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奥大,助你职场弯道超车

puppy

嘿,是不是也常常琢磨,从奥克兰大学毕业后,怎样才能在求职大军里脱颖而出?光靠一张文凭,现在可真不够用啦。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的悄悄话,聊的都是实在的干货!我们会带你看看奥大到底有哪些宝藏资源,比如怎样利用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拿到内推机会,参加哪些实践项目能让你的简历瞬间“发光”,以及如何利用校友网络为你未来的职业道路铺砖添瓦。这不只是一份留学攻略,更是一份职场进阶指南,手把手教你如何把奥大学历变成真正的职场王牌,轻松实现弯道超车!

奥大职场通关秘籍
预约CDES咨询,简历、面试至少打磨三遍。
关注学校邮件和MyCDES,别错过任何一场招聘会。
参加一个实践项目,比如Velocity,比十张证书都管用。
主动链接校友,一杯咖啡的时间可能换来一个内推机会。

嘿,我是 lxs.net 的小编。还记得去年毕业季,我身边两个朋友Leo和Amy的故事吗?

Leo是我们公认的学霸,GPA 接近满分,奥克兰大学的奖学金拿到手软。他以为凭着这张漂亮的成绩单,找工作会是分分钟的事。Amy呢,成绩中上游,但大学几年,你总能在各种社团活动、志愿者项目和学校的创业比赛里看到她的身影。Leo埋头刷题的时候,Amy正在跟团队为了一个商业计划书熬夜;Leo泡图书馆的时候,Amy正在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跟老师一遍遍地修改简历。

结果呢?毕业后,Leo海投了上百份简历,收到的面试寥寥无几,好不容易进了面试,HR问他“除了学习你还做过什么”,他瞬间语塞。而Amy,早早就通过一个实践项目里的导师推荐,拿到了新西兰本地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Offer。

这个故事,是不是有点扎心,又有点熟悉?我们辛辛苦苦漂洋过海,拿到世界排名前100的奥大学位,可不只是为了一张毕业证。这张文凭是你的入场券,但真正让你在职场上“弯道超车”的,是你在奥大这几年,除了上课之外,还做了些什么。

今天,我就想跟你聊聊心里话,扒一扒奥大那些藏在角落里,但能让你求职战斗力瞬间翻倍的“宝藏资源”。这篇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全是我和身边朋友们亲身踩过的坑、总结出的经验。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

你的“免费私教”:别让就业指导中心(CDES)睡大觉

很多同学,包括曾经的我,都以为学校的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ability Services(简称CDES)就是个发发招聘邮件的地方。天啊,这真是对它最大的误解!CDES简直就是学校送给你的免费“职场私人教练”,你不用,真的亏大了。

CDES能做什么?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从你入学第一天起,它就可以介入你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行业?他们有专业的测评工具和一对一的咨询师,帮你分析性格、理清方向。我有个学会计的朋友,一直很迷茫,觉得做审计太枯燥。后来他找了CDES的顾问聊了两次,顾问根据他的沟通能力和对科技的兴趣,建议他可以关注科技公司的财务分析岗。这一下,思路直接打开了,后来他真的进了Xero,做得风生水起。

你的简历和求职信,真的合格吗?别用国内那套模板了。CDES的老师会手把手教你写出符合新西兰市场风格的CV。他们会告诉你,HR平均只花6秒看一份简历,所以你的亮点必须放在最前面。他们甚至会帮你抠字眼,把“参与了项目”改成“主导了XX项目,实现了15%的效率提升”这种量化的、有冲击力的表达。每年,CDES都会举办上百场关于简历、面试技巧的Workshop,而且全免费!你只需要在他们的官网MyCDES上动动手指预约一下。

说到面试,这可是留学生的硬伤。CDES提供模拟面试服务,简直是神仙功能。会有经验丰富的导师扮演面试官,用最真实的问题“刁难”你,结束后还会给你详细的反馈。我朋友小A,商科的,英语口语不算顶尖,但她参加了CDES的模拟面试,导师帮她把自我介绍和STAR原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的回答练了不下五遍。最后面试Fletcher Building的时候,HR都夸她准备充分,逻辑清晰。

更重要的是,CDES是连接你和雇主的桥梁。奥大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招聘会(Career Expo),特别是商科、工科和IT专场,那场面叫一个壮观。像2023年的商学院招聘会,就吸引了超过60家顶级公司,包括四大(Deloitte, PwC, EY, KPMG)、新西兰各大银行(ASB, ANZ, BNZ)、恒天然(Fonterra)这种巨头。这意味着什么?你不用海投,直接可以跟公司的招聘经理面对面交流,递上你的简历。这种机会,比你发100封冷冰冰的邮件都有效!根据CDES的统计,每年有超过30%的学生是通过校内招聘会找到第一份工作的。

所以,别再让CDES在你邮件列表里“沉睡”了。把它官网存进收藏夹,每周刷一刷,就跟你刷朋友圈一样。预约一次咨询,参加一场讲座,你的收获绝对超乎想象。

简历“增光剂”:实践项目比十张证书都管用

我们聊回Leo的故事。他的简历为什么石沉大海?因为上面除了GPA和课程列表,一片空白。在如今的职场,雇主想看到的,不是你“学过什么”,而是你“做过什么”、“能做什么”。

