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留澳,规划PR看这篇就够

puppy

毕业在即,是不是一边憧憬未来,一边又为留澳PR的事儿头大?感觉网上的信息看得眼花缭乱,政策说变就变,自己的PR之路就像在开盲盒?别担心,这篇“上岸”指南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从你还在读书时如何选课、积攒经验,到毕业后怎么无缝衔接485工签,再到如何针对189、190、491等不同签证,精准规划自己的加分项(比如PY、NAATI、工作经验),我们都用大白话给你讲得明明白白。告别迷茫,拒绝踩坑!看完这篇,让你对自己的PR规划心里有底,不再焦虑。快来解锁你的留澳蓝图吧!

PR规划核心思路速览
读书时:专业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提前查询职业清单,课程紧贴移民方向,有意识地积攒相关实习或工作经验。
毕业后:光速申请485工签!这是你留在澳洲积攒经验、准备PR的“黄金缓冲期”,千万别错过申请时机。
凑分期:英语、工作经验是王道。PY、NAATI、偏远地区学习是高效“充电宝”,根据自身情况精准选择。
递交时:看清189、190、491的区别。分数高就冲189,分数差点但有州政府青睐的专业就选190,愿意去偏远地区发展就果断选491。
心态上:PR是场持久战,不是冲刺跑。政策随时在变,保持信息更新,放平心态,做好Plan B。

毕业留澳,规划PR看这篇就够

上周六,我参加了朋友小A的毕业派对。公寓里挤满了人,音乐开得很大,大家笑着闹着,庆祝终于告别了没完没了的due day和final exam。小A穿着新买的裙子,妆容精致,看起来是全场最开心的主角。可当人群散去,她把我拉到阳台上,吹着墨尔本晚间的冷风,突然问我:“你说,我还能在这里待多久?”

我一时语塞。我知道,她的学生签还有不到三个月就要到期了。白天,她是那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毕业生;到了晚上,她就变成了那个在移民局官网、各大留学论坛里疯狂刷帖,被“EOI分数”、“职业评估”、“州担保清单”这些词搞得头晕脑胀的焦虑小女孩。她说,感觉自己的未来就像在开一个不知道结果的盲盒,充满了不确定性。

我相信,小A的焦虑,几乎是每一个想在毕业后留在澳洲的留学生都经历过的。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政策说变就变,问了十个中介可能有十一种说法。今天,我就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像朋友聊天一样,用大白话把毕业留澳这条路给你捋清楚。别怕,这篇指南就是为你准备的“上岸地图”,咱们一步一步来。

还在读书?你的PR之路已经开始了!

很多同学觉得,PR是毕业之后才要考虑的事。大错特错!其实,从你选择专业的那一刻起,你的PR之路就已经悄悄开始了。澳洲的技术移民,本质上是一个“打分制”的游戏,而你的专业,就是你入场游戏时选择的“英雄角色”,有些英雄天生技能点高,打怪升级就快;有些则需要你后期疯狂“氪金”买装备。

这里的“英雄角色”强不强,主要看你的专业在不在澳洲的“技术移民职业列表”(Skilled Occupation List)上。这个列表直接决定了你毕业后有没有资格申请技术移民。比如IT、工程、护理、教育、会计这些专业,常年都是列表上的“优等生”,路子相对宽一些。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的两个朋友,小C和小D,差不多同时来澳洲读硕士。小C读的是IT里的网络安全方向,这个专业在澳洲需求量极大。他在读书期间,就通过学校的career hub找到了一个本地公司的实习,毕业前就拿到了return offer。毕业后,他无缝衔接485工签,工作一年,考出PTE四个79(相当于雅思四个8),加上年龄、学历等分数,EOI分数轻松达到85分以上,很快就收到了189独立技术移民的邀请。

而小D读的是市场营销(Marketing)。这个专业虽然好找工作,但在移民职业列表上属于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他毕业后,虽然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但职业评估要求很高,而且移民分数线常年“卷”到飞起。他不得不去读PY(职业年)、考NAATI(社区语言认证),甚至考虑搬到偏远地区去凑那宝贵的几分。他的路,明显比小C曲折得多。

所以,如果你还在读书,甚至还在选专业,请务必花点时间去移民局官网看看最新的职业列表。如果你的专业不幸不在列表上,或者竞争异常激烈,也别慌。你可以考虑在选修课上,多选一些与列表上职业相关的课程,或者辅修一个移民专业,为将来做职业评估增加可能性。同时,千万别再抱着“只要GPA高就行”的想法了。澳洲非常看重实际工作经验。利用假期去实习,或者找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哪怕是无薪的志愿者工作,这些经历不仅能写进你的简历,更是你申请PR时,“工作经验”加分项的宝贵起点。

毕业季=换签季,485工签你必须拿下!

