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专业,先想清楚这三件事 |
|---|
| 1. 你的“心之所向”:别骗自己,你到底对什么感兴趣?是跟数字打交道,还是跟人沟通?是创造新东西,还是解决复杂问题?兴趣是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
| 2. 毕业后的“饭碗”:这个专业在澳洲好找工作吗?起薪怎么样?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如何?多看看 SEEK 和 Job Outlook 上的数据,别光听中介的一面之词。 |
| 3. 未来的“路在何方”:如果你有移民的打算,这个专业在技术移民清单上吗?能加多少分?课程是否包含实习,能否帮你积累本地经验?提前规划,才能走得更稳。 |
深夜十一点,悉尼。你刚结束一天 restaurant 的兼职,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公寓。室友已经睡了,桌上还放着他厚厚的会计学课本。你瘫坐在椅子上,打开笔记本,屏幕上依旧是那个让你纠结了三个月的页面——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简称 MQ)的专业列表。
长长的滚动条,密密麻麻的专业名称,什么 Bachelor of Commerce,Bachelor of Arts,Bachelor of Science...底下还有各种眼花缭乱的 major 和 minor。商科似乎是“标准答案”,毕业好找工作;IT 好像是“时代风口”,薪水高得吓人;传媒听起来又酷又有趣,符合你爱分享的个性。可哪个才是真正适合你的?万一选错了,搭进去的不只是十几万澳币的学费,更是四年的青春和未来的职业方向。
这种感觉,我懂。三年前的我也曾像你一样,对着屏幕发呆,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今天,作为你在 lxs.net 的专属学长小编,我想跟你聊聊 MQ 选专业这件事,不讲官话,只说实话。咱们把那些王牌专业、宝藏专业、甚至是“有点坑”的专业都扒个底朝天,希望能帮你拨开迷雾,找到那个让你未来四年都不会后悔的选择。
MQ 的王牌专业,真的是闭眼入吗?
说到 MQ,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商科。没错,麦考瑞大学商学院(Macquarie Business School)名声在外,尤其是在悉尼本地的雇主圈里,认可度非常高。它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地处全澳最大的高科技产业园 Macquarie Park,周围环绕着微软、甲骨文、德勤等三百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这意味着,你上着学,可能出门右转就能找到一份顶级的实习。
商科:MQ 的金字招牌
MQ 的商科强项主要集中在会计(Accounting)、金融(Finance)和精算(Actuarial Studies)。
会计专业是很多留学生的首选,因为它不仅是移民专业,而且 MQ 的会计课程获得了 CPA Australia 和 CA ANZ 的双重认证,毕业后考证非常方便。根据澳洲政府的 Job Outlook 数据,会计师的需求在未来几年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平均周薪能达到 1800 澳元左右,就业前景相当稳健。
真实案例:我的朋友 Kevin,当年就是冲着 MQ 会计的口碑来的。大二的时候,他通过学校的 PACE (Professional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项目,在 Macquarie Park 的一家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找到了实习。因为离学校近,他可以上午上课,下午就去实习,无缝衔接。毕业时,他不仅手握优异的成绩单,还有一份亮眼的本地实习经历,最终轻松拿到了四大的 offer。
但是,你需要知道:会计工作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轻松,需要极度的细心和耐心。而且因为选择的人太多,毕业生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如果你对数字不感冒,一看到报表就头疼,那这条路可能并不适合你。
精算专业则是 MQ 商学院皇冠上的明珠。MQ 是澳洲最早开设精算课程的大学,实力常年位居澳洲前列,甚至在全球都有一席之地。精算师在澳洲是顶级高薪职业,起薪轻松超过 10 万澳元。但它的门槛也极高,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近乎变态。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为跟不上高强度的数学和统计课程而被迫转专业。
一句话建议:如果你是学霸,热爱数学,逻辑思维超强,并且渴望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MQ 的精算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如果不是,请务必绕行。
IT 与计算机科学:时代的新宠
