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不好的福音!港校新增中文授课,快冲!

puppy

还在因为英语不好,对香港留学望而却步吗?别担心,你的机会来啦!现在连港科大(广州)、城大、浸会这些顶尖名校都纷纷开设了中文授课的硕士项目,覆盖了好多热门专业!这意味着你不用再为雅思托福头秃,也能轻松享受香港顶尖的教育资源和国际化视野。想知道具体有哪些宝藏专业、申请门槛高不高吗?这篇文章给你扒得明明白白,你的梦校之路可能比想象中更简单哦!

小编温馨提示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全是干货!咱们会聊到港科广、城大、浸会等好几个学校的中文授课项目,帮你把申请的门门道道都扒清楚。先喝口水,咱们慢慢聊,你的梦校可能就在下一段哦!
核心看点:1. 哪些神仙学校和专业开设了中文项目? 2. “免雅思”的具体条件是什么? 3. 中文授课会不会影响学位含金量? 4. 申请难度真的降低了吗?
记住,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尤其是在信息差就是最大优势的申请季!

哈喽,各位泡在 lxs.net 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为大家扒拉留学干货的小编。

今天想先给你们讲个真实的故事。我去年认识一个学妹小A,国内某211大学学设计的,作品集做得那叫一个惊艳,专业课成绩也是年年拿奖学金。她从大二起就铆足了劲想去香港读研,梦校是港理工的设计学院。为了这事儿,她大三一整年几乎都泡在图书馆和雅思班里,前后考了四次雅思,最好的一次成绩是6.0,小分一直在5.5徘徊,死活上不了6.5的总分线。看着身边英语好的同学一个个拿到offer,她急得直掉头发,甚至一度想放弃,随便找个工作算了。

她当时特别沮丧地问我:“学长,是不是我这种英语偏科的人,就活该被留学拒之门外啊?”

我当时看着她那份几乎完美的简历和作品集,真觉得特别可惜。一个这么有才华的姑娘,难道真的要因为一纸语言成绩,就和自己的梦想失之交臂吗?

我相信,小A的故事绝不是个例。在座的各位里,肯定有不少小伙伴和她一样:学术背景OK,实习经历丰富,对专业充满热情,但就是被雅思、托福这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每次看到港大、港中文、港科大那些诱人的专业,再看看后面跟着的“雅思7.0(小分6.5)”或者“托福100+”的冷冰冰要求,是不是心都凉了半截?

别急着叹气!如果我告诉你,现在有一条“捷径”可以直接绕过这座语言大山,让你轻松拿到港校的入场券,你信吗?

没错,这不是梦!近两年,香港的顶尖高校们似乎听到了大家的心声,纷纷“开窍”了。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到香港城市大学,再到香港浸会大学,越来越多的热门硕士项目开设了纯中文授课或中文授课为主的模式。这意味着,你的母语,现在成了你最大的申请优势!

今天,我就带大家好好盘一盘这些“宝藏”中文授课项目,看看你的梦校之路,到底能有多简单!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大湾区“新贵”,科技咖的福音

说到港校,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港中科“三巨头”。香港科技大学(HKUST)的鼎鼎大名自然不用多说。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HKUST-GZ),作为它在大湾区的“亲儿子”,完美继承了本部硬核的学术实力和创新基因,而且在招生政策上,给内地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港科广的定位非常清晰:聚焦交叉学科,面向未来科技。它开设的硕士项目,几乎都是当下最火、就业前景最好的方向,比如金融科技、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等。

最最关键的是,港科广的许多硕士项目明确表示:如果你的本科教学语言是中文,可以不用提交英语语言成绩!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只要你是内地大学的本科毕业生,申请港科广基本就等于默认“免雅思”!这扇门简直是为我们内地学生敞开的啊!