恭喜你,顺利毕业了!但先别急着庆祝,因为你马上就要迎来一场“硬仗”——申请485临时毕业生工作签证(Temporary Graduate visa)。

你可以把485签证理解为一张“入场券”。它允许你在毕业后继续在澳洲合法居住和工作,给你足够的时间去积累工作经验、考英语、凑分数,为最终申请PR做准备。没有这张券,你学生签一到期就得离境,之前的一切规划都成了空谈。

485签证主要分为两个主流:Post-Study Work stream(PSW)和Graduate Work stream。简单来说:

PSW签证:主要给在澳洲完成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同学。它对你的专业没有限制,只要你读的课程是CRICOS注册两年以上的就行。根据你的学历,可以获得2-4年的工作许可。比如,本科和授课型硕士毕业生通常是2年,研究型硕士是3年,博士是4年。

请注意一个重大更新:澳洲政府在2023年底宣布,之前针对特定专业的2年485签证延期政策已经取消。这意味着,从2024年中开始,大部分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485签证时长将恢复到标准的2年。这个变化影响巨大,意味着你准备PR的时间被大大压缩了,每一步都需要规划得更紧凑。

Graduate Work stream:主要给读了Diploma或Trade课程(比如厨师、汽修)的同学。这个stream要求你的专业必须在技术移民职业列表上,并且需要通过相应的职业评估。

申请485签证有几个“死线”,千万别踩坑!

1. 时机:你必须在课程结束(拿到完成信Completion Letter)后的6个月内递交申请。我有个学弟,毕业后回国玩了三个月,回来后又拖拖拉拉,结果错过了6个月的申请期,只能无奈打包回国,追悔莫及。

2. 英语成绩:递交申请时,你必须有一个合格的英语成绩单,比如雅思总分6.5,单项不低于5.5(或同等水平的PTE等)。千万别想着先递交再补考,这是不被允许的。

3. 材料准备:你需要准备好澳洲无犯罪记录证明(AFP Check)、海外学生健康保险(OVHC)等一系列材料。AFP的审理需要时间,建议一拿到完成信就立刻申请。

拿到485签证,你就成功从“学生”模式切换到了“准职场人”模式。这宝贵的几年,是你PR之路的黄金加速期,一定要好好利用!

积分才是王道!拆解PR加分项

澳洲技术移民的核心,就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打分系统”(Points Test)。谁分高,移民局就先邀请谁。你的年龄、学历、英语水平、工作经验等等,都能换算成具体的分数。目前,递交EOI(Expression of Interest,移民意向书)的最低门槛是65分,但这只是“入场券”,真正能不能被“捞”上岸,取决于你的分数在所有申请人里排在什么位置。

我们来看看分数都是从哪里来的:

年龄(Age):这是最“无情”的一项,25-32岁是黄金年龄,能拿满分30分。过了33岁,分数就开始下降了。所以,规划要趁早。

英语能力(English Proficiency):这是最值得投资的加分项!雅思四个6(或同等水平)只是满足签证基本要求,不算分。雅思四个7(PTE四个65)能加10分,被称为“Proficient English”。雅思四个8(PTE四个79)能加20分,被称为“Superior English”。这10分或20分的差距,往往就是上岸和等待的关键。很多人PTE考了几十次,就是为了这宝贵的10分。

工作经验(Work Experience):这是个大头。工作经验必须是毕业后、与你提名职业高度相关的才算。在澳洲,1-3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可以加5分,3-5年加10分,5-8年加15分。海外的工作经验也算分,但分数会打折扣。这就是为什么485工签如此重要,它给了你在澳洲本地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

学历(Qualifications):博士学位能加20分,本科或硕士加15分,澳洲的Diploma或技工类证书加10分。

除了这些基础项,还有几个“加分神器”,被留学生们戏称为“凑分三宝”:

1. PY职业年(Professional Year Program):这是一个时长约10个月的课程,专为IT、会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设计。它包含理论学习和澳洲本地公司的实习。完成PY可以直接加5分。虽然花费不菲(目前市场价大概在8000-12000澳币),但它不仅加分,还能帮你熟悉澳洲职场文化,积攒本地工作经验,甚至很多同学通过PY的实习直接找到了全职工作。性价比非常高。

