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签证新政核心变化速览 |
|---|
| 家属陪读政策收紧:从2024年1月1日起,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学生不能再为家属(配偶和子女)申请陪读签证了。只有攻读研究型硕士(如MRes)和博士(PhD)等课程的学生保留此权利。 |
| 签证转换限制:学生签证持有者必须在完成学业后,才能在英国境内转为工作类签证。毕业前“无缝衔接”找工作换签证的路被堵上了。 |
| 费用大幅上涨:签证申请费和移民健康附加费(IHS)双双上涨。IHS学生费率从每年£470涨至£776,标准费率从£624涨至£1,035,留学总成本显著增加。 |
| PSW毕业生签证:目前政策保持不变,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仍可申请为期2年的毕业生签证,博士毕业生为3年。但未来存在不确定性,需密切关注。 |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那个陪你们一起看offer、选宿舍、吐槽due的小编。最近我的后台快被私信挤爆了,大家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小编小编,英国签证政策是不是又变了?我还能带男/女朋友过去吗?听说费用涨得特别离谱?”
我完全理解大家的焦虑。上周我还跟一个学弟Leo聊天,他去年拿到了爱丁堡大学市场营销硕士的offer,小两口本来都规划好了,Leo去上学,他妻子申请陪读签证,一起体验英伦生活,顺便也能在生活上相互照应。结果新年政策一出,俩人直接懵了。Leo的课程属于授课型硕士,按新规,他妻子没法再申请陪客签证。他们原本美好的“二人世界留学计划”,瞬间变成了一场充满变数的“异国恋挑战”。
Leo的故事不是个例。这次英国签证新政,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乱了不少同学的计划。但大家别慌,今天我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这次新政的里里外外、角角落落都给你扒清楚,把所有重点都用大白话给你讲明白。咱们一篇一篇地看,确保你手里的留学船票,不会因为签证这点事儿而搁浅。
家属签,再也不是“想带就能带”了
咱们先来说说这次冲击最大的变化——家属陪读签证(Dependant Visa)的收紧。
过去,只要你来英国读一年及以上的硕士课程,就可以为你的合法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申请陪读签证,让他们和你一起来英国生活。这对于很多已经成家,或者有稳定伴侣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政策。毕竟,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有家人的陪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活上,都是巨大的支持。
但现在,这条路基本被堵上了。根据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从2024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规定,只有入读“研究型”研究生课程(research-based postgraduate courses)的学生,才有资格为家属申请陪读签证。这意味着,占留学生绝大多数的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比如我们常申请的MA、MSc、MBA、LLM等,都失去了这个资格。
你可能会问,那什么才算“研究型”课程呢?官方的定义主要包括:
1. 博士学位课程(PhD or other doctoral qualifications)
2. 研究型硕士学位课程(Master's by research),比如MRes(Master of Research)或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
简单来说,就是那种大部分时间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做研究并最终提交一篇超长毕业论文的课程。如果你的offer上写的是MSc in Finance或者MA in Media Studies,那基本就属于授课型,不能带家属了。
这个改变的影响有多大?我们来看一组官方数据。英国内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23年12月的一年里,英国总共发放了14万份学生家属签证,这个数字是2019年的9倍还多!政府认为,这个增长速度太快,很多人利用学生签证作为一种低门槛的“家庭移民”途径,所以必须出手限制。对于政府来说,这是在控制净移民数量;但对于像Leo和他妻子这样的普通留学生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她老公去年申请到了UCL的教育学硕士,她自己本来打算作为家属过去,可以在英国合法工作,既能补贴家用,又能积攒海外工作经验。新政出来后,他们的计划全盘打乱,现在只能考虑她自己是否也申请一个学校,或者干脆放弃,等老公毕业后再团聚。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意味着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压力。
