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学想毕业,四年真的够用吗?

puppy

刚来韩国的你,是不是也把大学生活想得特美好,觉得四年一晃就毕业了?先等等!咱们聊聊现实。除了修满那些让人头大的学分,还有硬性的TOPIK等级要求卡着你。更别提让无数前辈秃头的毕业论文、毕业考试,甚至还有几乎是“国民必修”的双专业。身边好多朋友一不小心,时间规划就乱了套,延毕大军里可能就有你一个哦。想知道怎么才能合理规划、避开这些坑,顺利拿下毕业证吗?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生存指南”,快来看看学长学姐们都是怎么丝滑毕业的吧!

韩国大学毕业路上的“拦路虎”清单
误区一:只要上课就能修满学分?
现实:选课是门技术活儿,抢不到心仪的课、专业必修课冲突、一不小心挂科重修,分分钟打乱你的四年计划。
误区二:TOPIK 4级就万事大吉?
现实:那是入学门槛,不是毕业通行证。很多学校和专业毕业明文要求TOPIK 5级甚至6级,临时抱佛脚根本来不及。
误区三:毕业论文/考试离我很远?
现实:大三下学期就得开始找教授、定选题了。这可不是期末报告,是持续近一年的“持久战”,每一步都耗时耗力。
误区四:四年时间很充裕?
现实:双专业、交换学习、实习、社团……想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韩国大学生延毕率近四成,你还觉得四年很长吗?

嘿,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一个在韩国摸爬滚打了五年的“老油条”学长。

还记得大一刚开学那会儿,我拉着行李箱,站在成均馆的银杏树下,心里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当时的我,脑子里全是韩剧滤镜:跟朋友在弘大喝酒聊天,在汉江边吃炸鸡,期末随便考考就过,四年后潇洒地拿着毕业证回国,走向人生巅峰。呵呵,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真是“图样图森破”。

上周,一个刚来韩国读大二的学妹找我喝咖啡,她兴冲冲地跟我分享她的“四年规划”:大二下学期申请个热门的双专业,大三去欧洲交换一年,大四上学期找个大企业实习,然后大四下学期美美地写个论文就毕业。我听着,端起咖啡抿了一口,缓缓地告诉她:“学妹啊,我就是因为这么想的,所以现在大五了还没毕业。”

学妹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

所以今天,我想跟所有刚来韩国、或者即将要来的学弟学妹们掏心窝子聊聊:在韩国,想顺顺利利地四年毕业,到底有多难?四年时间,真的够用吗?

毕业学分:不只是数字游戏,更是“抢课大战”

咱们先从最基础的毕业门槛——学分说起。韩国大学本科毕业,通常需要修满120到140个学分。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没多少,平均分到8个学期,每学期也就15-18个学分,差不多5、6门课。

但你很快就会发现,事情远没那么简单。这130个学分,被精妙地分成了好几类:通识教养课(교양)、专业必修课(전공필수)、专业选修课(전공선택),如果你还想搞个双专业,那还得加上双专业的学分(이중전공)。

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毕业要求130学分。其中,光是我的主专业——经营学,就需要修满60个学分。剩下的学分要被各种通识课、核心教养课瓜分。这意味着,你每个学期的选课自由度其实非常有限,大部分课程都是学校给你“安排”好的。

真正的噩梦是每学期初的“수강신청”(选课)。这绝对是一场拼手速、拼网速、甚至拼“科技与狠活”的战争。韩国同学为了抢到心仪的课,会专门跑到网速最快的PC방(网吧),提前几分钟开始疯狂刷新。那些给分好、不点名、内容有趣的“꿀강의”(蜜课),0.1秒内就会被抢光。我们留学生本来韩语就不占优势,系统一卡,网页一崩,回过神来,课表里只剩下些时间奇葩、教授严厉的“硬骨头”。

我有个朋友,因为一门专业必修课连续两个学期没抢到,直接导致后续所有高级课程都不能选,毕业计划瞬间被打乱,只能无奈地多读一个学期。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每年选课季,留学生论坛里全是“求换课”“求推荐”的哀嚎。

而且,别忘了挂科(F)的风险。韩国大学教授给分相对严格,小组作业(팀플)划水、期末考试没准备好,拿个F是分分钟的事。一旦挂了必修课,你就必须重修,这不仅意味着你要重新熬一遍,更重要的是,它会挤占你选其他课的时间,让本就紧张的课程表雪上加霜。

语言关卡:TOPIK 4级只是“新手村”

对于我们中国留学生来说,还有一个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TOPIK等级。

很多人以为,申请时用的TOPIK 4级成绩单就是“护身符”,可以保你到毕业。大错特错!4级只是让你有资格听懂课的最低门槛,而毕业,尤其是想从好学校毕业,要求只会更高。

像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这些所谓的“SKY”名校,以及成均馆、汉阳等排名前列的大学,大部分专业都要求外国留学生在毕业前提交TOPIK 5级,甚至是6级的成绩证明。有些学校虽然没有明说TOPIK等级,但会设置校内的韩语毕业考试,难度基本对标5级以上。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多残酷。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每天被全韩语的专业课、发表(발표)和小组作业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时间系统地去复习TOPIK。大家普遍的心态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总觉得毕业还早,大四再考也来得及。

结果呢?我亲眼见到一个学姐,专业成绩年年拿奖学金,能力超强。但因为大一大二贪玩,没把韩语当回事,到了大四才发现毕业要求TOPIK 6级。她慌了,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疯狂刷题,压力大到天天失眠。最后两次考试都差几分没过,硬生生多等了半年,才在第五年的夏天拿到了那张来之不易的毕业证。她说:“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一定大一就去把TOPIK 6考出来。”

