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生寻味爱尔兰,这些事你得知道! |
|---|
| 关于小费:爱尔兰没有强制小费文化。但在餐厅如果服务特别好,给10%-15%的小费会让服务生很开心。快餐店和酒吧吧台点单则不需要给。 |
| 省钱绝招“Early Bird”:很多餐厅在傍晚5-7点会提供“早鸟套餐”(Early Bird Menu),价格比正餐便宜一大截,菜品质量却一点不差,是我们留学生下馆子的最佳时机! |
| 超市寻宝:别只盯着国际品牌。逛逛 Dunnes Stores, SuperValu 这些本土超市,他们的自有品牌(own brand)特别是“Signature Tastes”系列,品质超赞,价格还美丽。很多本地小农场的好东西也藏在里面。 |
| 酒吧不只是喝酒:想吃地道的爱尔兰菜?别总想着高级餐厅,很多本地小酒馆(Pub)的“Pub Grub”才是精髓,像炖肉、海鲜汤,量大味美,性价比超高。 |
嘿,我是 lxs.net 的小编,一个在都柏林待了三年的“老油条”。
我到现在都记得,三年前刚下飞机那个周六的下午。都柏林的天空,你懂的,灰蒙蒙的,飘着不大不小的雨。我一个人拖着箱子住进空荡荡的学生公寓,爸妈的微信还在问“吃得惯吗”,我对着手机屏幕,差点哭出来。
那时候,我对爱尔兰的全部认知,除了U2乐队和踢踏舞,就剩下那个响当当的标签——“美食荒漠”。来之前,学长学姐半开玩笑地嘱咐我:“多带点老干妈,那边只有土豆。”
那天晚上,又冷又饿又想家,我连打开外卖App的力气都没有。索性套上外套,随便走进街角一家亮着暖黄灯光的小酒馆。菜单看不太懂,就指着邻桌大叔那碗看起来热气腾腾的东西,跟酒保说:“The same, please.”
端上来的是一碗黑乎乎的炖肉,配着两片厚实的黑面包。我用勺子舀起一块牛肉,炖得烂熟,入口即化,浓郁的肉香混合着一种微苦回甘的啤酒味,瞬间从舌尖暖到了胃里。那一刻,所有的孤独和不安,好像都被这碗热汤给治愈了。
那是我第一次尝到真正的 Beef and Guinness Stew(健力士啤酒炖牛肉),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说爱尔兰是“美食荒漠”,绝对是本世纪最大的误会之一!今天,我必须为它“平反”,带你重新认识这个被严重低估的翡翠岛美食圈。相信我,在爱尔兰,好好吃饭真的太容易了!
误会大了!爱尔兰的“灵魂”藏在海鲜里
咱们先聊聊地理。打开地图看看,爱尔兰是个岛国,整个被大西洋的洋流包围着。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里有源源不断、新鲜到犯规的顶级海鲜!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海鲜控,那爱尔兰简直就是天堂。别的不说,就说生蚝。法国有吉拉多,但爱尔兰的戈尔韦(Galway)生蚝,味道也绝对是世界级的。每年九月,戈尔韦都会举办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生蚝节——戈尔韦国际生蚝与海鲜节(Galway International Oyster and Seafood Festival)。这个节庆从1954年就开始了,比我爸妈年纪都大。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这个西部小城,就是为了一口新鲜撬开、带着海水咸鲜味的生蚝,配上一杯冰凉的黑啤。那滋味,绝了!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爱吃生蚝。但你绝对无法拒绝一碗热乎乎的爱尔兰海鲜杂烩汤(Seafood Chowder)。
这道菜,几乎是每个海边小酒馆的必备招牌。它不像我们熟悉的海鲜汤那么清澈,而是用奶油和土豆熬得浓浓稠稠的,每一勺下去,都能捞到大块的烟熏黑线鳕、新鲜三文鱼、Q弹的青口贝和虾仁。最关键的,是它一定会配上几片爱尔兰传统的苏打面包(Soda Bread)。这种面包不用酵母,外壳烤得硬邦邦,内心却特别松软。撕一小块,蘸着浓汤吃,面包的麦香混合着海鲜的鲜甜和奶油的香醇,幸福感到原地爆炸。
我最爱的一次体验,是在都柏林边上的渔港小镇霍斯(Howth)。逛完码头,吹着海风,随便找一家小餐厅坐下,点一碗Chowder,看着窗外的海鸥和渔船,感觉整个世界的节奏都慢下来了。
别以为这只是游客体验。爱尔兰的渔业可是个正经大产业。根据爱尔兰海洋局(BIM)的报告,2022年爱尔兰的海鲜经济价值高达13亿欧元。这些高质量的海鲜不仅满足本地市场,还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所以,下次有人跟你说爱尔兰没啥吃的,你就把这些甩给他看!
