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学长血泪忠告,这些坑千万别踩

puppy

嘿,准备来日本的学弟学妹们!是不是对未来的留学生活充满了粉色的幻想?先打住!作为过来人,学长用真金白银和血泪教训给你提个醒:从选语言学校、租房签约,到办手机卡、找兼职,这里面的“坑”又多又深,一不小心就可能让你白花冤枉钱、走大段弯路。这篇不是什么官方指南,全是我亲身踩过的雷和总结出的实在干货,希望能帮你绕开那些不必要的麻烦,把宝贵的精力和钱都花在刀刃上。快来看看,别让学长交的“学费”白费啦!

留日新手四大“天坑”速览
语言学校:别只看中介宣传,小心“升学率”陷阱和各种名目的附加费用。位置偏远,通勤费可能比学费还“痛”。
租房签约:天价初期费用(礼金、敷金、中介费…)是常态。看图租房等于赌博,合同条款密密麻麻,不看懂就签字等于“卖身契”。
手机办理:大手运营商的“零元购机”背后是昂贵的两年合约。格安卡(MVNO)才是省钱王道,但办理流程和信号覆盖需要做足功课。
打工兼职:时薪低于法定标准就是违法!“黑心店长”克扣工资、超时工作屡见不鲜。注意28小时工作上限,别为了赚钱影响签证。

刚落地成田机场那天,我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心里那叫一个激动。东京,我来了!动漫里的场景、日剧里的街道,仿佛都在向我招手。我按照国内中介给的地址,信心满满地坐上了去往“新家”的电车。中介说,那是个“性价比超高”的房子,离市中心不远。

结果呢?电车换了两趟,巴士坐了快半小时,最后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下了车。拖着箱子在小巷里走了十五分钟,终于找到了那栋小小的木造公寓。打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房间小得可怜,说好的“家电齐全”,只有一个滋滋作响的小冰箱和一台老掉牙的微波炉。更要命的是,房东大爷完全不会英语,我连比带划沟通了半天,他才明白我想问Wi-Fi密码。那一刻,日剧滤镜碎了一地,我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无助。而这,仅仅是我留日“踩坑”之路的开始。

嘿,我是你们的学长。今天不灌鸡汤,不画大饼,就想掏心窝子地聊聊,那些中介和官方指南里不会告诉你的事。这些都是我用真金白银和血泪换来的教训,希望能让你未来的路,走得顺一点,再顺一点。

语言学校的“坑”,不只是学费那么简单

很多同学的第一站都是语言学校。在国内看宣传册,家家都是“名校跳板”“超高升学率”“签证率100%”。感觉随便进一家,都能轻松考上东大、早稻田。醒醒!这背后水可深了。

第一个坑,就是“位置”。很多中介会模糊地理位置,告诉你学校在“东京圈”。听起来不错吧?但“东京圈”可能包括千叶、埼玉、神奈川。我有个朋友,选了千叶的一所学校,每天单程通勤到东京市中心就要一个半小时,一个月交通费就花掉快2万日元(约1000人民币)。这笔钱和时间,在国内规划时谁会想到?所以,选校前,请你打开谷歌地图,亲自搜一下学校的具体地址,看看离最近的车站要走多久,去你心仪的大学或者打工方便的地方要多久。别让通勤耗尽你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第二个坑,是“费用”。你以为交了申请时说的70-80万日元学费就完事了?太天真了。很多学校还有一堆隐藏费用。比如“教材费”,有的学校是包含在学费里的,有的则要另外交,一年下来可能又是三四万日元。“施設维持费”“活动费”等等,各种名目加起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申请之前,一定要把费用明细问清楚,邮件白纸黑字确认好,到底哪些包含,哪些不包含。

最关键的坑,是“教学质量”和“升学指导”。所谓的“高升学率”是怎么来的?有些学校为了数据好看,会逼着你报考一些排名不高但保底能进的大学。他们的“升学指导”,可能就是给你几张报名表让你自生自灭。真正好的语言学校,会有专门的老师一对一帮你修改研究计划书,进行模拟面试,甚至帮你联系教授。怎么判断?去学校的官网看“進学実績”(升学实绩),不要只看考上了多少人,要看都考上了哪些大学,是学部(本科)还是大学院(研究生)。你也可以尝试在社交媒体上找找该校的在读生,问问他们的真实感受,这比中介天花乱坠的宣传要靠谱一百倍。

我当时就吃过亏,选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学校,老师流动性特别大,教我们口语的老师三个月换了两个。所谓的升学指导,就是把我们叫到办公室,问“你想考哪个学校啊?”,然后就没下文了。最后还是靠自己摸索,报私塾,才跌跌撞撞考上大学。这中间浪费的时间和精力,现在想起来都心疼。

租房的“无底洞”,初期费用吓到你腿软

解决了学校,下一步就是住。在日本租房,绝对是能让所有留学生“一夜成长”的体验。因为它和国内的“押一付三”完全是两个概念。这里的“坑”主要是初期费用和合同。

让我们先算一笔账。假设你在东京山手线附近看中一间月租8万日元(约4000人民币)的单身公寓(1K),你以为准备个三四个月的房租就够了?不,你可能需要准备40万日元以上!这笔钱叫“初期費用”,通常包括:

礼金(Reikin):1个月房租,约8万日元。这是送给房东的“感谢费”,注意,一分钱都不会退还。

敷金(Shikikin):1个月房租,约8万日元。这相当于押金,退房时会扣除清洁费、修理费后返还一部分,但别指望能全额拿回来。

仲介手数料(Chukai Tesuryo):1个月房租+10%消费税,约8.8万日元。这是给房产中介的佣金。

保証会社利用料(Hosho Gaisha Riyoryo):通常是月租的50%-100%,我们按50%算,约4万日元。因为你是外国人,几乎100%需要找担保公司。

