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本科申请避坑核心要点 |
|---|
| 1. APS审核是“门票”,不是考试:别怕,它主要是核实你学历的真实性,早准备早安心。 2. 学历背景定路线:你是高中毕业还是大学在读?是211还是非211?这决定了你是直申、读预科还是转学分,千万别搞错。 3. 语言是硬通货:德语授课奔着德福4*4去,英语授课雅思6.5是标配。语言不过关,一切都白搭。 4. 钱要准备足:保证金账户(Sperrkonto)的金额每年都可能变,2024年标准是11,208欧元,这是签证的硬性要求。 |
“学长,我高考成绩刚过一本线,是不是没希望去德国读本科了?”
上周,我在我们lxs.net的留学交流群里,看到一个叫小哲的学弟发了这么一条消息。字里行间,我都能感觉到屏幕那头的焦虑和迷茫。他告诉我,他逛了无数论坛,问了N个中介,有人说他可以直接申请,有人说他必须读预科,还有人说他得先在国内上大学……最让他崩溃的是一个名词——“APS审核”,听起来就像个神秘又可怕的终极大BOSS,让他感觉德国留学这条路还没开始,就已经被劝退了。
我太懂这种感觉了。想当年,我自己申请的时候,也是被这些条条框框搞得一个头两个大。德国人办事严谨,规矩是多,但其实只要你把逻辑捋顺了,会发现路其实就那么几条,每条路上的“关卡”也都有明确的“通关秘籍”。
所以,今天这篇,我就当你的“贴身向导”,用大白话把德国本科留学的几道关键门槛给你掰开揉碎了讲清楚。不管你是刚有想法的小白,还是已经卡在某个环节的“准留德华”,看完这篇,保证你心里的那张路线图,瞬间变得高清!
第一关:绕不开的“守门员”——APS审核
咱们先来聊聊这个让小哲头疼的“APS审核”。
它的全称是“德国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Akademische Prüfstelle),听起来官腔十足。但你别被它的名字吓到,把它想象成一个“学历认证官”就行。它的核心任务就两个:
1. 看看你的毕业证、成绩单这些材料是不是真的。
2. 简单聊聊,确认你真的学了成绩单上写的那些东西,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所以,APS审核不是选拔考试,它不淘汰人,只“打假”。只要你的材料真实,知识水平和材料匹配,就一定能通过。它是一张进入德国大学申请流程的“入场券”,几乎所有在中国大陆完成学业的学生都必须拥有这张券。
那么,这个审核具体是怎么个流程呢?主要分三种情况:
1. 一般国内申请人程序(最常见的):这个是给已经在国内大学就读的学生准备的。你需要提交一堆材料(成绩单、在读证明等),然后等待审核部的面试通知。面试通常是20分钟左右,考官会用德语或英语(取决于你的申请语言)问一些你大学专业课的基础问题。比如,你是学机械的,他可能会问你“牛顿第二定律是什么?”;你是学经济的,可能会问你“解释一下什么是机会成本?”。问题都很基础,就是确认你确实是你专业的学生。面试通过后,你就会拿到那张宝贵的APS证书。
真实案例:我的朋友小C,在北京一所非211大学读了三个学期的德语专业。她申请APS审核时,面试官就用德语和她聊了聊歌德的《浮士德》,问了几个基础的语法问题。整个过程更像是一次学术闲聊,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她准备了大概一个月,把专业课本又翻了一遍,就顺利通过了。
数据提醒:目前,一般国内申请人程序的审核费用是2500元人民币。整个周期,从递交材料到拿到证书,快则一两个月,慢则三四个月甚至更长。所以,这件事一定要提早规划!
