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商科本科选校,这些潜规则你必须懂

puppy

正在为英国商科选校头疼?感觉每个学校都很好,排名也查了一大堆,但心里还是没底?那是因为你可能忽略了那些招生官不会明说的“潜规则”!比如,为什么有些大学不是G5,却是投行、四大眼里的“香饽饽”?伦敦和非伦敦的商学院,对你未来实习和就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有,同样是商科,读金融、市场营销和管理,学校选择的门道其实完全不一样。别只盯着冷冰冰的综合排名啦,这篇文章会带你深扒英国商学院背后的真实圈子和就业风向,帮你精准定位,不让几年的努力和高昂的学费白白浪费。

英国商科选校核心避坑指南
误区一:只看综合排名。
真相:投行、四大、顶尖咨询公司都有自己的“Target School List”(目标院校名单),这份名单和QS、Times排名不完全重合。Warwick, Bath, Durham这些学校在雇主心中分量超重。
误区二:非伦敦不去。
真相:伦敦有无与伦比的资源,但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曼城、爱丁堡、巴斯等地的顶尖商学院,不仅能提供高质量的校园生活,其在特定行业的就业优势和校友网络同样强大。
误区三:商科选校一个标准。
真相:金融、市场营销、管理学的“神校”完全不同。申金融要看学校的数理能力和在金融城的人脉;申市场营销要看学校和快消、奢侈品行业的联系;申管理要看学校的综合声誉和课程灵活性。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专门帮大家扒干货的小编。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收到一个学妹的私信。她叫Sarah,手握好几个offer,其中一个是QS综排前50的A大学,另一个是综排稍低但商学院极强的B大学。她全家纠结了快一个月,最后还是选了名气听起来更大的A大学。当时她跟我说:“排名高,回国我爸妈跟亲戚说起来也有面子嘛。”

一年过去了,前几天我俩又聊天。Sarah在为春季实习(Spring Week)的申请头疼,投了几十份简历,大部分石沉大海。而她一个当初去了B大学的朋友,却轻松拿到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面试邀请。Sarah很困惑:“明明我的学校排名更高,为什么那些顶级公司看都不看我一眼?”

Sarah的经历,可能戳中了很多正在选校的同学的心。你是不是也把QS、Times排名榜翻了无数遍,对着一堆听起来都差不多的学校名字,感觉自己像在玩“连连看”?感觉每个都很好,但又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适合你的“金饭碗”?

问题就出在,你可能只看到了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那些冷冰冰的排名数字。而水面之下,那些招生官不会在官网上写出来、但却深刻影响你未来就业的“潜规则”,你可能完全忽略了。这篇文章,我就带你潜入深水区,好好聊聊英国商科本科选校背后,那些真正的“游戏规则”。

别被排名“绑架”了!揭秘投行和四大的“Target School”名单

咱们先来破解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迷思:是不是学校综合排名越高,商科就业就越好?

答案是:大错特错!

在英国,尤其是伦敦金融城(The City)和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那些顶级投行、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的HR眼里,他们有一份心照不宣的“Target School List”(目标院校名单)。他们每年会投入大量预算和人力,定点到这些学校开宣讲会、办社交活动、招实习生。如果你的学校在这份名单上,恭喜你,你的简历被看到的几率会呈指数级上升。

这份名单跟我们熟知的综合排名榜单,既有重合,更有巨大的差异。

第一梯队,毫无疑问是G5里的“金三角”:牛津(Oxford)、剑桥(Cambridge)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这三所学校是英国精英教育的顶峰,无论你想去高盛做投行,还是去麦肯锡做咨询,它们都是通行证。根据权威求职网站eFinancialCareers在2023年发布的数据,在分析顶级投行初级分析师的简历库时,LSE、UCL、牛津、剑桥和华威大学(Warwick)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五所英国大学。

看到了吗?Warwick出现了!这就引出了我们要说的重点——那些不在G5,却稳坐Target School名单的“狠角色”。

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华威绝对是英国商科界一个“bug”级的存在。它的综合排名常年在英国10名左右,但它的商学院(WBS)在业界的声誉,尤其是金融和会计领域,是完全可以和G5掰手腕的。为什么?因为华威的教学风格极其务实,课程设置紧贴行业需求,校友网络在金融城盘根错节。一个在摩根大通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每年招收的实习生里,Warwick的学生数量经常能排进前三。对于想进投行的同学来说,Warwick的MSc in Finance课程更是被誉为“投行敲门砖”。

