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进名校!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补录开启

puppy

A-Level成绩没达到第一志愿,感觉天都塌了?先别急着emo!这正是你“弯道超车”进名校的神仙机会!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MUL)的补录通道已经为你敞开大门啦。作为伦敦唯一的校园式大学,还是响当当的罗素集团成员,QMUL的学术实力和地理位置都超级能打。我们已经为你整理好了最全的热门补录专业、详细的申请时间线和手把手的操作指南。错过这次,可就真的要再等一年啦!赶紧点进来看看,抓住最后的机会,跟我们一起冲刺梦校吧!

QMUL 补录核心要点速览
关键时间:UCAS Clearing 通道通常在7月初开启,A-Level放榜日(一般是8月中旬)是申请高峰,持续到10月中旬。
必备材料:UCAS 个人ID、A-Level (或等同学历) 成绩单、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草稿、想申请的专业列表。
联系方式:密切关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官网公布的Clearing热线电话和在线表格。(通常在放榜日当天官网会更新)
核心心态:积极主动,把补录看作一次全新的机会,而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速度是关键!

8月15号,早上8点。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书桌上,但对 Chloe 来说,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

她颤抖着刷新了无数遍 UCAS Track 页面,那个红色的 "Unsuccessful" 刺痛了她的眼睛。她申请的 LSE 经济学,预估 A*AA,最终成绩 A*AB。就差那么一点点,就因为那一个 B,三年的努力仿佛瞬间化为泡影。手机里,朋友们在群里疯狂庆祝着被帝国理工、UCL 录取的喜讯,每一条消息都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她把自己蒙在被子里,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难道真的要 gap一年,重考一次吗?

嘿,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看到了 Chloe 的影子?或者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放榜日而焦虑不安?先别急着emo!放榜日没能进入 Firm Choice (第一志愿) 真的不是世界末日。恰恰相反,这可能为你打开了一扇意想不到的大门,一个“弯道超车”进入顶尖名校的绝佳机会!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能让你逆风翻盘的神器——Clearing(补录),以及这次补录中的宝藏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QMUL)。

补录不是“捡漏”,是名校给你的第二次机会

很多人对 Clearing 有个误解,觉得这是“差生”才去的地方,是大学没招满人随便“捡漏”。快把这个老掉牙的想法扔掉!

现实是,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优秀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进入 Clearing。可能是像 Chloe 一样,最终成绩和预估差了一点点;也可能是有同学超常发挥,想冲刺更好的学校;还有些人可能是在最后关头才决定要来英国留学。根据 UCAS 的官方数据,仅在2023年,就有超过56,000名学生通过 Clearing 成功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你看,你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Clearing 系统给了大学和学生一个双向选择的灵活空间。而像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这样的罗素集团成员,也会在 Clearing 期间放出一些平时竞争非常激烈的专业名额。这对于那些成绩不错、只是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与其纠结于“差一点”,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抓住这个“新机会”。

为什么是QMUL?这座宝藏大学你必须了解一下

当 Clearing 的大门打开时,你会看到密密麻麻的学校列表。为什么我们强烈推荐你把 QMUL 放在首位?因为它真的太能打了!

首先,它是响当当的罗素大学集团(Russell Group)成员。

“罗素集团”这几个字就是学术实力和研究水平的金字招牌,相当于英国的“常春藤联盟”。这意味着 QMUL 拥有顶级的师资、雄厚的科研经费和一流的教学设施。在最新的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QMUL高居全球第120位,妥妥的世界顶尖学府。能在这里学习,你接触到的不仅是最前沿的知识,更是一种严谨的学术氛围和遍布全球的精英校友网络。

举个真实的例子,QMUL 的法学院在全英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他们的本科法律专业(LLB Law)常年位居英国前列。去年通过 Clearing 进入法学院的学长 Leo 分享说,他本来的目标是KCL,但因为一门课的失利与梦想擦肩而过。他在极度沮喪中拨通了 QMUL 的电话,没想到面试他的教授非常欣赏他对商法的见解,当场就给了他口头 offer。“现在回想起来,这简直是最好的安排,” Leo 说,“QMUL 的法律诊所(Legal Advice Centre)让我接触到了真实的案例,这里的教授很多都是行业大牛,我获得的实践机会远超想象。”

