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加拿大,光申请费就要这么多?

puppy

正美滋滋地规划着去加拿大留学,结果一看申请费清单,是不是瞬间有点懵?除了交给学校的那笔钱,原来还有雅思/托福报名费、WES成绩认证费、签证申请费、录指纹费......七七八八加起来,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别慌,这篇文章就是你的“省钱避坑”指南。我们帮你把所有费用一项项都捋清楚了,从申请到落地,到底要准备多少“启动资金”?哪些钱是必须花的,又有哪些地方可以巧妙节省?快来看看吧,让你明明白白花钱,把预算用在刀刃上,安心追梦!

加拿大留学申请费用速览(估算)

语言考试类: 约 ¥2000 - ¥8000+人民币 (取决于考试次数和送分数量)

标化考试类 (研究生): 约 ¥1700 - ¥5000+人民币 (取决于考试种类和送分数量)

学校申请费: 约 C$500 - C$1500加元 (按申请5-10所学校计算)

材料准备与认证: 约 C$300 - C$500加元 (如WES认证、公证翻译等)

签证申请类: 约 C$235加元 + 体检费 (约 ¥1700人民币)

注意: 这只是申请阶段的“硬性开销”,不包括中介费、GIC存款、机票等大头支出。所有费用请以官网最新信息为准。


嘿,各位准留学生们!

你是不是也和曾经的我一样,手机备忘录里塞满了多伦多大学的哥特式建筑、UBC的海景图书馆和麦吉尔大学的秋日枫叶?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幻想着在加拿大的校园里一手咖啡、一手课本,开启人生新篇章。

正当这份憧憬达到顶峰时,你点开了一份“加拿大留学申请费用清单”。

瞬间,画风突变。雅思报名费:¥2170。学校申请费:C$150/所。WES成绩认证:C$240。签证申请:C$150。生物信息采集:C$85……那一刻,你可能感觉自己不是在申请学校,而是在给自己的梦想“随份子”,而且这“份子钱”还真不少。

我闺蜜小A去年申请的时候就是这样。她是个计划性超强的女孩,把专业排名、课程设置研究得头头是道,唯独忽略了这些零散的申请开销。当她把所有费用加在一起,发现还没拿到offer,就已经花掉了快两万块人民币时,她给我打了个电话,声音里满是崩溃:“我感觉我的钱包被‘偷家’了!这些钱到底都是从哪冒出来的?”

别慌,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来帮你守护钱包,做你的“省钱避坑”指南。咱们就把这笔账一笔一笔捋清楚,看看从申请到落地,到底要准备多少“启动资金”?哪些钱是必须花的“硬通货”,又有哪些地方可以巧妙地“开源节流”?

第一关:语言考试费,刷分的“血泪史”

留学之路的第一块敲门砖,就是语言成绩。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就是雅思(IELTS)或托福(TOEFL)。这笔钱,是绕不过去的。

咱们先看价格。目前在中国大陆,一场雅思考试的报名费是2170元人民币,托福则是2100元人民币。看起来好像还好?但问题是,很少有人能一次就考到梦校要求的分数,尤其是那些要求总分7.0、小分6.5的“变态”专业。

我认识一个申请传媒专业的学弟,叫Leo。他的目标是西安大略大学的新闻学,雅思要求总分7,写作小分也要7。Leo其他都好,就是写作万年6.5。为了这0.5分,他前前后后考了四次雅思。第四次出分那天,他激动地在朋友圈发:“终于和雅思分手了!” 但他也悄悄告诉我,光是报名费,他就贡献了将近9000块,还没算上报班、买资料的钱。这笔钱,都够买一台高配的MacBook了。

除了报名费,还有一些“隐藏”费用:

  • 额外成绩单寄送费: 雅思提供5份免费电子成绩单寄送,但如果你申请的学校多于5所,或者有些学校只接受纸质邮寄,那就要额外付费了。托福的政策是4所免费,超出后每份146元人民币。别小看这笔钱,申请七八所学校,送分费也能花掉好几百。
  • 复议费: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分数被压了,可以申请复议。雅思复议费是1400元,托福写作或口语单项复议是615元,双项是1229元。复议成功,费用退还;复议失败,钱就打水漂了。这是一场豪赌。
  • 转考/退考费: 计划赶不上变化,想换个考试日期?雅思和托福的转考费都是420元

省钱小贴士:
这部分最大的省钱技巧,就是“一次过”。听起来像废话,但这是最实在的。在报名之前,认真、系统地备考,把每一次模考都当成正式考试。多利用网上的免费资源,B站、YouTube上有很多大神分享的备考经验,比很多昂贵的课程都管用。确定好要申请的学校清单后,一次性把免费送分名额用完,避免后期额外花钱。

第二关:学术“通行证”,GMAT/GRE的挑战

如果你申请的是加拿大的研究生,特别是商科、经济学或者部分理工科专业,那很可能还需要提供GMAT或GRE成绩。

这两项考试同样价格不菲。GRE在中国的考试费是1665元人民币,GMAT则更贵一些,是1725元人民币(或250美元)。

和语言考试一样,GMAT/GRE的“坑”也在于送分。GRE提供4个免费送分名额,需要在考试当天在考场上就确定好学校。如果你当时没想好,或者之后想再加送,每所学校的费用是27美元。GMAT则是5个免费名额,额外增送每份35美元。

我的学长Jason当年申请加拿大的金融硕士,海投了8所顶尖商学院,包括多大的Rotman和UBC的Sauder。他考完GMAT后,才开始一所一所地加送成绩。8所学校送下来,光送分费就花了两百多美元,折合人民币一千多块。他说:“当时就是鼠标点一下,几十美金就没了,心在滴血。早知道就在考试前把学校名单定下来了。”

省钱小贴士:
在考GMAT/GRE之前,务必把你的school list最终敲定下来。利用好考试当天免费送分的名额,这能帮你省下一大笔钱。另外,有些学校在申请初期接受非官方成绩单截图,等到录取后才需要官方寄送。仔细阅读官网要求,或许能帮你把这笔钱省到最后一步。

第三关:学校申请费,积少成多的“无底洞”

这是整个申请费用里最“大头”的一块,也是最容易让人失控的部分。加拿大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会收取一笔不可退还的申请费(Application Fee),用于处理你的申请材料。这笔费用通常在100到250加元之间。

我们来看几个热门学校的例子(请注意,费用每年都可能微调,请以官网为准):

  •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本科申请费为C$180
  •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BC): 国际研究生的申请费为C$168.25
  •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研究生申请费为C$132.90
  • 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 研究生申请费为C$125

看起来一所学校一千块人民币左右,好像还能接受?但问题是,为了提高录取率,很少有人只申请一两所学校。“广撒网”是常态,申请5-8所是基本操作,申请10所以上的也大有人在。

假设你申请了8所学校,平均每所申请费C$150,光这一项的支出就是C$1200,约等于人民币6600元

我有个朋友申请CS专业,因为竞争激烈,他一口气申请了12所学校,从顶尖的UofT、UBC,到一些排名中上的保底学校。最后算账的时候,他发现光是交申请费就花了一万多人民币。他苦笑着说:“这钱花得我肉疼,感觉像是买彩票,还不知道哪张能中奖。”

省钱小贴士:
这部分的“节流”核心在于“精准”。不要盲目海投。在申请前,花大量时间去做school research,彻底搞清楚每个项目的课程设置、录取偏好、就业数据,确保你申请的每一所都是你真正想去且有希望被录取的。把选校范围缩小到5-6所精华院校,既能节省申请费,也能让你有更多精力去打磨每一份申请材料,反而能提高录取率。有些学校偶尔会有“Fee Waiver”(费用豁免)活动,比如参加学校的线上招生会,可以多关注官网信息,但对国际生来说机会较少。

