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英留学体检,看这篇就够了!

puppy

准备去英国的宝子们,是不是一想到体检就有点头大?别慌,这篇攻略就是来拯救你的!我们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都捋清楚了:办签证必需的肺结核检测到底是怎么回事?去哪家官方指定的机构才靠谱?从预约流程、必带材料清单,到体检当天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都给你整理得明明白白。还有体检费用、报告有效期这些关键信息,也一网打尽。看完这篇,保证你心里有底,不用再到处找零散信息,轻松搞定留学路上的这一关!

赴英留学体检核心要点速览
体检项目:不是全身检查,是专门的肺结核(TB)筛查,主要拍胸部X光。
谁需要做:在中国大陆居住,且申请超过6个月的英国签证(如学生签)。
去哪里做:必须是英国内政部(UKVI)指定的官方授权体检中心,普通医院不行!
预约时间:强烈建议在准备签证材料前1个月就预约,尤其是在6-8月的高峰期。
费用参考:约人民币550-600元(具体以各中心官网为准)。
报告有效期:6个月。请算好时间,别做得太早导致签证时过期。

哈喽,各位即将飞往大不列颠的宝子们!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小编Cici。

还记得上周有个叫 Leo 的学弟在后台给我留言,语气那叫一个焦虑:“Cici姐救命!我刚拿到梦校的CAS,开心不过三秒,看到签证材料清单里那个‘肺结核检测证明’,瞬间人就懵了!这到底是个啥?要去哪儿做?会不会很复杂?我不会因为这个被拒签吧?”

看着他发来的一连串问号,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手忙脚乱的自己。留学路上,我们搞得定复杂的申请文书,刷得了要命的雅思,却常常在这些看似“小事”的行政流程上卡壳。体检,就是其中特别容易让人头大的一关。信息零散,说法不一,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坑,轻则浪费时间金钱,重则耽误整个签证进程。

所以,为了让大家不再像Leo一样焦虑,我花了一周时间,把所有关于赴英留学体检的细节都扒了个底朝天,从官方政策到学长学姐的真实经验,全部浓缩成了这篇“保姆级”攻略。今天,我们就把这个“拦路虎”给彻底搞明白。相信我,看完这篇,你就能像打通关游戏一样,轻松搞定它!

肺结核检测?这是个啥?为啥非做不可?

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肺结核检测”(Tuberculosis Test,简称TB Test)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别被“体检”两个字吓到,它不是咱们高考或者入职时那种抽血、B超、测视力的全套检查。针对英国签证的这个体检,非常专一,它只关心一件事——确认你没有患上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这其实是英国为了保障本国公共卫生安全设定的一道门槛,并非针对任何人。

根据英国内政部(UKVI)的规定,如果你是中国公民(包括香港和澳门),计划在英国停留超过6个月,那么在递交签证申请时,就必须提供一份由官方指定医疗机构出具的肺结核检测阴性证明。咱们留学生申请的学生签证(Student Route Visa)妥妥地超过6个月,所以这项检查是跑不掉的硬性规定。

这里有个真实的小案例。去年有个同学小林,他以为随便找个三甲医院做个胸透就行,结果拿着报告去签证中心,直接被告知无效。因为报告不是来自UKVI指定的机构。他当时签证预约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只能急急忙忙取消,重新预约体检和签证,不仅多花了钱,还差点耽误了开学。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件事上,"官方指定"这四个字,比什么都重要!

这个政策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的全球结核病报告,全球每年仍有大量新增结核病病例,所以这真的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措施。放宽心,把它当成一个常规流程就好。

去哪儿做?全国官方指定机构清单,拿走不谢!

既然知道了必须去“官方指定机构”,那这些机构到底在哪儿呢?别急,我都给你整理好了。

UKVI在中国大陆地区授权了十几个医疗中心来进行这项检测。这些中心分布在各大主要城市,方便不同地区的同学。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清单是动态变化的,UKVI可能会随时更新。最稳妥的方法,是在预约前亲自去英国政府官网(GOV.UK)的“Tuberculosis testing in China”页面进行核实。

截至2024年初,以下是部分主要城市的指定体检中心信息(具体请以官网为准):