其次,它是伦敦独一无二的校园式大学(Campus-based University)。

在伦敦上大学是什么体验?很多人的印象是,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散落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每天上学就像“上班”一样,通勤时间长,很难有校园的归属感。但 QMUL 完全不同!它是伦敦市中心唯一一所拥有完整校园的大学。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餐厅、健身房、甚至还有运河和草坪,所有的一切都在一个被称为 Mile End 的美丽校园里。这意味着你下课后可以和同学去草坪上晒太阳,步行五分钟就能回到宿舍,晚上可以泡在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里。这种紧密的社区感和便利的生活体验,在寸土寸金的伦敦是极其奢侈的。

一位在 QMUL 读计算机科学的学姐 Sarah 就表示:“我太爱我们的校园了!感觉就像一个大学城。所有朋友都住得很近,参加社团活动、小组讨论都超级方便。这种氛围让我很快就融入了大学生活,完全没有在大城市里的孤独感。”

最后,它的地理位置简直是“王炸”。

QMUL 的主校区位于伦敦东一区和东二区交界处,地理位置堪称完美。往西走,是伦敦金融城(The City)和号称“欧洲硅谷”的科技城(Tech City),这里汇集了无数的投行、律所、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往东走,是新兴的金融中心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摩根大通、汇丰银行等世界级金融机构的总部就坐落于此。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的“邻居”就是你未来的雇主。QMUL 的学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去参加招聘会、面试、实习都极其便利。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Careers and Enterprise Centre)也与这些公司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举办大量的招聘活动和职业讲座,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就业信息和内推机会。根据学校统计,QMUL 的毕业生起薪在罗素集团中名列前茅,这和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冲刺QMUL!这些热门专业可能在等你

每年 QMUL 在 Clearing 阶段开放的专业都会有所变动,但根据往年的经验,一些王牌和热门专业都会有少量名额放出。这绝对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

商科与管理学院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作为 QMUL 的王牌学院之一,商学院的专业向来是申请大热门。在 Clearing 阶段,你可能会看到像 BSc Business Management(工商管理)、BSc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市场营销与管理)等专业。这些课程不仅理论扎实,还非常注重实践,很多课程都提供带薪实习(Placement Year)的选项。对于想在伦敦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同学来说,这里的学位含金量非常高。通常的 Clearing 要求可能在 A-Level ABB 到 AAB 之间。

工程与材料科学学院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

QMUL 的工科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尤其在航空航天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learing 中可能会有 BEng Electronic Engineering(电子工程)、BE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机械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是科技行业和制造业的抢手人才。对于理科成绩优异的同学,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入学要求通常需要数学和物理等相关科目达到特定等级。

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在这个时代,CS(计算机科学)有多火就不用我多说了吧!QMUL 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与业界联系紧密,课程设置紧跟时代潮流,涵盖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网络安全等热门方向。BSc 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是每年 Clearing 的“必争之地”,名额稍纵即逝。如果你对编程和技术充满热情,一定要在放榜日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A-Level 要求通常较高,且对数学成绩有硬性要求。

法学院 (School of Law)

前面提到的法学院,虽然是 QMUL 最难申请的学院之一,但每年 Clearing 也偶尔会有一两个名额,比如 LLB Law with a Year Abroad(带海外学习的法律学士)或者一些法律与其他学科结合的专业。如果你手握 A*AA 或 AAA 这样的高分,但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那么 QMUL 的法学院绝对值得你奋力一搏。这通电话,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这个学院涵盖的范围很广,从 B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国际关系)到 BA History(历史),再到 BA Film Studies(电影研究),选择非常多样。QMUL 的人文社科专业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非常适合对社会、文化、政治感兴趣的同学。Clearing 的入学要求相对灵活,通常在 BBB 到 ABB 范围。

(温馨提示:以上专业列表和成绩要求仅为根据往年情况的预测,2024年最终的 Clearing 专业和要求请务必以A-Level放榜日当天QMUL官网公布的信息为准!)

