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内卷,我在新西兰留学找到了自己

puppy

如果你也曾被“内卷”压得喘不过气,每天焦虑地刷GPA、抢实习,却忘了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那我的故事你可能会有共鸣。来到新西兰后,我才发现,原来生活不只有一种标准答案。在这里,我把时间“浪费”在徒步、看海和与陌生人聊天上,在南半球的星空下,终于摆脱了peer pressure,不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这不只是一篇留学攻略,更是一个普通女孩找回内心节奏、变得松弛又勇敢的真实记录,希望能给同样迷茫的你一点力量。

写在前面,给迷茫的你
这篇文章不是一份教你如何申上名校、刷高绩点的“成功学”秘籍。它更像是一封长长的信,写给每一个曾在深夜里怀疑自己、被 peer pressure 压得喘不过气的你。如果你也觉得人生像一条拥挤的单行道,不妨停下来,看看南半球的另一条小路,那里有海风、星空,和一个更松弛的自己。

告别内卷,我在新西兰留学找到了自己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

凌晨一点,图书馆只剩下你和清洁阿姨。你揉着酸涩的眼睛,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文献,可脑子里却像一团浆糊。手机屏幕亮起,是大学同学群里弹出的消息,有人拿到了顶级咨询公司的实习 offer,有人雅思考了8.5,还有人晒出了和“大牛”教授的合影。你默默地把手机扣在桌上,心里那股熟悉的焦虑感又涌了上来,像潮水一样,瞬间将你淹没。

我记得出国前,我的生活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瞬间组成的。我叫 Anna,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中国女孩。我的“前半生”和很多人一样,是一条被精心规划好的轨道:重点高中、985大学、刷 GPA、参加商业竞赛、挤破头去大厂实习……我像一只上了发条的兔子,拼命向前跑,生怕一步落后,就会被同龄人远远甩开。我焦虑,我失眠,我甚至会在某个崩溃的深夜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可周围的声音都在说:“大家都这样,熬过去就好了。”

“内卷”,这个词精准地概括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困境。我们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得失去了方向。直到我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放弃了去英美名校卷上加卷的机会,选择了一个听起来有点“佛系”的国家:新西兰。

朋友们不解:“去新西兰?那不是养老的地方吗?” 在他们眼里,这几乎等于自毁前程。但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想去一个可以大口呼吸的地方,一个没人问我绩点、不关心我实习的地方,一个能让我找回自己的地方。

当“KPI”不再是人生的唯一标尺

刚到奥克兰的时候,我非常不适应。下午三点,街边的咖啡馆就坐满了悠闲聊天的人;五点一到,市中心的办公室几乎人去楼空。我的寄宿家庭房东,一位叫 Sarah 的本地阿姨,最大的爱好是侍弄她的小花园,她会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只为给一株玫瑰除虫。我问她:“你不用上班吗?”她笑着说:“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不是吗?”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在我被“996”和“KPI”填满的心湖里,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这种“松弛感”同样体现在学业上。我所在的奥克兰大学,虽然也是世界排名前100的学校(根据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奥克兰大学位列第68位),但学习的氛围却和我之前经历的完全不同。这里的课堂,与其说是单向的知识灌输,不如说是一场平等的对话。教授会鼓励你随时打断他,提出质疑。有一次,在一堂市场营销课上,我因为一个案例和教授的观点不同,鼓足勇气举手反驳。我紧张得手心冒汗,生怕被认为是“挑战权威”。没想到,教授听完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That's a brilliant point, Anna. Let's talk more about it.”

那节课,我们全班就这个话题讨论了半个多小时。下课后,好几个同学跑来和我说,我的想法很有趣。那一刻,我第一次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不是来自获得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来自思考、碰撞和表达本身。在这里,没有“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只有“你的想法是什么”。成绩单上的A+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见解。

新西兰的教育体系非常注重实践和自主性。很多课程的考核方式不是一张试卷定生死,而是由多个部分组成,比如小组项目、个人报告、课堂展示等。我曾为了一个小组作业,和来自德国、印度、巴西的同学一起,泡在图书馆好几个星期。我们争论过、妥协过,也一起熬夜赶过 deadline。最后展示的时候,我们拿了高分,但比分数更宝贵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协作,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如何尊重和理解他人的不同。

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如果说,学术上的转变是让我放下了对“标准答案”的执念,那么新西兰的大自然,则彻底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来新西兰之前,我的人生信条是“时间就是金钱”,每一分钟都要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但在这里,我学会了把时间“浪费”在那些看起来“无用”的事情上。

我开始徒步。新西兰被称为“长白云之乡”,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步道系统。根据新西兰环保部(DOC)的数据,全国有超过900条步道,其中最著名的“九大步道”(Great Walks)更是被誉为徒步者的天堂。我没有去挑战那些高难度的路线,而是从学校附近的小径开始。每个周末,我不再是宅在宿舍里刷剧,而是背上一个简单的背包,带上水和三明治,坐公交车去城市的边缘,一头扎进森林里。

