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U教会我的,不止是GPA

puppy

刚来MSU那会儿,我跟很多人一样,满脑子都是怎么把GPA刷得漂亮。但在这里待久了才发现,斯巴达真正教会我的,远不止是成绩单上的那个数字。是在零下二十度的暴雪天,深一脚浅一脚赶去上课的执着;是在图书馆和陌生的同学为一个项目通宵奋战的温暖;是在社团活动里找到热爱,第一次独立解决生活难题后的那份成就感。GPA固然重要,但这些真实又鲜活的瞬间,才是我留学路上最闪亮的勋章。如果你也曾对分数感到迷茫,或许我的故事能给你一些不一样的答案。

留学心态小贴士
把GPA看作成长的“副产品”,而不是唯一的目标。你会发现,当你在体验生活、参与活动、锻炼能力时,一个不错的GPA自然会水到渠成。这趟旅程的宝藏,藏在分数之外的每一个角落。

MSU教会我的,不止是GPA

嘿,大家好,我是lxs.net的小编,也是一个刚从MSU毕业没多久的“老”斯巴达。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个可能有点老生常谈,但又无比真实的话题——GPA。

还记得大一的第一个Finals Week,我抱着一本厚得能当枕头的微积分课本,在Main Library三楼的角落里,靠着咖啡和泡面续命。窗外是东兰辛标志性的大雪,安静又冰冷。我的眼里只有公式、例题和那个让我焦虑的数字——4.0。我当时觉得,来美国留学,不刷出一个闪闪发光的GPA,简直就是对我爸妈钞票的背叛,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任。

那段时间,我推掉了一切社交,错过了人生第一场NCAA橄榄球赛,甚至连室友约我去著名的MSU Dairy Store吃冰淇淋都狠心拒绝了。期末成绩出来,确实还不错,3.9几,离我的目标很近。可我看着成绩单,心里却空落落的,除了“哦,考得还行”之外,没有任何喜悦。那个冬天,我记忆里只有图书馆的灯光和雪地的白色,单调得像一张白纸。

很多年后,当我收拾行囊准备离开这片熟悉的校园时,我翻看着相册,脑海里闪过的,却都不是那些为了GPA熬过的夜。而是那些更鲜活、更滚烫的瞬间。我想,这可能才是MSU,这所坐落在玉米地里的大学,真正想教给我们的东西。

在零下二十度的暴雪里,学会什么是“硬核”

来密歇根之前,我对冬天的所有想象,都来自于文艺作品里的“雪花飘飘”。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冬天,是硬核求生模式。东兰辛的年均降雪量能达到50英寸(约127厘米),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体感温度动不动就降到零下二十摄氏度。对于一个在南方长大的孩子来说,这简直是降维打击。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大二的一节早八课。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夜暴雪,第二天早上起来,整个世界都被埋了。CATA公交系统部分停运,路上的积雪没过了脚踝。我看着手机上显示的-22℃,挣扎了三秒钟,还是裹上最厚的羽绒服,戴上帽子围巾手套,全副武装地冲进了雪里。

从宿舍到教学楼,平时十五分钟的路,那天我走了快四十分钟。深一脚浅一脚,每一步都像在跟地球引力作斗争,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路上能看到稀稀拉拉的同学,每个人都缩着脖子,呼出的白气瞬间结成冰霜。那一刻,真的有种“风雪夜归人”的悲壮感。

当我终于踩着上课铃声冲进温暖的教室,摘下帽子,看到镜子里自己冻得通红的鼻子和眉毛上挂着的冰渣时,我突然笑了。那种感觉很奇妙,不是辛苦,而是一种征服的快感。教授看到我们这群“幸存者”,也笑着说:“Welcome, true Spartans.”

那一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吉祥物是斯巴达勇士。这片土地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困难是常态,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迎难而上。这种从身体到意志的磨砺,是任何一门4.0的课程都给不了的。后来,无论是遇到多难的Project,还是多复杂的求职流程,我都会想起那个走在雪地里的早晨。连那样的天气都打不败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在图书馆的深夜里,找到并肩作战的温暖

如果说暴雪教会我独立面对困境,那么图书馆里的无数个夜晚,则让我懂得了团队的意义。MSU的主图书馆(Main Library)是个神奇的地方,6层楼高,藏书超过500万册。平时它是安静的知识殿堂,到了期末,就变成了我们这群学生的“战场”和“避难所”,24小时开放,灯火通明。

大三时,我选了一门市场营销的核心课,期末是一个小组项目,要求为一家本地企业做一份完整的营销方案。我们组五个人,来自三个不同的国家,之前互相只是点头之交。刚开始,我们在线上沟通,效率极低,每个人都想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生怕多做一点就吃了亏。

眼看Deadline越来越近,我们只好约在图书馆的Group Study Room里“决一死战”。第一天晚上,气氛尴尬得能抠出三室一厅。大家对着电脑,敲敲打打,很少交流。直到凌晨一点,所有人都筋疲力尽,一个美国小哥突然说:“Guys, this is not working. How about we order some pizza and actually talk?”

