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SW生存小贴士(必读!) |
|---|
| 这篇文章会带你全方位了解UNSW的“卷”,但请记住,三学期制真的不是闹着玩的。如果你是那种需要较长时间适应新环境、学习节奏偏慢的同学,或者期待留学生活能有大把时间旅行和享受“澳式阳光”……那UNSW的快节奏可能会让你有点措手不及。请一定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择哦! |
嘿,各位lxs.net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阿泽。
上周和刚毕业回国不久的朋友Leo吃饭,聊起了他找工作的经历。Leo本科是在国内一所不错的211读的,后来去了澳洲一所非G8大学读商科硕士,想着能轻松点,多享受下南半球的阳光沙滩。他同专业的室友Alex,当时却一头扎进了UNSW(新南威尔士大学)的金融硕士项目。
读书那会儿,Leo的生活简直是朋友圈里的范本:冲浪、烧烤、公路旅行,不亦乐乎。而Alex的朋友圈,画风就完全不一样了:不是在图书馆赶due,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偶尔发个状态也是吐槽“Week 3就mid-term,这日子没法过了!”。Leo当时还偷偷跟我们说,觉得Alex太拼了,留学不就是为了体验生活嘛,干嘛把自己搞得这么累。
结果,毕业季的剧情来了个大反转。Leo海投了无数简历,但在金融行业的核心岗位面试中,总感觉差了那么一口气。而Alex,手握好几家头部券商和互联网大厂的Offer,最后选了一家起薪高出Leo近一倍的顶级投行。饭桌上,Leo感慨万千:“当初笑他卷,现在才明白,人家那不叫卷,叫精准投资。UNSW那张毕业证,真的跟镀了金一样。”
这个小故事,是不是戳中了很多正在选校的同学?一提到UNSW,那个“澳洲G8卷王”的标签就自动弹了出来。三学期制、学业压力大、课程紧凑……这些传闻让我们既向往它的实力,又害怕被“卷”到窒息。那么,UNSW的“卷”到底值不值得?它的真实学习体验究竟如何?今天,阿泽就带你一层层剥开UNSW的外壳,看看这所以“卷”闻名的大学,到底有多强!
传说中的“卷王”日常:三学期制到底有多酸爽?
我们先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卷度”问题,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UNSW独树一帜的“三学期制”(Trimester)。
和澳洲大部分大学采用的、一年两学期(Semester)的制度不同,UNSW在2019年开始推行一年三学期制。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年的学习内容,从两个长学期(通常13-15周/学期)压缩到三个短学期(10周/学期)。听起来只是时间划分不同?No, no, no,这带来的学习体验是天翻地覆的。
在传统的两学期制下,你可能有2-3周的时间慢慢进入学习状态,熟悉老师和课程,然后迎来期中考试,之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期末。但在UNSW,对不起,没有预热环节。第一周刚搞明白课程大纲,第二周可能就有小quiz,第三、四周就迎来了占分比不小的期中考或者个人作业的ddl。整个学期就像被按下了2倍速播放键,你永远都在deadline的追赶之中。一个10周的学期,你感觉刚开学,一转眼final周就到了。
我认识一个在UNSW读CS(计算机科学)的朋友,他的原话是:“在UNSW读书,你根本没有‘过渡周’这个概念。每周都有新的知识点,每周都有新的作业。别人学一门课是循序渐进,我们学一门课像是被知识的洪水追着跑,稍微一松懈,就直接被淹没了。”他给我看过他的课表,每周除了上课,还有tutorial(辅导课)和lab(实验课),一个学期三门课的作业量,堪比别人四门课。很多同学为了赶上进度,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图书馆的灯火通明,就是UNSW最真实的写照。
这种高强度的节奏,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假期被严重压缩。传统的两学期制,年中和年末分别有1-2个月的长假,足够你回国探亲或者在澳洲深度游。但在三学期制下,学期之间的假期只有短短的两周左右,除了圣诞节那个稍微长一点的假期,你基本没有整块的时间可以放松。这对于想利用假期打工、实习或者旅行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三学期制最大的好处是“快”。原本2年的硕士课程,最快可以在1.5年左右完成,节省了时间成本和生活费。对于目标明确、只想快速拿到学位然后投身职场的“学霸型”选手来说,这无疑是最高效的选择。它强迫你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知识,极大地锻炼了你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很多UNSW的毕业生都说,经过了三学期制的洗礼,以后工作上再大的压力,感觉都只是“小case”。
“卷”的底气:硬核实力,尤其在工科和商科
UNSW之所以敢这么“卷”,让学生学得这么辛苦,底气就来自于它实打实的学术实力和国际声誉。它可不是为了卷而卷,而是用最高的标准,培养最顶尖的人才。
我们先来看一组最新的排名数据,感受一下它的“硬通货”价值。
在备受全球认可的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UNSW表现惊人,与悉尼大学并列全球第19位,全澳第2!这个排名是什么概念?它已经超过了美国的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处在同一梯队。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了全球学术界和雇主对UNSW的高度认可。
综合排名亮眼,它的王牌专业更是强到没朋友。UNSW一直以工科和商科立校,这两个领域在澳洲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
先说工科,澳洲当之无愧的“工程师摇篮”。
UNSW的工程学院是全澳规模最大、资金最雄厚的工程学院。在最新的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它的多个工程学科都位列全球前50:
- 土木与结构工程:全球第17位,全澳第1。
- 电气与电子工程:全球第37位,全澳第1。
- 机械、航空与制造工程:全球第48位,全澳第2。
- 矿物与采矿工程:全球第3位,实力恐怖。
而对于我们中国留学生最关注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UNSW同样排在全球第36位,全澳第2。这里的CS课程以难度大、实践性强著称。学生不仅要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完成大量的编程项目(project)。比如,在操作系统这门课上,学生需要从零开始搭建一个简易的操作系统,这种强度的训练,让UNSW的CS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最能体现UNSW工科实力的,莫过于它培养出的杰出校友。全球知名的协作软件公司Atlassian(旗下产品有Jira, Confluence等),其两位创始人Mike Cannon-Brookes和Scott Farquhar就是UNSW的校友。他们白手起家,如今已是身价百亿的科技巨头。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UNSW的工科学子。