第四关:材料准备费,繁琐但必要

准备申请材料的过程,也隐藏着不少花销。

最主要的一项是WES成绩认证 (World Education Services)。很多加拿大研究生项目要求国际学生(尤其是在中国读本科的)提供WES认证,把你的百分制成绩单转换成加拿大标准的4.0 GPA制。WES的服务不便宜,推荐大家直接选择ICAP套餐,费用是C$240,因为它会把你的成绩单和认证报告永久存档,方便你后续加送给其他学校。只做一份基础版(Basic)可能便宜几十刀,但万一有学校需要ICAP,你再升级会更麻烦。

除了WES本身的费用,你还需要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CHESICC)做成绩单和学位证的英文认证,再由学信网官方发送给WES。这个过程也需要支付一笔几百块人民币的费用。

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的费用:

  • 翻译公证费: 你的户口本、父母的收入证明、银行存款证明等签证材料,都需要有资质的翻译公司进行翻译,并可能需要公证。一套下来,花费几百到上千元不等。
  • 材料邮寄费: 如果有学校要求邮寄纸质材料,一封国际快递(如DHL、FedEx)的费用通常在150-300元人民币

省钱小贴士:
提前确认好所有目标学校是否需要WES认证。如果需要,尽早启动流程,因为整个周期可能长达1-2个月。把所有需要WES的学校一次性列出来,在WES系统里添加好,避免后续加送产生额外费用。至于翻译公证,可以多比价几家有资质的机构,但切记不要图便宜找没有资质的,以免材料不被认可,得不偿失。

第五关:签证申请费,通往枫叶国的最后一道“关卡”

恭喜你,当你走到这一步,说明你已经拿到了梦校的Offer!但别急着庆祝,钱包还要再“出一次血”。

加拿大学习许可(Study Permit)的申请费用主要包括:

  • 学习许可申请费:C$150
  • 生物信息采集(录指纹)费:C$85

这两项加起来是C$235,约合人民币1300元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硬性支出——体检。所有在加拿大停留超过6个月的申请人都需要到IRCC指定的体检中心进行体检。体检费全国不统一,根据所在城市和医院,费用大约在1500-2000元人民币之间。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GIC (Guaranteed Investment Certificate),即担保投资证明。对于走SDS(学生直入计划)通道的同学,这是必须的。你需要提前在加拿大指定的银行存入一笔钱,作为你第一年学习和生活费用的担保。从2024年1月1日起,这个金额已经从原来的1万加元大幅上涨到了C$20,635

注意,GIC不是“费用”,这笔钱还是你的,抵达加拿大后银行会分期返还给你。但它意味着,在申请签证时,你需要准备好一大笔流动资金(约11万人民币)并冻结起来。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需要提前规划的巨大开销。

省钱小贴士:
签证相关的费用基本都是“明码标价”,没有太多节省空间。唯一的建议就是,所有材料一定严格按照官网要求准备,争取一次性通过。如果因为材料不齐或信息错误被拒签,不仅要重新交申请费,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影响入学。

好了,把上面所有费用林林总总加起来,你会发现,在还没踏上加拿大的土地前,一个比较常规的申请流程(考两次雅思、申请6所学校、办好签证),你的花费很可能在1.5万到2.5万元人民币之间。如果算上GMAT/GRE和中介服务费,这个数字会更高。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点泄气,感觉留学之路真是用钱铺出来的。

但我想告诉你,换个角度看,这其实是你为自己未来做的第一笔“天使投资”。这笔钱,不是花掉了、消失了,而是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为你争取到了一个更高质量的教育平台和更广阔的人生视野。你为之付出的每一分钱,都在为你未来的可能性投票。

所以,别被这个数字吓倒。把它看作一个项目启动的必要预算,然后,像一个专业的项目经理一样,去规划它、管理它。做一个详细的Excel表格,把每一项可能的开支都列出来,然后思考如何能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这份规划能力,本身就是留学教给你的第一课。

祝大家的申请之路,每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1625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