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只有土豆?留学后我被狠狠打脸

puppy

来爱尔兰之前,你要是问我这儿有啥,我估计也就只能挤出“土豆、绵羊、大草原”这几个词。结果呢?留学生活结结实实地给了我一记“甜蜜的耳光”!谁说这里是美食荒漠?新鲜到犯规的生蚝和青口贝、街角暖心的咖啡馆、各国地道美食,早就把我的“土豆胃”惯坏了。更别提周末随时能逃离城市,去悬崖和海边撒野,晚上钻进百年酒馆听着现场音乐喝一杯,那种快乐真的会上瘾。而且,这里还是欧洲的“硅谷”,毕业后的机会多到让你眼花缭乱。所以,如果你还对爱尔兰的印象停留在“好山好水好无聊”,那快来看看我的经历吧,保证让你重新认识这个宝藏国度!

关于爱尔兰的刻板印象 vs. 留学后的真实体验
刻板印象 #1:美食荒漠,天天吃土豆。
真实体验:新鲜到犯规的海鲜(生蚝、青口、龙虾),遍地开花的独立咖啡馆,还有让你挑花眼的各国正宗料理。我的中国胃在这里过得相当滋润!
刻板印象 #2:好山好水好无聊,除了草和羊没别的。
真实体验:周末坐半小时火车就能到悬崖边徒步,大西洋公路自驾随手一拍就是壁纸。这里的“野”是能让你瞬间满血复活的能量补充剂。
刻板印象 #3:村里晚上没啥活动,天一黑就睡觉。
真实体验:百年酒馆里炉火烧得正旺,现场乐队的传统音乐能让你跟着抖腿一整晚。这不是酗酒,这是爱尔兰人刻在骨子里的社交文化。
刻板印象 #4:小国家,毕业即失业,机会不多。
真实体验:欧洲“硅谷”不是白叫的!Google、Meta、Apple、辉瑞……大厂机会多到爆,还有超友好的毕业生工作签证政策。

还记得我拿到都柏林大学(UCD)offer的那天,我妈一边替我高兴,一边忧心忡忡地往我行李箱里塞了两大包火锅底料和一堆香菇干。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听说那边除了土豆就是炖肉,你这中国胃可别受委屈了,多带点家乡味儿过去。”

我当时嘴上说着“妈你太夸张了”,心里其实也直打鼓。在我的想象里,爱尔兰就是一幅油画: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零星点缀着几只胖乎乎的黑脸绵羊,远方是灰色的古堡,天气常年阴雨连绵。文艺是挺文艺的,但总感觉带着一股“好山好水好无聊”的气息。我甚至做好了读研期间化身“中华小当家”,靠厨艺慰藉灵魂的准备。

结果呢?从飞机降落在都柏林机场的那一刻起,生活就卯足了劲儿,一记接一记地给我“甜蜜的耳光”,把我那些陈旧的刻板印象打得粉碎。今天,我就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你聊聊这个被“土豆”标签耽误了的宝藏国度,到底藏着多少惊喜。

谁说这里是美食荒漠?我的“土豆胃”早就被惯坏了!

先说说我妈最担心的“吃”的问题。刚来的第一个月,我还真就冲着“国菜”去尝试了各种土豆的做法:土豆泥、烤土豆、土豆饼、土豆汤……味道确实不错,但要说天天吃,那可真不行。

真正的味蕾转折点,发生在一个周六。我和几个同学坐火车去了都柏林北边一个叫霍斯(Howth)的渔港小镇。刚下火车,咸咸的海风扑面而来,码头上停满了五颜六色的渔船,海鸥在头顶盘旋。我们随便走进一家叫 Beshoffs 的百年老店,点了一份炸鱼薯条和一打生蚝。