2. NAATI社区语言认证(CCL Test):如果你具备中英双语能力,那这5分简直是“白送”的。NAATI CCL是一个口译考试,测试你在社区场景下的翻译能力,不需要你成为专业笔译或口译员。通过考试就能获得5分。备考周期不长,花费大约在2000-3000澳币(包含考试和培训费),是短期内提升分数的绝佳途径。

3. 偏远地区学习(Regional Study):如果你在澳洲的“偏远地区”完成了一个至少两年的课程,可以额外获得5分。这里的“偏远地区”定义很广,除了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这三大城市,其他地方(包括首都堪培拉、阿德莱德、珀斯、黄金海岸等)都算。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选择,如果你在申请学校时就选择了偏远地区的大学,那么毕业时就自带了这5分优势。

把这些分数加起来,就是你的EOI总分。每一分都至关重要,你需要像玩游戏配装备一样,根据自己的情况,精准地规划去“刷”哪些分。

选哪条路?189, 190, 491签证大比拼

当你分数凑得差不多了,就要面临选择了:走哪条路递交申请?目前主流的技术移民签证有三种:189、190和491。

189签证(Skilled Independent visa):这是“独立技术移民”,可以说是PR里的“王者”。它完全不依赖任何州政府或亲属担保,纯粹靠你的高分。拿到189,你就是澳洲永久居民,可以在澳洲任何地方生活和工作,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正因为它最自由,所以竞争也最激烈。热门专业(如会计、IT)的获邀分数常年居高不下。根据最近几轮的邀请数据,会计专业可能需要95甚至100分,软件工程师也普遍需要90分以上才有希望。189适合那些自身条件极好、分数超高的“学霸”型选手。

190签证(Skilled Nominated visa):这是“州政府担保技术移民”。如果你申请的职业是某个州或领地紧缺的,你就可以向该州申请担保。一旦获得担保,你的EOI分数会自动加上5分,然后移民局会给你发邀请。作为回报,你需要承诺在获得签证后的头两年,在该州生活和工作。190签证的获邀分数通常会比189低一些,为很多分数差一点点的同学提供了上岸的机会。比如,一个85分的IT毕业生,可能等189遥遥无期,但如果新南威尔士州正好需要IT人才,他就有可能通过申请新州的190担保,带着90分的总分(85+5)被邀请。

491签证(Skilled Work Regional (Provisional) visa):这是“偏远地区州政府担保或亲属担保技术移民”。这是目前政府大力推广的签证类别。申请491,你需要获得偏远地区州政府的担保,或者有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亲属担保。成功后,你的EOI分数可以暴涨15分!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不过,491是一个为期5年的临时签证。在这5年里,你需要在指定的偏远地区生活和工作满3年,并且满足最低收入要求(目前年收入需达到$70,000澳币,这个门槛会随政策调整),才能转为191永久居民签证。

简单总结一下:

  • 189:自由,但分数要求最高,是“hard模式”。
  • 190:加5分,有州内居住限制,是“normal模式”。
  • 491:加15分,但需要去偏远地区,且有3年转永居的等待期和收入要求,是“先苦后甜”模式。

选择哪条路,没有绝对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情况:你的分数、你的职业、你对未来生活地点的期望,以及你是否愿意为了PR做出一些妥协。

我知道,看完这么多,你可能觉得头更大了。PR这条路,确实充满了各种变量和挑战,有时候甚至会让人觉得压力山大,想要放弃。

但回头看看,你已经独自一人跨越重洋,在一个全新的国度学习和生活,完成了学业,这本身就是一件超级了不起的事情。PR规划,不过是你人生这场大型“闯关游戏”里的下一个副本而已。它需要你提前做功课,需要你找对策略,需要你付出耐心,当然,也需要一点点的运气。

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也别一个人扛下所有焦虑。多和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聊聊,他们的经验比任何网上的攻略都宝贵。如果实在没头绪,就花点钱找一个靠谱的持牌移民代理咨询一下,让他们帮你做一个清晰的规划,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最重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把眼前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该考的英语赶紧考,该找的实习努力找,该攒的经验认真攒。只要你一直在正确的轨道上努力,机会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你的澳洲故事,下半场才刚刚开打呢!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08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