保姆级教程:QMUL 补录申请四步走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想在 Clearing 这场“信息战”和“速度战”中脱颖而出,提前做好功课至关重要。下面这份手把手的申请指南,请你务必收好!

第一步:放榜日前——侦查与准备

不要等到放榜日才手忙脚乱。在考完试到放榜的这段时间,你就可以开始做准备了。

  • 列出备选清单:提前研究一下包括 QMUL 在内的几所你心仪的大学,看看他们往年 Clearing 开放过哪些专业,入学要求大概是什么范围。做一个 Plan B, Plan C。
  • 准备“迷你面经”:准备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想清楚你为什么对某个专业感兴趣,为什么选择这所大学。把你的UCAS ID、A-Level各科预估成绩、GCSE成绩等关键信息写在一张纸上,放在手边。
  • 关注官方信息:提前收藏 QMUL 的官网 Clearing 页面,关注他们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很多最新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通过这些渠道发布。
  • 第二步:放榜日当天——冷静与行动

    这一天是关键!深呼吸,保持冷静。

  • 检查UCAS Track:早上第一时间登录 UCAS Track。如果你的申请状态显示 “You are in Clearing” 或者 “Clearing has started”,那么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 查找空位:立刻去 QMUL 官网的 Clearing 页面,查看最新的专业空位列表(Vacancy List)和具体的入学要求。
  •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拨打电话!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找到 QMUL 的 Clearing 热线电话,马上打过去。这一天电话会非常繁忙,打不通是正常的,保持耐心,继续拨打。
  • 第三步:电话沟通——自信与真诚

    电话接通后,你的表现至关重要。这就像一个小型面试。

  • 清晰报上信息:接通后,清晰地告诉对方你的姓名、UCAS ID 和你的 A-Level 成绩。
  • 表达你的兴趣:直接说出你想申请的专业。招生老师会问你为什么对这个专业感兴趣。这时候,你提前准备的“迷你面经”就派上用场了。表达你的热情和对专业的了解。
  • 提问与确认:如果招生老师对你满意,他们可能会当场给你一个口头 offer (Verbal Offer)。一定要听清楚 offer 的具体条件、专业名称,并询问他们给你考虑的时间是多久(通常是24小时)。
  • 第四步:接受Offer——确认与收尾

    拿到口头 offer 后,恭喜你,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 添加选择:登录你的 UCAS Track,在 “Add Clearing Choice” 一栏中,填入 QMUL 的学校代码和课程代码。这个操作必须在你拿到口头 offer 之后才能进行!
  • 等待确认:提交后,QMUL 会在系统里确认你的 offer。一旦确认,你的 UCAS Track 状态就会更新为 “Accepted”。
  • 后续事宜:收到正式的录取邮件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住宿、签证等后续事宜了。QMUL 的迎新团队会给你发送详细的指引。
  • 来自学长学姐的真心话

    “千万别害羞,大胆地给大学打电话!我当时打了不下20次才接通QMUL的电话,但一切都是值得的。电话那头的老师非常友好,他们理解你的焦虑。”

    “不要只盯着一个专业。可以准备几个相关的备选方案。比如你想读金融,那经济学、会计、工商管理都可以作为备选。这样可以增加你的成功率。”

    “放榜日那天,找个安静的地方,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有个人在旁边支持你、帮你记录信息,会让你安心很多。这不仅是一场脑力战,更是一场心理战。”

    “记住,通过 Clearing 进入大学,和通过正常途径录取的学生没有任何区别。开学后,没人会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大家都是 QMUL 的一份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A-Level成绩单上的几个字母,真的定义不了你这个人,也定义不了你的未来。人生的赛道很长,偶尔偏离预设的轨道,反而会让你看到更美的风景。

    真正重要的是,当岔路口出现时,你有没有迅速调整方向、抓住新机会的能力和勇气。Clearing 就是这样一个岔路口,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可能就是那个让你“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现在,你的未来,就在你自己的手里。准备好你的材料,深呼吸,把 QMUL 的电话存进通讯录。也许就是那个你鼓起勇气拨出的电话,就能开启你人生的全新篇章。

    加油,我们在伦敦等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474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