天啊,当我把那只带着海水气息的生蚝挤上柠檬汁,一口滑进嘴里时,我感觉整个大西洋都在我的味蕾上爆炸了!那种极致的鲜甜和滑嫩,瞬间颠覆了我对这个岛国食物的全部想象。原来,被大西洋环绕的爱尔兰,最不缺的就是顶级海鲜。后来我才知道,著名的戈尔韦(Galway)每年九月还会举办国际生蚝节,那场面,简直是海鲜爱好者的天堂。

除了海鲜,爱尔兰的本地食材品质高得惊人。这里的牛羊都是在纯天然草场上散养的,所以牛肉和羊肉毫无腥膻味,奶香味十足。超市里买的牛奶、黄油、奶酪,品质吊打很多国家。这也是为什么,一份简单的爱尔兰炖肉(Irish Stew)或者一杯家常的下午茶,都能让人吃出满满的幸福感。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里的咖啡文化和国际美食。都柏林街头三步一小咖啡馆,五步一大咖啡馆,绝对不是星巴克那种流水线味道。很多都是本地的独立小店,比如像 3fe、Kaph 这样的地方,咖啡师对豆子的产地、烘焙、冲泡手法如数家珍,能跟你聊上半天。在阴雨绵绵的下午,躲进一家暖和的咖啡馆,点一杯馥芮白,看着窗外行色匆匆的路人,简直是留学生活里最治愈的瞬间。

至于我的中国胃,也完全没有被冷落。都柏林的 Parnell Street 和 Capel Street 附近,简直就是亚洲美食的天堂。从川菜、粤菜到日料、韩餐、越南粉,应有尽有。我甚至在这里找到了比国内还正宗的兰州拉面!根据爱尔兰餐饮协会(Restaurants Association of Ireland)的数据,爱尔兰餐饮业的民族多样性在过去十年里显著增长,仅都柏林就有超过100个国家风味的美食餐厅。现在,米其林指南在爱尔兰已经评选出了19家星级餐厅(2024年数据),谁还敢说这里是“美食荒漠”?

逃离城市半小时,悬崖大海才是终极解药

来之前,我以为爱尔兰的“绿”是单调的,看多了会腻。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的“绿”有几百种层次,而且随时能切换到壮阔的蓝色和灰色模式。

留学生活压力大的时候,我的解药不是购物或蹦迪,而是买一张DART(都柏林轻轨)车票,半小时就能从市中心“瞬移”到海边。比如前面提到的霍斯,有一条绝美的悬崖步道(Howth Cliff Walk),全程走下来大概两三个小时。一边是陡峭的悬崖和拍岸的惊涛,一边是开满野花的草地,远处是灯塔和海鸟,那种感觉,仿佛走在世界的尽头,什么论文ddl、小组作业的烦恼,全都被海风吹走了。

爱尔兰的美,是一种充满野性的、未经雕琢的美。它不像很多国家的景点那样被过度开发。全长2500公里的“野性大西洋之路”(Wild Atlantic Way)是世界上最长的沿海驾车路线之一,串联起无数震撼人心的风景。我和朋友们租车自驾过其中一段,从莫赫悬崖(Cliffs of Moher)的鬼斧神工,到丁格尔半岛(Dingle Peninsula)的蜿蜒海岸线,每一帧都像电影画面。

在这里,你会发现人和自然的关系特别近。爱尔兰共有6个国家公园,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比如离都柏林不远的威克洛山脉国家公园(Wicklow Mountains National Park),那里有山谷、湖泊和森林,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带上三明治和热水,去山里走一走,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这种简单的快乐,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很难体会到的。

这种亲近自然的文化,也体现在爱尔兰人的日常生活中。你会看到很多人在海里冬泳,在狂风中冲浪,或者在公园里遛狗跑步。他们不畏惧坏天气,反而很享受这种与自然共存的状态。这种生活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让我不再宅在宿舍里,而是更愿意走出去,去感受风,感受雨,感受这片土地的生命力。

