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封神背后,是哪些神仙专业在撑腰?

puppy

那个刷爆全网的《哪吒》你肯定也看了吧?又燃又上头的剧情、帅炸的特效,是不是让你看得超级过瘾?其实,这部国漫神作的背后,全靠一群“神仙”在撑腰呢!这篇文章就带你揭秘,从哪吒颠覆性的“烟熏妆”形象设计,到燃爆全场的打斗特效,背后都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计算机科学这些专业的硬核技术。想知道你最爱看的那个名场面,到底是哪个专业的大神搞出来的吗?快来文章里一探究竟,你会发现,原来这些专业比想象中酷多了!

小编悄悄话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绝对干货满满!无论你是艺术生、理科生还是对电影制作充满好奇的同学,都能在这里找到你的“本命专业”。建议你泡杯咖啡,找个舒服的姿势,慢慢看。你会发现,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神仙打架”名场面,其实离你的留学专业选择,只有一步之遥哦!

记得去年冬天,我在伦敦的学生公寓里,拉着我的室友,一个来自意大利的帅哥马可,一起看《哪吒之魔童降世》。开场前我还在跟他科普“封神演義”有多牛,陈塘关李靖是谁。结果电影一开场,马可就没再听我说话,全程嘴巴微张,时不时发出一声“Wow”。

当最后哪吒和敖丙联手对抗天劫,冰与火交织冲向天空时,马可激动地抓住我的胳膊说:“Dude, this is insane! How did they even make this?”(兄弟,这太疯狂了!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对于我们这些留学生来说,一部《哪吒》不仅仅是乡愁的慰藉,它更是一张通行世界的文化名片。当你的外国朋友被炫酷的特效和颠覆性的角色设计所震撼时,如果你能告诉他们“这背后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功劳”或者“这里面用到了复杂的流体动力学模拟”,那种自豪感和专业度,绝对能让你在小组讨论里闪闪发光。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当一回“技术宅”,深入扒一扒,这部50亿票房的国漫神作背后,到底是哪些“神仙专业”在撑腰?说不定,你的未来专业就在其中!

那个又丧又拽的“烟熏妆”哪吒,是怎样炼成的?—— 数字媒体艺术 (Digital Media Arts) & 概念设计 (Concept Art)

咱们先聊聊全片最核心的灵魂——哪吒本人。那个顶着烟熏妆、双手插兜、走路拽得二五八万、口头禅是“去你个鸟命”的小屁孩,彻底颠覆了我们记忆里那个扎着丸子头、眉清目秀的小英雄形象。这个形象能成功,简直是个奇迹。

你可能不知道,这个“丑萌”的哪吒形象,是制作团队从100多个版本里“死磕”出来的。导演饺子(本名杨宇)在采访中提到,他们尝试了各种风格,从帅气到可爱,但总觉得差点意思。直到这个“丧萌”版的出现,才觉得“对了,就是他!”

这种从无到有,把一个文字描述的角色,通过色彩、线条、表情、服装,变成一个有血有肉、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视觉形象的过程,就是“概念设计”(Concept Art)的核心工作。而它,正是数字媒体艺术(Digital Media Arts, 简称DMA)专业皇冠上的明珠。

学这个专业,你可不只是画画那么简单。你需要懂心理学,去分析角色的内心世界,为什么哪吒的“烟熏妆”代表了他的叛逆和孤独?你需要懂叙事学,用一个眼神、一个插兜的动作,就讲出一个角色的故事。你还需要懂文化,把东方的美学元素(比如混天绫的飘逸感)和现代的审美(比如朋克风)完美融合。

当然,硬核的技术更是少不了。你需要熟练掌握Photoshop、Painter进行2D绘制,还要会用ZBrush、Blender等软件进行3D建模,把平面的设计稿变得立体。这绝对是一个艺术和技术高度结合的领域。

