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省地理冷知识速览 |
|---|
| 最南端 vs 最北端:你脚下的土地,南边和罗马、北加州同纬度,北边能看到北极熊。 |
| 时差之谜:在安省内部开车,你可能需要调一下手表。 |
| 神奇的方向感:想从加拿大去美国?在温莎,请掉头往南开! |
| “世界浴缸”:安省拥有的淡水资源,够全世界每个人分几百个游泳池。 |
| 脚下的秘密:你可能正站在一座巨大的盐山之上,它甚至延伸到了湖底。 |
嘿,各位在 lxs.net 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 Leo。
还记得我刚来多伦多那年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九月,我和几个刚认识的同学,凭着一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傻劲儿,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 road trip。我们的目标是“安省最南端”,听起来就很酷对不对?我们想象着那里应该是椰林树影,水清沙白,毕竟是“最南端”嘛!我们一边开着车,一边在 Google Maps 上放大缩小,看着地图上那个尖尖的、伸进伊利湖里的地方——皮利角国家公园(Point Pelee National Park),心里充满了对“加拿大版热带风情”的向往。
开了几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风景确实美,湖水拍打着沙滩,阳光透过树林洒下来。但……说好的热带风情呢?感觉跟多伦多湖心岛的风景差别也不是那么巨大啊!正当我们有点小失望的时候,旁边一位热心的大叔跟我们搭话,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说是多伦多来的留学生,特地来看看“最南端”。大叔哈哈大笑,指着湖对岸说:“你们知道吗,你们现在站的地方,比美国加州的最北边还要南。你们跟意大利罗马、西班牙巴塞罗那差不多在一条纬度线上!”
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什么?加拿大?跟罗马同纬度?我一直以为整个加拿大都是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最多也就是个“北方温带”。这个信息像一颗小炸弹,瞬间炸毁了我对安省,甚至对整个加拿大的地理认知。原来,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远比课本上那些“面积107.6万平方公里,人口1400多万”的枯燥数字要“离谱”得多。从那以后,我就迷上了挖掘这些藏在地图角落里的惊奇故事。今天,我就把这些年攒下的、能让你惊掉下巴的安省地理冷知识,一次性分享给你们!
冷知识一:你的脚下,南踩罗马,北望北极
咱们就从我那个故事说起。安省的南北跨度,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我们先说说南边。安省最南端的大陆点,就是我去的那个皮利角国家公园,它的纬度大约是北纬41.9度。这是什么概念?你打开世界地图看看,美国加州和俄勒冈州的边界线是北纬42度。也就是说,你站在皮利角的沙滩上,实际上已经比整个加州北部、波士顿(北纬42.3度)甚至更北的很多美国城市都要靠南了。跟你同纬度的,是欧洲的罗马、巴塞罗那这些阳光明媚的地中海城市!所以,下次有人抱怨多伦多冬天太冷,你可以酷酷地告诉他:“咱们这儿,地理位置上可是南欧级别的哦。”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安省西南部,特别是尼亚加拉地区和伊利湖北岸,能成为加拿大著名的“水果篮子”和葡萄酒产区。这里的气候受到大湖的调节,无霜期更长,夏天也足够炎热,特别适合种植葡萄、桃子、樱桃这些娇贵的水果。你喝的那些冰酒,很多都来自这片“假装在地中海”的土地。
说完了南,我们再把视线一路向北,那画风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安省的最北端,一直延伸到哈德逊湾(Hudson Bay)沿岸,纬度高达北纬56.8度左右。这是什么水平?这已经和丹麦的哥本哈根、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俄罗斯的莫斯科在同一纬度带了。这里的气候是亚寒带,冬天漫长而严酷,夏天短暂而凉爽。
安省北部有个叫丘吉尔(Churchill)的地方(虽然它在隔壁曼尼托巴省,但共享同一片哈德逊湾海岸线),被誉为“世界北极熊之都”。而在安省的哈德逊湾沿岸,比如穆索尼(Moosonee)镇附近,你同样有机会看到这些白色的大家伙在野外溜达。没错,在你以为安省只有枫叶和浣熊的时候,你的“老乡”们正在省内的“天涯海角”跟北极熊打招呼呢。从能酿造世界级雷司令葡萄酒的“南欧风情”,到北极熊出没的亚北极苔原,这一切都真实地发生在同一个省份里。这跨度,是不是比你想象的要疯狂得多?
