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大变天!这些变化你必须知道

puppy

正在计划或已经走在英国留学路上的你,最近是不是有点慌?感觉政策一天一个样,让人心里没底。大家最关心的PSW工签到底还能不能留?硕士带家属的政策是不是彻底收紧了?申请签证要准备的“存款证明”又涨了多少?这些变化不光影响你的钱包,更直接关系到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别再到处刷碎片信息啦,我们已经把所有关键新政都给你梳理得明明白白,帮你提前看清形势、做好万全准备。赶紧来看看吧!

英国留学新政速览(2024版)
政策变化 核心内容
PSW毕业生签证 (Graduate Route) 【暂无变化】经过审查,英国政府确认保留2年(本硕)/3年(博士)的PSW签证政策。但未来仍可能面临调整,需持续关注。
授课型硕士家属陪读 (Dependant Visa) 【重大收紧】自2024年1月1日起,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留学生不能再为家属(配偶、子女)申请陪读签证。只有就读研究型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学生保留此权利。
签证“存款证明”金额 【无变化】学生签证所需的生活费存款证明标准暂未改变。伦敦地区仍为£1,334/月,非伦敦地区为£1,023/月,最多计算9个月。大家不要被工签涨薪的消息误导。
签证医疗附加费 (IHS) 【大幅上涨】自2024年2月6日起,学生签证的IHS费用从每年£470上涨至£776,涨幅高达65%。一年制硕士的总费用将增加约3000人民币。
毕业后工签薪资门槛 (Skilled Worker) 【巨幅提高】自2024年4月4日起,普通工签的最低年薪门槛从£26,200飙升至£38,700。针对毕业生的“新入职者”优惠门槛也从£20,960提高到£30,960。

“完了完了,PSW真的要取消了吗?”

上周日晚上,我正在悠闲地刷着剧,留学新生群里突然弹出这么一条消息,瞬间炸开了锅。一张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新闻截图,配上几个惊恐的表情包,让整个群的气氛瞬间从周末的松弛感切换到了考前倒计时的紧张。小A,一个刚刚拿到UCL offer的学妹,连发了好几条语音,声音里都带着哭腔:“我就是冲着PSW才选的英国啊,现在怎么办?我爸妈已经为我花了那么多钱了……”

我猜,屏幕前的你,可能也经历过类似的场景。无论是正在打包行李的准留学生,还是已经在图书馆里奋笔疾书的在读党,最近半年,英国留学圈的风吹草动,简直比伦敦的天气还变得快。一会儿说工签要没了,一会儿说不让带家属了,一会儿又说存款证明要翻倍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把每个人的留学规划和人生梦想都拍得摇摇欲坠。

别慌!深呼吸。今天,咱们就把这些让人心烦意乱的“听说”和“据说”都掰扯清楚。作为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把所有官方文件、最新数据都翻了个底朝天,就是为了给你一份最清晰、最靠谱的英国留学新政生存指南。这篇文章有点长,但请你一定耐心看完,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你的钱包,更可能决定你未来几年的人生轨迹。

PSW工签惊魂: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咱们先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头等大事——PSW签证,官方名字叫Graduate Route(毕业生路径)。这个允许毕业生在英国无条件留下来工作生活两年的签证,可以说是近年来英国留学最大的“金字招牌”。但从去年底开始,关于它要被取消或缩短的传闻就没断过。

事情的高潮发生在今年5月。英国内政部委托移民咨询委员会(MAC)对PSW签证进行全面审查。那段时间,整个留学圈都弥漫着一股“末日”情绪。我认识的一个学弟,本来已经定好了9月来曼大的机票,硬是迟迟不敢付学费定金,就怕政策落地,自己成了“大冤种”。

好在,结局是光明的!5月14日,MAC发布了长达70页的审查报告,核心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PSW签证被滥用,建议“维持现状”!5月23日,英国政府正式回应,采纳了委员会的建议,确认PSW签证将继续保留!