草饲牛羊的“凡尔赛”,从农场到餐桌的顶级享受
说完了海,我们再聊聊陆地。爱尔兰为什么叫“翡翠岛”?因为它一年到头都绿草如茵。温和湿润的气候,让这里的牧草长得特别好。爱尔兰超过80%的农业用地都是草原,这里的牛羊几乎全年都在户外自由放养,吃着最新鲜的草长大。这就是所谓的“草饲”(Grass-fed)。
这可不是什么营销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品质保证。草饲牛的肉质精瘦,脂肪含量更低,但肉味却异常浓郁。你随便走进一家爱尔兰的牛排馆,菜单上都会骄傲地标着“100% Irish Beef”。爱尔兰食品局(Bord Bia)甚至为此设立了严格的“草饲标准”,确保每一块贴上标签的牛肉都名副其实。
还记得我开头提到的那碗改变我人生的健力士炖牛肉吗?它就是爱尔兰牛肉最经典的演绎。用爱尔兰的国民啤酒——健力士黑啤,加上胡萝卜、洋葱、土豆和顶级的牛肉块,小火慢炖上好几个小时。啤酒的苦涩完全融入汤汁,非但没有酒味,反而激发了牛肉最深沉的鲜美,让肉质变得无比软嫩。
如果你有机会在爱尔兰过周末,一定要试试这里的“周日烤肉”(Sunday Roast)。这是一种家庭传统,通常主角是烤羊腿或烤牛肉。我曾经在朋友的爱尔兰寄宿家庭吃过一次,一整只迷迭香烤羊腿,外皮焦香,内里是粉嫩的颜色,汁水丰盈,一点膻味都没有。配上烤土豆、蔬菜和浓郁的肉汁(Gravy),那种满足感,真的能治愈一周学习的疲惫。
给你们一个实在的建议:想吃好牛排,除了去餐厅,还可以去本地的肉铺。比如都柏林超有名的 F.X. Buckley,既是餐厅也是肉铺。你可以去他们的店里,让专业的师傅给你推荐一块上好的肋眼或西冷,回家用平底锅,撒点盐和黑胡椒一煎,就能轻松复刻出顶级牛排馆的味道,价格却美好得多。
别小看“土豆国”,人家的奶制品才是隐藏王者
好啦好啦,我们绕不开土豆这个话题。没错,爱尔兰人是爱吃土豆,土豆也确实在他们的历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这不代表他们只会吃水煮土豆啊!