冷知识二:从温莎去底特律,请往南开!
这个冷知识,绝对是地理梗里的经典款,也是无数第一次去温莎的朋友们怀疑自己导航坏了的罪魁祸首。
常识告诉我们,加拿大在美国的北边。所以,从加拿大去美国,理所当然应该是往南走。这个逻辑在99%的情况下都是对的。但凡事总有例外,而这个例外就出在安省的温莎(Windsor)和美国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间。
你打开地图,找到这两个城市。你会惊奇地发现,温莎虽然是加拿大的城市,但它其实位于底特律的东南方。连接两个城市的底特律河,基本是自北向南流动的。温莎在河的东岸,底特律在河的西岸。所以,当你从温莎市中心出发,无论是通过大使桥(Ambassador Bridge)还是底特律-温莎隧道(Detroit–Windsor Tunnel)去底特律,你的行车方向,是朝南,甚至是西南!
这个地理上的“怪癖”常常让初来乍到的人感到困惑。我有个朋友第一次开车去底特律看球赛,他看着车里的指南针一直指向“S”(南),还以为自己走错路了,差点在桥上掉头。他当时在电话里绝望地喊:“我要去美国啊!为什么一直在往南开?我是不是要开到墨西哥去了?”这成了我们后来聚会时笑了好几年的段子。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奇特的布局呢?这完全是五大湖和河流自然走向的结果。底特律河作为连接圣克莱尔湖和伊利湖的水道,恰好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把一小块加拿大国土“甩”到了美国城市的南边。所以,温莎也因此获得了“加拿大最南端城市”的称号。下次和朋友聊起这个,你可以考考他们:“从加拿大哪个城市出发去美国,需要往南开?”看到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你再揭晓答案,绝对能收获一波崇拜的目光。
冷知识三:安省其实有两个时区,开车能“穿越时间”
我们总说安省很大,但到底有多大呢?大到它自己内部都统一不了时间!
绝大部分我们熟悉的安省城市,比如多伦多、渥太华、伦敦、滑铁卢,都位于东部时区(Eastern Time Zone, ET)。但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探索的“公路旅行家”,一路向西开,开过一个叫雷湾(Thunder Bay)的城市后继续向西,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你的手机时间会突然自己往后跳一个小时。
恭喜你,你已经成功“穿越”到了安省的另一半——位于中部时区(Central Time Zone, CT)的区域。这个区域包括了像凯诺拉(Kenora)、德莱顿(Dryden)这些安省西北部的城镇。具体来说,时区的分界线大致在西经90度附近。当你开车跨过这条看不见的线时,你就从下午3点“回到”了下午2点。
这个时差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但对于不了解情况的人来说,可能会造成不小的麻烦。想象一下,你和朋友约好了在凯诺拉附近的一个省立公园见面,你说“下午4点到”,你朋友也说“下午4点到”,但你们一个用的是东部时间,一个用的是中部时间,结果可能就是一个人要傻等一个小时。
我听过一个更夸张的故事。一个销售员从多伦多飞到雷湾,然后租车去拜访一个在凯诺拉的客户。他算好了开车时间,约了客户下午开会。结果开到一半,他发现时间“多出来”一个小时,于是优哉游哉地在路上吃了顿午饭。等他到达客户公司时,才发现自己完美地迟到了,因为客户那边的时间比他想象的要早一个小时。他一直以为整个安省都是一个时间,结果这笔生意差点就因为这“消失的一小时”给黄了。
所以,如果你计划去安省西北部探险,或者要去隔壁的曼尼托巴省(全省都用中部时间),一定要提前查好时区信息。别小看这一小时,它可能会影响你的住宿预订、活动安排,甚至是你能不能赶上回程的飞机。
冷知识四:你可能站在世界最大的“盐矿”之上
说到安省的地下,你可能会想到地铁、地下通道,或者……没了。但我要告诉你,在安省西南部平静的地表之下,隐藏着一个你绝对想不到的“白色王国”——巨大的地下盐矿。
这个不是小盐矿,而是世界级的。位于休伦湖畔的戈德里奇镇(Goderich),坐拥着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盐矿——Sifto盐矿。这个盐矿有多大?它的开采面积延伸到休伦湖湖床下数公里,深度达到了惊人的550米,相当于把一座CN塔倒着插进地底。每年,这里开采的岩盐数以百万吨计,供应着北美冬季道路除冰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更神奇的是,这些盐层并不是现代才形成的,它们是大约4亿年前,当这片区域还是一片被蒸发的古代热带海洋时留下的遗产。所以,你脚下的每一粒盐,都可能见证过恐龙时代之前的世界。是不是瞬间觉得手里的薯条都变得有历史厚重感了?
