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澳洲才知道,生活还能这么玩!

puppy

还以为留学就是两点一线,天天赶due泡图书馆?来了澳洲才发现,咱真是把日子过“窄”了!这里的周末可不是用来补觉的,而是去海边学个冲浪,在公园跟朋友来场BBQ,或者开着车就奔向国家公园。当地人那种“下班就彻底放松”的松弛感,真的会传染!这篇文章不讲大道理,全是我的亲身经历和超实用的玩法攻略,从怎么逛地道市集、加入本地社团,到如何真正把work-life balance玩明白。想让自己的留学生涯不止有GPA,还能收获满满的阳光和故事吗?快来看看吧!

澳洲生活 Balance 指南针
心态第一:别怕“社恐”,大胆开口问“Can I join you guys?”,你会发现澳洲人超友善!
安全至上:去海边或国家公园,一定看好天气预报,结伴而行。澳洲的太阳不是开玩笑的,防晒霜(SPF50+)是你的保命符。
预算规划:很多户外活动都是免费的!提前在超市买好食材去BBQ,比顿顿外卖省太多。多利用学生折扣和二手平台。
拥抱不同:试着喜欢上Vegemite(也许?)、学两句Aussie Slang、看一场本地人超爱的Footy比赛,融入感就是这么来的。

刚来悉尼的第一个学期,我活得像个标准的“留学生模板”。租的公寓离学校步行十分钟,每天的行动轨迹就是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精准得像个几何图形。我脑子里只有一件事:GPA。身边的同学都在卷,我怎么敢掉队?

记得有个周五晚上,我正对着一篇三千字的论文抓耳挠腮,咖啡因在血管里横冲直撞。我澳洲本地的室友,Liam,背着个大包,吹着口哨从我门口经过。他看我一脸苦大仇深,笑着问:“Hey mate, still working? 我们几个朋友要去蓝山露营,看星星。你要不要一起?”

我头也没抬,指了指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献:“不了,下周二due。”

他耸耸肩,说了句至今都让我印象深刻的话:“Dude, the essay can wait, but the weekend can't.(哥们儿,论文可以等,但周末不行。)”

他走了,房间里又只剩下键盘敲击声。但那一刻,我心里某个地方好像被敲了一下。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我突然想,我花了几十万,跨越半个地球,难道就是为了换个地方当学霸吗?Liam口中的“周末”,和我的“周末”,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从那天起,我决定要找回那个属于我的,充满阳光和可能性的周末。

这篇文章,没有大道理,全是我用一个个周末“浪”出来的实战经验。如果你也觉得留学生活不该只有due date和图书馆,那这篇攻略,你可得收好了。

告别外卖,拥抱阳光下的BBQ和野餐

在澳洲,周末的正确打开方式,很多时候是从一声“BBQ?”开始的。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个很复杂的事,得有自己的院子和昂贵的烤炉。后来才发现,我真是图样图森破(too young too simple)。澳洲的公园里,遍布着免费的公共电烤炉(electric barbecue),只要按个钮,几分钟就热了,简直是社交和美食的天堂。

我第一次被拉去公园BBQ,整个人都是懵的。朋友们让我去超市买点“snags”(澳洲人对香肠的昵称)。我到了Coles,看着一排排的香肠,买了最贵的。结果到了公园,发现大家烤的都是最便宜的那种,配上最简单的白面包片和番茄酱,吃得那叫一个香。旁边的草坪上,有家庭在玩飞盘,有情侣在看书,空气里全是烤肉的香气和人们的欢笑声。那一瞬间,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chill”。

想体验地道的Aussie BBQ,操作起来超级简单。你只需要打开谷歌地图,搜索你家附近的“park with BBQ facilities”,就能找到一堆。比如在悉尼,百年纪念公园(Centennial Park)和邦迪海滩旁边的Bronte Park都是绝佳选择;墨尔本的话,亚拉河畔或者阿尔伯特公园(Albert Park)的BBQ点风景一流。这些设施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的,由市政委员会维护,你用完之后,只需要用旁边的水龙头和刷子稍微清理一下烤盘,留给下一个人干净的台面,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礼貌。

根据最新的生活成本数据,在澳洲主要城市,一份外卖的平均价格大约在20-25澳元。而一次BBQ,人均可能不到10澳元。去超市花5澳元买一大包香肠,3澳元买一条面包,再凑点沙拉和饮料,就能让三五好友吃得心满意足。省下来的钱,不光是数字,更是换来了和朋友在阳光下无价的相处时光。

别只逛CBD,周末市集才是本地生活的心跳

如果你对澳洲的印象还停留在CBD的摩天大楼和奢侈品店,那你可能错过了它最有活力的那一面——周末市集(Weekend Market)。这里的市集不是国内那种嘈杂拥挤的菜市场,它更像一个社区的嘉年华。

我最爱逛的是悉尼的Glebe Markets,每个周六都像赶集一样。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连锁品牌,全是本地设计师的手工饰品、复古风的二手衣物、独立艺术家的画作,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儿。空气里飘着现做的Gozleme(土耳其馅饼)和咖啡的香气,草地上坐满了人,听着现场乐队的弹唱,一逛就是一下午。在这里,你会发现澳洲人的创造力和对生活的热爱,都藏在这些小小的摊位里。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代表性的市集。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女王市场(Queen Victoria Market)是南半球最大的露天市场,不仅有新鲜的蔬果海鲜,夏冬季节的晚间市集(Night Market)更是世界美食和手工艺品的盛会,每年吸引超过950万游客。悉尼的帕丁顿市集(Paddington Markets)以设计师品牌和手工艺品闻名,是发掘小众时尚的好去处,自1973年以来,每周六开放,雷打不动。布里斯班的南岸公园市集(The Collective Markets at South Bank)则充满了热带风情,逛完还能在人造沙滩上躺一会儿。