再聊商科,与世界顶级商学院并驾齐驱。
UNSW商学院(UNSW Business School)是澳洲顶尖的商学院之一,旗下的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AGSM)的MBA项目更是常年位居世界前列。我们来看数据:
- 会计与金融专业:在2024年QS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1位,全澳第1。这个排名甚至超过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和纽约大学(NYU)。
- 工商管理硕士(MBA):在《金融时报》2024年全球MBA排名中,AGSM的MBA项目位列全球第35位,展现了其世界级的教学水平和校友网络。
UNSW的商科教育非常注重与业界的联系。许多教授本身就是行业内的资深人士,课程设置也紧跟市场变化。比如在金融科技(FinTech)和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这些新兴领域,UNSW都迅速开设了相关课程和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大量的机会参与到企业合作项目中,或者在学校的帮助下获得顶级公司的实习机会。
一个在UNSW读金融分析硕士的朋友分享说,他们的很多课程作业都是以真实的公司作为案例,需要用到彭博终端(Bloomberg Terminal)等专业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这种“真枪实弹”的训练,让他们毕业时就已经具备了金融分析师的即战力,这也是为什么UNSW的商科毕业生备受投行、基金和咨询公司青睐的原因。
“卷”完之后的回报:一张含金量超高的“职场入场券”
好了,聊完了学习上的“苦”,我们终于要说到毕业后的“甜”了。UNSW的“卷”,最大的价值就体现在它超强的就业前景和毕业生竞争力上。这张毕业证,无论是在澳洲本地还是回国发展,都是一块响当当的敲门砖。
在澳洲,它是名企的“Target School”。
澳洲本土的雇主,尤其是那些顶级公司,对UNSW的毕业生有着极高的认可度。根据最新的2022年QS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UNSW位列全球第29位,全澳第1。这个排名考察的不仅仅是就业率,还包括了雇主声誉、校友成就、雇主与学生联系等多个维度,含金量非常高。
我们再来看一组更直接的数据。根据澳大利亚政府发布的权威“学习与教学质量指标”(QILT)2023年的毕业生结果调查,UNSW的本科生在毕业后四个月内的全职就业率高达82.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8.5%。而毕业生的起薪中位数也达到了72,000澳元,同样位居G8前列。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你拿着UNSW的毕业证去面试时,面试官心里已经为你打上了一个“基础扎实、抗压能力强、学习能力快”的预设标签。尤其是在悉尼这个澳洲的经济中心,无论是CBD的金融公司、咨询公司,还是北区的科技园区,你都能看到大量UNSW校友的身影。这种强大的校友网络,为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无形的助力。
我的学姐Sarah,UNSW会计硕士毕业,她在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学校的招聘会拿到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实习机会。她说,面试的时候,合伙人看到她的简历上写着UNSW,就笑着说:“哦,UNSW的啊,那肯定很能干活。”实习期间,高强度的项目压力对她来说游刃有余,因为这和她在学校赶due的节奏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最终,她凭借出色的表现,顺利拿到了全职Return Offer。
回国发展,同样是“香饽饽”。
对于大部分选择回国的留学生来说,UNSW的招牌在国内的HR圈子里也是如雷贯耳。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快消等行业的头部企业,UNSW与清北复交等国内顶尖名校一样,被列为优先筛选的“目标院校”。
国内的HR非常清楚UNSW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他们知道,能从三学期制的“炼狱”中顺利毕业的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经过了严格的考验。一位在国内某头部互联网公司做招聘的朋友告诉我:“我们筛简历的时候,看到UNSW的,尤其是工科和商科的,基本都会给一个面试机会。因为我们知道,他们的学生质量稳定,上手快,来了就能打硬仗。”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海外人才引进的重视,UNSW的毕业生在上海、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的落户政策中也享有优势。这张毕业证,不仅能帮你找到一份好工作,还能在你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那么,这颗“卷王”的糖,你适合吃吗?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对UNSW的“卷”与“强”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它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高强度的付出,对应着高价值的回报。
所以,文章的最后,阿泽不想给你一个简单的“值得”或“不值得”的结论。我想请你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是一个目标驱动型的人吗?你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想从留学中学到什么,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如果你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并且愿意为此付出超常的努力,那UNSW的快节奏和高标准会成为你最强的助推器。
你的自律性和时间管理能力如何?你能在没有老师催促的情况下,主动规划好每周的学习任务,平衡好作业、预习和复习吗?如果你是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的人,那么UNSW的“卷”对你来说,只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
你是否享受挑战,并能从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就感?如果你把解决一个复杂的编程问题,或者完成一份高难度的商业分析报告看作是一种乐趣,那么UNSW会让你觉得如鱼得水。
UNSW的“卷”,不是无意义的内耗,而是一种高效率的自我锤炼。它筛选掉的,是那些只想“水”个文凭、混个日子的学生;它成就的,是那些真正渴望知识、追求卓越的未来精英。这条路确实不好走,但走过去的人,看到的风景也确实不一样。
选择UNSW,可能意味着你会错过一些阳光沙滩,少一些派对狂欢,但你得到的,将是一个更强大的自己,和一张通往更高职业起点的金色门票。这个选择,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