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打工,这些坑我替你踩了

puppy

刚来英国的小伙伴,是不是也琢磨着找份兼职,赚点生活费顺便积攒经验?先别急着投简历!英国打工看似机会多,里面的“坑”可真不少。从申请NI号的繁琐流程,到如何辨别“黑工”和不付最低工资的无良老板,再到“cash in hand”的税务陷阱,每一步都可能让人头大。我把我亲身经历的血泪史都整理成了这篇避雷指南,手把手教你如何看懂合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想安心打工不踩雷?快来看看吧,这些宝贵经验能让你少走太多弯路了!

留英打工避雷核心清单
第一步永远是申请NI号,别嫌麻烦,这是你合法工作的身份证。
时薪低于法定最低标准?别忍气吞声,这是违法行为,直接举报!
“Cash in hand”听着香,实则税务风险巨大,还会让你失去各种法定福利。
没合同的工作 = 没保障,口头承诺一文不值,白纸黑字的合同才是王道。
仔细看懂合同里的工作时间、薪资、假期和离职条款,魔鬼都在细节里。
务必保留所有工资单(Payslip)和银行转账记录,这是你工作的最有力证明。

哈喽,各位在 lxs.net 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在英国留学圈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学长。

还记得我刚到曼城那会儿,看着英镑兑人民币那感人的汇率,每天都在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省点钱。有天晚上,我跟室友吃着泡面,刷着手机,他突然冒出一句:“要不,咱俩找个兼职吧?赚点英镑花花,还能练练口语。”

我当时眼睛就亮了,觉得这主意简直太棒了!既能补贴生活,又能融入当地社会,简直是一箭双雕。第二天,我就兴冲冲地跑去市中心一家看起来很温馨的咖啡店问了问。老板是个和蔼的意大利大叔,他说正好缺人,问我愿不愿意周末来帮忙,时薪£8,“cash in hand”(给现金)。

“Cash in hand”?我心里乐开了花,这不就意味着不用交税,到手的都是纯收入吗?我当场就答应了。可我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捡了便宜”的决定,却是我留学打工路上踩的第一个大坑。那段经历,简直是一部血泪史,也让我彻底搞明白了英国打工的“潜规则”。

今天,我就把这些花钱买来的教训全部分享给你们,希望大家都能擦亮眼睛,在英国安心打工,赚得开心,也赚得明白!

第一道坎:那张让你等到花儿都谢了的NI号

在你开始找工作之前,有一串神奇的数字你必须拥有,那就是——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简称NI号。这玩意儿就相当于你在英国的“社保号”,是英国政府用来记录你纳税和国民保险贡献的唯一凭证。没有它,任何正规的公司都不会录用你。

我当时就是吃了没提前申请的亏。找到了另一份在中餐厅的正式兼职后,老板第一句话就是:“Your NI number?” 我当时就傻眼了,支支吾吾地说还在申请。老板皱了皱眉,说:“那你先干着,但工资得等你NI号下来才能正式给你发,现在只能先给你一部分现金。”

听起来好像没毛病,但问题是,申请NI号的流程有时候真的能慢到让你怀疑人生。现在的流程虽然已经简化,可以在政府官网(GOV.UK)上在线申请,但你得准备好护照、BRP卡等身份证明文件,并且要证明你有在英国工作的权利。提交申请后,你以为就完事了?不,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官方说法是最多需要16周,虽然大部分人几周内就能收到,但万一你运气不好,遇上系统延迟或者材料要补充,那几个月就过去了。

我身边有个朋友,在利物浦读书,找到一份在Lush的兼职,时薪高,福利好。结果就因为NI号迟迟下不来,人家公司等不了,硬生生把这个机会给了别人。她当时那个悔啊,捶胸顿足地跟我说,早知道刚落地安顿好就该立刻申请。

所以,给所有人的第一个忠告:只要你的签证允许你工作,就立刻、马上、现在去申请NI号!别等到找到工作了才想起来。把它当成办银行卡、电话卡一样重要的人生大事来对待。这个准备工作做在前面,能让你在看到心仪工作时,有底气地告诉面试官:“Yes, I have my NI number and I am ready to work.”