除了戈德里奇,温莎地下也有一个巨大的盐矿,同样延伸到了美国底特律的地下。这两个城市的地下,可以说是一个由盐构成的“共享空间”。这些盐矿的存在,不仅是一个地理奇观,也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虽然我们普通游客无法进入矿井深处参观,但只要知道自己正开车行驶在一片深埋地下的“盐海”之上,就足够让人感到震撼了。下次你去休伦湖边玩,或者在温莎吃炸鱼薯条时,可以跟朋友们分享这个秘密:“知道吗,我们脚下几百米深的地方,是一个跟CN塔一样高的巨大盐洞!”
冷知识五:安省的“海洋”与通往北方的“极地特快”
很多人,包括很多在安省生活了很久的人,都下意识地认为安省是一个内陆省份。毕竟,我们周围都是巨大的淡水湖——五大湖。但这个认知,是错的!
请再次打开你的安省地图,把目光移到最北方。你会看到一大片蓝色的水域,标注着“James Bay”(詹姆斯湾)和“Hudson Bay”(哈德逊湾)。朋友们,这不是湖,这是大西洋伸入北美大陆的一部分,是真真正正的咸水海洋!安省拥有超过1000公里的咸水海岸线。
这片遥远的北方海岸,是安省的另一幅面孔。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拥挤的401高速公路。这里的社区,比如穆索尼(Moosonee)和穆斯法克特里(Moose Factory),大部分都无法通过公路到达。想要去那里,最酷的方式是搭乘一趟名为“北极熊特快”(Polar Bear Express)的火车。
这趟列车从安省北部的科克伦(Cochrane)镇出发,一路向北行驶近300公里,穿过茂密的北方针叶林和广阔的麝香沼泽地,最终抵达“安省海洋”的门户——穆索尼。这趟火车旅行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窗外的景色从森林逐渐变为苔原,你可能会看到麋鹿、黑熊,甚至更稀有的野生动物。
到达穆索尼后,你会发现这里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熟悉的南部城市截然不同。这是一个以原住民文化为主的社区,人们的生活与自然和季节紧密相连。你可以乘船去詹姆斯湾口,感受海风的气息,甚至在特定的季节里,期待与白鲸或海豹的偶遇。这片“被遗忘的海岸线”,展示了安省最原始、最狂野的一面。原来,在离多伦多不算太远的“省内”,就藏着一片通往北冰洋的秘境。
聊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颠覆你对安省的认知?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远不止是“好山好水好无聊”的刻板印象。它充满了各种极端、矛盾和惊喜。从南边的“地中海”到北边的“北冰洋”,从地面的奇特走向到地下的巨大宝藏,安省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惊奇故事书。
所以,别再把周末都耗在刷剧和打游戏上了。约上三五好友,加满油,或者买张火车票,去亲身验证一下这些“离谱”的冷知识吧。去皮利角感受一下和罗马同纬度的阳光,去温莎体验一下“往南开去美国”的神奇,或者,如果你足够有冒险精神,就跳上那趟“北极熊特快”,去看看咱们安省自己的“海”。当你亲眼看到、亲身经历过这些地理奇观后,你对这里的感情,一定会变得更加立体和深厚。相信我,这些独特的经历,远比你在朋友圈晒出的任何一张网红餐厅的照片,要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