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进,IT 专业的热度早已盖过了传统商科。MQ 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巨资,全新的教学楼、顶尖的设备,加上 Macquarie Park 天然的“硅谷”氛围,让 MQ 的 IT 专业毕业生变得异常抢手。
MQ 的 IT 相关专业覆盖面很广,从传统的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到时下最火的网络安全(Cyber Security)和数据科学(Data Science),应有尽有。根据 SEEK 的招聘数据,网络安全分析师和数据科学家的需求量在过去几年里翻倍增长,平均年薪高达 12-15 万澳元。
真实案例:学姐 Lily 当初选择网络安全时,这个专业还比较小众。她说,课程难度确实很大,尤其是涉及到密码学和网络协议的部分,经常需要熬夜啃书、做实验。但回报也是巨大的。她毕业前就收到了澳洲四大银行之一的网络安全部门的 offer。她说:“现在几乎所有公司都在数字化,我们就像是数字世界的警察,虽然辛苦,但成就感和‘钱’景都无可挑剔。”
但是,你需要知道:IT 行业技术更新换代极快,这意味着你需要有终身学习的觉悟。课程往往比较枯燥,需要你长时间面对电脑敲代码、解 bug。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热情和自学能力,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痛苦和迷茫。
传媒:创意与现实的碰撞
MQ 的传媒专业在澳洲也颇有建树,尤其是在媒体制作和传播学领域。学校拥有专业的电视演播厅、录音室和后期制作设备,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
毕业生去向也很多元,可以去电视台、广告公司、公关公司,或者在新媒体领域做内容创作。悉尼作为澳洲的创意产业中心,为传媒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真实案例:一个读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的朋友,他告诉我,这个专业最大的收获不是理论知识,而是“人脉”和“作品集”。他在校期间参与了多个短片项目,还为学校的活动做社交媒体运营。毕业后,他凭借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的作品,成功入职了一家服务于华人社区的 MCN 机构,将在澳洲学到的先进理念和对本地市场的理解结合起来,做得风生水起。
但是,你需要知道:传媒行业入门门槛相对较低,但想做出头很难。工作稳定性不如商科和 IT,薪资水平也更多地取决于你的个人能力和资源。最重要的是,它不是移民专业。如果你把移民作为首要目标,选择传媒需要三思。
那些被忽略的宝藏专业,可能是你的“最优解”
除了上面这些热门专业,MQ 其实还隐藏着一些实力超群、就业前景好,甚至对移民非常友好的“宝藏专业”。它们可能没那么出名,但绝对值得你关注。
言语与听力科学 (Speech and Hearing Sciences)
这绝对是 MQ 的隐藏王者。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世界知名的助听器公司科利耳(Cochlear)总部就在 MQ 校园里,学校还设有澳洲听力中心(Australian Hearing Hub)。这种产学研一体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和机会。
这个领域下的听力学(Audiology)和言语病理学(Speech Pathology)都是澳洲紧缺的医疗相关职业,常年稳居技术移民清单。毕业生就业率极高,起薪也非常可观。根据 afr.com 的数据,拥有硕士学位的听力师和言语治疗师毕业后全职就业率高达 95% 以上。
课程路径:通常是完成一个相关的本科(如 Bachelor of Speech, Hearing and Language Sciences),然后再申请为期两年的硕士课程,完成注册后即可执业。
适合人群:有爱心,有耐心,善于沟通,对生物和健康科学感兴趣的同学。如果你想进入医疗领域,但又不想面对医生那么大的压力和超长的学习周期,这绝对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脊骨神经科学 (Chiropractic Science)
这是 MQ 的另一个王牌,也是一个非常“闷声发大财”的专业。MQ 是澳洲乃至南半球最早开设脊骨神经科学课程的大学之一,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学诊所。脊骨神经医师(Chiropractor)在澳洲是受人尊敬且收入颇丰的职业,他们通过手法治疗来解决肌肉骨骼系统的各种问题。
课程路径:通常是一个 3 年的 Bachelor of Chiropractic Science 加上一个 2 年的 Master of Chiropractic,五年读完即可获得执业资格。
就业前景:毕业后你可以开设自己的诊所,也可以加入已有的医疗中心。随着现代人久坐、低头看手机等不良习惯的增多,对脊椎治疗师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个职业同样在技术移民清单上。
适合人群:动手能力强,对人体科学感兴趣,有志于成为一名专业医疗从业者的同学。
