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守韩国过寒假,这些事儿你得先知道! |
|---|
签证续签:寒假和开学季是出入境续签的高峰期。如果你的登陆证快到期了,一定要提前、提前、再提前在HiKorea网站上预约!别等到最后几天,那可真是神仙都难救。 |
打工许可:想做兼职赚点零花钱?太棒了!但记住,D-2或D-4签证的同学必须先申请“时间制就业许可”(시간제취업허가)。没拿到许可就开工,那叫“非法务工”,被抓到的话,罚款、遣返套餐可不是开玩笑的。 |
安全第一:一个人住,安全意识必须拉满。检查好门窗锁,冬季使用电热毯、小太阳等取暖设备,千万注意用电安全,人走断电。记得常跟家人朋友报个平安,让他们放心。 |
心理健康:漫长的假期,一个人待久了很容易emo。感觉孤单的时候,主动约上同样留守的小伙伴吃顿饭、逛逛街。或者去参加一些学校社团、同好会的活动,别总把自己关在屋里。 |
“你啥时候的机票?”
十二月初,期末考的硝烟还没散尽,宿舍楼道里已经开始回荡着行李箱轮子滚动的声音。室友小希一边往箱子里塞着厚厚的羽绒服,一边兴奋地跟我讨论要给家人带什么礼物。而我,默默地打开了学校图书馆的寒假开放时间表,顺便在日历上圈出了下一次TOPIK考试的报名日期。
“我?我不回去了。”
小希停下手里的动作,惊讶地看着我:“啊?为啥呀?这么长的假,一个人在韩国多没意思。”
没意思吗?我笑了笑,没多解释。因为我知道,对于我们这些选择在韩国过冬的留学生来说,这个长达两个多月的假期,绝不仅仅是“省张机票钱”那么简单。它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内卷”大赛,一次悄悄搞钱的绝佳时机,更是一段深度探索韩国的自由冒险。所以,那些寒假不回家的韩国留学生,到底在偷偷干嘛呢?今天,我就带你一探究竟!
第一站:学霸修炼场——“卷”就完事了!
你以为的假期:睡到自然醒,追剧打游戏。
留守学霸的假期:图书馆开门我第一个到,闭馆我最后一个走。
对很多留学生来说,寒假是实现“弯道超车”的黄金时期。没有了平时上课的压力,可以心无旁骛地攻克自己的薄弱环节。这其中,最主流的选择,毫无疑问就是备考TOPIK——韩国语能力考试。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TOPIK成绩在韩国就是硬通货。你想申请好大学的研究生?得有TOPIK高级证书。想申请奖学金?TOPIK分数越高希望越大。甚至很多大学规定,TOPIK不过4级或5级,连毕业证都拿不到。所以,趁着寒假这个大块时间,一口气把韩语刷上去,成了很多人的首选。
就拿我朋友小A来说吧,她在成均馆大学读传媒。她们专业要求毕业前必须拿到TOPIK 6级。上学期课业重,她考了两次都卡在5级,心态有点崩。这个寒假,她直接把家搬进了学校的中央图书馆。每天早上8点准时打卡,雷打不动地刷三套真题,下午专门攻克最难的写作,晚上复盘错题、背单词。她给我看了她的学习计划表,密密麻麻,精确到每半个小时。她说:“机票钱是小事,要是毕不了业,那才是大事。”
根据韩国国立国际教育院(NIIED)的数据,每年全球有超过30万考生参加TOPIK考试,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寒假期间,很多大学的语学堂也会开设TOPIK集中强化班,学费大概在60万到80万韩元一个月,虽然不便宜,但报名的同学依然络绎不绝。因为大家都明白,这张证书的价值远超学费本身。
除了TOPIK,还有一部分“卷王”选择预习下学期的专业课,或者去报个资格证考试的补习班。比如商科的同学可能会去学会计软件,设计系的同学可能会去学3D建模。在首尔的钟路、江南一带,遍布着各种各样的“学院”(학원),从英语、电脑技能到公务员考试,应有尽有。寒假期间,这些学院灯火通明,坐满了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其中就不乏我们留学生的身影。我们不是不累,只是我们更清楚,现在多付出一分努力,未来的路就会更宽一寸。
第二站:搞钱集中营——“时薪”就是力量!
你以为的假期:花着爸妈给的生活费,心安理得。
留守打工人的假期:老板,今天可以加班吗?
如果说学习是为了投资未来,那么打工就是改善现在。韩国的生活成本,尤其是首尔,确实不低。房租、交通、吃饭……样样都是开销。利用寒假,找一份兼职,不仅能大大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还能攒下一笔可观的“小金库”,去买心心念念的演唱会门票,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韩国,留学生打工是合法的,但必须遵守规定。持有D-2(留学)签证的本科生,在学期中每周打工上限是20-25小时,但在寒暑假期间,这个限制就放宽了,基本上可以说是“无限畅打”(当然,前提是你要先去出入境申请到合法的打工许可)。这就为我们“疯狂搞钱”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那么,靠打工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呢?我们来算一笔账。根据韩国雇佣劳动部的数据,2024年的最低时薪是9,860韩元(约合人民币52元)。假设你一天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那么一个月的收入就是:9,860韩元/小时 * 8小时/天 * 22天/月 ≈ 17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9200元)。这笔钱,足够覆盖你在首尔一个月的全部生活开销,甚至还能有不少结余。
我的学妹小C,就是一位“打工达人”。她性格开朗,韩语口语流利,寒假前就在明洞的一家化妆品集合店找到了兼职。明洞是游客区,店里特别需要会中文的店员。她的工作就是接待中国游客,介绍产品,做翻译。虽然每天站得腿都快断了,还要时刻保持微笑,但她干得特别起劲。上个月发工资,她拿到手将近200万韩元。她兴奋地告诉我:“我用这笔钱给自己报了个驾校,还给妈妈买了一套后(Whoo)的护肤品寄回去。花自己赚的钱,感觉就是不一样!”
