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内卷,我在蒙纳士IT等你!

puppy

嘿,你是不是也觉得在国内“卷”不动了?每天刷题、实习,却还是对未来感到迷茫?我太懂了!当初我也一样,后来果断选择换个赛道,来到了蒙纳士大学读IT。这里真的不一样,课程超级实用,学的都是业界前沿的技术,比如AI、网络安全这些热门方向。更重要的是,学习氛围超棒,大家一起合作项目,没人跟你搞“零和游戏”,让我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平衡。想知道墨尔本的学习生活到底有多香,以及我是如何申请规划的吗?点开文章,我把我的故事和所有经验干货都分享给你!

小编悄悄话:这篇文章有点长,但全是干货!
如果你在国内感觉“卷”到窒息,对未来感到迷茫,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我不会给你画大饼,只会把我从决定、申请到就读蒙纳士IT的真实经历和盘托出。这篇文章里有:
- 为什么澳洲IT是“反内卷”的好选择?
- 蒙纳士大学IT课程到底有多实用?(附真实项目体验)
- 在墨尔本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成本与感受。
- 手把手的申请流程和毕业后的职业路径分析。
耐心看完,你可能会发现一条全新的、更适合自己的路。

放弃内卷,我在蒙纳士IT等你!

“小王,这周六大家都在公司,你也来加个班,冲一下这个季度的KPI。”

电话那头,leader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但我能想象到他面无表情的样子。我看了看电脑右下角的时间,晚上10点半,地铁末班车早就没了。桌上,那本翻开没几页的《算法导论》旁边,是已经凉透了的外卖。

这大概是我决定“跑路”前,最普通的一个夜晚。那段时间,我正准备跳槽去一家国内的互联网大厂。每天下班后,别人刷剧我刷LeetCode;别人周末郊游我研究“八股文”。我的收藏夹里,塞满了“面经”、“源码解析”、“大厂P7成长路径”……我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却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到底在为什么而转。

我看到身边比我厉害得多的大神们,为了一个晋升名额互相“卷”得头破血流;看到论坛里“35岁危机”的帖子被顶上热门,仿佛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被设定了倒计时。那种无力感和焦虑感,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我牢牢罩住。

有一天深夜,我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未来吗?难道人生就是一场无限循环的“打怪升级”,终点却是被系统优化掉?

那个瞬间,一个念头冒了出来:换个赛道吧。去一个不用把“奋斗”和“牺牲”划等号的地方,去一个能真正平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于是,我来了。来到了南半球的墨尔本,来到了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读起了信息技术(IT)硕士。现在,我想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

为什么是澳洲?为什么是蒙纳士?

决定出国后,选国家和学校是个大工程。美国太卷,英国太短,加拿大太冷……挑来挑去,澳洲进入了我的视线。

澳洲吸引我的点很直接:气候宜人,社会稳定,移民政策相对清晰,尤其是对我们这种有技术背景的人非常友好。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生活节奏,真的能让你找回“人”的感觉。

而在澳洲众多大学里,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蒙纳士。这可不是随便选的,背后都是我做的功课。

首先,蒙纳士是澳洲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之一,学术声誉和全球认可度都没得说。这就像国内的C9联盟,是顶尖大学的代名词。根据最新的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蒙纳士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位列全球第73位,在澳洲排名前5。这意味着你拿到的学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块响当当的敲门砖。

其次,也是最打动我的一点,是它的课程设置真的太实用了!国内很多计算机课程,还在讲一些过时的技术,或者纯理论。但在蒙纳士,课程内容紧跟业界潮流。比如它的信息技术硕士(Mast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提供了多个非常热门的专业方向,像是人工智能(AI)、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和数据科学(Data Science)。这些方向,哪个不是现在市场上最抢手、薪资最高的领域?

我当时就想,国内AI吵得那么火,但我本科也就学了点皮毛。蒙纳士的AI方向课程,直接让你上手做项目,学习最新的深度学习框架,这不比自己闭门造车强一百倍?