2. 高考程序:这个是专门为计划用高考成绩直接申请德国本科的高中毕业生设立的。这个程序相对简单,你不需要参加面试。你只需要提交你的高中毕业证、高考成绩单等材料,审核部核实无误后,会直接将你的材料转换成德国的分数体系,然后给你出具证书。你用这个证书去申请德国大学。
3. TestAS(德适考试)程序:如果你高考成绩没达到直申标准,但又想去德国读本科,那就要走这条路了。你需要先参加TestAS考试,这是一个学术能力评估测试,考的是你的逻辑、数学、专业模块等核心学习能力,而非语言。然后,你拿着TestAS的成绩和你的高中、高考材料一起去参加APS审核部的面试。这个面试和一般程序的面试类似,也是核实你的学术背景。
搞清楚APS,你就迈出了第一步。记住,它只是个资格认证,早点把它搞定,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
第二关:路线选择题——你的学历背景决定你的路
这一关是德国本科申请最核心,也是最容易让人混乱的地方。德国大学不接受中国学生仅凭高中毕业证申请,他们需要看到你已经具备了相应的高等教育入学资格。这个资格,就和你现在所处的教育阶段息息相关。我们分情况来看:
情况一:如果你是高中毕业生
恭喜你,你有两条路可以选,而决定你走哪条路的关键,就是你的“高考成绩”。
路线A:高考成绩达标,直申本科 (Gaokao-Verfahren)
这是最直接、最省时的一条路。德国官方(DAAD和Anabin数据库)对此有明确规定:
你需要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并且高考分数至少达到总分的70%。
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如果你的省份高考满分是750分,那么你的成绩需要达到 750 * 70% = 525分。只要你过了这个线,你就可以通过上面提到的“高考程序”拿到APS证书,然后直接申请德国大学的本科课程,和德国本地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真实案例:来自浙江的小D,2023年高考成绩是598分(浙江满分750),超过了525分的线。她在高三毕业后的暑假就立刻开始准备APS材料,并在年底前顺利拿到了证书。第二年夏天,她就成功拿到了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录取通知书。这条路,对学霸们来说,无疑是最高效的。
路线B:高考成绩未达70%,但过一本线,先读预科 (Studienkolleg)
如果你的高考成绩没到总分的70%,但达到了你所在省份的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一本线),别灰心,德国大学依然为你敞开着大门,只是你需要先走一小段“衔接路”——读预科(Studienkolleg)。
预科是干嘛的?它就是德国大学为国际学生开设的预备课程,为期一年。在这一年里,你将学习德语以及和你未来大学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比如你想学工科,就要上数学、物理、化学等)。预科毕业时,你需要参加一个“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FSP),通过这个考试,你获得的成绩就等同于德国的高中毕业文凭(Abitur),这时你就可以正式申请全德国的大学了。
要走这条路,你需要参加TestAS考试,并凭借TestAS成绩和高考成绩去申请预科的入学资格。所以,这条路的流程是:高考 -> TestAS -> APS审核 -> 申请预科 -> 通过FSP考试 -> 申请本科。
真实案例:来自河南的小F,高考考了510分,当年河南省的理科一本线是508分。他的分数没到70%(525分),但过了一本线。于是他选择了预科这条路。他花时间准备了TestAS考试,并拿到了不错的成绩,成功申请到了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预科。一年后,他顺利通过FSP考试,现在正在KIT攻读机械工程专业。
情况二:如果你是大学在读生
对于已经在国内读大学的同学,申请德国本科更像是一种“转学”。而你能不能直接申请,关键看两点:你的大学是不是211,以及你读了多久。
路线A:211大学学生
如果你就读于一所211工程大学,那么恭喜你,政策对你相当友好。你只需要:
修满至少1个学期,就可以申请德国大学相同或相关专业的本科课程。
是的,你没看错,只要一个学期。这意味着你大一上学期结束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APS审核,然后申请德国大学了。
真实案例:在同济大学(一所211)读建筑系的小G,大一上学期结束后,就立刻启动了APS审核。由于准备充分,他在大一下学期就拿到了证书,并开始申请。大一学年结束后,他无缝衔接地收到了柏林工业大学建筑系的录取通知。
路线B:非211大学学生
如果你就读于一所非211大学,也完全没问题,只是需要多一点点耐心。你需要:
修满至少3个学期,才可以申请德国大学相同或相关专业的本科课程。
这意味着,你需要等到大二上学期结束后,才能获得申请资格。比211大学的学生晚了一年。
真实案例:小M在上海一所普通一本院校读计算机专业。她从大一就开始规划,利用大一、大二的时间猛攻德语和专业课。大二上学期一结束,她立刻递交了APS审核材料,并在大二下学期拿到了证书,成功申请到了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的信息学专业。
一个小小的“但是”:如果211学生没读满1学期,或者非211学生没读满3学期,怎么办?那就得回到高中毕业生的路线上,用你的高考成绩去判断是直申还是读预科了。
第三关:语言硬通货——德福和雅思你要考多少分?