这绝对是今年以来对留学生最好的消息。这意味着,你毕业后依然拥有宝贵的两年时间(博士为三年)去探索职业可能,去积累海外工作经验,而不需要立刻找到一个愿意为你提供高薪担保的雇主。

这个政策到底有多重要?我们来看一组官方数据。根据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的统计,在2023年,总共有超过114,000名主申请人成功获批了PSW签证。你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个政策,这十几万名刚刚毕业、满怀憧憬的年轻人,将面临多么巨大的挑战。

我的朋友Sarah,前年从LSE毕业,学的传媒专业。这个行业在英国找工作,尤其是找到愿意给工签的,难度极大。她就是利用PSW这两年,先在一家小型公关公司实习,慢慢积累人脉和作品,第二年跳槽到了一家更大的媒体机构。虽然最终因为薪资达不到新的工签门槛,她选择了回国,但这两年的海外工作经历,让她回国后轻松拿到了一线大厂的offer。“如果没有PSW,我可能毕业就得回国,根本没有机会进入这个行业的核心圈子看一看。”Sarah感慨地说。

所以,对于PSW的未来,我们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但也要保持清醒:英国移民政策的大方向是收紧的。这次虽然保住了,但未来会不会有新的审查和调整,谁也说不准。大家要做的,就是珍惜这来之不苟的两年窗口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开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

“拖家带口”成历史:硕士留学,家庭规划得重做了

如果说PSW的变动是虚惊一场,那家属陪读签证(Dependant Visa)的收紧,则是实实在在的一记重拳,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家庭、有伴侣的申请人。

新政策规定,从2024年1月1日起,只有攻读研究型研究生课程(如研究型硕士MRes、博士PhD)的国际学生,才有资格为他们的家属(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申请陪读签证。而占留学生绝大多数的授课型硕士(如MA, MSc, MBA等)则被彻底排除在外。

这个变化的影响有多大?英国内政部的数据显示,在政策生效前的一年里(截至2023年9月),发放给学生家属的陪读签证数量高达152,980份,创下了历史新高。而新政实施后的第一个季度(2024年1月至3月),学生家属签证的申请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暴跌了近80%。

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打乱的家庭计划。我身边就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我的同事Leo,他太太计划今年秋天去爱丁堡大学读教育学硕士,他们原本的打算是Leo办理陪读签证过去,照顾刚上小学的孩子,同时也能在英国找找机会。去年底政策一出,他们全家都懵了。让太太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异国他乡生活学习,他们实在不放心;如果Leo留在国内,一家人就要面临长达一年的跨国分居。经过反复挣扎,他们最终无奈地放弃了留学计划。

Leo的经历不是个例。对于很多工作多年、希望通过留学来提升自己,同时也能让家人体验不同生活环境的“大龄”申请人来说,这个政策几乎是釜底抽薪。它无形中提高了留学的机会成本,让留学决策从一个人的学业规划,变成了需要整个家庭共同承担的巨大挑战。

如果你属于这一类申请人,现在必须重新评估你的留学方案。要么考虑申请研究型课程(但这通常对学术背景要求更高,且时间更长),要么就要做好与家人长期两地分居的心理和物质准备。这道选择题,比任何一篇学术论文都更难。

留学成本暴涨:钱,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聊完了身份和家庭,我们来谈谈最实际的东西——钱。最近很多人都在传“英国留学存款证明涨价了”,这个说法其实不准确,但留学总成本确实是肉眼可见地飙升了。我们一项一项来看。

首先,关于“存款证明”的金额。这是申请学生签证时,需要向移民局证明你有足够资金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材料。目前,官方规定的生活费标准没有变化:在伦敦地区上学,需要准备£1,334/月;在伦敦以外地区,则是£1,023/月。这笔钱最多需要存够9个月的量。大家之所以会产生误解,是因为英国大幅提高了工作签证和家庭签证的资金要求,但学生签证这一块,暂时还是“幸免于难”。所以,在准备资金证明时,大家还是可以按照老标准来,千万别自己吓自己。

然而,真正的“大出血”在另一个地方——移民健康附加费(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 IHS)

