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学费不用愁,实习奖学金全搞定

puppy

嘿,还在为滑铁卢“天价”学费头疼吗?感觉钱包被掏空,爸妈压力山大?别慌!其实滑铁卢最香的Co-op项目,不只是简历镀金神器,更是个“搞钱”利器。一个实习学期赚回一两万加币,cover掉下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真的不是梦!除了靠实习,学校内外还有各种宝藏奖学金等着你去挖,很多甚至不只看成绩。这篇文章就是你的“搞钱”实战手册,我们会手把手带你解锁高薪实习的秘诀,分享申请奖学金的独家技巧,还有学长学姐的真实经验。想知道怎么靠自己实现经济独立,轻松玩转大学生活吗?快点进来看看吧!

滑铁卢搞钱速览手册
核心思想:别把Co-op只当成实习,它是你的“学费提款机”。一个学期赚回一两万加币,真的可以!
Co-op赚钱路径:低年级($18-$25/小时)→ 中年级($25-$40/小时)→ 高年级($40+/小时,甚至去美国拿美元)。目标:用上一个实习的工资,交下一个学期的学费。
奖学金大揭秘:除了入学时看成绩的,每个学期学校都有海量“在校奖学金”(In-course scholarships)。很多不只看分数,更看重你的活动、领导力,甚至是独特的个人经历。
你需要做的:简历和面试往死里卷,Side Project搞起来。奖学金申请文书用心写,讲好你的故事。记住,在滑铁卢,行动力比智商更值钱。

滑铁卢学费不用愁,实习奖学金全搞定

还记得我大一那年冬天,第一次收到滑铁卢学费账单的那个下午。我坐在宿舍书桌前,看着Quest系统里那个刺眼的五位数加币,感觉窗外的雪都灌进了我的脖子里,凉飕飕的。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念头:一学期学费快三十万人民币,四年下来,这不是把我爸妈一套房的首付给读没了吗?那种压力,相信每一个留学生都懂。我给家里打电话,强装轻松地说“钱交了哈”,挂了电话就开始疯狂搜索“滑铁卢如何省钱”、“校内兼职”……

就在我焦虑得快要掉头发的时候,宿舍楼里的一个CS学长,看我天天啃面包,终于忍不住了。他把我拉到一边,打开他的笔记本,给我看了一个东西——他的Co-op工资单。“看到没?”他指着上面一个$20,000+的数字,“这是我上学期四个月挣的。交完下学期学费,还能剩点钱换个新电脑。”

那一瞬间,我感觉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原来,我们来滑铁卢,不仅仅是为了那个印着UW金字的毕业证,更是为了这个全加拿大最牛的Co-op项目。它不只是让你毕业前就有几份世界五百强的工作经验,它还是一个能让你实现经济独立的“搞钱”神器。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你好好聊聊,怎么在滑铁卢靠自己,把高昂的学费给“挣”回来。

Co-op:你的专属“学费提款机”

滑铁卢的Co-op项目,官方说法是“带薪实习”,但在我们学生眼里,它就是“回血包”。每上四个月的课(Study Term),就出去工作四个月(Work Term),如此交替。这四个月的工作,可不是让你去端盘子、冲咖啡,而是正儿八经地进入公司,做和专业相关的工作,拿实打实的薪水。

这薪水有多香呢?我们用数据说话。根据滑铁卢大学官方发布的2023年Co-op学生薪酬报告,加拿大境内实习的平均时薪是$24.52加币。但这只是个平均数,不同专业和年级差异巨大。

比如说,工程和计算机(CS)专业的同学,简直就是行走的人民币。大一第一份实习,可能时薪在$20-$25加币左右,一个学期(4个月,每周40小时)下来,税前收入大概是 $12,800 - $16,000 加币。这是什么概念?2023-2024学年,CS专业国际生一个学期的学费大约是$32,000加币。虽然第一份实习工资还不能完全覆盖,但已经能解决掉将近一半了,极大地缓解了家里的压力。