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神仙专业:

1. 金融科技(MSc in Financial Technology)
这个专业有多火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将金融和计算机技术结合,毕业生无论是在深圳的腾讯、还是在香港的投行,都超级抢手。根据 Glassdoor 的数据,香港金融科技分析师的平均年薪能达到50万港币以上。港科广这个项目,课程设置非常实用,包括区块链、量化交易、金融数据分析等硬核内容。之前有个中山大学软件工程的学弟,GPA 3.6,有两段在券商IT部门的实习,但雅思一直考不出来,去年就通过这个中文项目成功上岸,现在已经在为进入顶级金融机构做准备了。

2. 数据科学与分析(MSc in Data Science and Analytics)
大数据时代,这个专业就是就业的“万金油”。互联网、金融、咨询、快消……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数据科学家。港科广的这个项目背靠本部强大的工学院和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课程不仅教你Python、R语言等编程技能,更注重培养你用数据解决实际商业问题的能力。如果你是学统计、数学或者计算机的,申请这个专业非常有优势。

申请小Tips:
虽然港科广免了语言要求,但它的申请门槛可一点不低。学校非常看重申请人的本科背景和GPA。一般来说,来自985/211院校、均分85+的同学会更有竞争力。此外,相关的科研经历、实习经验、甚至是一些编程比赛的获奖证书,都会是你的加分项。记住,当语言不再是门槛时,你的“硬实力”就成了决定性因素。

香港城市大学:商科传媒两开花,性价比之王

如果说港科广是冉冉升起的新星,那么香港城市大学(CityU)就是成名已久的中坚力量。城大在全球的排名一直很亮眼,QS 2024排名全球第70位,很多专业比如传媒、计算机、商科都位居世界前列。

城大也是开设中文授课项目比较积极的港校之一,尤其是在人文社科和商科领域,给了大家很多选择。

1. 整合营销传播文学硕士(MA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这个专业可以说是城大的王牌之一,隶属于QS排名亚洲顶尖的媒体与传播系。它有两个授课模式,一个是英语,一个主要是普通话。这个中文授课的模式对于那些想在市场、广告、公关领域深造,但英语口语和写作没那么自信的同学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课程内容非常前沿,会涉及到社交媒体营销、品牌故事、危机公关等。我认识一个在国内4A广告公司工作了三年的朋友,本科是双非,但工作经验非常亮眼,去年就成功申请到了这个项目。她说,课堂上老师会用很多本土化的案例,比如小红书的种草逻辑、抖音的算法推荐,讨论起来特别有共鸣。

2. 传播与新媒体文学硕士(MA Communication and New Media)
同样是传媒系的王牌,CNM专业更偏向于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这个项目也有中文授课选项。如果你对用户体验、网络社会学、新媒体创业这些话题感兴趣,那这个专业会非常适合你。城大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实力非常强,毕业生很多都去了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这些大厂。根据城大官网公布的就业数据,其传播学院硕士毕业生超过90%在毕业后半年内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3.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 中文)
这个就更厉害了,是为有多年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和高管们准备的。城大的中文EMBA在亚太地区享有盛誉,学员基本上都是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虽然申请门槛(通常要求8年以上工作经验,其中5年管理经验)对我们大多数应届生来说比较高,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城大在中文商业教育领域的实力和决心。

申请小Tips:
城大的中文项目虽然对语言友好,但竞争同样激烈。特别是传媒类的专业,除了看你的本科院校和GPA,还会非常看重你的相关实习/工作经验。申请的时候,一份逻辑清晰、有亮点的个人陈述(PS)和一份内容充实的简历(CV)至关重要。你要向招生官证明,你对这个行业有足够的热情和深入的思考。

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社科的宝藏,文艺青年的港湾

和前面两所综合性大学不同,香港浸会大学(HKBU)以其“小而精”的人文社科教育闻名。它的传理学院是亚洲乃至世界公认的顶尖,被誉为“亚洲第一”。此外,它的中医药、电影、音乐等专业也都非常有特色。