搞定了申请资格,接下来就是语言这道硬关卡了。德国大学的授课语言主要分两种:德语和英语。
申请德语授课项目:
这是绝大多数本科项目的授课语言。你需要提供标准的德语水平证明。最主流的两个考试是:
1. TestDaF(德福考试):这是最受德国大学认可的标准化德语考试。考试分为听说读写四项,每项满分5分(TDN 5)。绝大多数大学和专业的要求是:
总分达到16分,即听说读写每项都达到TDN 4的水平。
这个水平大致相当于欧洲语言标准(CEFR)的C1级别。有些文科或法律专业可能要求更高,比如TDN 5。也有少数理工科专业或大学可能会接受总分15分(比如有一个3分),但这属于少数情况,4个4是最稳妥的目标。
数据参考:根据DAAD的官方信息,超过90%的德国大学课程都接受TestDaF成绩作为语言证明。像海德堡大学的医学、法学等热门专业,都明确要求申请者提供4x4的德福成绩。
2. DSH考试:全称是“外国学生申请大学入学德语考试”。这是由德国各大学自己举办的考试,难度和德福相当。通常,大学会给那些专业能力达标但语言暂时未达标的学生发一个“条件Zu”(有条件的录取通知书),邀请你先去德国参加DSH考前语言班,通过DSH-2(相当于德福4x4)或DSH-3后,再正式入学。对于在国内德语准备时间不足的同学,这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申请英语授课项目(I.P.项目):
近年来,为了吸引国际学生,德国也开设了越来越多的英语授课本科项目,尤其是在工程、计算机和商科领域。申请这类项目,你就不需要提供德语成绩了,而是要提供英语成绩证明。
1. 雅思(IELTS):最常见的标准。大部分学校的要求是:
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6.0。
真实案例: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管理与技术专业(TUM-BWL),作为德国顶尖的英授商科项目,其官网明确要求申请者的雅思成绩至少为6.5分。
2. 托福(TOEFL iBT):同样被广泛接受。通常要求是:
总分不低于88-90分。
友情提醒:即使是读英授项目,也强烈建议你学一些基础德语。毕竟你要在德国生活,会说德语能让你的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提升好几个level!
第四关:经济基础——你的“饭票”保证金账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里,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钱。在申请德国签证时,你需要证明你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你在德国第一年的生活费用。这个证明,就是通过一个叫做“限制提款账户”(Sperrkonto)的东西来实现的,我们通常叫它“保证金账户”。
它的逻辑很简单:你提前把一年的生活费存进这个德国的银行账户里。拿到签证抵达德国后,每个月你只能从这个账户里取出固定的金额。这样一来,德国政府就放心了,知道你不会一来就饿肚子或者非法打工。
那么,这个账户里要存多少钱呢?
这个金额是由德国政府根据学生生活成本估算后每年调整的。自2023年1月1日起,官方规定的最新标准是每月934欧元,一年总计为11,208欧元。
也就是说,在你办理签证前,你需要往你的保证金账户里存入至少11,208欧元(约合人民币9万元左右,具体看汇率)。这个数字是硬性规定,少一分都不行。
如何办理?现在有很多官方认可的线上服务商,比如Fintiba、Expatrio等,整个开户过程都可以在国内线上完成,非常方便。你只需要按照他们的指引上传护照、录取通知书等文件,然后把钱汇过去,他们就会给你开具用于签证的保证金证明。
这笔钱是你自己的生活费,不是交给德国政府的“押金”。它保证了你在德国第一年的学习生活能够平稳过渡,让你能专心学习,而不是为生计发愁。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德国本科留学这盘棋,棋盘清晰多了?
APS审核就是个“资格认证”,高考程序、预科、211/非211规则,就是几条通往终点的不同“路线图”,而德福雅思和保证金,就是你上路前必须加满的“油”和备好的“粮草”。
别再被那些复杂的名词和看似严苛的规定吓到了。说白了,德国人就是想招到那些学习态度认真、学术背景真实、有能力完成学业的学生。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对照着这篇“攻略”,找到属于你的那条路,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攻克每个关卡。
把语言学扎实,把专业课基础打牢,把材料一份份准备齐全。德国大学的门,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前方的风景很美,值得你现在的每一点努力。
加油吧,未来的留德华们!有什么问题,随时来lxs.net的论坛和交流群里找我们聊,我们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