【留学风向标】

如果你对这个方向感兴趣,那可真是选对赛道了。根据全球市场研究公司 Grand View Research 的报告,全球数字艺术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约300亿美元,并且预计将以超过15%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这意味着,未来市场对顶尖的数字艺术家和概念设计师的需求会非常大。

在择校方面,有几所学校是这个领域的“神殿”:

  • 艺术中心设计学院 (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ACCD):位于美国加州,被誉为“概念设计的哈佛”。它的娱乐设计(Entertainment Design)专业是无数人的梦想,毕业生遍布暴雪、拳头、迪士尼等顶级公司。知名校友包括《阿凡达》的艺术总监 Ben Procter。
  • - 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SCAD):SCAD的互动设计与游戏开发、动画等专业都非常强。学校非常注重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与业界合作的机会。 - 高布兰学院 (Gobelins, l'école de l'image):位于法国巴黎,是欧洲动画和视觉艺术的顶级学府。虽然以动画闻名,但其视觉传达和设计能力是全球公认的强。

所以,下次当你在画板上勾勒一个天马行空的角色时,别以为这只是涂鸦。你可能正在做的,就是一部未来大片的第一步。就像那个被毙掉了99次的哪吒设计稿一样,伟大的创造,往往诞生于最执着的笔尖之下。

从一根头发丝到一场打斗,如何让角色“活”起来?—— 动画 (Animation)

形象设计好了,只是一个静态的“壳”。怎么让哪吒跑起来、跳起来,甚至是被揍得鼻青脸肿时,表情还能那么生动?这就轮到“动画”专业的大神们登场了。

动画师就是赋予角色生命的魔法师。他们需要一帧一帧地调整角色的动作、表情和口型,让一切看起来都无比自然流畅。《哪吒》的制作团队超过1600人,来自20多家不同的动画公司。全片最初有5000多个镜头,是普通动画电影的3倍!最后经过层层筛选,才留下了我们看到的精华。

还记得太乙真人那口“川普”吗?为了让他的口型和方言对得上,动画师们可是下了苦功夫。他们会对着镜子,一遍遍模仿四川话的发音口型,再应用到模型上。还有哪吒踢毽子的那段,动作行云流水,节奏感十足。据说,单是这一小段,就让一位动画师磨了两个月,每天都在琢磨“怎么才能踢得又帅又贱”。

这就是动画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让模型动起来,更是通过动作来讲故事、传递情感。这背后,是被称为“动画十二法则”的经典理论在支撑,比如“挤压与拉伸”(Squash and Stretch)让动作更有弹性,“预备动作”(Anticipation)让行为更有说服力。

学习动画专业,你会接触到整个制作流程:

  • 建模 (Modeling):用Maya、3ds Max等软件创建角色和场景的3D模型。
  • 绑定 (Rigging):给模型装上“骨骼”,让它可以被控制和活动。
  • 动画 (Animating):核心环节,K帧,调整动作曲线,赋予角色生命。
  • 材质与灯光 (Texturing & Lighting):给模型穿上“皮肤”,并打上合适的灯光,营造氛围。

【留学风向标】

动画行业的前景一片光明。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数据,从2022年到2032年,动画师和特效艺术家的就业岗位预计将增长5%,高于所有职业的平均增长率。而且,动画的应用早已不局限于电影,游戏、广告、VR/AR、医学模拟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动画人才。

全球顶尖的动画院校,简直就是动画界的“霍格沃茨”:

  • 加州艺术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CalArts):由华特·迪士尼亲手创办,是迪士尼、皮克斯的“人才后花园”。《疯狂动物城》、《冰雪奇缘》的导演都毕业于此。能进CalArts,基本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好莱坞。
  • - 谢尔丹学院 (Sheridan College):位于加拿大,被誉为“动画界的哈佛”。其毕业生奥斯卡提名和获奖者数量众多,实力超群。 - 瑞林艺术与设计学院 (Ringling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位于佛罗里达州,其计算机动画专业常年霸占全美第一的宝座。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是顶级的。

成为一名动画师,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细节的痴迷。但当你看到自己亲手创造的角色在大银幕上活灵活现,赢得观众的欢笑和泪水时,那种成就感,是什么都无法替代的。

冰与火的交响,燃爆全场的特效是怎么实现的?——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 视觉特效 (VFX)

如果说概念设计给了哪吒灵魂,动画给了他生命,那么视觉特效(VFX)就是给了他“神力”!

