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留英求职前,请先调整好心态 |
|---|
| 平常心看待“已读不回”:英国HR每天处理上百封邮件,简历石沉大海是常态,不是你不够优秀,只是不匹配或者时机不对。千万别因此自我怀疑! |
| 你是“潜力股”,不是“廉价劳动力”:别因为签证问题就降低身段。你有国际视野、双语能力和顶尖的英国学历,这些都是你的独家优势。自信地展示你的价值! |
| 求职是“双向奔赴”:你不是在乞求一份工作,而是在寻找一个能让你发光发热的平台。面试也是你考察公司的机会,别忘了问问他们能为你提供什么。 |
| 把“找工作”当成一份工作:每天设定固定时间,有计划地投递、Networking、准备面试。它需要策略和坚持,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毕业留英不是梦,手把手教你找工作
嘿,lxs.net的家人们!
还记得上个月我朋友圈里那个叫Chloe的学妹吗?就是那个刚刚交完毕业论文,发了九宫格照片庆祝“终于解放了”的女孩。照片里的她笑得灿烂,香槟杯举得高高,配文是“Goodbye dissertation, hello world!”。
可就在上周,她半夜三点给我发了条微信:“学姐,我快崩溃了。投了50多份简历,只有两家回了拒信,剩下的全都石沉大海。看着国内的朋友们一个个都拿了offer,我在这儿每天睁眼就是刷招聘网站,感觉自己像个没人要的孤儿。我是不是该放弃,直接买机票回家了?”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焦虑和无助。这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毕业季的我们,就像站在一个岔路口,一边是完成学业的巨大喜悦,另一边是对未来的巨大迷茫。特别是想留在英国工作的我们,不仅要和本地学生、欧洲学生竞争,还要面对签证、文化差异、求职习惯等一道道关卡。感觉就像在玩一个“困难模式”的游戏。
别怕,这游戏有攻略!今天,我就把压箱底的干货全掏出来,化身你的贴身求职陪练,从签证到面试,一步步带你打通关。这篇文章不灌鸡汤,只上硬菜,希望能帮你把那个遥远的“留英梦”,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第一关:稳住大后方,搞定你的“黄金入场券”——毕业生签证
在聊所有技巧之前,我们必须先搞定一个最核心的东西:你在英国合法工作的权利。以前,留学生毕业后想留下工作,大多需要公司提供工签担保(Skilled Worker Visa),难度极大,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担保资质。但现在,我们有了一张王牌——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 Visa)。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允许你在英国毕业后,无条件留下工作2年(博士毕业生3年)的签证。在这期间,你可以为任何雇主工作,可以全职、兼职,甚至可以自雇创业,不需要任何公司担保。这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缓冲期和试错期,让你能先“上车”,再慢慢找理想的“座位”。
这张“入场券”有多香?看看官方数据就知道了。根据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公布的最新数据,在截至2024年3月的一年里,总共签发了超过114,000份毕业生签证。这背后是十多万个像你我一样的留学生,通过这个途径获得了在英国开启职业生涯的机会。
申请毕业生签证,你需要记住这几点:
1. 你必须在英国境内申请。人千万不能离境,一旦离境就无法申请了!
2. 你的学生签证必须还在有效期内。这是硬性条件。
3. 学校必须已经正式通知Home Office你已成功毕业。通常学校在你拿到最终成绩后会处理这件事,你可以跟学校的Student Service确认一下。
申请流程基本都在网上完成,跟着官网指引一步步来就行,相对简单。拿到这个签证,你就可以在面试时理直气壮地告诉HR:“Yes, I have the right to work in the UK for the next two years without sponsorship.” 这句话,能瞬间打消掉90%中小企业对“签证麻烦”的顾虑。
真实案例:我的朋友Leo,去年从LSE的管理学硕士毕业。他心仪一家伦敦的金融科技创业公司,但那家公司没有工签担保资质。正是靠着毕业生签证,Leo顺利入职。在工作一年半后,因为他表现出色,公司为了留住他,专门去申请了担保资质,成功为他转了工签。毕业生签证,就是他通往这个机会的唯一桥梁。
第二关:拒绝“广撒网”,打造你的“精准制导导弹”——英式CV与求职信
搞定了签证,接下来就是求职的核心环节了。很多同学的策略是“海投”,一份CV模板走天下,投几百家公司,然后听天由命。这种做法在英国求职市场,成功率极低。英国的HR非常看重“匹配度”,他们想看到的是你为这个特定职位量身定制的申请,而不是一份群发的罐头邮件。
先说说CV,这几点是英国CV的“潜规则”:
告别照片和个人信息: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照片……这些统统不要!英国为了防止招聘歧视,非常忌讳这些。你的CV上只需要姓名、电话、邮箱、LinkedIn地址和所在城市就够了。
一页纸原则:对于应届毕业生,除非你有极其丰富的相关经验,否则CV最好控制在一页A4纸以内。HR平均只会花6-8秒看一份CV,太长了没人有耐心读完。
黄金开场白“Personal Profile”:在CV的最上方,用3-4行话总结你是谁、你的核心技能是什么、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比如:“A recent MSc Marketing graduat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with a strong analytical mindset and hands-on experience in SEO and social media campaigns. Seeking to leverage my skills in digital marketing to contribute to a dynamic and innovative team.”