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巴斯大学是另一个被排名“耽误”的实力派。它的管理学院常年位居英国前列,最大的王牌是它的“Placement Yea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明治”课程——学生在大三时会有一整年的时间去企业全职实习。这个制度太香了!这意味着巴斯的学生毕业时,已经拥有了一年的全职工作经验。对于极其看重实践经验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来说,巴斯的毕业生简直是完美人选。根据巴斯大学自己的就业报告,其管理学院超过90%的学生在毕业后6个月内找到工作或继续深造,其中不乏进入四大、联合利华、IBM等顶尖公司的。

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作为一所古老的学院制大学,杜伦听起来“文科气息”很重,但它的商学院同样是各大顶尖雇主的心头好。杜伦的学生被认为基础扎实、作风严谨,非常受传统金融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的青睐。在LinkedIn上搜索一下,你会发现在伦敦金融城工作的杜伦校友数量非常庞大,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互助圈子。

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作为苏格兰最古老的大学,威廉王子的母校,圣安的贵族气质和学术声誉毋庸置疑。它的管理学(Management)专业尤其出名,课程设置灵活,学术声誉极高,毕业生深受各类管理培训生项目的欢迎。

所以你看,选校不能只做个“排名党”。你要去研究,你心仪的行业和公司,到底偏爱哪些学校的毕业生。这个信息,去LinkedIn上搜一搜目标公司的员工毕业院校,或者去Wall Street Oasis、eFinancialCareers这类行业论坛上潜潜水,比你看一百遍排名榜单都有用。

“伦敦圈” vs “地方圈”:你的大学地理位置,决定了你的实习天花板?

解决了学校名气的问题,下一个纠结的点就来了:我应该去伦敦,还是去伦敦以外的城市?

这绝对是一个关乎真金白银和未来机会的战略性问题。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说。

选择伦敦:一张通往“名利场”的地铁票

伦敦的优势,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机会。它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是欧洲的商业心脏。所有你想得到的大公司——投行、咨询、科技巨头、奢侈品牌——都在这里设立了总部或欧洲总部。

在伦敦读书,意味着什么?

1. 无与伦比的近距离接触。高盛在Fleet Street办一个下午的Coffee Chat,你在LSE或King's College,午饭后溜达过去就行。麦肯锡在Canary Wharf有个Insight Day,你坐半小时DLR就到了。而如果你在爱丁堡或者曼彻斯特,你需要提前订火车票、请假,舟车劳顿一天,成本和精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对于商科学生来说,networking is everything(人脉就是一切)。在伦敦,你拥有参加这些活动的主场优势。

2. 海量的实习机会。除了暑期实习这种大项目,伦敦还有大量的学期中实习(part-time internship)和春季实习(Spring Week,主要针对大一学生)。这些机会往往要求学生能灵活地每周工作一两天,这对于非伦敦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在UCL读经济的朋友,大二的时候就在一家精品投行做兼职,毕业时简历已经比别人厚了一大截。

3. 信息的绝对领先。最新的行业动态、最前沿的商业模式、最有价值的行业峰会,都首先发生在伦敦。在这里,你呼吸的空气里都充满了商业的气息。

当然,代价也是巨大的。根据Save the Student网站2023年的学生生活成本调查,伦敦学生的平均月生活费高达£1000以上,远高于£800左右的英国平均水平。房租、交通、社交,每一样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这里的竞争也最激烈,你的同学可能都是来自全球的顶尖人才,压力可想而知。

选择非伦敦:更专注的成长和独特的圈子

那么,去伦敦以外的城市读书,就意味着输在了起跑线上吗?当然不是!

1. 性价比更高的生活。同样的生活质量,你在曼彻斯特、伯明翰或者布里斯托的花销可能只有伦敦的60%-70%。省下来的钱,无论是用来投资自己,还是减轻家庭负担,都很有意义。

2. 纯粹的校园体验。像Warwick、Bath、Durham这些大学,都有非常浓厚的校园文化。同学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你能更专注于学习和社团活动,体验一个更纯粹的大学生活。这种环境,对于你建立深度的人际关系网络非常有帮助。

3. 强大的区域经济中心。不要小看伦敦以外的城市。曼彻斯特是英国北方的经济引擎,金融科技和媒体行业非常发达,BBC的总部就在这里。爱丁堡是欧洲重要的金融服务中心之一,尤其在基金管理和银行业方面实力雄厚。布里斯托则是航空航天和创意产业的重镇。在这些城市读书,你同样可以接触到当地的行业龙头,找到优质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比如,曼彻斯特大学的Alliance 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它的毕业生在英国北部的就业市场极具竞争力。很多四大的曼城办公室,都非常偏爱曼大的学生。

所以,如何选择?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家庭条件优越,性格外向,目标就是顶级投行和咨询,并且有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那么伦敦的LSE、IC、UCL、KCL是你的不二之选。但如果你更看重性价比,希望有一个更舒适、更专注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本身又是行业认可的Target School(比如Warwick, Bath),那么选择非伦敦地区,然后利用假期时间去伦敦实习,是一条非常聪明的路径。

