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款证明核心要点速览 |
|---|
| 存款金额 = 第一年学费 + 9个月生活费 (伦敦地区每月£1,334,非伦敦地区每月£1,023) |
| 存款时长 = 资金在账户里连续存满至少28天,期间余额不得低于所需总额。 |
| 存款证明有效期 = 银行开具的存款证明(流水单),其最终交易日期距离递交签证申请的日期,不得超过31天。 |
| 官方汇率换算 = 递交签证申请当天,使用英国签证与移民局(UKVI)指定的 OANDA 官网汇率进行换算。 |
| 账户类型 = 必须是个人名下或父母名下的现金账户(活期、定期都可),不接受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等。 |
哈喽各位小伙伴!这里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我!今天想跟大家聊个“要命”的话题——英国留学存款证明。
先给你们讲个我学弟小马的真实故事。去年夏天,小马同学手握一枚金光闪闪的UCL offer,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准备签证材料,他爸妈提前三个月就把50万人民币打进了他的账户。小马心想,这钱数够了,时间也够长,妥妥的稳了!结果就在递交签证前一周,他妈妈突然想起有个亲戚急用钱,就从这个账户里转了5万出去,想着第二天就还回来,应该不影响。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操作,签证官直接发来邮件,说他的资金不满足连续存满28天的要求,要他重新提供证明。那一刻,小马的心情简直是从珠穆朗玛峰掉到了马里亚纳海沟。最后各种紧急补救,找中介加急,才在开学前惊险过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拿到offer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存款证明这道坎,迈不过去,再牛的offer也只是一张纸。今天,小编就掰开了揉碎了,把存款证明这件事给你说明白,保证你看完就能自己上手,避开所有“天坑”!
核心公式:到底要存多少钱?
别自己瞎估!英国签证与移民局(UKVI)对于存款金额有非常明确的计算公式。记住了,这个公式是你唯一的参考标准:
存款总额 = 你CAS上显示的第一年学费 + 规定时间的总生活费
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但魔鬼都在细节里。
“第一年学费”很好理解,就是你offer和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上白纸黑字写的那个数。如果你的学费已经交了一部分,比如交了押金,那么这部分可以从总学费里扣除,只要CAS上有明确记录就行。比如你学费总共£30,000,你交了£2,000押金,并且CAS上更新了,那你计算存款时,学费部分只需要算£28,000。
最容易出错的是“总生活费”这部分。这笔钱不是你自己估算的,而是英国政府给你定好的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只看一个东西:你的学校在不在伦敦。
“生活费”这笔账,伦敦内外大不同
英国政府很贴心地考虑到伦敦物价“冠绝全球”的现实,所以把生活费标准分成了两个档:伦敦地区和非伦敦地区。
根据2024年最新的官方规定:
在伦敦地区(in London)上学:生活费标准是每月£1,334。
在伦敦以外地区(outside London)上学:生活费标准是每月£1,023。
需要存满多长时间的生活费呢?官方规定是最多9个月。就算你的课程超过9个月,比如一年制的硕士,也只用算9个月的生活费。如果你的课程短于9个月,那就按实际月数算。
所以,生活费的计算公式就是:
伦敦地区:£1,334 × 9 = £12,006
非伦敦地区:£1,023 × 9 = £9,207
我们来举两个例子,你就彻底明白了。
案例一:小红同学,去伦敦国王学院(KCL)读硕士。
KCL妥妥地在伦敦。假设她的学费是£29,000。她需要准备的存款总额就是:
£29,000 (学费) + £12,006 (9个月伦敦生活费) = £41,006
案例二:小明同学,去曼彻斯特大学读本科。
曼大在伦敦以外。假设他的第一年学费是£25,000。他需要准备的存款总额就是:
£25,000 (学费) + £9,207 (9个月非伦敦生活费) = £34,207
怎么判断自己的学校算不算“伦敦地区”?很简单,英国政府有一个官方的名单。一般来说,只要学校在伦敦的32个行政区(London boroughs)加上伦敦市(City of London)之内,都算伦敦地区。你的CAS上通常也会注明。如果不确定,去学校官网查地址,或者直接问学校的招生办,千万别想当然。
雷打不动的“28天”到底怎么算?
这是整个存款证明环节最最最关键,也是最多人翻车的地方!官方要求是:这笔钱(你算出来的总额)必须在你的银行账户里连续存满至少28天。
这里的“连续”和“至少”是关键词。
“连续”意味着从你存入足够金额的第一天算起,到第28天,这期间每一天的银行账户日终结算余额(closing balance),都不能低于你计算出的那个总金额。就像开头小马的故事一样,哪怕你只动了一块钱,导致某一天的余额低于了标准,对不起,这28天就要重新计算!