奥大提供了大量让你“动手”的机会,这些就是你简历上最闪亮的“增光剂”。

如果你有点子、有激情,千万别错过奥大的金牌项目——Velocity创业挑战赛。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过家家”。Velocity是新西兰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学生创业发展计划,由学校的创新与创业中心(CIE)主办。它提供工作坊、导师指导,还有一个高达10万纽币的奖金池。就算你不想创业,参加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段极其宝贵的经历。你需要组建团队、做市场调研、写商业计划书、对着投资人做路演……这些环节锻炼的能力,正是所有公司都看重的:团队协作、解决问题、沟通表达和抗压能力。很多全球知名的初创公司,比如教育科技独角兽Kami,它的创始人就是在奥大参加Velocity时萌生了想法。把“Velocity参赛者”或“Velocity获奖者”写进简历,这比“学生会干事”听起来可厉害多了。

如果你是工科或IT学生,Unleash Space是你必须打卡的地方。这是学校的创客空间和创新中心,里面有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VR设备等各种高科技工具,而且对所有学生免费开放。你可以在这里把课程里的理论变成现实,做个机器人、开发个App,或者参与一个跨学科的项目。我认识一个学计算机的学长,他就在Unleash Space里跟着一个团队做了一个帮助残障人士的智能设备,这个项目不仅让他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更在他面试Google的时候,成了他最有力的“作品集”,让面试官眼前一亮。

实习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多说了。除了通过CDES找实习,很多学院本身就有合作项目。比如商学院的学生可以申请“shadow a leader”项目,有机会跟着一位企业高管工作一天,近距离观察商业世界的运作。理学院有“Summer Lab”暑期科研项目,可以让你进入顶尖的实验室,跟着教授做研究。这些经历,不仅能让你提前了解行业,更能帮你建立最初的职场人脉。

别小看志愿者活动和学生社团。奥大有超过300个注册社团,从辩论社到滑雪俱乐部,总有一个适合你。在社团里担任一个职位,组织一场活动,哪怕只是管理社团的社交媒体账号,都能在简历上写成“项目管理经验”或“数字营销经验”。这些软技能,在HR眼里同样重要。数据显示,有超过60%的雇主表示,他们倾向于招聘有志愿者或社团领导经历的毕业生。

记住,你的大学生活不应该只是一张成绩单。这些实践经历,才是把你和其他毕业生区分开来的关键,它们证明了你是一个能动手、会思考、善合作的“成品”,而不是一个需要从零教起的“半成品”。

你的“隐藏王牌”:玩转20万人的校友网络

你知道奥克兰大学在全球有多少校友吗?超过20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你心仪的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个行业,都很有可能藏着你的学长学姐。这20万人的网络,是你毕业后最宝贵、最强大的“隐藏王牌”。

问题是,如何激活这张王牌?

第一步,用好LinkedIn。这是职场社交的必备工具。把你的LinkedIn个人资料认真填好,头像专业一点,简介突出你的专业和求职方向。然后,在搜索栏里,选择“People”,在“School”一栏筛选“University of Auckland”。瞬间,成千上万的校友就出现在你面前了。你可以进一步按照行业、公司、地理位置筛选。

找到目标校友后,千万别直接发一句“你好,能帮我内推吗?”。这样99%会失败。你要做的是“Warm-up”,建立有温度的连接。可以这样写你的连接请求:

“Hi [校友名字], 我是[你的名字], 奥大[你的专业]的一名在读学生。看到您在[对方公司]担任[对方职位],非常敬佩!我对[相关行业]很感兴趣,希望能向您请教一些关于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建议。不知道您是否方便有15分钟的时间喝杯咖啡或简短地聊一下?非常感谢!”

这样的信息,真诚、谦虚、目标明确,成功率会高很多。大部分校友都愿意帮助自己的学弟学妹。我学姐Linda就是这么做的。她想进新西兰的Xero公司,就在LinkedIn上找到了一个奥大毕业的华人经理。她发了条很真诚的信息,结果那位经理很nice,跟她聊了15分钟,分享了很多行业信息,后来还帮她留意了公司的实习岗位。这就是人脉的力量。

除了LinkedIn,奥大官方也有自己的校友平台和定期的校友活动。关注学校的Alumni官方邮件和网站,他们会在全球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举办校友聚会。这是一个绝佳的社交机会,你能认识到各行各业的精英。去之前,准备好你的电梯演讲(30秒介绍清楚自己是谁,在找什么机会),主动去和别人交流。

记住,Networking不是单纯地索取,而是价值交换。作为学生,你能提供的价值或许不多,但你的热情、你的新视角、你对母校的共同情感,都是你的“社交货币”。去请教学长学姐一个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泛泛地要一份工作。当你们建立了信任,机会自然会来敲门。

根据LinkedIn的数据,通过内推获得工作的成功率是直接申请的10倍以上。你的校友网络,就是你最强大的内推资源库。别让它闲置了。

留学奥大,我们手握着一把好牌。世界顶尖的学术声誉、国际化的视野、多元的文化环境。但要把这手好牌打好,光靠“闷头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别再只是图书馆和宿舍两点一线了。从明天起,花一个下午,去City校区的Kate Edger Information Commons(KEIC)楼里找到CDES,跟那里的老师聊聊天。打开学校官网,看看Velocity的报名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登录你的LinkedIn,给一个你佩服的学长学姐发去第一条建立连接的消息。

你的职场,从你决定利用好奥大这一切的瞬间,就已经开始加速,准备弯道超车了。相信我,几年后,你会感谢现在这个主动出击的自己。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