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怀塔克雷山脉(Waitakere Ranges)徒步的经历。空气里满是湿润的泥土和蕨类植物的味道,阳光透过巨大的银蕨叶子,洒下斑驳的光影。耳边只有鸟鸣、风声和自己的心跳声。四个小时的山路,爬到山顶时,我累得几乎虚脱,但当我看到远处黑沙滩上翻涌的塔斯曼海,那一瞬间,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我坐在山顶的岩石上,吹着海风,吃着被压扁的三明治,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让我焦虑到失眠的实习、绩点,在这一刻,都变得那么微不足道。

大自然有一种神奇的疗愈力。它让你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也让你看到生命力的顽强。当你纠结于一次考试没考好,一次面试被拒绝时,去看看那些屹立千年的贝壳杉,去听听冰川融水汇入湖泊的声音,你会发现,你的烦恼,真的只是沧海一粟。

除了徒步,我还爱上了看星星。新西兰南岛的蒂卡普湖(Lake Tekapo)是世界上最大的暗夜保护区之一(Aoraki Mackenzie International Dark Sky Reserve),光污染极低。我曾在一个冬天,和朋友们开车去那里。午夜时分,我们躺在湖边的草地上,抬头仰望。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用肉眼清晰地看到璀璨的银河横贯天际,无数颗星星像钻石一样洒在黑色的天鹅绒上,偶尔还有流星划过。那一刻的震撼,无法用语言形容。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所有的骄傲、自卑、迷茫和不安,都被抚平了。我不再去想“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开始感受“我作为一个生命存在的此刻”。

在“不完美”中,找到真实的自己

新西兰的文化里,有一种很可爱的“东西”,叫做“高罂粟花综合症”(Tall Poppy Syndrome)。简单来说,就是不鼓励过分出挑和炫耀。如果有人过分吹嘘自己的成就,反而可能会被大家“敲打”。这种文化氛围,让我这个曾经活在“别人家孩子”阴影下的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在这里,没有人会因为你选择了一个冷门专业而对你指指点点,也没有人会因为你毕业后选择去开一家咖啡馆而不是进大公司而觉得你“没出息”。我认识一个学法律的朋友,毕业后放弃了律师事务所的高薪 offer,跑去南岛的一个小镇做社区义工;还有一个学计算机的学长,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专业的风景摄影师。他们的选择,在国内的亲戚朋友看来或许是“离经叛道”,但在这里,他们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和祝福。因为大家普遍认为,人生的成功,不是用薪水和社会地位来衡量的,而是你是否过得快乐,是否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为了赚取生活费,我找了一份在咖啡馆打工的兼职。根据新西兰政府规定,国际学生在上课期间每周最多可以工作20小时,假期则可以全职工作。2024年,新西兰的法定最低时薪是23.15纽币,这笔收入足以覆盖我大部分的日常开销,也让我实现了经济上的半独立。

在咖啡馆的工作,比我在国内任何一份光鲜的实习都让我成长。我学会了如何跟各种各样的客人打交道,从步履蹒跚的老奶奶到吵吵闹闹的小学生。我听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分享我的见闻。我的口语在日复一日的“Can I get you anything else?”中变得流利自然。更重要的是,我找回了与人连接的快乐。在国内,我们习惯了用微信交流,用标签定义一个人。但在这里,我发现,每一个看似普通的人,都有着闪闪发光的一面。这种真实而温暖的连接,是任何社交软件都无法给予的。

我不再追求“完美”。我的英语依然带着口音,我做的拉花依然不够标准,我写的论文依然会被教授圈出语法错误。但我接受了这样的自己。我不再因为一点点不完美而苛责自己,因为我发现,正是这些不完美,才构成了一个真实、鲜活的我。我开始学着爱上这个有点笨拙、有点迷糊,但一直在努力变得更好的自己。

这段留学经历,新西兰没有给我一份顶级投行的 offer,也没有让我的简历变得金光闪闪。但它给了我更宝贵的东西:一种松弛感,一种不被外界标准绑架的勇气,和一种重新定义自己人生的能力。

我不再把人生看作一场需要冲刺的百米赛跑,而是把它当作一场有趣的徒步。路上有陡坡,有泥泞,但更多的是意想不到的风景和不期而遇的惊喜。走得快或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用自己的节奏,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曾被“内卷”的浪潮裹挟着,感到身心俱疲,也许你可以试着停下来想一想:

这个周末,能不能放下手里的习题集,去爬一座家附近的小山?

下一次小组讨论,能不能勇敢地提出一个哪怕不成熟,但却是你真实思考过的想法?

今天晚上,能不能关掉手机,给自己放一个小时的“电子安息日”,就静静地发会儿呆?

找回自己,不需要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它藏在每一个你为自己做出的,微小而勇敢的选择里。别怕走弯路,别怕和别人不一样。因为南半球的星空告诉我,人生最好的剧本,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一笔一划,写出来的。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696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