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选调生点名!你的母校在最新境外名单上吗?

puppy

嘿,还在海外奋斗的你,是不是也在琢磨毕业后的出路?如果想回国发展,那上海的定向选调绝对是很多小伙伴眼里的“香饽饽”。最近,2024上海选调生公告悄悄出炉,大家最关心的境外高校名单也更新啦!这可不是个普通榜单,它直接决定了你辛辛苦苦读出来的学位,有没有报考这个“金饭碗”的资格。今年的名单有哪些新面孔?你所在的学校是被新纳入了还是不小心被“移出群聊”了?赶紧来看看你的母校上榜了没!这不仅关乎上海,很多省市的选调也会参考这份名单,含金量超高的,快来一探究竟吧!

小编划重点
名单会变动:这份境外高校名单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年就大“扩招”了,所以每年都要关注最新动态哦!
学校只是门槛:母校上榜只是拿到了“入场券”,你的专业、成绩、学生干部经历、党员身份等“软实力”同样是硬核指标。
报名窗口期很短:选调生报名时间通常很紧张,从公告发布到截止往往只有一两周,千万别等!看到文章就赶紧去官网确认DDL!
全国风向标:上海这份名单含金量超高,很多省份(比如江浙粤)的选调都会参考,所以即使不打算去上海,也值得你重点关注。

嘿,各位在海外的留学er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lxs.net的小编。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深夜赶完due,看着窗外的异国月亮,突然就开始琢磨:“毕业后,我到底该去哪儿?”

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的学妹Cathy,在伦敦政经(LSE)读公共政策硕士,就陷入了这种“毕业迷茫期”。她一边在LinkedIn上投着伦敦金融城的实习,一边又在微信上跟我疯狂吐槽:“回国吧,怕跟不上节奏;不回吧,又觉得自己的根不在这里。最怕的是,我这个学位回国到底认不认?”她说的这个“认”,可不是教育部那个学历认证,而是在国内求职市场上,尤其是体制内,你的母校够不够“硬”。

就在她焦虑得快要薅秃头发的时候,一份文件让她瞬间“满血复活”——那就是最新出炉的《上海市年度定向选调生公告》。她第一时间冲到附件里那个境外高校名单,从上到下扫了三遍,当看到“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赫然在列时,她激动地在电话里对我喊:“我能报!我的学校在上面!”

这个小故事,可能就是屏幕前很多人的缩影。回国发展,特别是想进入体制内,上海的定向选调,绝对是众多选择中那颗最亮的星。它不仅意味着一份稳定、有前景的工作,更是一张能让你在这座魔都扎根的“入场券”。而那份每年都会更新的境外高校名单,就是通往这条路的第一道,也是最硬核的一道门槛。

就在最近,2024年的上海选调生公告悄悄地来了,而那份万众瞩目的名单也同步更新!今年的名单,可以说是给了留学生一个巨大的惊喜。你的母校是新晋上榜,还是依然稳坐泰山?赶紧泡杯咖啡,听我给你好好扒一扒这份“宝藏名单”!

“选调生”到底香在哪儿?不止是“公务员”那么简单

在深入分析名单之前,咱们先给一些萌新科普一下,这个让无数留学生趋之若鹜的“定向选调”,到底是个啥?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国内公务员招聘的“尖子班”选拔。它不是面向社会所有人的普通公务员考试(国考、省考),而是专门面向国内外顶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的“定向”招录。说白了,就是组织部门提前到最好的学校里,去“掐尖儿”。

一旦你成功上岸,可不只是拿到一个“铁饭碗”那么简单。以上海为例,它的优势简直不要太诱人:

1. 平台高,起点好:定向选调生入职后,通常会被分配到市级或区级的核心机关单位。比如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地方金融监管局,或是浦东、黄浦、徐汇这些“黄金地段”的区政府。你接触到的项目、视野和人脉,跟普通岗位完全不在一个量级。我2022年上岸的一个朋友,南洋理工大学毕业,现在就在长宁区发改委,天天接触的都是关于区域经济转型、数字创新的大项目,成长速度堪称“坐火箭”。

2. 培养路径清晰,是“储备干部”:选调生从入职第一天起,就被贴上了“重点培养对象”的标签。组织部门会为你量身定制培养计划,比如安排到基层挂职锻炼,两年后定级,通常会比同期考入的普通公务员高半级到一级。根据去年的政策,硕士选调生试用期满后,直接定为二级主任科员,而博士更是可以定为四级调研员。这是什么概念?很多人奋斗十年都到不了这个级别。

3. 解决上海户口:这一点对想在上海扎根的同学来说,吸引力是致命的!我们都知道上海户口有多难拿,但只要你成为选调生,上海户口就直接为你敞开大门,一步到位,帮你省去了算积分、排队落户的漫长煎熬。

正是因为这些实实在在的“福利”,上海选调的竞争才如此激烈。而第一关,就是你的学校必须在这份名单上。

2024年境外名单大揭秘:堪称史上最大“扩招”!

