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五大名校,博特拉大学就读体验

puppy

还在纠结马来西亚留学选哪所?传说中的五大名校到底怎么样?别急,这篇超详细的博特拉大学(UPM)就读体验来啦!作为亲身走过一遭的学长,我不仅会带你看看被誉为“花园大学”的校园究竟有多美,尝尝传说中超便宜的食堂美食,更会和你聊聊最关心的课业压力、教授对留学生的态度这些实在事儿。从申请的干货到校园生活的真实感受,再到吃喝玩乐的小tips,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希望能帮你更真实地了解UPM,为你的选择提供一份最接地气的参考!

博特拉大学(UPM)速览
关键指标 学长真心话
世界排名:2025 QS世界大学排名第145位 排名是门面,真实体验才是里子。这排名申请国内很多城市的人才引进妥妥够用。
校园氛围:亚洲最大的“花园大学”,绿化率极高 不是开玩笑,真的会在校园里迷路,大到需要坐校巴。感觉像在度假村里上大学。
留学成本:学费+生活费约6-8万人民币/年 食堂一顿饭不到10**块**人民币,性价比高到感人。对预算有限的同学极度友好。
学术压力:中等偏上,宽进严出 别信“水硕”的传言。小组作业、Presentation多到飞起,想偷懒毕业?基本不可能。
推荐人群:追求性价比、热爱自然环境、想体验多元文化、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学生。 如果你想在不花大钱的前提下,拿到一个世界百强名校的文凭,同时享受悠闲的热带生活,UPM绝对值得考虑。

马来西亚五大名校,博特拉大学就读体验

还记得我当年决定来马来西亚留学时,家庭会议上的场景。我爸拿着一张打印出来的名单,指着上面几个名字:“UM、UPM、UKM……这几个网上都说是马来西亚的‘清华北大’,到底哪个好?别被人骗了,选个野鸡大学回来!”

我妈则在旁边一脸担忧:“那边安不安全?听说都是说马来语,你英语都说不利索,去了能听懂课吗?”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对于我们这些想走一条不那么拥挤的留学路的人来说,信息差就是最大的墙。网上铺天盖地的中介广告,把每所学校都夸得天花乱坠,但真实的样子呢?没人知道。这也是我今天想写下这篇体验文的初衷,特别是关于我最后选择的——博特拉大学(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简称UPM)。不吹不黑,只聊聊一个普通留学生在这里真实走过的路,看到的风景。

传说中的G5和UPM的真实段位

刚开始了解马来西亚留学,你肯定会被“G5”(五大研究型大学)这个词刷屏。它们分别是马来亚大学(UM)、博特拉大学(UPM)、马来西亚国民大学(UKM)、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和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TM)。这五所是马来西亚政府认证的研究型大学,也是经费和科研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你可以简单理解为马来西亚的“985高校天团”。

其中,UM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常年霸占QS排名前100。而UPM,就是那个低调但实力强劲的“学霸”。在最新的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里,UPM冲到了全球第145位。这个成绩是什么概念?它已经超过了国内很多知名的985高校,比如南京大学(145位)和同济大学(192位)。所以,别再问UPM是不是“水”,光这张成绩单就足够硬气。

UPM的前身是农业大学,所以它的农学、林学、兽医学等专业是王牌中的王牌,在世界范围内都名列前茅。但这不代表它偏科。现在它的商科、计算机、工程等学院也非常强势。我有个读商学院的朋友,他们的教授很多都有在跨国公司担任高管的经历,讲起案例来全是第一手资料,比课本上干巴巴的理论生动多了。

大到迷路的“花园大学”,是真的吗?

是真的,而且比你想象的还要夸张。UPM被誉为“亚洲最大的绿色校园”,占地面积超过1700公顷。我刚来的时候,从宿舍走到教学楼,跟着谷歌地图都走了半个多小时,中间穿过好几片草坪和树林,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走进了哪个国家公园。

校园里有一个巨大的湖,可以玩皮划艇;有一个18洞的高尔夫球场,对外开放,价格便宜到令人发指;甚至还有一个叫“Ladang 16”的鹿园,你可以近距离喂鹿。有一次我跟朋友傍晚在校园里散步,看到一群鹿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那种感觉,真的会让你忘记自己是在一所大学里。

因为校园太大,所以校内巴士是必备的交通工具。几**块**马币就能买一张周票,无限次乘坐。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麻烦,但习惯了之后,坐在校巴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热带植物,听着歌,感觉每天上学都像一次短途旅行。

这种环境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心情会非常好。学习累了,去湖边坐坐,或者在教学楼下的草坪上躺一会儿,压力瞬间就释放了一大半。这对于缓解留学期间的孤独和焦虑,真的有奇效。

大家最关心的:学术压力和教授态度

聊完风花雪月,我们来谈点实在的。UPM的课业到底难不难?教授对我们这些国际生怎么样?