别急,这只是开始。滑铁卢Co-op的魅力在于“升级打怪”。

我认识一个学妹小M,她学的是Math Co-op。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保险公司做数据分析助理,时薪$19。她当时有点小失落,觉得比不上那些进大厂的CS同学。但她没有气馁,工作期间拼命学习,把Excel和SQL玩得滚瓜烂熟。第二份实习,她凭着第一份的经验,成功进入了加拿大五大行之一的CIBC,时薪涨到了$28。到了大三,她已经能独立负责项目,第三份实习直接拿下了Shopify的Data Scientist职位,时薪$40+。她上个实习学期,四个月挣了差不多$28,000加币。她开玩笑说:“现在我妈都不催我省钱了,反而问我钱够不够花。”

对于金字塔顶端的那些“大佬”来说,Co-op更是变成了“印钞机”。他们从大二、大三开始,就把目光投向了美国。去硅谷的Google, Meta, Amazon,或者华尔街的对冲基金,拿的是美元工资。一个学期挣个三四万美金(折合四五万加币)的大有人在。我身边就有一个EE(电子工程)的朋友,他最后一个Co-op在加州的Nvidia,一个月工资就超过一万美金。四个月实习结束,他不仅交完了最后一年的学费,还给自己买了辆二手车。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心动了?觉得学费的压力瞬间小了很多?Co-op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它让你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把学费单上的数字,一个一个地挣回来。

如何解锁高薪实习?这份实战指南请收好

当然,高薪实习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滑铁卢内部的竞争,我们俗称“卷”,是非常激烈的。几千人盯着WaterlooWorks(我们找实习的系统)上那些最好的职位。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你需要一些策略。

1. 你的简历,就是你的“敲门砖”

在WaterlooWorks系统里,HR可能只花10秒钟看一份简历。所以你的简历必须重点突出,一眼就能抓住人。滑铁卢Career Centre有官方的简历模板,强烈建议大家去用。格式清爽,重点明确。

内容上,切忌空话。不要写“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热爱学习的人”,没人看。要把你的经历量化。比如,你参加过一个编程比赛,不要只写“参加了XXX比赛”,要写“在5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三名”。你在学生会组织过活动,不要写“组织了一场迎新活动”,要写“成功策划并执行了一场200人参与的迎新晚会,活动预算控制在$5000以内,参与者满意度高达95%”。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

2. Side Project:没有工作经验?那就创造经验!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最头疼的就是简历上没东西写。这时候,Side Project(个人项目)就是你的救星。特别是对于CS, Engineering, Math专业的同学,一个亮眼的个人项目比你门门90分都管用。

不知道做什么?很简单。生活中有什么让你不爽的地方,就用你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它。比如,你觉得学校的课程查询系统很难用,能不能自己写个脚本或者App,让它更方便?你喜欢玩游戏,能不能自己做一个简单的俄罗斯方块或者贪吃蛇?

我当时为了找第一份实习,花了一个月时间,用Python写了一个简单的电影推荐网站。技术很烂,界面也丑,但它实实在在地展示了我学习和动手的能力。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对着这个项目问了十几分钟,比问我的课程知识还多。最后我成功拿到了Offer。他后来说,他们看重的不是项目多牛,而是你愿意主动去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3. 面试:技术和沟通,两手都要硬

简历关过了,就到了面试。面试分两种,技术面和行为面(Behavioural Question)。

技术面,对于码农来说,就是刷题,刷LeetCode。这个没捷径,就是肝。把Easy和Medium的题型刷熟,基本就能应付大部分公司的面试了。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学,技术面通常是考察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比如金融专业的可能会问你期权定价模型,机械工程的可能会让你分析一个机械结构。

行为面,考察的是你的软实力,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经典的就是STAR原则:Situation (情境), Task (任务), Action (行动), Result (结果)。面试官问:“讲一个你团队合作的例子。” 你就要用STAR原则,清晰地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干巴巴地说“我们合作得很好”。

记住,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你不仅是在被考察,你也在了解这家公司。自信、真诚、有礼貌,展现出你最好的一面。

别忘了“免费的午餐”:那些你不知道的奖学金

如果说Co-op是靠“劳动致富”,那奖学金就是学校白送给你的“红包”。很多人对奖学金有误解,以为只有成绩TOP 1%的学霸才能拿。大错特错!