语言,永远是你留学生活里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环。专业知识学得再好,如果因为语言卡住毕不了业,那才真是欲哭无泪。

毕业“终极Boss”:论文还是考试,这是个问题

当你辛辛苦苦修满了学分,也搞定了TOPIK,别高兴得太早,真正的终极Boss还在后面等着你——毕业论文(졸업논문)或毕业考试(졸업시험)。

大部分文科和商科专业,都会要求学生二选一。听起来好像有选择的余地,但其实是两条不同的“荆棘路”。

先说毕业论文。这绝对不是你想象中,像期末报告一样,东拼西凑几万字就能搞定的。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学术研究过程,通常从大三下学期甚至更早就要开始准备。第一步,你要确定研究方向,然后去联系你心仪的指导教授(지도교수)。教授可能很忙,不一定有空带你;或者你的研究方向他不感兴趣,直接拒绝。光是“拜师”这一步,就可能耗上几个月。

确定了导师和题目后,才是漫长折磨的开始。查文献、做问卷、分析数据、写初稿、跟教授meeting、被全盘否定、推倒重来……这个循环会占据你大四一整年的时间。学姐我当年写论文那会儿,住在图书馆的时间比宿舍还长,梦里都在跑数据。每次跟教授meeting前都紧张到手心冒汗,生怕哪句话说错又得重写。最终交稿的那一刻,感觉身体被掏空,掉了多少头发自己都不敢数。

那毕业考试是不是就轻松了?别天真了。毕业考试通常会涵盖你大学四年所有核心专业课的内容,等于让你在短短几周内,把十几门课重新复习一遍。范围之广、内容之深,堪称“期末地狱周的Pro Max版”。我一个选了毕业考的哥们儿,考前一个月把自己关在屋里,书堆得像座山,他说感觉自己又经历了一次高考。

无论你选哪条路,这都是对你心智和体力的巨大考验,需要你提前规划,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国民必修课”:内卷下的双专业之路

你可能会问,如果我老老实实只读一个专业,是不是就能轻松很多?理论上是,但现实是,在韩国这个极度“内卷”的社会,只拿一个专业的毕业证,竞争力会大打折扣。

如今,“双专业”(이중전공/복수전공)几乎成了韩国大学生的“国民必修课”。根据韩国一家招聘网站Incruit在2021年的调查,有高达37.3%的应届毕业生有过延毕的经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修读双专业,增加就业砝码。

我身边90%的韩国朋友都修了双专业。学传媒的,会去辅修一个经营;学国语国文的,会去辅修一个计算机。这种“文商复合”或“文理复合”的模式非常普遍。

作为留学生,我们很容易被这种氛围影响,觉得不修个双专业就亏了。但你必须清楚,选择双专业,意味着你要在原本已经满满当当的课程表里,再硬塞进去36到42个学分。这意味着你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都会被课程和作业填满,再也没有悠闲的下午茶和说走就走的旅行。更直接的后果是,你的四年毕业计划会变得异常紧张,稍有不慎,就得延毕。

我室友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主修国际通商,又申请了统计学的双专业。大三大四那两年,他的课表排得密不透风,经常是从早上9点第一节课,一直上到晚上7点。我们去看电影、聚餐的时候,他永远都在图书馆或者赶小组作业的路上。最终他虽然成功拿到了双学位,但也光荣地加入了“大五毕业生”的行列。

双专业是把双刃剑,能提升你的竞争力,但也极有可能让你陷入延毕的困境。

所以,到底该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贩卖焦虑,而是想让大家对韩国大学的现实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四年顺利毕业,不是不可能,但需要你从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就做好万全的规划。这里有几句掏心窝子的大白话,希望能帮到你:

1. 把毕业要求当成“游戏任务清单”。开学第一周,就去系的办公室网站下载一份最新的毕业要求手册,用Excel表格把所有必修课、学分要求、语言门槛、毕业论文/考试要求清清楚楚地列出来。然后,像玩RPG游戏一样,规划好你八个学期分别要完成哪些“任务”,每完成一项就打个勾。这样,你的路才不会走偏。

2. 语言是你的武器,不是你的绊脚石。千万别满足于TOPIK 4级。把考出TOPIK 6级当成你大二结束前的必须目标。利用好语学堂的资源,多跟韩国朋友交流,把韩语能力练成你的肌肉记忆。语言越好,你听课、写作业、做发表的效率就越高,你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应付其他挑战。

3. 别一个人闷头瞎搞,学会“摇人”。你的指导教授、系办公室的助教、国际交流处的老师、还有我们这些“活化石”一样的学长学姐,都是你的宝贵资源。选课前问问学长哪门课是“꿀강의”,写论文没思路了找教授聊聊,签证遇到问题了去求助国际处。前辈们踩过的坑,就是你最好的避坑地图。

4. 学会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你真的需要那个热门但毫无兴趣的双专业吗?你真的有必要为了刷一份实习经历而放弃一次宝贵的交换机会吗?留学生活不止有学习和毕业,它更是一段认识自己、探索世界的旅程。有时候,学会取舍,比盲目地拥有一切更重要。问问自己,你最想要的是那张写着两个专业的毕业证,还是一段充实而不焦虑的青春回忆?

四年很长,长到可以让你脱胎换骨;四年也很短,短到一晃就到了告别的路口。别让毕业前的焦虑,毁了你看世界的好心情。规划好了,你走的每一步,都会是风景。

加油,留韩er!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202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