除了常见的餐厅、便利店、化妆品店,还有很多技术含量高一点的兼职。比如,给韩国公司做中文市场的社交媒体运营,或者做一些中韩笔译、口译工作,时薪能达到1.5万到2万韩元。如果你学习成绩好,还可以给在韩国的中国中小学生做家教,辅导中文或数学,时薪更高。这些工作不仅赚钱多,还能积累相关行业经验,为未来的简历添上漂亮的一笔。
当然,打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挑剔的客人,也可能会被老板压榨。但这些经历,也让我们更快地成长,更深刻地理解韩国社会。每一分辛苦赚来的钱,都让我们对生活多了一份底气和掌控感。
第三站:自由探险家——用脚步丈量韩国
你以为的假期:宅在出租屋里,对着窗外发呆。
留守旅行者的假期:下一站,釜山!
谁说不回家就一定得苦哈哈地学习和打工?对于热爱自由的灵魂来说,寒假是探索韩国的最佳时机。游客少了,机票和住宿价格也相对便宜,可以错峰出行,体验一个更local、更真实的韩国。
韩国的冬天,有着别样的魅力。如果你是滑雪爱好者,那江原道绝对是你的天堂。从首尔出发,坐KTX高铁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平昌、洪川等地。这里有龙平滑雪场、维瓦尔第公园滑雪世界等世界级的滑雪胜地。约上三五好友,租上一套酷炫的滑雪服,在雪道上纵情驰骋,累了就在旁边的度假村里吃一顿热气腾腾的部队锅,简直是神仙体验。每年1月,华川还会举办盛大的“山鳟鱼冰雪节”,在结冰的江面上凿洞钓鱼,然后直接烤着吃,新鲜又好玩,每年都能吸引上百万游客。
如果你怕冷,想去温暖的地方,那就一路向南吧!釜山是韩国第二大城市,冬天的平均气温比首尔高出5-6度,非常舒适。你可以在海云台的海边吹吹风,喂喂海鸥;可以去甘川文化村,寻找小王子的踪迹;还可以在札嘎其市场,实现海鲜自由。我去年寒假就和朋友去了一趟釜山,我们买了专门为外国游客准备的Korail Pass(韩国铁路通票),3日券只要13万韩元,可以无限次乘坐KTX。算下来,比单买车票划算太多了。
当然,还有永远的“治愈之岛”——济州岛。冬天的济州岛,虽然不能下海,但游客稀少,别有一番宁静。当汉拿山被白雪覆盖,山茶花却开得正艳,红白相间,美得像一幅画。你可以租一辆车,开启一场环岛自驾游,累了就找一家面朝大海的咖啡馆,喝着咖啡,看着橘子树,彻底放空自己。这种慢节奏的旅行,是治愈所有疲惫的良药。
旅行的意义,不只是看风景,更是认识新朋友、体验新文化的过程。在青旅里,你可能会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听他们分享旅途中的奇闻异事。在当地的小饭馆里,热情的阿姨可能会多给你一勺小菜,跟你聊起家长里短。这些不期而遇的温暖,构成了我们留学记忆里最闪亮的部分。
第四站:生活体验家——把日子过成诗
其实,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假期,是以上三种模式的混合体。我们可能上午在图书馆啃书,下午去咖啡店打工,晚上回家给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周末,再约上朋友去首尔周边来个一日游。
这个假期,也是我们学习“独立生活”的实践课。离开了父母的照顾,我们开始学着自己买菜做饭。从一开始只会煮泡面,到后来能熟练地做出像模像样的韩式大酱汤和辣炒猪肉。每次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厨艺作品,收到的每一个赞,都让我们成就感爆棚。
我们开始探索自己生活的社区。不再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我们会去发现附近那家最好吃的猪蹄店,会去逛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传统市场,会办一张健身卡,在空闲的下午去跑跑步、举举铁。我们不再只是这个城市的“过客”,而是慢慢地融入了这里的生活节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这个过程,让我们变得更强大,也更从容。我们学会了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务,如何处理独自一人时的孤单情绪。这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软技能,恰恰是留学生活赋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所以你看,不回家的寒假,真的没你想象的那么凄凉。它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等待我们去解锁。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你喜欢的方式度过,或者,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独家模式。
下一个假期,你有什么新计划了吗?别怕一个人,也别怕辛苦。大胆地去尝试吧!也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一个更棒、更闪光的自己。毕竟,青春嘛,不就是用来折腾和体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