还有一个王牌项目,我必须重点安利一下,那就是蒙纳士IT学院的“行业实习项目”(Industry-Based Learning, IBL)。这是一个长达22周的全职带薪实习项目!合作的企业都是澳洲响当当的大公司,比如澳洲国民银行(NAB)、澳新银行(ANZ)、Telstra(澳洲电信)等等。根据学校官网的数据,参加IBL项目的学生能获得约19,000澳元的奖学金(相当于实习工资)。这不仅解决了生活费,更重要的是,你还没毕业,就已经有了一段含金量超高的本地工作经验。这对于想在澳洲找工作的留学生来说,简直是“开挂”一样的存在。

在蒙纳士读IT,是种什么样的神仙体验?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在国内写代码的感受,可能是“孤独”。一个人刷题,一个人debug,一个人面对产品经理的需求。但在蒙纳士,我感受最深的是“合作”。

这里的课程,几乎一半以上都有小组项目(Group Project)。刚开始我还有点不适应,觉得会遇到“猪队友”。但后来发现,这套模式真的太锻炼人了。

记得有一门叫《敏捷软件开发》(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的课。我们小组5个人,来自不同国家,要在一个学期内从零开始开发一个App。我们完全模拟了真实公司的开发流程,每周开站会(Stand-up Meeting),用Trello管理任务,用Git进行版本控制,每两周进行一次冲刺(Sprint),并向Tutor(助教)做Demo演示。

这个过程,你学到的绝不仅仅是写代码。如何跟不同文化背景的队友沟通?如何合理分配任务?当出现意见分歧时如何解决?这些软技能,比你多刷100道算法题重要得多。我们小组为了一个功能的设计,曾经在图书馆的白板前激烈讨论了三个小时,最后大家各退一步,找到了最优解。项目完成的那一刻,那种成就感,是单打独斗无法体会的。

这里的学习氛围,也让我彻底摆脱了“绩点焦虑”。没有人在意你是不是每门课都拿HD(High Distinction,最高等级的成绩)。大家更关心的是,你从这门课里学到了什么,做出了什么样的项目。同学之间会非常开放地分享笔记和代码,在课程论坛上,一个问题抛出来,很快就会有同学甚至老师来解答。大家的目标是“一起搞懂”,而不是“我把你比下去”。

硬件设施也必须夸一夸。蒙纳士Clayton校区的Woodside Building,是专门为工程和IT学生打造的,里面有各种高科技实验室,比如未来控制室、沉浸式虚拟现实环境等。图书馆24小时开放,考试周的时候灯火通明,但每个人都安安静静地在自己的空间里学习,氛围特别好。你需要任何软件,学校基本都提供了免费的学生版授权。这种“只要你想学,我为你提供一切支持”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墨尔本:咖啡、阳光和无限可能

来墨尔本之前,我以为我的生活会是“学校-图书馆-出租屋”三点一线。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的“生活”占比,远比我想象的要大。

墨尔本被誉为“世界咖啡之都”,这话一点不假。上课前在校园咖啡馆买一杯Flat White,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去City的涂鸦巷(Hosier Lane)打卡,去维多利亚女王市场(Queen Victoria Market)感受烟火气,或者坐上有百年历史的普芬比利蒸汽小火车,穿梭在丹顿农山脉的雨林里。

这里的节奏很慢,人们似乎永远不急。下午三四点,咖啡馆里坐满了聊天的人。商店五六点就关门,周末更是如此。刚开始我很不习惯,后来才慢慢明白,工作和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留出时间给自己、给家人朋友,才是这里的常态。

当然,生活也离不开柴米油盐。大家最关心的可能是花销。墨尔本的消费水平在澳洲属于中上。我简单列一下我的月度开销给你参考(单位:澳元):

- 房租:在学校附近合租,一个单间大约在$800 - $1200/月。
- 吃饭:自己做饭为主,偶尔外食,大约$400 - $600/月。
- 交通:学生交通卡有折扣,大约$100/月。
- 其他(通讯、购物、娱乐):$200 - $300/月。