这个费用是你为了能够享受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而必须支付的。从2024年2月6日起,针对学生和18岁以下申请人的IHS费用,从原来的每年£470,猛涨到了每年£776!涨幅高达65%。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你来读一个标准的一年制硕士,课程时长12个月。通常签证会多给几个月,我们按16个月算。那么你需要支付的IHS总费用就是:£776 (年费) + £388 (半年费用) = £1164。而在涨价前,这笔费用是:£470 + £235 = £705。里外里差了£459,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是4200块钱。这还只是一个人的费用。如果是博士生,读三到四年,多出来的开销就更可观了。

这笔钱是递交签证申请时必须一次性付清的,它直接增加了你前期的现金流压力。所以,大家在做预算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笔“健康税”的涨幅给算进去。

毕业后的独木桥:工签薪资门槛,高到让人“破防”

如果说IHS涨价只是让你“肉疼”,那么毕业后想通过工作留在英国的难度,则是直接进入了“地狱模式”。这主要源于对技术工人签证(Skilled Worker Visa)薪资门槛的毁灭性打击。

从2024年4月4日起,申请工签的规则发生了巨变:

一般性的最低年薪门槛,从原来的£26,200,直接飙升到了£38,700。这个涨幅接近50%,一夜之间,无数行业和岗位都被挡在了门外。年薪3万镑,在英国大部分地区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但现在,连申请工签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有一个“缓冲带”——新入职者(New Entrant)优惠。如果你年龄在26岁以下,或者正在从学生签证/PSW签证转换,可以享受较低的薪资门槛。但这个“优惠”门槛,也从之前的£20,960,提高到了£30,960,并且不能低于该职业“通行薪资(going rate)”的70%。

£30,960,这是个什么概念?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英国全职员工的年薪中位数大约是£34,963。这意味着,作为一个刚毕业的“菜鸟”,你需要拿到接近英国社会平均水平的薪水,才有资格让公司为你担保。这对于人文、社科、艺术、市场等很多非高薪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在伦敦以外的地区。

我认识一个去年从巴斯大学口译专业毕业的学姐,她通过PSW在一家本地的教育咨询公司做项目协调,起薪是£25,000。按照旧政策,她只要努力工作,转工签希望很大。但新政一出,她和老板都傻眼了。公司规模不大,不可能在短期内给她加薪到£30,960以上。现在她PSW签证只剩不到一年,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一边疯狂投简历,一边做回国的两手准备。

这个变化,可以说是对所有抱着“毕业后留在英国工作”想法的同学最沉重的打击。它传递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英国不再欢迎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它需要的,是能够立刻在金融、科技、法律等高薪行业创造高价值的“精英人才”。

这迫使我们必须在留学前,甚至在选专业时,就进行更现实的思考。你所学的专业,在英国的就业市场薪资水平如何?你是否有能力在毕业后短短两年内,达到那个高不可攀的薪资门槛?这些问题,现在就得开始想答案了。

写在最后:看清形势,然后勇敢走下去

好了,把这些冰冷的政策和数字都摆在你面前,不是为了贩卖焦虑,而是希望你能摘掉滤镜,看清当前英国留学的真实图景。

那么,面对这场“大变天”,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你还没出发,正在为选校选专业而纠结。请你一定问问自己:我这次留学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镀金,回国找个好工作?还是真的想在海外闯荡一番?如果目标是前者,那PSW还在,你依然有时间去体验、去实习,这段经历本身就是无价的。如果目标是后者,那在选专业时,就必须把就业和薪资前景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多看看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多关注那些有行业实习机会的课程。

如果你已经身在英国,也请不要过度恐慌。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PSW的两年窗口期,就是你最大的本钱。别再把它当成“毕业旅行”的延长线了。从现在开始,把每一次课程项目都当成作品集来打磨,把每一次社团活动都当成拓展人脉的机会。去参加招聘会,去LinkedIn上勾搭校友,去申请哪怕是无薪的实习。你需要用这两年的时间,去弥补你和本地求职者之间的差距,去证明你值得那份超过三万英镑年薪的offer。

留学的路,从来都不是铺满鲜花的坦途,它更像是一场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冒险。风向变了,我们就调整船帆。浪头高了,我们就抓紧桅杆。最重要的,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

看清脚下的路,然后,勇敢地走下去吧!祝你好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692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