逛市集有几个小窍门:第一,带点现金,虽然很多摊主也能刷卡,但现金总是更方便。第二,自己带个环保袋,既环保又能装。第三,别害羞,多和摊主聊聊天。他们大多是物品的创造者本人,听他们讲讲背后的故事,比单纯的买卖有趣多了。在这里,你买到的不止是一件商品,更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心意和故事。

健身房太“卷”,不如去大自然里“野”一下

澳洲人对户外运动的热爱,是刻在DNA里的。这里的健身,不一定是在封闭的健身房里举铁流汗,更多的是拥抱山川和大海。来了澳洲,如果你还没走过一条沿海步道(coastal walk),或者没去国家公园徒步(hiking),那你的体验卡真的只刷了一半。

悉尼最经典的一条线路,莫过于从邦迪海滩(Bondi)到库吉海滩(Coogee)的沿海步道。全长约6公里,大概需要2-3小时。这条路我走了不下十次,每次都有新的惊喜。一边是雕塑般被海浪侵蚀的悬崖,一边是无边无际的蔚蓝太平洋。春天,这里会举办“海边雕塑展”(Sculpture by the Sea),全球艺术家的作品散落在步道两旁,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这条路是免费的,你只需要一双舒服的鞋,一瓶水,和一颗准备好被美景震撼的心。

如果你想玩得更“野”一点,那租辆车去国家公园绝对是王道。澳洲拥有超过500个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的多样性超乎想象。离悉尼市区仅一小时车程的皇家国家公园(Royal National Park),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国家公园,里面的豆腐石(Wedding Cake Rock)和八字湖(Figure Eight Pools)都是网红打卡点。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新南威尔士州的大部分国家公园,车辆需要购买门票,日票大概12澳元,但如果你是常客,买一张65澳元的年票(Multi-Park Pass for all parks)会划算得多。

当然,说到澳洲,怎么能不提冲浪?每个海滩边上都有冲浪学校。别怕自己是菜鸟,几乎所有人都是从被浪拍在沙滩上开始的。在邦迪或者曼利海滩(Manly Beach),一个两小时的初学者团体课程,费用大约在70到100澳元之间,包含冲浪板和紧身衣。教练会从最基础的趴板、划水教起,当你第一次颤颤巍巍地在冲浪板上站起来,哪怕只有几秒钟,那种征服感和喜悦,是任何GPA都给不了的。

打破“留学圈”,试试加入本地人的兴趣小组

留学生活最大的挑战之一,可能就是如何走出舒适区,真正融入当地社会。整天和中国同学待在一起当然亲切,但也会让你失去了解这个国家真实面貌的机会。我的破局方法,是加入一个本地人的兴趣小组。

我当时是在一个叫Meetup的网站上,找到一个周末徒步小组。第一次参加活动时,我是唯一的亚洲面孔,心里特别忐忑,怕英语跟不上,也怕聊不到一块儿去。结果发现,大家根本不在意你从哪里来,口音怎么样。他们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分享零食,聊着徒步见闻和最近看的电影。徒步的组织者是一个叫David的退休大爷,他对每一条路线都了如指掌,还会讲解沿途的植物和历史。通过他们,我认识了各行各业的本地人,听到了最地道的Aussie Slang,也去了很多攻略上找不到的小众秘境。

在澳洲,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是非常普遍的文化。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数据,每年有近600万澳大利亚人,也就是超过四分之一的成年人会参与志愿工作。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交池。你可以通过Seek Volunteer或者各大慈善机构(如RSPCA动物保护协会)的官网找到志愿者机会。哪怕只是去海滩捡一个小时的垃圾(Clean Up Australia Day),或者在社区的活动中帮帮忙,都能让你快速建立和这片土地的连接。

除了Meetup,Facebook Groups也是一个宝藏。搜索关键词“你所在的城市+你的兴趣”,比如“Sydney Board Games Club”或者“Melbourne Photography Enthusiasts”,你会发现无数个活跃的社群。别犹豫,挑一个你感兴趣的,勇敢地点击“Join”,然后去参加他们的线下活动。你的留学生涯,会因此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

说到底,留学从来都不只是一张文凭。它是一段允许你重新定义自己,探索无限可能的旅程。GPA固然重要,但十年后回想起来,让你嘴角上扬的,可能不是某个A+的成绩,而是那个在海边BBQ的午后,那次在市集淘到宝贝的惊喜,那场被海浪冲得东倒西歪却开怀大笑的冲浪体验,和那些在徒步路上遇到的、不同肤色的笑脸。

别再等了,别总说“等我考完这门试”、“等我写完这篇论文”。你的周末从现在就开始了。现在就打开地图,看看家附近哪个公园有BBQ;给你的朋友发个信息,约一场说走就走的沿海徒步。去尝试,去体验,去犯错,去大笑。毕竟,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才是对这段青春最好的不辜负。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184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