好了,重头戏来了!今年的名单到底长啥样?我仔细对比了2023年和2024年的名单,得出一个结论:今年对留学生来说,绝对是大利好!

去年的名单还只有73所境外高校,而2024年,这个数字直接飙升到了124所!整整增加了51所,扩招幅度接近70%!这说明上海求贤若渴,向全球顶尖人才张开了更宽广的怀抱。下面,我就分地区带大家看看,有哪些新朋友加入了这个“豪华天团”。

美国地区:从23所到38所,全面开花!

美国高校依然是名单上的“大户”,从去年的23所增加到38所,新增了15所。除了哈佛、耶鲁、MIT这些雷打不动的顶级私校,今年最大的亮点是吸纳了众多实力超群的公立大学“巨无霸”。

比如,加州大学系统(UC)新增了圣迭戈分校(UCSD)、戴维斯分校(UCD)、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和尔湾分校(UCI),加上原有的伯克利和洛杉矶分校,UC六强齐聚,堪称“加州留学生的狂欢”。

此外,像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T Austin)这些工科、商科强校的加入,也让更多STEM和商科背景的同学看到了希望。去年我一个在UIUC读计算机的朋友还很遗憾,说学校这么牛,居然不在名单上,今年他可以理直气壮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学弟学妹们了。

英国地区:从11所到21所,G5之后选择更多

英国高校的数量也几乎翻了一番,从11所增加到了21所。以往,大家总觉得只有G5(牛津、剑桥、帝国理工、UCL、LSE)才是“天选之子”。今年,名单大大扩展,吸纳了众多罗素集团的实力派成员。

比如,华威大学、杜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伯明翰大学、利兹大学、诺丁汉大学等都光荣上榜。这对于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同学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尤其是华威大学,它的商学院(WBS)在国内的认可度极高,这次上榜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以后从华威毕业的同学,再也不用羡慕G5的同学了,你们也有了直通上海的“VIP门票”。

欧洲大陆:多点开花,德法瑞荷的崛起

今年的名单对欧洲大陆的留学生也格外友好。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这两所理工科殿堂级学府依然在列。德国新增了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名校;法国则把索邦大学、巴黎萨克雷大学等纳入麾下;荷兰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也首次上榜。

这反映了一个趋势:上海不仅看重英美国家的综合性大学,也越来越青睐欧洲大陆那些在特定领域(尤其是精密制造、人工智能、基础科学)拥有顶尖实力的学府。这和上海正在推动的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高度契合。

亚太地区:港新澳加,稳中有进

亚太地区依然是留学生回国的重要生源地,今年的名单也体现了这一点。

香港地区:港大、港科大、港中文这“港三所”是雷打不动的常客。今年,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也双双上榜,使得香港地区的入围高校增加到5所。这对于在香港求学的同学来说,选择面更广了。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依然是东南亚地区的“双子星”,地位稳固。

澳大利亚:澳洲八大(Group of Eight)这次终于“全员上岸”!去年只有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和澳国立,今年新增了莫纳什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昆士兰大学等5所,凑齐了“神龙”。这下,在澳洲留学的同学们再也不用纠结自己的学校为啥没上榜了。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这“三巨头”依然在列。今年还新增了滑铁卢大学和阿尔伯塔大学,对于在加拿大,特别是计算机和工程领域的同学来说,是个好消息。

总的来说,今年的名单变化可以用“全面、多元、务实”来形容。它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名校”,而是将更多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在特定学科领域具有顶尖实力的大学纳入进来。这背后,是上海这座城市对全球多元化人才的渴求。

为什么是这些学校?名单背后的“潜规则”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上海市组织部到底是按什么标准来挑选这些学校的?为什么我的学校能上,而隔壁那所排名差不多的就不行?