早期儿童教育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如果你喜欢孩子,并且有移民的打算,那么 MQ 的教育学,特别是早教方向,绝对值得你认真考虑。澳洲目前极度缺乏合格的幼儿教师,各州政府都在大力扶持这个行业。根据澳洲教育部的预测,未来五年幼儿教师的岗位缺口将持续扩大。
MQ 的 Bachelor of Teach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课程包含了大量的实习(Professional Experience placements),让你在毕业前就能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职业评估要求高,但只要你认真学习,通过语言考试,毕业后找到工作并实现移民的路径相对清晰。
真实案例:我认识一个学姐,她最初读的是市场营销,后来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而且移民无望。大二时她果断转到了早教专业。她说,虽然每天和小朋友打交道很累,但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觉得一切都值了。毕业后她很快在悉尼一家 Childcare Centre 找到了全职工作,现在正在顺利地走着移民流程。
但是,你需要知道:这份工作需要极大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而且对英语口语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你只是为了移民而选择它,过程可能会非常煎熬。
兴趣、就业、移民:如何玩转这个“三角游戏”?
聊了这么多专业,你可能会更纠结了:我喜欢的专业不好移民,好移民的专业我不喜欢,好就业的专业又太难...到底该怎么办?
别慌,这其实是每个留学生都要面对的“三角关系”。诀窍在于,不要把它们看作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要找到它们的交集,或者利用 MQ 灵活的课程结构来“兼得”。
策略一:寻找“三合一”的完美专业。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听力学、脊骨神经科学、教育学等,它们本身就同时满足了“就业好、可移民、专业性强”的特点。如果你对这些领域有兴趣,那真是太幸运了。
策略二:利用“主修+辅修”的组合拳。 这是 MQ 课程结构最大的优势!你可以选择一个“保底”的主修,再搭配一个“热爱”的辅修或第二主修。 举个例子:
- “稳妥+兴趣”组合:主修会计(为了就业和移民),辅修日语(因为你喜欢动漫和日本文化)。这样既保证了未来的饭碗,也没有放弃个人爱好。说不定未来还能成为你进入日企的独特优势。
- “风口+技能”组合:主修数据科学(紧跟时代潮流),辅修市场营销。这样你不仅懂技术,还懂商业应用,能更好地将数据转化为商业价值,成为企业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策略三:分清主次,做出取舍。
如果实在无法兼得,那就问问自己,现阶段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如果移民是第一要务,那就从移民清单上倒推,在那些专业里找一个你最不讨厌、并且有能力读下来的。先拿到身份,未来你还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果兴趣是第一位,比如你就是热爱电影,非传媒不读。那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在读书期间拼命积累作品、拓展人脉,毕业后积极寻找工作机会,同时也要规划好毕业后的签证路径,比如通过雇主担保等方式留下来。
这个选择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想清楚你未来三到五年的核心目标,答案自然就清晰了。
最后,想对你说几句大白话
选专业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可能会影响你未来几年的生活状态和职业起点,但它绝对不会定义你的一生。
别太相信网上那些“xx 专业一生黑”或者“xx 专业人上人”的鬼话。任何专业,都有学得好、混得风生水起的人,也都有学得痛苦、毕业就转行的人。关键不在于专业本身,而在于你。
在你做出最终决定前,我真心建议你做三件事:
第一,去 MQ 的官网上把那个叫 “Course Handbook” 的东西找出来,仔细看看你感兴趣的专业到底要上哪些课。课程名称比专业名称重要一万倍。
第二,如果可以,想办法联系一个正在读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听听他们最真实的感受。他们一小时的吐槽,可能比你看十篇官方介绍都有用。
第三,问问你自己,抛开父母的期望、朋友的建议和社会的眼光,你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学四年,是一个学习知识的旅程,更是一个探索自我的过程。选择一个对的起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这条路上,你要跑得开心,跑得坚定。祝你在麦考瑞大学,找到属于你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