浸会大学在推广中文教育方面也走在前列,为那些有志于文化、艺术、健康领域的同学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1. 电影、电视与数码媒体制作硕士(MFA in Film, 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
这个项目分为三个方向:导演、编剧、摄影与剪辑。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用中文(普通话)或英文进行申请和学习!这对于很多怀揣电影梦,但被英语剧本写作和专业词汇难住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浸会的电影学院资源非常丰富,号称“香港电影的摇篮”,培养出了像庄文强(《无双》导演)这样的大咖。课程实践性极强,你将有机会亲自上手操作专业的摄影器材,完成自己的短片作品。去年有个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同学,专业能力很强,但英语是短板,最终通过这个项目成功圆梦香港。

2. 中医学硕士 / 中药学硕士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浸会的中医药学院在香港乃至国际上都是执牛耳者。这两个专业自然是纯中文授课。如果你本科是学中医学、中药学或者相关生物科学专业的,想在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里继续深造,浸会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香港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和规范化程度很高,毕业后无论是在香港执业还是回内地发展,前景都非常好。

3. 中国文学、语言与文化文学硕士
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文学类专业,同样以中文授课为主。如果你对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或者语言学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这个项目会为你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浸会的人文学院师资力量深厚,有很多在学界非常有影响力的教授。

申请小Tips:
申请浸会的艺术类和人文社科类专业,除了学术成绩,你的“软实力”和“独特性”尤为重要。比如申请电影专业,一份能体现你独特视角和叙事能力的个人作品集,比高GPA要重要得多。申请文学类专业,你在申请文书中展现出的对某个领域深入的思考和见解,会是打动教授的关键。

答疑解惑:打破你对中文授课的“刻板印象”

聊了这么多项目,估计很多同学心里还是会犯嘀咕。中文授课听起来是挺爽,但……

“中文授课的学位,含金量会打折扣吗?毕业证上会写‘中文授课’吗?”

这个问题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完全不会!首先,你最终拿到的学位证书,和英文授课项目的同学是一模一样的,由香港的大学统一颁发,全球认可,不会有任何“中文授课”的特殊标注。其次,给你上课的教授,很多都是能双语教学的学术大牛,教学质量和学术资源没有任何区别。你依然可以享用学校顶级的图书馆、数据库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所谓的“中文授课”,只是降低了你获取知识的语言门槛,并没有降低知识本身的价值。

“申请难度是不是就低了很多?我本科学校一般也能冲吗?”

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一方面,语言门槛的取消,确实为你扫清了一大障碍。但另一方面,你要想到,这条路对所有英语不好的“学霸”都敞开了。这意味着,在学术背景、实习经历、文书质量这些硬核指标上的竞争,可能会变得更加“内卷”。所以,不能简单地说难度降低了,而是竞争的赛道变了。以前是和全世界的学生比语言+专业,现在是和全国的同胞们拼专业+背景。对于双非背景但软实力突出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毕业后在香港找工作,不会说英语会不会很吃亏?”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英语和粤语是工作场合的主流语言。如果你想进入顶尖的跨国公司、投行、咨询公司,流利的英语依然是硬性要求。但是,随着内地与香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或者业务面向内地的港企,对普通话流利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比如在金融行业做客户关系、在传媒行业做内容运营、在科技行业做内地市场拓展,普通话反而会成为你的优势。而且,在香港生活学习一年,只要你愿意多听多练,你的英语和粤语水平肯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选择中文授课,不代表你要放弃英语,而是让你先平稳地跨进这个环境,再慢慢提升自己。

好了,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给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其实,留学申请从来都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事情。当所有人都挤在雅思7分那条独木桥上时,聪明的人已经开始寻找旁边那座更宽阔的桥了。

香港的中文授课项目,就是这样一座桥。它为你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你不再因为语言这块短板,而放弃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你的梦校,可能真的只差一个信息差和一点点行动力。别再让一张语言成绩单,定义你整个留学的可能性了。赶紧去你想申请的学校官网看一看,查一查那些让你心动的专业,说不定惊喜就在等着你。

加油,未来的香港研究生!快冲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