举个例子:小明需要存£34,207。他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31万。为了保险,他存了33万。他在6月1日存入这笔钱。那么从6月1日到6月28日,这连续28天里,他账户每天的余额都必须大于等于31万人民币。他可以在6月29日去银行开具存款证明(或者打印流水单)。
另外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是:你开出的这份银行证明(或流水单),它上面显示的最终日期,距离你在线提交签证申请并支付费用的那一天,不能超过31天。
比如,小明在6月29日打印了截至6月28日的银行流水。那么他最晚必须在7月29日之前(6月28日往后推31天)完成签证申请的在线提交和付款。如果拖到了8月1日才提交,对不起,这份存款证明就过期了,你得重新去银行开一份新的。
所以,最佳的时间规划是:算好钱,存进去,让它安安静静躺满一个月,然后去银行开证明,接着马上开始你的签证申请流程。千万别拖!
汇率换算: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是用人民币存款的,这就涉及到一个英镑和人民币的换算问题。签证官可不认你自己手机APP上的实时汇率,他们有唯一指定的“官方汇率换算器”—— OANDA网站。
你在递交签证申请的当天,需要去OANDA官网上查当天的英镑兑人民币的汇率(或者用它提供的历史汇率查询工具),然后用这个汇率来计算你存的人民币是否足够。很多同学就是因为汇率波动,或者自己算错了,导致存款差了几百块人民币,结果被判为资金不足。
小编的血泪建议:一定要留足余量!
千万不要卡着线算!比如你算出需要31.5万人民币,你就存个31.5万。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汇率每天都在变。最稳妥的做法是,在你计算出的总金额基础上,再多存个2-3万人民币作为缓冲。这样无论汇率怎么波动,你都高枕无忧。这多出来的钱,只是为了让签证官看着安心,不是让你花掉的,签证办下来之后你就可以自由支配了。为了签证安全,这点“冗余”绝对值得。
前辈血泪史:这些“天坑”你可千万别踩!
除了上面说的几大要点,还有一些前辈们用“拒签信”换来的宝贵经验,大家一定要看仔细了。
天坑一:钱在爸妈名下,但材料不全
很多同学的留学资金都在父母名下,这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你必须向签证官证明:一,这是你爸妈;二,他们同意你用这笔钱。
所以,如果存款在父母名下,除了父母账户的存款证明外,你还需要额外提供两份文件:
关系证明文件:你的出生证明(上面有你和父母的名字)。如果没有出生证明,户口本(你和父母在同一个户口本上)也可以。
父母签名的授权信(Sponsorship Letter/Consent Letter):这封信需要用英文写,内容大致是“我是XXX的父亲/母亲,我叫YYY,我同意我的儿子/女儿XXX使用我名下银行账户(账号ZZZ)中的资金(金额XXX)作为其在英国留学的费用。”然后签上字和日期。
这三样东西(存款证明+关系证明+授权信)必须一起提交,缺一不可!
天坑二:用了“不合格”的账户或理财产品
签证官只认“现金为王”。他们需要看到的是一笔可以随时动用的现金存款。所以,你的存款证明必须来自这些账户:
活期账户(Current Account)
定期账户(Fixed Deposit Account)
注意,即使是定期存款,也要确保在递交签证时是有效的,并且银行可以开出符合要求的证明。那种“冻结”几个月的存款证明,只要时间点和金额符合要求,也是可以的。
但是!以下这些是绝对不行的:
股票、基金、债券账户
各种银行理财产品(即使是低风险的)
支付宝、微信零钱通、余额宝
保险产品
企业账户
之前就有同学用理财产品的证明去申请,觉得收益高,结果直接被拒。在签证官眼里,这些资产都不是稳定的现金,随时可能亏损,不符合要求。所以,老老实实把钱转到储蓄账户里存着吧。
天坑三:存款证明的格式不对或信息不全
你去银行开具存款证明或打印银行流水时,一定要再三检查,确保上面包含了所有UKVI要求的信息:
你的姓名(或你父母的姓名)
账户号码
银行的名称和Logo
开具日期
每一笔交易的记录(如果是流水单)
明确的余额
现在大部分银行的系统都很规范,但自己多看一眼总没错。如果是打印的流水单,最好让银行在上面盖个章。所有中文文件,包括户口本、授权信等,都需要提供有资质的翻译公司出具的翻译件。
好了,关于存款证明的方方面面,小编能想到的都告诉大家了。这事儿听起来条条框框特别多,但其实就是个细心活儿。你把它当成一个“闯关游戏”,把每一项要求都当成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逐一核对、打勾。只要你按照官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就不会出问题。
别让这最后一步的疏忽,毁了你为之奋斗了那么久的梦想。这笔钱,不仅仅是给签证官看的一个数字,它更是你独自在异国他乡,面对未知挑战时,能给你带来安全感和底气的保障。
准备好行囊,也准备好这份安心的证明。加油,我们在英国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