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学启动资金,一篇给你算明白

puppy

一想到去加拿大留学要准备多少“启动资金”,是不是感觉头都大了,像一笔怎么也算不清的糊涂账?别慌,这篇文章就是你的“省心账本”!我们手把手帮你从申请费、签证体检、机票这些“前期投入”,一直算到落地后的第一笔学费、GIC资金证明,再到租房押金和头一个月的生活开销。我们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给你列得明明白白,让你对到底要准备多少钱、钱都花在哪儿了然于心,从此心里有底,安心开启你的留学路!

加拿大留学启动资金速览清单
第一阶段:申请 & 签证(国内准备)
这部分是“小头”,但零零散散加起来也不少,建议准备 2-3万人民币 的预算。
第二阶段:学费 & GIC(大额资金)
这是启动资金的绝对主力!GIC是生活费押金,学费是最大开销。这笔钱建议在拿到offer后就开始准备,总额通常在 25-35万人民币 之间。
第三阶段:落地安家(现金储备)
落地后需要立刻花的钱,包括租房押金、添置家具、办手机卡等。建议随身携带或提前准备好 3000-5000加币 的现金或等值汇款。

还记得我当年拿到多伦多大学offer时的心情吗?一半是冲上云霄的狂喜,一半是看着银行账户的“深度沉思”。我妈当时拿着个小本本,一边念叨“签证费多少钱?”“体检呢?”“听说还要存一大笔钱?”,一边画着各种问号。我俩对着一堆网上搜来的零散信息,感觉就像在解一道永远算不完的数学题,头都大了。那感觉,相信现在屏幕前的你,一定懂。

一提到“启动资金”,很多人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到底是多少钱?什么时候要用?哪些是花费,哪些只是证明?别慌,今天学长/学姐就化身你的贴身会计,把这笔账给你掰开了、揉碎了,一项一项算清楚。这篇文章就是你的“省心账本”,看完它,你就能清清楚楚地知道,从下定决心到落地加拿大第一个月,你的钱都将流向何方。

远征前夜的“小钱”——申请 & 签证阶段

这个阶段的钱,就像打游戏前买装备,虽然不是最贵的,但缺一不可。它们花得零散,但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千万别忽视了。

学校申请费(Application Fees)

这是你向梦校递出的第一份“投名状”。加拿大的大学和学院,每申请一所就要交一笔申请费,这笔钱是不退的。通常,大学的申请费会比学院高一些。

给大家看几个真实数据:多伦多大学(U of T)的申请费是180加币(约990人民币),UBC是125.25加币(约690人民币),滑铁卢大学是125加币。而像Seneca或Humber这样的知名学院,申请费则在75-100加币左右(约410-550人民币)。

很多同学为了提高录取率,都会同时申请5-8所学校。我身边有个朋友,当年申了8所大学,光是申请费就花掉了将近1200加币,折合人民币6000多块!所以,在海投之前,先掂量一下钱包,做好精准定位能省下不少钱。

语言考试费(Language Test Fees)

雅思(IELTS)、托福(TOEFL)是大家最熟悉的“敲门砖”。这考试费可不便宜,而且很多人都不是一次就“分手成功”。

目前在中国大陆,一场雅思的报名费是2170人民币,托福是2100人民币。如果你不幸需要考第二次、第三次……这笔开销就会翻倍。我有个同学雅思刷了三次分,光考试就花了6000多块,这还没算上培训班的费用。所以,好好准备,争取一次通过,就是省钱!

材料准备费(Documents Prep Fees)

这部分钱很琐碎,但必不可少。比如成绩单、毕业证的公证和翻译,一般一份文件需要200-400人民币。如果你申请的是研究生,很多学校会要求做WES认证(World Education Services),一套下来费用大概是240加币左右,加上邮寄费,差不多要花1500人民币。

签证申请相关费用(Visa Application)

这是临门一脚的关键花费。等你拿到心仪的offer后,就要开始准备学签了。这笔费用主要包括三块:

1. 签证申请费:根据加拿大移民局(IRCC)官网的最新信息,学习许可的申请费是150加币。

2. 生物信息采集费(录指纹):85加币。

这两项加起来是235加币,大约1300人民币。这是每个申请人都必须交的。

3. 体检费:在IRCC指定的国内体检中心进行。费用是全国统一的,大概在1700人民币左右。这个费用是直接交给体检中心的。

所以,光是签证这个环节,固定支出就在3000人民币左右。

小结一下:在这个“远征前夜”的准备阶段,各项杂费加起来,保守估计需要准备出 2万到3万人民币 的预算。这部分钱虽然看着零碎,但却是你留学之路的基石。

一张通往新世界的门票——机票 & GIC

搞定了申请和签证,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加拿大的大门。接下来这两项,是真金白银的大额支出,也是你启动资金里的“重头戏”。

GIC资金证明(Guaranteed Investment Certificate)

GIC,全称“担保投资证明”,你可能对它很陌生,但它对于走SDS(学习直入计划)签证通道的同学来说是必须的。简单来说,它不是一笔“花费”,更像是一笔你在加拿大银行的“生活费押金”。

你需要提前在加拿大指定的银行(如RBC、Scotiabank、BMO等)存入一笔钱,银行会给你开一个GIC证明,用于签证。从2024年1月1日起,这个金额要求提高到了 20,635加币!按照5.5的汇率算,这笔钱大约是11.3万人民币。

别被这个数字吓到!这笔钱不是给加拿大政府的,而是存进了你自己的账户。等你落地加拿大并激活银行卡后,银行会先返还你一部分(比如2000加币),剩下的钱会在未来12个月内,按月分期打到你的储蓄账户里,作为你的生活费。这其实是加拿大政府为了确保你有足够的生活费,想出的一个“强制储蓄”办法,防止你落地后没钱花。

机票(Flight Ticket)

机票是你飞向新世界的“翅膀”,价格波动非常大。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季节、时间和航空公司。

留学生出发的高峰期是每年的8月底和12月底。如果你在这个时间段买票,价格肯定不便宜。比如,从北京/上海飞往多伦多/温哥华,在8月份的单程机票,提前两三个月买可能在8000-10000人民币,但如果拖到8月初再买,涨到15000甚至20000人民币都是常事。

我的亲身经历就是血的教训:当年我签证下得晚,8月中旬才买8月底的票,一张经济舱花了我快1万8,而我一个同学提前在6月就买了,才花了不到9000块,差价够我在多伦多吃两个月的大餐了!

所以,建议大家在确定开学日期后,尽早关注机票价格,看到合适的就果断下手。通常提前2-3个月是比较理想的购票时间。

小结一下:GIC(约11.3万人民币)+ 机票(约1万人民币)+ 第一笔学费(见下文),构成了你出国前最大的一笔资金转移。这笔钱一定要提前规划好,并留出足够的时间办理换汇和国际汇款。

落地第一声“哇”——学费 & 初期安家费

飞机落地,呼吸到加拿大的新鲜空气,兴奋之余,一大波“账单”也随之而来。这才是真正花钱的开始。

第一笔学费(Tuition Fee)

这是你启动资金里最大的一块,没有之一。加拿大的学费通常是按学期或学年支付的。很多学校会要求你在开学前或报到时就交掉第一学期的学费。

学费的差异非常大,主要取决于学校类型和专业。一般来说:

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学费普遍较贵。人文、社科类专业一年可能在3.5万到5万加币不等;而商科、工程、计算机这类热门专业,一年学费轻松超过5.5万加币,甚至更高。比如滑铁卢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一年学费超过6万加币。所以,第一学期的学费,你至少要准备出 2万到3万加币 (约11万-16.5万人民币)。

应用文理学院(College):学费相对亲民。一个两年的文凭(Diploma)课程,一年学费大约在1.7万到2.5万加币。所以第一学期的学费大概在 8500到12500加币 (约4.7万-6.9万人民币)。

这笔钱通常需要通过电汇(Wire Transfer)或学校指定的支付平台(如Flywire)缴纳。记得把汇款凭证保存好,这是你重要的缴费证明。

强制性健康保险(Health Insurance)

在加拿大,没有医疗保险简直是“裸奔”。作为国际留学生,购买健康保险是强制性的。这个费用通常会和你的学费一起收取。比如安大略省的UHIP(University Health Insurance Plan),一年的费用大约是756加币(约4100人民币)。虽然看着不多,但这是你安全感的来源,看病、拿药都靠它。