影片最后那场毁天灭地的“冰火两重天”大战,绝对是全片的高潮。敖丙的万龙甲化为冰墙,哪吒的火莲绽放,水与火的碰撞,冰与岩的碎裂……这些宏大又真实的场面,可不是画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

这背后真正的硬核技术,来自于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简称CS)。你可能觉得CS就是写写代码、做做APP,跟电影八竿子打不着。那你可就错了。现代电影工业,尤其是特效领域,完全是建立在CS的基础之上的。

制作那些逼真的流体(水、岩浆)、烟雾、爆炸,需要用到复杂的物理模拟算法。比如,流体动力学(Fluid Dynamics)的方程,就是用来计算水的流动和飞溅形态的。程序员们会把这些物理公式写成代码和工具,让特效师可以去控制和渲染。

《哪吒》全片有近1400个特效镜头,占了总镜头的80%!比如那个“山河社稷图”四人抢笔的段落,在一个画卷里展现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场景的转换,涉及到大量的粒子特效(风中的荷叶、雪花)和场景融合,技术难度极高。

在这个领域,有一个非常酷的职位,叫做技术总监(Technical Director, TD)。他们通常是CS背景,既懂艺术又懂编程,是艺术家和程序员之间的桥梁。当特效师遇到一个现有软件无法实现的效果时,TD就会站出来,写一套新的脚本或插件来解决问题。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编程,又对电影充满热情的理科生,那么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或者娱乐技术(Entertainment Technology)方向,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留学风向标】

VFX行业是真正的高薪技术行业。根据 Glassdoor 的数据,在美国,一名VFX艺术家的平均年薪可以达到7万到9万美元,而一名经验丰富的TD或特效总监,年薪轻松超过15万美元。全球知名的特效公司如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代表作《星球大战》)、维塔数码(Weta Digital,代表作《阿凡达》、《指环王》)每年都在全球招募顶尖的CS和VFX人才。

如果你想在这个领域深造,这些大学不容错过:

  • 卡内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它的娱乐技术中心(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Center, ETC)是一个神级项目,由计算机学院和艺术学院联合创办,完美结合了技术与艺术。毕业生是各大游戏和电影公司的抢手货。
  • - 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身处洛杉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的电影艺术学院和维特比工程学院都实力顶尖,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接触好莱坞工业的机会。 - 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位于加拿大,以其强大的计算机科学和Co-op(带薪实习)项目闻名。很多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在北美顶级的科技或娱乐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所以别再说学CS就是当“码农”了。你的代码,完全可以变成巨龙身上的鳞片,变成英雄眼里的光,变成震撼全球大银幕的魔法。

聊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这些专业比想象中酷多了?

其实,无论是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还是计算机科学,它们之间早已没有了清晰的界限。《哪吒》的成功,正是艺术与技术完美融合的结果。未来的创意产业,需要的就是像你我这样,既有审美,又懂技术,还能讲好故事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如果你喜欢画画,不妨去学一点编程,让你的画动起来;如果你是编程大神,不妨去上一门电影鉴赏课,培养自己的艺术嗅觉。不要给自己的专业设限,多去跨界,多去尝试。

下一次,当你再看一部让你热血沸腾的电影时,除了沉浸在故事里,你或许会看到更多。你会看到角色背后概念设计师的巧思,看到流畅动作里动画师的汗水,看到惊天特效中程序员敲下的每一行代码。那个时候,你离成为创造奇迹的“神仙”之一,也就不远了。

你的“山河社稷图”是什么样的?别等了,现在就拿起画笔或者键盘,去创造它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