术业有专攻!金融、市场营销、管理学,选校思路大不同

最后一个“潜规则”,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同样是商科,不同的专业方向,对学校的选择侧重是完全不一样的。把所有商科专业混为一谈,用同一个标准去选校,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你想读金融/会计(Finance/Accounting):

这个方向,是典型的“精英俱乐部”游戏。你的目标是进入一个“圈子”。

你需要关注的指标:

  • 量化能力和数学声誉:顶级金融行业非常看重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所以,那些数学、经济学系非常强的大学,其金融专业也自然水涨船高。LSE、Warwick、IC、UCL在这方面都是顶尖的。
  • Target School地位: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详细讲了。LSE、Warwick、UCL、Bath、Durham等学校是首选。
  • 专业认证:对于会计专业的同学,课程是否豁免ACCA、CIMA等专业资格考试的科目非常重要,这能为你未来的考证之路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和巴斯大学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提供了大量的豁免科目。

案例:一个想去投行做Quant(量化分析师)的同学,IC的数学与金融统计专业,或者Warwick的MORSE(数学、运筹学、统计学和经济学)专业,可能比某些学校的纯金融专业更有优势,因为前者更能证明你的数理硬实力。

如果你想读市场营销(Marketing):

这个方向,需要的是创意、实践和对消费者心理的洞察。选校的逻辑和金融完全不同。

你需要关注的指标:

  • 学院的行业声誉:不要只看大学的综合排名,要深入了解其市场营销系的实力。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院的市场营销系是全英乃至全世界的翘楚,常年在各大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它的研究实力和行业联系都非常强。
  • 与行业的紧密联系:学校是否和大型快消公司(如宝洁、联合利华)、广告公司(WPP集团)、奢侈品集团有合作项目?是否有机会参与真实的市场策划?巴斯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以其对消费者行为心理学的深入研究而闻名,非常受相关行业欢迎。
  • 专业认证:课程是否受到英国特许营销协会(CIM)的认证?这是行业内含金量很高的一个凭证。

案例:一个梦想进入欧莱雅做品牌经理的同学,选择兰卡斯特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远比去一个投行Target School读一个普通的商科专业要明智得多。因为在兰卡,你能接触到最前沿的营销理论,你的教授可能就是行业大牛,你的同学也都是志同道合的未来营销精英。

如果你想读管理学/国际商务(Management/International Business):

这个方向相对宽泛,培养的是通识的商业人才。因此,学校的综合品牌效应和课程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你需要关注的指标:

  • 学校的综合声誉和品牌:因为专业不设限,毕业后可以进入各行各业,所以一个响亮的、有口皆碑的学校名字会是你的万能敲门砖。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管理学就享有极高的声誉,它的毕业生广受各大公司管理培训生项目的青睐。
  • 课程的灵活性和选修课:优秀的管理学课程会提供丰富的选修方向,让你在大二、大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攻金融、市场、人力资源或战略等方向。KCL的管理学课程就因其地处伦敦和课程设置灵活而备受推崇。
  • 国际化视野和交换机会:专业名称里带“国际”两个字,就要看学校是否真的能提供国际化的环境和机会,比如海外交换项目、国际学生比例等。

案例:一个对未来职业方向还不太确定,但希望保持最大可能性的同学,选择圣安、杜伦、巴斯这类综合声誉好、课程设置经典的管理学专业,会为他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之后是去咨询、快消还是自主创业,都有足够的底气。

别做信息的搬运工,要做自己人生的CEO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选校,是你为自己未来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做的一次最重要的商业决策。别偷懒,别盲从,也别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中介身上。

排名、攻略、经验分享,这些都是信息,但信息本身没有价值,你如何分析、筛选、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判断,才决定了它的价值。

所以,关掉那些让你眼花缭乱的排名网页,去做点真正有用的事吧。

去LinkedIn上,找到你想去的公司,看看在那里工作的年轻分析师们,他们都是从哪里毕业的?给他们发一封真诚的邮件或私信,问问他们在大学里的经历。大多数人都很乐意分享。

去问问你自己,你到底喜欢什么?是和数字打交道的快感,还是用创意影响他人的成就感?你渴望在国际都市的中心感受脉搏,还是想在宁静的校园里沉淀自己?

记住,没有绝对“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你的那一个。你即将投入的,是几年的青春和上百万的学费,这笔投资,值得你花一百倍的精力去做尽职调查。

学校的名字只能带你走到面试的门口,但真正让你拿到offer、走得更远的,是你在这几年里,看过的风景,见过的人,和最终塑造出的、独一无二的你自己。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56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