虽然官方没有公布具体标准,但通过分析这份124所高校的名单,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潜规则”:

1. 全球顶级大学排名是硬通货:这是最直观的一条。入围的学校,绝大多数都是在全球四大权威大学排名(QS、THE、U.S. News、ARWU)中位居前100,甚至是前50的常客。比如,QS 2024排名前50的大学,几乎都被囊括了进来。这说明,学术声誉和综合实力,依然是上海选拔人才的首要参考依据。

2. 契合上海发展的“王牌专业”:除了综合排名,学校的优势学科是否与上海的城市发展战略相匹配,也是一个重要考量。上海要建成“五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因此,那些在金融、经济(如LSE)、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如CMU、滑铁卢)、工程技术(如ETH、代尔夫特理工)、生物医药(如约翰斯·霍普金斯)等领域实力超群的大学,自然会备受青睐。今年新增的UIUC、UT Austin等,无一不是理工科强校,这背后的信号不言而喻。

3. 往届毕业生的口碑和表现:这是一个“软指标”,但可能非常关键。如果往年录取的选调生中,来自某所大学的毕业生表现非常出色,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那么组织部门自然会更倾向于继续从这所学校招人,甚至会因此关注更多同类型、同地区的优秀大学。这是一种正向的“口碑效应”。

不止上海!这份名单是全国选调的“风向标”

也许你会说:“小编,我的目标不是上海,这份名单对我就没用了吧?”

大错特错!上海的这份境外高校名单,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上海一地。由于上海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制定得早、体系成熟,它的选调生高校名单,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省份的重要参考,堪称“风向标”。

举几个例子,你感受一下它的含金量:

江苏省:江苏的“名校优生选调”项目,其2024年的境外高校名单与上海的重合度高达95%以上,几乎是“复制粘贴”。

浙江省:浙江的定向选调,虽然没有完全照搬,但其认可的境外高校范围也和上海的名单高度一致,基本都是这个圈子里的学校。

广东省:广东的选调生公告中,对境外高校的要求是“来自国(境)外部分知名高校”,而实际操作中,负责资格审查的老师,手里拿的“内部参考”,很大程度上就是上海这份名单。

还有山东、四川、福建等省份,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这份名单。所以,你的母校一旦进入了上海的“白名单”,就等于你拿到了通往全国多个发达地区体制内岗位的“通行证”。这才是这份名单最大的价值所在。

你的下一步行动指南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这份名单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面对这份热腾腾的名单,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如果你的学校光荣上榜:

那还等什么?赶紧行动起来!

第一,立刻去“上海市2024年度定向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的官网,仔细阅读每一个字!确认报名截止日期(通常非常短!)、报考条件(比如年龄限制,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是多少岁;政治面貌要求,绝大部分职位要求是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专业要求等。

第二,准备材料。申请表、个人陈述、学校开具的成绩单、学历证明、导师推荐信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特别是推荐信,要提前和教授沟通好。

第三,刷题!选调生的笔试和面试,虽然有其独特性,但本质上还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的考察。提前在网上找一些行测、申论的真题练练手,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个模拟面试局,绝对有帮助。

如果你的学校这次没上榜:

也千万别灰心!首先,就像我们看到的,这份名单是动态变化的,说不定明年你的学校就“逆袭”了呢?

更重要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定向选调只是回国发展的一条路,而且是一条相对小众的“精英通道”。你还有无数种选择:

参加国考或普通省考:这些考试对学校没有那么严苛的限制,只要你的专业符合职位要求,就有机会公平竞争。

关注其他城市的人才引进计划:比如深圳、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都有非常诱人的人才政策,有些甚至比上海的门槛更灵活。

进军国企、央企:很多大型国企的“管培生”项目,也是非常好的职业起点,而且它们对留学生的认可度非常高。

投身互联网、金融等热门行业:凭借你的海外背景和语言优势,在这些市场化的行业里,你同样能闯出一片天。

归根结底,回国还是留下,进体制还是闯市场,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那份选调生名单,它很重要,但它也只是一份参考,一个机会,它不能定义你留学生涯的全部价值。

你在海外独自面对的每一个挑战,写下的每一行代码,完成的每一次pre,熬过的每一个通宵,这些经历塑造了独一无二的你。这才是你最硬核的竞争力,无论走到哪里,它都会让你闪闪发光。

所以,查完名单,无论结果如何,都请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抬起头,继续勇敢地走下去吧!前方的路,还长着呢。

加油,留学人!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5890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