租房押金和第一个月房租(Rent & Deposit)

找到住的地方,是安家的第一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加拿大,尤其是在安大略省,租房通常需要支付“首一尾一”,也就是第一个月和最后一个月的房租作为押金。

房租价格因城市而异:

• 在多伦多温哥华市中心,想租一个公寓里的单间(与人合租),月租金普遍在1000-1500加币。这意味着你刚落地,就要一次性拿出 2000-3000加币 (约1.1万-1.65万人民币)来搞定住房。

• 在蒙特利尔、卡尔加里渥太华等城市,房租会便宜一些,一个单间的月租金可能在700-1000加币,首付压力会小一点。

• 如果是在温尼伯、哈利法克斯等小城市,500-800加币就能租到不错的房间。

安家杂费(Settling-in Costs)

租好了房子只是个开始,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需要你来填满。这部分开销丰俭由人。

家具:一张床垫、一张书桌、一把椅子是最低配置。去宜家(IKEA)配齐一套基础款,大概需要500-800加币。想省钱的话,可以逛逛Facebook Marketplace或Kijiji(加拿大的闲鱼),经常能淘到学长学姐们留下的九成新二手家具,能省下一大半。

生活用品:锅碗瓢盆、床上用品、洗漱用品……去Walmart或者Canadian Tire一次性采购,怎么也得花上200-300加币。

这部分安家杂费,建议准备 1000加币 左右的预算,会比较从容。

口袋里的安全感——第一个月的生活费

你的GIC资金可能需要几天甚至一两周才能到账,所以你必须准备一些现金或卡里有足够的钱来度过最初的这段时间。这笔钱,就是你在异国他乡最初的安全感。

手机卡和交通卡(Phone & Transit)

落地第一件事,就是办手机卡,和家人报平安。加拿大的通信运营商主要有三巨头(Rogers, Bell, Telus)和他们的子品牌(Fido, Koodo, Virgin Mobile)。建议初期可以选择子品牌,套餐更灵活,性价比高。一个包含基本通话和20GB左右流量的套餐,月费大概在50-60加币。

交通方面,如果你住的地方离学校远,需要购买月票。比如多伦多的TTC学生月票是128.15加币,温哥华的Compass Card根据区域不同,月费在102-185加币之间。

第一次超市大采购(Groceries)

当你第一次走进加拿大的超市,看着满眼的标价,可能会有点懵。牛奶、鸡蛋、面包、肉类、蔬菜……把冰箱和储藏柜填满,第一次采购通常会花掉150-200加币。想省钱,就多逛逛No Frills, Food Basics, Superstore这类平价超市。

课本和其他学习用品(Textbooks & Supplies)

加拿大大学的课本贵得惊人!一本新书动辄一两百加币是常事。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原理教材,税后快200刀,当时心都在滴血。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去学校书店的二手区,或者在Facebook的学生群里求购二手书,能省下至少一半的钱。

综合算下来,落地后的第一个月,在不乱花钱的情况下,吃饭、交通、通信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开销,至少需要准备 800-1200加币 的流动资金。

好了,账算到这里,我们来汇总一下。从申请到落地安家第一个月,你需要准备的“启动资金”大概是:

(申请签证阶段约2万人民币)+(GIC约11.3万人民币)+(第一学期学费约5-16万人民币)+(机票约1万人民币)+(落地安家及首月生活费约2.5万人民币) = 总计约 22万 - 33万人民币。

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庞大,但别忘了,其中最大头的学费和GIC是相对固定的投资,真正需要你灵活支配和精打细算的是那些零散的花销。

把这笔账算清楚,不是为了给你制造焦虑,恰恰相反,是为了让你心里有底。钱,永远是追逐梦想的工具,而不是枷锁。当你对每一笔开销都了然于心时,你就不会在面对未知时感到恐慌。

为你的留学梦建立一个专属的Excel表格吧,把这些项目都列进去,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写。这笔启动资金,是你为自己未来投资的第一笔“天使轮”,每一分都花在了你看得见的成长上。

准备好了吗?行囊和资金都已就位,前方的风景,值得你所有的精心准备。去闯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162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