百年酒馆里的音乐,比任何一家夜店都上头

说到爱尔兰,不能不提它的酒馆(Pub)文化。来之前,我以为Pub就是喝酒的地方,吵吵闹闹,没什么意思。这个想法,在我第一次被本地同学带进一家叫 The Cobblestone 的酒馆后,彻底改变了。

那家酒馆不在游客聚集的圣殿酒吧区(Temple Bar),而是在一个相对安静的街区。推开门,里面没有震耳欲聋的电子乐,而是温暖的灯光、烧得正旺的壁炉,和一群围坐在一起的乐手。他们手里拿着小提琴、风笛、手鼓和吉他,没有乐谱,全靠默契,演奏着欢快悠扬的爱尔兰传统音乐(Trad Session)。

在场的所有人,无论老少,都沉浸在音乐里。有的人端着一杯健力士黑啤(Guinness)轻声跟唱,有的人跟着节奏用脚打着拍子。那一刻我才明白,Pub对爱尔兰人来说,绝不仅仅是喝酒的场所,它是一个社区的客厅,是音乐的舞台,是人们交流情感、分享故事的地方。根据数据统计,仅在都柏林市,就有超过750家酒馆,它们是这个城市文化脉搏的一部分。

后来,我成了传统音乐的忠实粉丝,经常去探索那些藏在小巷里的“音乐酒馆”。在这里,你能听到最地道的爱尔兰故事,看到当地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那种快乐,比在任何一家夜店里蹦迪都要来得深刻和持久。它会让你感觉自己真正融入了这里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一个匆匆而过的留学生。

欧洲“硅谷”的入场券,比你想象的更容易拿到

这可能是所有留学生最关心的一点了:毕业后能留下来吗?机会多吗?

坦白说,我当初选择爱尔兰,除了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它的英语环境和相对友好的学费。对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我心里是没底的,甚至做好了“读完就回国”的打算。毕竟,爱尔兰只是一个人口500万的小国。

这个想法,在我参加了学校的第一次招聘会后,就被彻底颠覆了。来学校招聘的企业名单,简直闪瞎了我的眼:Google, Meta, Apple, Amazon, Microsoft, LinkedIn, Pfizer, Johnson & Johnson……全球顶尖的科技和制药公司,几乎都在都柏林设立了欧洲总部。

都柏林的“硅谷码头”(Silicon Docks)区,聚集了上千家科技公司,是欧洲名副其实的科技中心。爱尔兰投资发展局(IDA Ireland)的数据显示,由其支持的跨国公司在爱尔兰创造了超过30万个就业岗位。这意味着,对于我们这些留学生来说,实习和工作的机会多到让你眼花缭乱。

更给力的是爱尔兰的毕业生工作签证政策(Third Level Graduate Scheme)。本科毕业生可以获得12个月的1G签证,而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则可以获得长达24个月的1G签证,让你有充足的时间在这里找工作。只要找到符合条件的工作,就可以转为正式的工作签证。

我身边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得益于这个政策。学金融的同学进了花旗银行,学计算机的去了亚马逊,学市场营销的进了Google。因为大公司云集,这里的职场环境非常国际化,对我们这些有跨文化背景的留学生非常友好。在这里,你的职业起点可以直接与国际接轨。

所以,如果你还在犹豫,还在担心爱尔兰是不是太“村”了,太“无聊”了,我真心建议你,把这些标签先撕掉。

打包行李的时候,除了火锅底料,记得给自己塞一双舒服的徒步鞋,一颗开放的好奇心,还有一个准备好随时被惊喜“打脸”的胃。

来这里,别只待在图书馆和教室里。去戈尔韦吃一次生蚝,去莫赫悬崖吹一次海风,去小酒馆听一晚live music,去“硅谷码头”投一份简历。你会发现,这个被绿色覆盖的翡翠岛国,藏着一个色彩斑斓、充满活力、机遇无限的世界。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的要精彩得多。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