  • 北京:北京新世界耀东诊所 / Raffles Medical Beijing
  • 上海: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 / Shanghai Changni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 广州:新奥美嘉医疗中心 / New Omega Medical Centre
  • 深圳:深圳深港国际医疗中心 / Shenzhe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Medical Clinic
  • 成都:成都西区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 Chengdu Western Hospital Health Management Centre
  • 重庆:健康之友国际诊所 / Healthmate International Clinic
  • 福州:福建省立医院 /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 杭州:杭州海勤疗养院 / Hangzhou Haigin Sanatorium
  • 济南: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The Secon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 南京:环球医生南京诊所 / Global Doctor Nanjing Clinic
  • 沈阳:沈阳维康国际医疗部 / Shenyang Vican International Medical Department
  • 武汉: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 Wuhan University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是的,你没看错,有些是在口腔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特定部门)
  • 西安:健康之友国际诊所 / Healthmate International Clinic Xian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机构的名字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大型综合医院。所以,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跑去自己城市的某某人民医院。有个学姐就分享过,她家离济南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很近,但她一开始不知道必须去指定的那个部门,差点就挂了普通号,幸好多问了一句才没跑错地方。

划重点:一定要在预约前,通过官方渠道确认你选择的机构仍在授权名单上,并且记下它们的准确地址和联系方式!

预约流程大揭秘,手把手教你搞定!

选好了离你最近的机构,下一步就是预约了。千万别不做预约直接冲过去,尤其是在每年6月到8月的申请高峰期,你很可能会白跑一趟。

预约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具体取决于你选择的体检中心:

1. 电话预约:最直接高效的方式。提前准备好你的个人信息,打电话过去,接线员会一步步引导你完成预约。这是大多数机构都支持的方式。

2. 邮件预约:有些中心也接受邮件预约。你需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在邮件中写明你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护照号、联系电话、计划的体检日期、申请的签证类型等。通常会在1-2个工作日内收到回复。

3. 在线系统/公众号预约:部分现代化的诊所,比如北京的莱佛士(Raffles Medical),可能会有自己的在线预约系统或者微信公众号,操作起来更方便。

无论哪种方式,预约时你都需要提供一些基本信息,请提前准备好:

  • 姓名(拼音,与护照一致)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护照号码
  • 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
  • 英国的学校名称和地址(如果还没确定具体住址,写学校地址就可以)
  • 申请的签证类型(明确告知是学生签证 Student Visa)

一个血泪教训:来自学长阿杰的分享。他是个拖延症晚期患者,7月初才拿到CAS,想着体检嘛,提前一周预约总够了。结果他打电话问遍了上海和杭州的中心,都被告知未来三周全部约满。最后他只能买了高铁票,跑到南京才约到了一个位置,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大大增加。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只要确定了要去英国,就可以提前规划体检了。一般来说,拿到CAS前一两个月就可以开始预约,把体检日期安排在拿到CAS之后、预约签证之前。

材料清单,一张都不能少!

预约成功后,体检中心会告诉你需要携带哪些材料。这里我帮你整理了一份通用清单,出门前务必逐一核对,确保万无一失。

  • 护照原件和复印件:这是最重要的身份证明,原件必带。复印件(个人信息页)建议提前准备好,虽然有的地方可以现场复印,但自己备着总是最稳妥的。
  • 两张近6个月内拍摄的白底彩色证件照:尺寸通常是35mm x 45mm,和护照照片规格一样。别用太久之前的照片,也别P图过度,不然可能会被要求重拍。
  • 体检费用:目前的价格普遍在人民币550元左右。建议准备一些现金,虽然大多数地方都能刷卡或手机支付,但有备无患。
  • 预约确认信息:可以是邮件截图、短信或者电话记录,证明你已经预约。
  • 你在英国的地址:可以是你的学校地址,或者是你预订的宿舍地址。准备一个英文版的地址,到时候填表要用。
  • (如有)过往病史资料:如果你以前得过肺结核或者其他肺部疾病,请一定带上所有的相关病历、诊断证明、旧的X光片等。主动向医生说明情况,这会非常有帮助。

未满18周岁的同学需要特别注意:你必须由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陪同,并携带户口本、出生证明等关系证明文件。

再讲个小插曲。我的朋友小M,一个马大哈,体检那天风风火火赶到现场,一摸口袋,发现只带了护照原件,复印件和照片都忘在家里了。结果就是在体检中心附近满世界找打印店和照相馆,搞得满头大汗,差点迟到。所以说,提前一晚把所有东西都放进一个文件袋里,出门前再检查一遍,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帮你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体检当天全流程,跟我走一遍!

