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女王大学前,你需要知道的几件“潜规则” |
|---|
| 准备好你的三色装备(蓝、金、红),从T恤到脸上的油彩,你很快就会用上的! |
| 学会唱“Oil Thigh”校歌,至少会哼那段魔性的旋律,迎新周全靠它破冰。 |
| “学生ghetto”的房子要早点抢,不然真的只能住“湖景房”(离得超远那种)。 |
| Homecoming返校节很嗨,但也要注意安全,跟着学校的官方指引走,别上头。 |
我还记得自己刚到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的第一个下午。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站在Union Street的路口,看着周围一栋栋灰色的石头房子,感觉自己像是误入了某个欧洲电影的片场。当时我手机没网,地图APP罢工,正一脸懵圈地找宿舍楼,心里那叫一个慌。
就在这时,旁边走过来两个穿着深紫色皮夹克的学长,他们看到我窘迫的样子,笑着问:“Hey, you look lost. Need a hand?” 我当时英语还磕磕巴巴,连比带划地解释我要去哪个宿舍。结果,他们二话不说,一个帮我扛箱子,一个带路,硬是把我送到了宿舍门口。路上他们还热情地给我讲哪个食堂好吃,哪个教授的课给分高。那件紫色的夹克,后来我才知道,是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的标志,而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和归属感,就是我在这里感受到的第一份“女王范儿”。
这件小事,让我瞬间明白,选择一所大学,不只是选一个排名或者一个专业。你是在选择未来四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你将要沉浸其中的一种“气场”。这种气场,决定了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人,经历什么样的故事,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如果你正在考虑女王大学,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的一封“学姐的私信”,带你看看在这里读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神仙体验。
每天上课,都像在逛霍格沃茨城堡
说真的,女王大学的颜值,绝对是它最圈粉的硬实力之一。你根本不用特意去逛景点,因为整个校园就是个巨大的、活生生的历史建筑群。学校大部分建筑都是用本地特有的石灰岩(limestone)建成的,这种灰色的石头在阳光下会泛着淡淡的金色,显得特别有质感。
你每天上课的路线可能是这样的:穿过有着巨大拱门和钟楼的Grant Hall,感觉自己要去参加魔法学院的开学典礼;路过爬满常春藤的Douglas Library,那古朴的窗户和厚重的木门,让人忍不住想进去翻一翻古老的魔法书;然后在现代化的Stauffer Library里通宵赶due,透过落地窗看着外面古老的校园,有种时空交错的奇妙感觉。
这可不是我瞎吹。女王大学的校园被誉为“加拿大最美的校园”之一,其历史核心区拥有超过80座石灰岩建筑,这种统一的建筑风格在北美大学里非常罕见。走在校园里,你真的会有一种强烈的“精英感”和历史沉淀感。这种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会让你觉得,知识就应该在这样神圣的地方被探讨和传承。
校园的地理位置也是一绝。它就坐落在安大略湖的湖畔。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下课后,可以花五分钟走到湖边,吹吹风,看看帆船,瞬间就能把写论文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金斯顿(Kingston)这座城市本身也小而精致,曾是加拿大的第一个首都,历史悠久,安全系数极高。根据Rentals.ca在2023年的报告,金斯顿被评为加拿大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犯罪率远低于多伦多、温哥华等大城市。在这里生活,你既能享受到城市的便利,又能拥有小镇的宁静和安全感,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来说,简直太友好了。
有一种骄傲,叫“一日三色,终生为蓝”
如果说颜值是女王大学的“面子”,那它深入骨髓的社区文化和“三色精神”(Tricolour Spirit)就是它的“里子”。女王大学的代表色是蓝、金、红三色,但这三种颜色在这里早已经超越了颜色本身,变成了一种身份认同。
这种感觉,你在迎新周(Frosh Week)的第一天就能体会到。女王大学的迎新周是全加拿大最有名、最疯狂的之一。你会被分到不同的小组,由学长学姐(他们被称为“Frosh Leaders”)带着你参加各种活动。你会学唱学校的战歌“Oil Thigh”,这是一首旋律超级魔性的盖尔语歌曲,就算你完全不懂歌词,也会被那种成千上万人一起高唱、跳舞的氛围瞬间点燃。每个学院还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比如工程学院的学生会把头发和身体染成紫色,浩浩荡荡地在校园里游行,场面相当壮观。这可不是什么恶作剧,这个传统源于一个历史悠久的校园故事,如今已经演变成工程学院荣誉和团结的象征。
迎新周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忘记陌生和胆怯,完全融入女王大学这个大家庭。在这里,没人会让你感觉自己是个“外人”。
而这种社区凝聚力的顶峰,无疑是每年秋天的返校节(Homecoming)。到时候,成千上万的校友会从世界各地回到金斯顿,穿上他们当年印有毕业年份的夹克,整个城市都会变成一片三色的海洋。你会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校友和朝气蓬勃的新生一起在Richardson Stadium为学校的橄榄球队加油呐喊,那种跨越了几代人的传承感和自豪感,真的会让你热泪盈眶。根据女王大学校友会的数据,每年返校节都会吸引超过1万名校友返校,是加拿大规模最大的校友活动之一。
