda和Deliveroo。看起来很方便,但你很快会发现,平台上的价格普遍比堂食贵,再加上10-20港币不等的配送费,一顿普通的外卖送到手,基本都在80-100港币起步。偶尔懒得动点一次还行,天天吃,钱包可真受不了。

自己做饭,才是省钱的王道。想把伙食费控制在2000港币以内?那就得靠自己了。香港的超市(百佳ParknShop、惠康Wellcome)和菜市场(街市)是你必须熟悉的地方。街市的蔬菜水果和鲜肉通常比超市便宜新鲜。我给你算笔账:自己买一块鸡胸肉(约30港币)、一些蔬菜(约20港币),加上米饭,成本不到60港币,够吃两顿了。平均下来一顿饭的成本可以控制在20-30港币。一个月下来,就算偶尔出去吃,伙食费也能稳稳地控制在1500-2500港币的区间。

学长亲测,最健康也最省钱的模式是:早餐自己解决(牛奶麦片面包),午餐在学校食堂,晚餐回家自己做。这样既保证了营养,又能把每月的伙食开销控制在2000港币左右,还能省下钱来周末跟朋友去打卡美食。

交通与通讯:能省则省的固定开销

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但费用也不便宜。不过,作为学生,我们有“特权”!

一定要办“学生身份”个人八达通!这是你在香港省钱的第一神器。只要你是26岁以下的全日制学生,就可以申请港铁的学生乘车优惠计划。办好之后,你坐港铁基本就是半价!举个例子,从中大所在的大学站到尖沙咀,正常票价是13.5港币,学生价只要6.5港币,一来一回就省了14块!一个月下来,即使你住得远,每天通勤加上周末出去玩,交通费也能控制在400-500港币。如果你住得近,甚至可以更低。千万别忘了,一到香港就去申请!

偶尔需要赶时间或者去一些地铁到不了的地方,可能会坐巴士或小巴,费用跟地铁差不多。出租车(的士)则是“奢侈品”,起步价27港币,随便坐坐就上百了,除非万不得已或者三四个人拼车,不然还是别轻易尝试。

通讯费方面,香港简直是“白菜价”。这里的电信运营商竞争激烈,学生套餐尤其划算。像中国移动香港(CMHK)、3、SmarTone这些运营商,都有专门的学生plan。我当时办的是一个128港币的套餐,每个月有无限的本地数据(前20GB是高速的),完全够用。所以,手机话费和网费这块,你每个月预算100-150港币就绰绰有余了。

另外,租房子的网费通常是大家平摊的,一条500M或者1000M的宽带,月费大概200-300港币,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也就几十块钱。还有水电煤气费,也是室友均摊,夏天因为要开空调会贵一些,平均下来每个人每月大概200-300港币。

总的来说,交通、通讯、水电网这些固定开销,一个月加起来大概在800-1000港币,算是比较稳定的一笔支出了。

购物娱乐:消费的“无底洞”与“幸福感”来源

前面说的都是生存必须,而这一部分,则是决定你生活质量和月消费能否破万的关键变量。

日常用品采购。洗发水、沐浴露、牙膏、卫生纸……这些东西每个月总要补货。香港有屈臣氏、万宁、SASA这些店,非常方便。精打细算的同学可以去“价真栈”或者一些药妆店淘货,会便宜不少。这部分开销不大,一个月预算200-300港币足够了。

服装和美妆。香港是购物天堂,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从旺角的潮流小店,到铜锣湾、尖沙咀的大型商场,各种品牌应有尽有。每年还有两次大型的打折季(夏季7-9月,冬季12-2月),SOGO的感谢周年庆更是人山人海。对于爱美的同学来说,这里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这部分的开销就完全看个人了,可以一分不花,也可以一个月花掉几千上万。刚来的同学建议先忍一忍,摸清门路和打折规律再出手。

社交与娱乐。读研不只是上课写论文,社交和放松也很重要。和朋友看场电影,票价大约80-120港币(学生有优惠);去KTV吼两嗓子,人均150-250港币;去兰桂坊体验一下夜生活,一杯酒水就是80-100港币。不过,香港也有很多不花钱的娱乐方式。我最推荐的就是“行山”(徒步)。麦理浩径、龙脊、大澳……香港的郊野风光美得惊人,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带上水和干粮,不仅锻炼身体,还能拍出称霸朋友圈的美照,成本几乎为零。此外,很多博物馆在周三是免费开放的,也是陶冶情操的好去处。

这部分的预算,学长建议你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给自己设定一个500-1500港币的“快乐基金”,用于社交、购物和娱乐。有节制地花,既能享受到留学生活的乐趣,也不至于让钱包“大出血”。

所以,月消费破万是常态吗?

现在,我们来把所有账单加起来,回答最初的那个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省钱小能手”:住4500港币的客厅,每月伙食费1800港币(主要自己做),交通通讯水电等固定开销1000港币,再加上500港币的杂项和娱乐。那么你的月消费大概是:4500 + 1800 + 1000 + 500 = 7800港币。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品质党”:租一个7500港币的单间,伙食费3000港币(经常外食),固定开销1200港币,购物和社交比较频繁,花了1500港币。那么你的月消费就是:7500 + 3000 + 1200 + 1500 = 13200港币。

看明白了吗?“月消费破万”在香港留学生中,绝对不是夸张的说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常态。但它并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门槛。你的消费水平,完全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你对住房的选择。

别被这些数字吓倒,也别因为省钱就彻底放弃了社交和娱乐。留学的意义,不只是拿到一张文凭,更是体验一种不同的文化,结交一群有趣的朋友。关键在于,你要提前做好预算,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做到心中有数。

在香港的这一年,你会学会如何在拥挤的城市里找到自己的空间,如何在昂贵的物价下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希望这份账单,能帮你拨开迷雾,让你更从容地开启你的香港留学之旅。加油吧,学弟学妹们!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在等着你们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