提前“上岸”?学生签转工签的路被堵了
聊完了家属,我们再来看看对每个留学生都至关重要的职业发展路径——从学生签证(Student Visa)转换成工作签证(Skilled Worker Visa)。
以前的规则是,学生可以在课程结束前的某一个时间点,只要拿到了符合条件的工作offer,就可以在英国境内直接申请转为工签。这给了很多同学极大的便利,实现了“毕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
举个真实的例子,去年毕业于LSE的学姐Sarah,她读的是会计与金融专业。在毕业论文还没交、课程还没完全结束的5月份,她就通过春招拿到了一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offer。公司HR很快就帮她准备材料,6月份她就递交了工签申请。等到9月份课程正式结束时,她的工签已经批准,可以直接入职,一天都没有耽搁。
但是,现在这条“捷径”也被封堵了。新规定明确指出:学生必须在“完成课程”之后,才能在英国境内申请从学生签证转为工作类签证。
这里的“完成课程”(course completion)是一个关键节点,它指的不是你参加毕业典礼、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天,而是你所有学业要求(包括考试、论文提交等)都完成,学校可以为你出具课程完成证明的那一天。这个日期通常会比你的学生签证到期日早几个月。
这个变化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你找工作和换签证的时间线变得非常紧张。你不能再像Sarah学姐那样,提前好几个月就锁定工作并开始转换签证。你必须等到学业全部完成后,才能启动签证申请流程。而工作签证的审理周期通常需要几周到几个月不等。这中间可能会出现一个尴尬的“空窗期”。
其次,这个“空窗期”会带来不确定性。在等待工签批准期间,你的学生签证可能快要到期,而你又不能合法地为新雇主全职工作。这对于急需你入职的公司来说,可能会有些顾虑。虽然你可以开始工作,一旦你的CoS(Certificate of Sponsorship)被分配,但这仍然增加了过程中的复杂性。你需要和公司HR进行非常细致的沟通,确保所有法律流程都万无一失。
比如,小明同学今年9月15日提交完硕士毕业论文,课程正式结束。他很幸运,9月20日就收到了一个公司的offer。公司10月初为他申请了CoS,他10月中旬递交了工签申请。按照标准流程,他可能要等到11月底甚至12月才能拿到签证。而他的学生签证是次年1月底到期。这期间,他就处在一个等待的 limbo 状态,不能回国,也不能安心开始工作,生活和职业规划都充满了变数。
PSW还在,但“钱包”先要大出血
聊了两个不太好的消息,我们来说点让人稍微宽慰的:大家最关心的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SW签证,目前还在!
这意味着,你在英国完成本科或硕士学习后,依然可以申请一个为期两年的签证(博士毕业生为三年),让你留在英国找工作或者实习,不需要任何雇主担保。这对于想积累海外工作经验的同学来说,绝对是黄金般的两年。
不过,虽然PSW还在,但申请它的成本,以及整个留学期间的“隐性成本”,都结结实实地涨价了。你的钱包,准备好接受“暴击”了吗?
这次涨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签证申请费和移民健康附加费(IHS)。
我们先看IHS。这个费用是你为了能够使用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而必须缴纳的,从2024年2月6日起,费用迎来了史诗级暴涨:
• 学生签证和不满18岁申请人的IHS费用,从每年£470上涨到£776,涨幅高达65%!
• 其他签证类型(包括PSW毕业生签证和工作签证)的IHS费用,从每年£624上涨到£1,035,涨幅约66%!
这是什么概念?我们来算一笔账:
假设你来英国读一个为期一年的硕士课程,之后再申请一个两年的PSW签证。
• 在涨价前,你的总IHS成本是:£470 (学生签一年) + £624 × 2 (PSW两年) = £1718。
• 在涨价后,你的总IHS成本是:£776 (学生签一年) + £1,035 × 2 (PSW两年) = £2846。
仅仅是IHS这一项,你就需要多支付£1128,折合人民币超过一万元!这笔钱,对于本就不宽裕的留学生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除了IHS,签证申请费本身也在2023年10月4日进行了一轮上调。比如,在英国境外申请学生签证的费用,从£363涨到了£490。虽然PSW签证的申请费£822暂时没变,但加上暴涨的IHS,总成本依然是水涨船高。
我们再把整个流程的费用加起来算一下。一个典型的“一年硕士 + 两年PSW”路径,你需要支付:
1. 学生签证申请费:£490
2. 学生签证IHS:£776
3. PSW签证申请费:£822
4. PSW签证IHS:£1,035 × 2 = £2070
总计:£490 + £776 + £822 + £2070 = £4158。这还只是签证相关的硬性支出,还没算上你的学费和生活费。看到这个数字,是不是感觉心头一紧?