好了,万事俱备,我们来看看体检当天到底会发生什么。整个过程其实非常快,顺利的话,从进门到出门,一个小时左右就能搞定。

Step 1: 抵达与登记

比预约时间提前15-20分钟到达体检中心。在前台出示你的护照和预约信息,工作人员会给你一份表格填写。表格内容就是你的基本个人信息、英国地址、过往病史等,用英文填写。

Step 2: 核对信息与缴费

填好表格后,工作人员会核对你的护照、照片等材料,然后引导你去缴费。缴费后会给你一个收据,请保管好。

Step 3: 更衣与面见医生

接下来,你会被带到一个更衣室,需要脱掉上身的外衣和内衣,换上他们提供的蓝色检查袍。这里提醒一下各位爱美的女生,体检当天尽量穿容易穿脱的衣服,不要佩戴项链等金属饰品,因为拍X光时身上是不能有任何金属物品的。

换好衣服后,会有医生简单地询问你几个问题,比如“你以前得过肺结核吗?”“最近有没有持续咳嗽、发烧、体重下降等症状?”如实回答就好。

Step 4: 拍摄X光片

这是整个流程的核心环节。你会被带到放射科,一位放射技师会指导你站在一个机器前面,摆好姿势。技师会说:“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Breathe in and hold your breath!)大概也就几秒钟,"咔嚓"一声,就拍完了。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不适感。

Step 5: 等待结果与领取报告

拍完片子,你就可以换回自己的衣服,然后回到等候区。X光片需要由放射科医生审阅。如果你的胸片显示一切正常,没有任何可疑的阴影,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通关了!

大多数情况下,当天下午或者第二天就可以拿到一份打印出来的肺结核检测证明(TB Test Certificate)。这份证明是你递交签证的必要文件,一定要妥善保管!

特殊情况:如果X光片不清晰怎么办?

别紧张,这并不代表你一定有问题。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你以前得过肺炎留下了钙化灶,或者有其他非结核性的阴影。这种情况下,医生会要求你做进一步的检查——痰培养(Sputum Test)。

你需要连续三个早晨,在空腹状态下,去体检中心提供深喉痰液样本。然后,这些样本会被送到实验室进行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结核杆菌。这个培养过程非常漫长,官方给出的时间是最多需要8周才能出结果。8周!这意味着你的整个留学计划都可能被严重打乱。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再强调要“尽早体检”!万一真的需要做痰培养,你还有充足的时间去等待结果,不至于影响签证。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学长因为X光片有陈旧性钙化灶被要求做痰检,幸好他是在5月初就做了体检,等了将近两个月拿到阴性结果,最后还是顺利赶上了9月的开学。

费用和报告,这些关键信息你得知道!

关于钱和时间的问题,我们再来明确一下。

费用:目前,在中国大陆进行一次标准的肺结核筛查(即仅拍X光片),费用是人民币550元。这个价格是UKVI规定的,各中心基本统一。如果需要进行痰培养,则会有额外的费用。

报告有效期:你拿到的那份肺结核检测证明,有效期为6个月。这意味着,从你拿到报告那天算起,你必须在6个月内完成签证申请的递交。请务必计算好时间!

举个例子:如果你计划9月入学,通常会在6、7月份递交签证。那么,你最早可以在1、2月份去做体检。但如果你在去年12月就做了,到7月递签时,报告就过期了,必须重新再做一次。反之,也别拖到递签前几天才去做,万一需要复查,时间就来不及了。最佳的时间窗口,是计划递签日期的前1-2个月。

其他常见问题(Q&A)

Q1: 我怀孕了,能拍X光吗?

A: 如果你怀孕了,你需要主动告知医生。你有两个选择:1)佩戴一个特殊的防护罩(lead shield)进行X光拍摄,以保护腹中胎儿;2)选择不做X光,直接进行痰培养。你可以和医生商量,选择最适合你的方案。

Q2: 体检前需要空腹吗?有什么饮食禁忌吗?

A: 不需要。这个检查不涉及抽血化验,所以你完全可以正常吃饭喝水,没有任何影响。

Q3: 我只是感冒咳嗽,会影响X光结果吗?

A: 普通感冒一般不影响。但如果咳嗽比较严重,可能会引起肺纹理增粗,给医生阅片带来一些困扰。如果你咳嗽得厉害,可以考虑等症状缓解一点再去,或者在体检时向医生说明情况。

Q4: 证书遗失了怎么办?

A: 请马上联系你做体检的那个中心,咨询是否可以补办。所以再次强调,拿到报告后一定要像保管护照一样小心存放!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赴英留学体检这事儿,其实也就是个按部就班的流程,一点也不神秘,更不可怕?

它就像我们留学路上要打的无数个小怪之一,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功课,备齐装备(材料),看清地图(流程),就能轻松秒杀它。别让这些琐碎的程序性问题,消耗掉你对未来美好留学生活的期待和热情。

搞定这张薄薄的证明,你就离伦敦的地铁、爱丁堡的城堡、曼彻斯特的球场又近了一大步。所以,深吸一口气,按照这篇攻略的步骤来,去预约,去准备,去完成它吧!愿你的留学之路,从这一步开始,就顺顺利利,畅通无阻!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