那份深夜的披萨,仿佛一个破冰的魔法。我们一边吃,一边开始真正地聊天,从项目聊到各自的文化,从对未来的规划聊到最近看的电影。我发现,那个看起来很高冷的韩国女生,其实是个隐藏的段子手;那个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印度同学,逻辑思维能力超强。隔阂消失了,我们开始真正地作为一个团队去思考。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一起头脑风暴,一起为了一个数据争得面红耳赤,也一起在累到不行的时候,轮流去买咖啡提神。我们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进度飞快。最后交稿前夜,我们围坐在一起,看着屏幕上那份凝聚了所有人智慧和汗水的PPT,那种满足感和战友情,远比最后拿到的A来得珍贵。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GPA或许能证明你的学习能力,但与人协作、沟通、建立信任的能力,才是未来职场上更重要的通行证。在MSU,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些愿意在深夜跟你分享一块披萨、帮你检查语法错误的陌生同学,是留学路上最温暖的光。

在900个社团里,解锁一个全新的自己

MSU最让我着迷的一点,是它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这里有超过900个注册学生组织(RSOs),涵盖了学术、文化、艺术、体育、职业发展等你能想到的一切领域。每年开学的“Sparticipation”活动,上百个社团在体育场摆开阵势招新,那场面,比庙会还热闹。

刚开始,我跟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害羞,不敢主动去跟外国人交流,只混迹在华人学生的圈子里。后来,在学长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加入了一个叫做“Spartan Consulting Club”的社团。这是一个为对咨询行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培训和实践项目的组织。

刚加入时,我简直是个“小透明”。每周的例会,听着周围的美国同学流利地讨论着各种商业案例,我连插话的勇气都没有。但我没有放弃,我逼着自己提前预习材料,把想说的观点现在纸上写下来,哪怕只是提出一个很小的问题。慢慢地,我开始能跟上他们的节奏,甚至能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

社团给了我一个将课堂知识付诸实践的机会。我参与了一个真实的项目,为一家当地的非营利组织提供运营效率提升的建议。我们像一个真正的咨询团队一样,进行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客户访谈。我第一次独立给客户打电话,紧张得手心冒汗;第一次站在会议室里,向客户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激动得声音发抖。当我们的方案最终被客户采纳,并收到了他们的感谢信时,那种巨大的成就感,是任何考试都无法比拟的。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的简历变得丰富,更重要的是,它彻底重塑了我的自信。我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和母语者流畅地辩论,可以解决真实世界里的复杂问题。我不再是那个只知道埋头刷分的书呆子,我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也看到了一个更多元、更有能力的自己。GPA只是一个维度的评价,而这些社团活动,则为你打开了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无数个新维度。

走出象牙塔,才看清留学的真正价值

MSU的Career Services Network(职业服务网络)非常强大,每年会举办多场大型招聘会,吸引数百家全球知名企业来到校园。根据2022-2023年的数据,超过85%的MSU本科生在毕业前至少完成了一次实习、合作教育或研究经历。这些资源,就像一座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我大三的暑假,通过学校的求职平台Handshake,找到了一份在底特律的实习。第一次租房,第一次独立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第一次在纯英文的环境里工作。这些挑战,远比任何一门课程的final exam来得复杂。

工作中,我发现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很重要,但如何将它们应用到实际,如何与不同背景的同事有效沟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任务,这些“软技能”同样关键。我在实习中学到的东西,让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和独立。

这段经历也让我反思,我们拼命刷GPA,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份好工作,一个好的人生吗?但企业在招聘时,除了看你的成绩,更看重你的实践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这些,恰恰是在GPA之外的世界里才能学到的。

所以,如果你现在也正为了GPA而焦虑,不妨抬头看一看。

去Beaumont Tower下听一次钟声,感受那份宁静和历史感。

沿着Red Cedar River跑一次步,看看河里的鸭子和夕阳。

去Wharton Center看一场百老汇的演出,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或者,就只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躺在Ad Sci草坪上,什么都不想。

请记住,你的留学生活,不应该只是一张越来越好看的成绩单。它应该是一本写满了故事、充满了欢笑和泪水、独一无二的青春纪念册。那些在大雪里跋涉的执着,在深夜里分享的披萨,在舞台上闪耀的自信,才是你留学路上,最闪亮的勋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6886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