更让人有点不安的是,尽管PSW目前还在,但英国内政大臣已经要求移民咨询委员会(MAC)对毕业生签证路径进行重新审查,评估是否存在滥用情况。审查结果预计在2024年5月左右公布。虽然多数分析认为PSW被完全取消的可能性不大,但未来是否会增加新的限制或提高申请门槛,依然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大家还是要保持关注,珍惜当下的机会。
这些细节,你可能也忽略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核心变化,新政的背后还藏着一些你需要留意的细节和潜台词。
首先,这次政策调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国政府的官方说法是,为了降低净移民数量,并确保来英国的都是“最优秀、最聪明”的学生,同时打击那些利用学生签证作为工作“跳板”的投机行为。这背后反映出英国整体移民政策正在收紧的趋势。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这意味着未来无论是申请学校、申请签证,还是毕业后想留下来工作,都可能会面临更严格的审查和更高的门槛。
其次,如何准确判断自己的课程是否为“研究型”?如果你对自己的课程类型不确定,最好的方法是直接联系你申请大学的招生办公室(Admissions Office)进行确认。他们会给你最权威的答复。千万不要自己想当然,以免耽误了家庭的整体规划。
再者,对于那些计划被新政打乱的家庭,有没有其他出路?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配偶无法通过陪读签证一同前往,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案:
• 独立申请签证:如果配偶自身也具备优秀的学术或职业背景,可以尝试独立申请学生签证或工作签证。比如,如果配偶是护士、工程师等英国紧缺职业,获得工作签证的机会就相对较大。
• 申请访问签证:配偶可以申请标准的访问签证(Standard Visitor Visa)来英国探亲,但每次停留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且在英国期间不能工作或学习。
• 重新规划留学目的地:如果家庭团聚是首要考虑因素,那么可能需要重新评估留学目的地,考虑那些对家庭陪读政策更友好的国家,比如加拿大或澳大利亚。
最后,面对成本的上涨,我们能做的就是更精细地规划我们的财务。在做留学预算时,一定要把最新、最全的签证和IHS费用考虑进去,并预留一部分应急资金。同时,在英国学习期间,也可以通过合法的兼职(学生签证通常允许每周工作最多20小时)来补贴一部分生活开销。
政策的变动就像天气,我们无法控制它刮风还是下雨,但我们可以提前备好雨伞,调整自己的出行计划。
我知道,看完这些,你心里可能有点沉重,甚至有点迷茫。留学这条路,好像突然之间又多了几道关卡。以前我们只需要专心学术,现在却要分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政策、计算成本、规划未来。
但我想说,这或许就是成长的常态吧。没有哪条路是永远平坦的。政策收紧,费用上涨,这些外部的压力,其实也在逼着我们变得更强大,更早地去思考我们的留学目的究竟是什么,更清晰地去规划我们的职业道路。
别因为这些变化就否定了自己当初那个闪闪发光的留学梦。想去世界顶尖的学府深造,想体验纯正的英伦文化,想在一个全球化的平台上看更大的世界……这些初心,比任何政策都更重要。
与其坐在家里焦虑,不如把这份焦虑化为行动。把预算做得再细一点,把职业规划做得再早一点,把英语练得再溜一点。当你的实力足够强时,无论规则怎么变,你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lxs.net这个大家庭里,有无数和你一样的同路人,我们一起分享信息,互相打气,抱团取暖。有什么问题,随时来后台找我聊聊。风雨再大,我们一起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