用STAR法则量化你的成就:这是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描述工作或项目经历时,不要只写“我做了什么”,要写“我达成了什么”。STAR法则就是你的武器:
- S (Situation): 当时是什么情况?
- T (Task): 你的任务是什么?
- A (Action): 你采取了什么行动?
- R (Result): 带来了什么结果?(尽可能用数字量化!)
举个栗子,看看修改前后的天壤之别:
修改前: “Worked as a part-time sales assistant at a clothing store. Responsible for helping customers and managing the stock.” (在服装店做兼职销售,负责帮助顾客和管理库存。)
修改后 (STAR法则): “Proactively approached customers to understand their needs (Action), contributing to a team that consistently exceeded weekly sales targets by 15% (Result). Independently managed and reorganised the stockroom system (Task), which reduced stock-checking time by 30% and improved inventory accuracy (Result).” (主动接触顾客了解需求,帮助团队每周超额15%完成销售目标。独立管理和重组库房系统,将盘点时间缩短了30%,并提高了库存准确性。)
看到了吗?同样一件工作,换个说法,含金量瞬间就不同了。
再聊聊求职信(Cover Letter):
如果说CV是你的个人说明书,那求职信就是你写给公司的一封情书。它不是CV的复制粘贴,而是你表达热情、讲述故事的地方。
一封好的求职信,结构清晰:
1. 第一段:开门见山,说明你申请的职位,以及你在哪里看到的招聘信息。
2. 第二、三段(核心):这是你“表白”的地方。不要空谈你有多棒,而是要紧密结合公司的需求。花时间去研究这家公司!去他们的官网看“About Us”和“Values”,去他们的新闻区看最近有什么大动作。然后,把你的技能和经历与他们的需求一一对应起来。比如,你看到他们最近在拓展亚洲市场,你就可以强调你的中英双语能力和对中国市场的理解。
3. 结尾:再次表达你的热情,并给出一个明确的“Call to Action”,比如“I have attached my CV for your consideration and would welcome the opportunity to discuss my application further in an interview.”
记住,每一份求职信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这很花时间,但绝对值得。
第三关:信息就是力量,挖掘你的“宝藏招聘渠道”
只知道用LinkedIn和Indeed找工作,就像只在市中心的主干道上开车,你会错过很多风景优美的小路。英国的招聘渠道远比你想象的要丰富。
毕业生专属“官方”平台:
Prospects.ac.uk / TargetJobs:这两个网站是英国毕业生的求职圣经。上面不仅有海量的毕业生岗位(Graduate Schemes),还有非常详细的行业介绍和求职建议。特别是Graduate Scheme,这是很多大公司的“管培生”项目,提供系统性的培训和轮岗,是应届生的绝佳起点。根据High Fliers Research的《2024年毕业生市场报告》,英国百强雇主今年的毕业生招聘名额比去年增加了不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Milkround:同样是专注于学生和毕业生的招聘网站,更新快,有很多实习和初级岗位。
新兴和专业领域的“潜力股”:
Otta / Wellfound (原AngelList):如果你对科技行业和创业公司感兴趣,这两个平台是你的宝地。它们通常更注重技能和文化匹配度,对求职者的背景更加开放,很多初创公司很乐意雇佣有毕业生签证的国际学生,因为前期没有担保成本。
专业招聘网站:比如,搞金融的可以多看看eFinancialCareers,做市场营销的可以关注The Drum或Campaign Jobs。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秘密基地”。
别忘了你身边最大的金矿——大学就业指导中心(Careers Service):
这绝对是被90%留学生低估的资源!他们提供的服务远不止帮你改改CV。他们有:
专属招聘平台:很多公司会专门通过大学的内部系统发布招聘信息,竞争压力小很多。
一对一咨询:你可以和专业的Career Advisor预约,他们会给你提供个性化的求职策略。
模拟面试(Mock Interview):这是无价之宝!让你在真实面试前进行实战演练,获得宝贵的反馈。
校友网络:他们可以帮你联系到在心仪公司工作的校友,进行一次宝贵的“信息访谈”(Informational Interview)。
真实案例:我的学弟Tom,学的是环境科学,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他通过大学Careers Service的推荐,参加了一个由校友举办的行业分享会。会上,他认识了一家环保咨询公司的创始人,两人聊得很投机。会后,Tom鼓起勇气给对方发了一封感谢邮件,并附上了自己的CV。两周后,他就收到了该公司的实习offer,毕业后顺利转正。
第四关:从“尬聊”到“有效社交”,玩转英式Networking
在英国,“It's not what you know, it's who you know”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是真的。Networking不是拉关系、走后门,而是通过建立人脉,获取信息、机会和推荐。很多好工作甚至都不会公开招聘,而是通过内部推荐就消化了。
线上Networking,从LinkedIn开始:
1. 完善你的LinkedIn Profile:把它当成你的线上CV来打造,头像要专业,简介要清晰。
2. 精准添加好友:找到你心仪公司、心仪职位的员工,或者和你背景相似的校友。添加时,一定要写一段个性化的邀请语!千万别用默认的“I'd like to add you to my professional network.”