薪资的底线:别让“学生价”成为剥削你的借口

搞定了NI号,你就可以正式开始找工作了。这时候,你会遇到第二个,也是最常见的坑——薪资问题。很多无良老板,特别是针对我们这种看起来涉世未深、又急于赚钱的留学生,最喜欢用的招数就是压低工资。

他们的常用话术是:“你们学生就是来体验生活的,给你的时薪是‘学生价’。”或者“我们这儿不忙,活儿轻松,所以工资低一点很正常。”

打住!在英国,根本没有什么“学生价”!所有合法工作的薪资,都必须遵守一个铁律——National Minimum Wage(国家最低工资)。这是由法律规定的,任何雇主都不能支付低于这个标准的薪资。而且这个标准每年4月1日都会上调。

我给大家找来了最新的数据(截至2024年4月),你们拿小本本记下来,面试时心里要有数:

  • 21岁及以上:每小时最低 £11.44(这个也叫National Living Wage)

  • 18-20岁:每小时最低 £8.60

  • 18岁以下:每小时最低 £6.40

看到了吗?如果你已经21岁了,任何付你低于£11.44/小时的工作,都是违法的!不管他说得天花乱坠,什么工作轻松、环境好,都不能成为克扣你工资的理由。

还记得我开头说的那家咖啡店吗?老板给我£8一小时,当时我已经22岁了,法定时薪早就超过了£10。我干了两周才反应过来,自己被严重剥削了。我去跟他理论,他还是那套“你是学生,cash in hand已经很好了”的说辞。我当时年轻脸皮薄,加上英语也不够流利去吵架,最后只能自认倒霉,拿了钱就走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后悔当初的软弱。如果你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忍气吞声。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留证据:记录下你的工作时间,保留和老板的聊天记录,如果有同事愿意作证就更好了。

  2. 直接沟通:先尝试和老板或HR沟通,明确指出他们支付的薪资低于法定标准,是违法行为。

  3. 寻求帮助:如果沟通无效,可以向ACAS(Advisory, Conciliation and Arbitration Service)或Citizens Advice这些机构求助,他们会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甚至帮你联系HMRC(英国税务海关总署)进行调查。

记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点都不可耻。正是因为有太多人选择沉默,才让这些无良老板更加有恃无恐。

“Cash in Hand”的甜蜜陷阱

现在我们来聊聊那个让我栽了第一个跟头的“cash in hand”。很多小伙伴可能觉得,直接拿现金,不用通过银行,感觉赚得更多,还省去了报税的麻烦,多好啊!

朋友,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这根本不是“福利”,而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首先,我们来算一笔账。英国的个人所得税有一个免税额(Personal Allowance),在2024-2025税务年度,这个额度是£12,570。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你一年的总收入不超过这个数,你根本就一分钱的税都不用交!

我们留学生,持学生签证在学期期间每周最多只能工作20小时。我们来算一下,即使你按£11.44的最低时薪来算,一年52周(假设假期也按20小时算,实际上假期可以全职),你的总收入是:£11.44/小时 * 20小时/周 * 52周 = £11,897.6。这个数字,完全在免税额度之内!

所以,那个说给你现金是为了“帮你避税”的老板,根本就是在忽悠你!他这么做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他自己逃税,逃避作为雇主应该为你缴纳的National Insurance(国民保险)。

而你接受了“cash in hand”,会失去什么呢?