滑铁卢的奖学金体系非常庞大,分为两大类:入学奖学金(Entrance Scholarships)和在校奖学金(In-course Scholarships)。

入学奖学金,大部分是根据你的高中成绩自动发放的。比如最著名的“校长卓越奖学金”(President's Scholarship of Distinction),只要你入学平均分在95分以上,就能自动获得$2,000。这个很多人都知道。

但真正的宝藏,是那些需要你主动申请的在校奖学金。这些奖学金,每个学期都会在Quest系统里的“Student Awards & Financial Aid”模块更新。金额从$500到$10,000不等。而且,它们的评判标准五花八门,远不止成绩那么简单。

我给大家举几个真实的例子:

案例一:看重领导力的奖学金

我有一个在环境系的朋友,她成绩属于中上游,大概85分左右。但她是我们华人学生会的副主席,组织了很多活动,从春节晚会到学术讲座。她申请了“UW International Student Scholarship”,这个奖学金明确要求申请者要展示出领导力和社区贡献。她在申请文书里,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带领团队克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场线上招聘会,帮助了很多同学。最后,她成功拿到了$5,000的奖学金。

案例二:给特定人群的奖学金

学校有很多奖学金是捐赠者设立的,会带有一些“奇特”的要求。比如,有专门给女性工科学生的奖学金(Society of Women Engineers Award),有给热衷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的奖学金(St. Paul's GreenHouse Social Impact Fund),甚至还有给某个特定高中毕业的学生的奖学金。你需要做的,就是花时间去阅读每一个奖学金的要求,找到那个“为你量身定做”的。

案例三:不看成绩看“故事”的助学金(Bursary)

除了奖学金(Scholarship),学校还有大量的助学金(Bursary)。Bursary主要是根据你的经济需求来评判的,对成绩要求不高,通常有个最低线(比如70分)就行。如果你家里突然出现经济困难,或者你觉得学费压力实在太大,完全可以申请。学校会非常人性化地评估你的情况,并给予帮助。这笔钱不用还,而且申请过程完全保密。

如何“挖”到这些宝藏奖学金?

很简单,两个字:主动。

首先,养成定期检查Quest的习惯。每个学期初,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把所有开放申请的Awards都看一遍。用一个Excel表格记下来,哪些是你符合条件的,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

其次,用心写你的申请文书。这是除了成绩之外,唯一能让评审委员会了解你的方式。不要只是干巴巴地罗列你的成就。要讲故事!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未来有什么规划?你参加的某个志愿者活动,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你的文字,要让评审看到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理想有追求的你。

最后,广撒网。不要觉得这个奖学金只有$1000就懒得申请。申请一份奖学金的材料,稍微改改就能投给另一份。申请10个,只要中了2个,可能就是几千加币的收入。这笔钱,可能就是你下学期的书本费,或者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基金。

滑铁卢的生活,既充满了挑战,也遍地是机遇。那张天价学费单,确实会让人喘不过气,但它不应该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应该成为你挖掘潜能的催化剂。

别再因为钱而焦虑了。看看你周围,那些在图书馆刷夜的同学,那些在社团里挥洒汗水的伙伴,那些在Co-op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学长学姐,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未来买单。

所以,从今天起,打开你的电脑, polish一下你的简历,去GitHub上创建一个新的repository,或者去Quest里看看这个学期有哪些奖学金可以申请。你的大学生活,完全可以靠自己过得风生水起。相信我,当你用自己挣来的第一笔工资,交掉学费,甚至还能给爸妈买一份礼物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比你拿到任何一个A+都要来得更爽!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