当然,这种强大的社区感也体现在日常。女王大学拥有超过450个由学生自己运营的俱乐部,这个数字由女王大学学生政府(Alma Mater Society, AMS)认证,涵盖了学术、体育、艺术、文化、公益等你能想到的所有领域。想玩魁地奇?有!想研究中世纪历史?有!想加入一个品茶社?也有!这意味着你总能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当时就加入了一个徒步俱乐部,周末和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起去探索金斯顿周边的国家公园,不仅锻炼了身体,英语口语也突飞猛进,还交到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学霸遍地走,想“摆烂”都难
别看女王大学的校园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就以为这是个“party school”。恰恰相反,这里的学术氛围浓厚到让你不敢有丝毫懈怠。毕竟,女王大学常年位列加拿大顶级大学的行列。在加拿大最具权威的《麦克林》杂志(Maclean's)2024年大学排名中,女王大学在“医学博士类”大学中稳居前列,其商科、工程、医学、人文社科等专业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尤其是它的史密斯商学院(Smith School of Business),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它的本科商科(Commerce)项目常年被评为加拿大第一,毕业生就业率高得惊人。根据商学院官方发布的数据,超过96%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后6个月内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起薪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走在商学院的Goodes Hall里,你会看到西装革履的同学们行色匆匆,讨论着最新的商业案例,那种精英氛围会让你不自觉地挺直腰板。
我不是商学院的,但也能感受到那种“学霸环绕”的压力和动力。在女王大学,图书馆是另一个“战场”。Stauffer Library是24小时开放的社交型图书馆,考试周期间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你总能看到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问题。而隔壁的Douglas Library则像一个安静的圣殿,被称为“哈利波特图书馆”,里面是那种你需要保持绝对安静,进行深度思考的地方。在这种环境下,身边的人都在奋笔疾书,你真的不好意思掏出手机刷短视频。
这里的教授也非常给力。女王大学的师生比大约是19:1,在同类研究型大学中算是非常不错的。这意味着你和教授有更多的互动机会。大部分教授都非常欢迎你在他们的Office Hours(办公时间)去提问,无论是学术问题还是职业规划,他们都乐于分享自己的见解。我曾经因为一篇历史论文的选题而苦恼,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找了我的教授,结果我们在他办公室聊了一个多小时,他不仅帮我理清了思路,还推荐了好几本关键的参考书。那种被顶尖学者认真对待的感觉,给了我巨大的鼓励。
在金斯顿生活,体验“刚刚好”的舒适
对于留学生来说,大学所在的城市也是体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斯顿就是一个“刚刚好”的城市。它不像多伦多那样喧嚣和昂贵,也不像一些真正的“大农村”那样无聊。它的大小适中,充满活力,而且生活成本相对合理。
大多数女王大学的学生都住在一个叫做“University District”的区域,我们亲切地称之为“学生Ghetto”。别被“Ghetto”(贫民区)这个词吓到,这只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戏称。这里其实是金斯顿最安全、最方便的社区之一,整个区域里住的几乎全是学生。住在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离校园近,你完全可以睡到上课前15分钟再起床,然后慢悠悠地晃到教室。而且,你的邻居都是同学,社交活动非常方便,随时可以串门开party或者组建学习小组。
当然,生活不止学习。金斯顿的downtown区域,沿着Princess Street,布满了各种特色小店、咖啡馆、餐厅和酒吧。金斯顿的人均餐厅拥有量在加拿大是数一数二的,从精致的法餐到地道的泰国菜,总能满足你的味蕾。到了周末,你可以去Springer Market Square的农夫市场逛逛,买点新鲜的蔬果和手工艺品,或者夏天去Wolfe Island骑行,冬天在广场的溜冰场滑冰。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很惬意,能让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找到放松和呼吸的空间。
对于我们国际学生来说,女王大学国际中心(QUIC)是一个必须知道的宝藏机构。它就像我们在学校的“娘家”。从签证咨询、报税指导,到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QUIC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我刚来的时候,参加了他们组织的“如何适应加拿大课堂文化”的讲座,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跟教授互动、如何参与小组讨论等,帮我快速地度过了适应期。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在女王大学读书,是什么神仙体验?
它可能不是最完美的,这里的冬天很长很冷,“学生ghetto”的房子又老又难抢,课程的压力也常常让你想哭。但它给你带来的,远比这些挑战要多得多。
它给你的是一种归属感。无论你来自哪里,说着什么样的语言,只要你穿上那件三色的卫衣,喊出那句“Cha Gheill!”(女王大学的盖尔语校训,意为“永不投降”),你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它给你的是一种平衡感。你可以在古老的城堡里接受最前沿的知识,也可以在狂热的派对后去静谧的湖边思考人生。学术的严谨和社区的活力在这里完美融合。
女王大学给你的,不只是一张世界名校的文凭,更像是一枚刻着三色印记的戒指,一旦戴上,就一辈子都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所以,别再问别人在这里读书是什么体验了。你真正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你,准备好成为那个骄傲地属于这里的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