首先,请打消“混日子就能毕业”的念头。马来西亚的公立大学普遍是“宽进严出”。申请的时候可能感觉门槛不算特别高(比如本科雅思要求一般是5.5-6.0),但进来之后,学习就全靠自己了。

这里的教学模式跟国内很不一样。一门课的最终成绩通常由好几个部分构成:平时出勤、课堂表现、个人作业(Assignment)、小组项目(Group Project)、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小组项目,通常需要做大量的文献研究、数据分析,最后还要做一个正式的演讲(Presentation)。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门市场营销课,我们小组的课题是分析一个本地品牌如何进入中国市场。我们不仅要写一份几万字的商业计划书,还要拍摄一个宣传视频,最后在全班和几位教授面前做40分钟的全英文演讲。那段时间,我们小组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从早待到晚,光是排练演讲就进行了不下十次。虽然过程很痛苦,但完成之后,那种成就感和学到的东西,是国内“期末一本书,考完就忘了”的模式无法比拟的。

至于教授,我遇到的大部分都非常专业和友好。他们很乐意在课后为你答疑,你发邮件问问题,基本都会在24小时内回复。他们对国际生没有偏见,反而会因为文化差异,更耐心地解释一些本地的案例。但是,他们也绝对不会“喂饭”。你必须主动去问,主动去学。上课走神、作业抄袭,在这里是绝对的红线,一旦被发现,后果非常严重,轻则课程零分,重则直接开除。

一个月1500块,在大学城活成“土豪”

聊到钱,UPM的性价比简直逆天。我们来算一笔账。

学费:根据专业不同,本科一年的学费大概在2万到4万人民币之间,研究生会稍微高一些。这个价格,对比英美澳动辄三四十万的学费,是不是感觉像白送?

住宿:校内宿舍(他们叫Kolej)非常便宜,一个月的费用大概在400-800人民币,有单人间、双人间可选。缺点是设施相对老旧,而且不一定能申请到。很多留学生会选择在校外合租公寓,比如南城(South City)或者绿苑(The Mines)附近,一个带空调的单间月租也就在800-1200人民币左右。

吃饭:这是最让人幸福的部分!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食堂(Kafeteria),一顿标准的杂菜饭(Nasi Campur),一份米饭,加一个鸡腿、一个蔬菜,通常只需要6-8**马币**(约合10-13人民币)。你没听错!我曾经用5**马币**(约8**块**人民币)吃到过一份有肉有菜有蛋的椰浆饭(Nasi Lemak)。在UPM,实现吃饭自由真的太简单了。

综合下来,不算学费,一个比较节约的留学生,每个月生活费(包括吃、住、交通、通讯)控制在1500-2000人民币是完全可能的。这个生活成本,在国内的一线城市都很难做到吧?

申请的那些“干货”和避坑指南

想来UPM,申请其实并不复杂,但有些细节一定要注意。

准备材料:护照、证件照、高中/大学的成绩单和毕业证(需要做公证和翻译)、雅思或托福成绩单。划重点:马来西亚很多大学接受用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或高中英语成绩来申请语言班,但如果你想直接进入专业课,一份合格的雅思成绩(通常是总分5.5或6.0)是必须的,这能帮你省去读语言班的大半年时间和几万块钱。

申请流程:基本都是通过学校官网的在线申请系统进行。填信息、上传文件、付申请费。这个过程完全可以DIY,找不找中介看个人情况。如果你的英语还不错,喜欢自己掌控进度,DIY完全没问题。如果觉得流程繁琐,怕出错,找个靠谱的中介也能省心。

签证(VAL):拿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Offer Letter)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申请签证批准函(Visa Approval Letter,简称VAL)。这个需要在马来西亚教育全球服务(EMGS)的网站上操作。整个过程会持续1-2个月,一定要耐心,随时关注审批进度。拿到VAL之后,才能去贴签,然后买机票出发。

一个小的避坑建议:尽量在开学前至少3-4个月开始申请,因为马来西亚的行政效率有时候确实有点慢,给各个环节留出充足的时间,避免因为签证问题耽误入学。

说到底,留学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一段探索自我的旅程。在UPM的这几年,我不仅拿到了一个有含金量的文凭,更重要的是,我学会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独立生活,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学会了享受孤独,也享受热闹。

如果你问我,UPM完美吗?当然不。它的校巴有时候会迟到,宿舍的热水偶尔会罢工,有些行政流程也慢得让人抓狂。但哪有完美的选择呢?选择一所大学,就像选择一个未来几年要生活的城市。你需要想清楚,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顶尖的排名和学术声誉?是低廉的留学成本和生活压力?还是一个能让你放慢脚步,真正去感受生活的热带环境?

想明白这个问题,你的答案,自然就清晰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531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