不过在聊土豆的新吃法之前,我想先说说因为这片“翡翠绿地”而诞生的另一个王者——爱尔兰的奶制品。
那些吃着青草、快乐奔跑的奶牛,产出的牛奶品质有多高,你尝尝这里的黄油就知道了。你可能在美国、中国的进口超市都见过一个叫“Kerrygold”(金凯利)的黄油品牌,它就是爱尔-兰-产-的!那种金黄的色泽,浓郁的奶香,是普通黄油完全无法比拟的。我刚来的时候,最享受的早餐,就是把超市买的硬皮面包烤得热乎乎,然后抹上一大块Kerrygold黄油,看着它慢慢融化,渗入面包的孔隙。那一口下去,简单,纯粹,但好吃到让人想转圈圈。
除了黄油,这里的牛奶、酸奶和奶酪也同样出色。你一定要试试爱尔兰本地的切达奶酪,比如 Dubliner Cheese,口感醇厚,回味悠长。还有像 Cashel Blue 这样的蓝纹奶酪,虽然口味重,但配上苏打面包和一点点蜂蜜,绝对是惊喜。
现在,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土豆。爱尔兰人早就把土豆玩出花了。比如 Colcannon,是把土豆泥和甘蓝或卷心菜混在一起,再拌上大量的黄油和牛奶,口感绵密又清爽。还有 Boxty,是一种土豆煎饼,可以用土豆泥和擦成丝的生土豆混合制成,煎到两面金黄,外脆里糯,配上酸奶油或者培根,好吃到停不下来。
当然,还有最最经典的 Fish and Chips(炸鱼薯条)。我知道英国的炸鱼薯条很出名,但爱尔兰的也毫不逊色。尤其是在海边小镇,用当天捕捞的新鲜鳕鱼,裹上啤酒面糊炸到金黄酥脆,配上粗壮的现炸薯条,再淋上盐和麦芽醋。都柏林有一家叫 Leo Burdock's 的老店,从1913年就开了,至今还用报纸包着炸鱼薯条卖,那感觉,复古又地道。
从百年市场到米其林,探索爱尔兰的“逛吃”新地图
如果说上面这些还停留在“传统美食”的范畴,那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现代的爱尔兰,早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美食新天地。
你敢信吗?在2024年的《米其林指南》里,小小的爱尔兰岛上,竟然有19家餐厅摘得了星星!这说明这里的精致餐饮(Fine Dining)水准,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这些餐厅善于运用爱尔兰本地的顶级食材,结合现代烹饪技术,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味觉体验。
当然,米其林对我们留学生来说可能有点奢侈。但别急,爱尔兰的“逛吃”乐趣,更多地藏在街头巷尾。
我强烈推荐你们,一定要去逛逛这里的农夫市集(Farmer's Market)。它不仅是买菜的地方,更是一个社交和体验本地文化的窗口。比如南边城市科克(Cork)的英国市场(The English Market),从1788年就开始运营了,是欧洲最古老的室内市场之一。走进那个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里,海鲜摊的冰块上铺满了各种鱼虾贝类,肉铺挂着整只的火腿,奶酪摊飘来阵阵浓香,还有卖手作果酱、烘焙面包和有机蔬菜的……空气中混合着各种食物的香气和人们的交谈声,那种人间烟火气,特别治愈。
在都柏林,每个周六,坦普尔酒吧区(Temple Bar)也会有美食市集。你可以在这里买到新鲜的生蚝,摊主会帮你撬开,挤上柠檬汁,让你站着就吃掉。还能尝到各种国家的街头小吃,买到本地农场自制的苹果汁和手工艺品。
除了市集,这几年爱尔兰的独立咖啡馆、精酿啤酒厂和手工甜品店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在城市里随便走走,你总能发现一些装修有格调、出品有惊喜的小店。这里的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爱尔兰的美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所以你看,爱尔兰的美食,远比一句“只有土豆”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
它可能没有法餐的精致繁复,也没有中餐的千变万化。但它的美好,在于那份源于土地和海洋的质朴与纯粹。它用最新鲜的食材,最简单的烹饪,给你最直接的味蕾冲击和最温暖的慰藉。
别再对着外卖软件发愁了,也别再让“美食荒漠”的标签限制你的想象。下个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去海边小镇吃一碗海鲜汤,或者去农夫市集淘点本地奶酪和香肠,回家自己做一顿大餐。
大胆地去探索,去品尝,去和你遇到的每一个当地人聊聊他们最爱的小馆子。你会发现,美食,将是你了解这个国家、融入这里的生活最有趣、最美味的钥匙。
别让刻板印象,饿着你的留学生活。走出宿舍,去吃点好的吧,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