总的来说,一个月的生活费在$1500 - $2200澳元左右,折合人民币大概七八千到一万出头。不过,澳洲允许学生签证持有者打工。根据目前的政策,上学期间每两周可以工作48小时,假期不限时。澳洲的法定最低时薪现在是$23.23澳元。做一份兼职,比如在咖啡馆、餐厅或者超市工作,完全可以覆盖掉自己的生活费,甚至还能小有结余。这不仅能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也是一个融入当地社会、锻炼口语的绝佳机会。

手把手带你规划申请之路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心动了?别急,我把申请的“武功秘籍”也给你整理好了。

蒙纳士的Master of IT对申请者的背景非常友好,无论你是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都有机会。它有两个主要的入学通道:

1. **如果你是IT相关专业背景(比如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 你可以直接申请1.5年制的课程。要求通常是本科均分达到一定标准,比如国内双非院校可能要求80%以上,211/985院校会稍低一些,在75%左右。

2. **如果你是“转码”选手,本科非IT专业:** 别担心,你可以申请2年制的课程。这个课程的前半部分会为你补充计算机基础知识,比如编程、数据库、网络等等,后半部分再进入专业方向的学习。这个设置对于想转行的同学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均分要求和IT背景的差不多。

语言方面,一般要求雅思(IELTS)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或者同等水平的托福、PTE成绩。如果语言暂时不达标,也可以先申请语言班,在蒙纳士自己的语言中心学习,通过内部测试后就能顺利入读主课。

申请时间规划很重要。澳洲大学通常是2月和7月两次开学。建议你至少提前一年开始准备。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申请明年7月入学:

- **今年6-8月:** 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开始准备雅思/托福考试,并着手准备申请材料(成绩单、在读证明/毕业证、学位证等)。
- **今年9-11月:** 刷出满意的语言成绩,递交申请。澳洲大学申请是“先到先得”,早申请早拿offer。
- **今年12月-明年3月:** 等待并接收录取通知书(Offer),接受Offer并缴纳学费,拿到入学确认书(CoE)。
- **明年4-5月:** 准备签证材料,进行体检,递交签证申请。
- **明年6-7月:** 拿到签证,预订机票和住宿,准备开启你的澳洲新生活!

毕业=失业?在澳洲IT圈不存在的

聊了这么多,最后我们来谈谈最现实的问题:毕业后的出路。

在国内,我们总担心“毕业即失业”。但在澳洲,IT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可以说是一片光明。根据澳洲政府的官方数据,软件和应用程序员(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Programmers)在过去五年中经历了非常强劲的增长,并且预计未来五年仍将保持强劲势头。这个职业也常年位列澳洲技术移民的紧缺职业清单上。

毕业后,你可以申请毕业生临时工作签证(Subclass 485)。根据最新的政策,完成硕士课程的毕业生通常可以获得2-3年的工作签证。这就给了你充足的时间在澳洲找工作、积累本地经验。

薪资方面,IT毕业生的起薪相当可观。根据Seek、Glassdoor等招聘网站的数据,一个IT硕士毕业生在墨尔本的起薪通常在年薪70,000到85,000澳元之间,约合人民币35-42万元。随着经验的积累,这个数字会迅速增长。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年薪超过15万澳元是非常普遍的。

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35岁危机”。我认识很多在澳洲工作的华人工程师,四五十岁依然奋战在技术一线,是团队里受人尊敬的技术专家。在这里,经验和能力是越老越值钱的。

从踏出这一步,到真正站稳脚跟,肯定会有挑战。但回过头看,我无比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

我放弃的,不是“努力”,而是那种无意义的、消耗式的“内卷”。我得到的,是一个能让我专注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一种可以自由呼吸的生活节奏,以及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厌倦了被推着走,想要找回自己的节奏,那么,不妨抬头看看另一片天空。世界很大,路不止一条。

别怕,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我在蒙纳士,等你来!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