  • 没有Payslip(工资单):这是你最重要的工作证明。没有它,你无法证明你的收入来源。未来你想申请其他签证,比如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或者续签,需要提供资金或工作证明时,你就傻眼了。

  • 没有法定福利:通过正规渠道发薪,你的雇主会为你缴纳NI。这关系到你未来可能享受到的国家福利,更直接的是,你将失去一些法定权利,比如:

    • Statutory Sick Pay (SSP):法定病假工资。万一你生病了,连续几天不能上班,正规雇主需要依法支付你病假工资。拿现金的你,老板只会让你回家休息,一分钱都不会给你。
    • Holiday Pay(带薪假期):所有合法雇员都有权享受每年至少5.6周的带薪假期(按比例折算给兼职员工)。这意味着你可以休假,但工资照拿。拿现金?你休一天假,就少一天钱。

  • 工作没有保障:这种非正式的雇佣关系,意味着老板可以随时随地让你走人,不需要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补偿。你就像一个“隐形”的员工,没有任何法律能保护你。

所以,下次再有人跟你说“给你现金好不好”,你要像听到警报一样,立刻警觉起来。坚决要求通过银行转账(Bank Transfer),并且每月(或每周)提供正规的Payslip。这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你辛勤工作的凭证和受法律保护的护身符。

读不懂的合同?魔鬼就藏在细节里!

终于,你找到了一份看似完美的工作:NI号有了,时薪达标,承诺银行发薪。在你正式开干之前,还有最后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步——签合同。

很多同学拿到一沓全是英文的合同,头都大了,觉得反正都差不多,大笔一挥就签了。千万不要!英国是法治社会,白纸黑字写下来的东西,就是未来解决所有争端的依据。合同里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

别怕,我帮你划几个重点,拿到合同后,一定要仔细核对这几项:

1. 你的工作身份(Employment Status):你是“Employee”(雇员)还是“Worker”(工人)?这两者权利不同。一般来说,我们做的兼职大多属于“Worker”,也享有很多法定权利,但有些权利比如防止不公平解雇等是“Employee”才有的。最需要警惕的是把你列为“Self-employed”(自雇),这意味着你要自己负责报税和NI,雇主对你没有任何福利保障,这对于普通的兼职工作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

2. 工作时间(Hours of Work):合同里是否明确写了你每周的工作时间?是固定时间,还是“Zero-hour contract”(零时工合同)?

“零时工合同”在英国很普遍,意思是雇主不保证每周给你提供固定的工作时长,有活儿就叫你,没活儿你就没收入。这种合同的好处是灵活,但缺点是收入极不稳定,可能这周让你干满20小时,下周直接让你休息。签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能否接受这种不确定性。

3. 薪酬(Pay):时薪多少?是按周发还是按月发?发薪日是哪天?这些都要写得清清楚楚。

4. 假期(Holiday Entitlement):前面提到了,法定带薪假期是每年5.6周。合同里应该会写明假期的具体计算方式和申请流程。比如,我之前在一家零售店打工,合同里就写着,每工作1小时,可以累积约7.24分钟的带薪假期。这些细节都要看清楚。

5. 通知期(Notice Period):如果你想辞职,需要提前多久通知雇主?如果雇主想解雇你,需要提前多久通知你?法定的最短通知期是一周,但很多公司会要求更长。了解这一点,能让你在想换工作时,不至于陷入被动。

如果合同里有任何你看不懂的条款,或者觉得不合理的地方,一定要当场问清楚!可以发邮件给HR要求书面解释,或者求助学校的Career Service,他们通常会提供免费的合同审阅服务。千万别因为不好意思问,就给自己埋下未来的隐患。

我知道,一个人在异国他乡,面对生活和学业的双重压力,想找份兼职分担一下,这种心情我太理解了。但是,打工赚钱的前提,永远是保护好自己。

我们出来留学,花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我们付出的每一分劳动,都理应得到尊重和公平的回报。别因为自己是学生,或者英语不是母语,就在权利面前退缩。你要知道,英国的劳动法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它就是你最强大的武器。

希望我踩过的这些坑,能成为你脚下的垫脚石。记住,大胆地去争取你应得的一切,这不仅是为了那几镑时薪,更是为了让你在这段宝贵的留学经历中,学会独立、自信,成为一个更强大的自己。这堂“社会实践课”,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更生动,不是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186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