可以这样写: “Hi [Name], I'm a final-year student at [Your University] studying [Your Major]. I came across your profile and was really impressed by your career path at [Their Company]. As I'm aspiring to a similar role, I would be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connect and learn from your experience.”
3. 进行信息访谈:连接成功后,可以礼貌地询问对方是否愿意花15-20分钟喝杯咖啡(虚拟或线下),聊一聊他的工作和行业。记住,你的目的不是要工作,而是要信息和建议。但往往,好的机会就从这些交流中产生。
线下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
学校的招聘会(Career Fairs)、行业讲座、校友活动,都是绝佳的Networking场合。去之前,做好功课:了解哪些公司会来,准备好你的“30秒电梯演讲”(Elevator Pitch),想好几个有深度的问题。不要只是去递CV,要尝试和招聘官建立真正的对话。
第五关:终极对决,让你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恭喜你,过关斩将走到了面试环节!这说明你的简历已经足够吸引人。面试是展示你软技能和个人魅力的最佳舞台。
准备,准备,再准备:
研究公司:比写求职信时更深入。了解他们的产品/服务、企业文化、竞争对手、最新的新闻动态。想象一下,当面试官问你“Why us?”时,你能说出他们最近刚完成的一个项目,并谈谈你的看法,这会让他们印象深刻。
准备好你的“故事”:英国面试很喜欢用“Competency-based Questions”(能力型问题),通常以“Tell me a time when you...”开头。比如,“Tell me a time when you worked in a team.”,“Tell me a time when you faced a challenge.” 这就是在考察你的实际经验。这时候,你准备好的STAR故事就派上用场了!提前准备5-6个关于团队合作、解决问题、领导力、失败与学习等方面的故事。
准备问面试官的问题:面试最后,面试官总会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for us?”。回答“No”是大忌!这表明你对公司不够好奇。准备3-4个有水平的问题,比如:
- “What are the biggest challenges someone in this role would face in the first three months?” (这个职位前三个月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 “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team culture?” (团队文化是怎样的?)
- “What are the opportunit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 in this role?” (这个职位有哪些职业发展和成长的机会?)
关于“签证”问题的标准答案:
当被问到工作签证时,自信、清晰地回答:
“I am eligible for the Graduate Route visa upon my graduation, which allows me to work in the UK for two years without any sponsorship requirement from your side. I am very committed to building a long-term career in the UK and am confident that I can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your company during this period and beyond.”
这个回答既表明了你当前的合法工作身份,打消了雇主的顾虑,又表达了你长期发展的意愿,展现了你的诚意。
写到这里,洋洋洒洒几千字,希望能给你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
我知道,在异国他乡独自打拼,找工作的过程充满了孤独和自我怀疑。每一次的“已读不回”,每一次的“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but...”,都像一盆冷水。但你知道吗?这趟旅程,本就是一场修行。
找工作就像升级打怪,被小怪打倒几次很正常,重要的是爬起来,看看自己的装备哪里需要升级,技能点哪里需要再加。你的每一次修改CV,每一次准备面试,每一次鼓起勇气的Networking,都是在积累经验值。
你已经熬过了无数个赶due的夜晚,啃下了那么多本全英文的学术巨著,独立地在这个陌生的国度生活了这么久。你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得多。所以,别让求职的暂时挫败定义你。
累了就去海德公园散散步,焦虑了就约上三五好友吃顿火锅。允许自己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第二天醒来,请继续前行。因为那个属于你的offer,可能就在下一次点击“Apply”之后。
加油,未来的英国职场精英!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