火災保険料(Kasai Hokenryo):强制购买的火灾保险,两年大约1.5-2万日元。

鍵交換代(Kagi Kokandai):更换门锁的费用,安全起见必须换,大约1.5-2.5万日元。

当月房租+下月房租:8万+8万=16万日元。

这么一加,总共初期费用高达48.3万日元(约2.4万人民币)!这还只是一个普通公寓的起步价。是不是很吓人?所以,找房子时,可以多关注那些标有“礼金0、敷金0”的房源,虽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房租可能会稍高一点,但能极大地缓解你刚落地时的经济压力。

另一个大坑是“看图租房”。千万不要在国内就凭几张照片和视频就把合同签了。日本中介拍的照片,广角镜头一开,5平米的房间能拍出15平米的效果。我一个学妹就是这么被坑的,照片里看着窗明几净,实际入住发现房子在一楼,窗外就是邻居家的墙,终年不见阳光,潮湿得能长蘑菇。所以,条件允许的话,一定要亲自去看房(内見),感受一下房间的采光、隔音,周围的环境,离车站的真实距离。别信中介说的“步行5分钟”,自己用手机地图导航走一遍,上坡下坡都算上,那才是真实时间。

最后是合同。日本的租房合同又长又复杂,全是法律术语。一定要找个日语好的学长学姐或者中介帮你逐条看。特别注意“退去時”条款,比如墙上能不能钉钉子,退房时清洁费(クリーニング代)怎么算,有没有违约金等等。这些细节不看清,两年后退房时,你的敷金可能就一分钱都拿不回来了。

办手机卡的“迷魂阵”,一不小心就被套牢

在日本,没有手机寸步难行。办银行卡、租房、找工作,都需要一个日本手机号。但办手机卡,又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差战场。

一到日本,你可能会在机场或者电器城(比如Bic Camera, Yodobashi)看到三大运营商——Docomo、au、Softbank的柜台,销售员会非常热情地向你推销各种套餐,还送“现金返还”(キャッシュバック)或者“手机本体0元”。听起来很诱人对不对?这里面的套路就是一份通常为期两年的绑定合同(二年縛り)。

这种套餐月费非常高,通常一个月要7000-10000日元(约350-500人民币)。两年下来就是一笔巨款。如果你中途想解约,就要支付高额的违约金,可能高达1万多日元。而且,“手机0元”的代价是,你每个月的话费里,其实包含了手机的分期付款。所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学长我刚来的时候不懂,就被Softbank的销售说动了,办了个iPhone套餐,每个月话费快一万日元,心都在滴血。后来才知道,留学生省钱的真正王道是“格安SIM”(Kakuyasu SIM),也就是我们说的虚拟运营商(MVNO)。

这些格安SIM,比如Rakuten Mobile、UQ Mobile、Y!mobile、IIJmio等,它们租用三大运营商的网络,但价格便宜得多。同样是20GB的流量套餐,三大运营商可能要7000日元,而格安SIM可能只需要2000-3000日元。比如乐天移动(Rakuten Mobile)的套餐,每月数据使用超过20GB后,费用上限就是3278日元,相当于无限流量,对于我们这种离不开网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办理格安SIM需要你有一点日语基础和动手能力,通常是在网上申请,SIM卡会寄到你家,然后自己根据说明书设置APN。如果你怕麻烦,也可以选择去它们的实体店办理。但需要注意的是,你得先有一部无锁的(SIM Free)手机。可以在国内买好带来,也可以在日本的苹果官网或者二手店(比如Janpara)购买。

一句话总结:别碰三大运营商的长期合约。买个无锁手机,办一张格安SIM卡,每个月能帮你省下好几顿大餐的钱。

找兼职的“潜规则”,别让打工变“打黑工”

留学生活,打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既能赚点生活费,又能锻炼日语、融入社会。但日本的打工环境,也并非一片净土,特别是针对我们这些社会经验不足的外国人,“黑心企业”(ブラック企業)和各种骗局并不少见。

首先,要明确你的合法权益。日本法律规定,留学生的打工时间上限是每周28小时(寒暑假等长假期间为每周40小时)。时薪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賃金”。以2023年10月更新的数据为例,东京的最低时薪是1113日元,大阪是1064日元。如果一家店给你的时薪低于这个标准,那它就是违法的,请立刻掉头走人。

最常见的坑,是克扣工资和不给交通费。有些不良店长,会以“你今天打碎了一个盘子”或者“你业务不熟练”为由,随意扣你的工资。还有的店,面试时说好报销交通费,发工资时却只字不提。所以,面试时就要问清楚:工资是“時給”(时薪)还是“日給”(日薪)?交通费是“全額支給”还是有上限?工资是通过银行转账还是发现金?(建议选择银行转账,有记录可查)。每次工作,自己也要用手机App记录好上下班时间,以防万一。

我有个同学曾在一家小居酒屋打工,店长总是要求他提前半小时到店里准备,下班后还要留下来打扫,但这些时间从来不算在工资里。一个月下来,等于白干了十几个小时。后来他鼓起勇气去跟店长理论,对方还反咬一口说“这是日本的规矩”。这根本不是规矩,这就是压榨!

找工作的渠道也很重要。不要轻信路边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或者是一些看起来好得不真实的招聘信息,比如“工作轻松、时薪超高”。这些很可能是诈骗或者是灰色产业。靠谱的渠道是学校的揭示板、正规的求职网站(如Townwork、Baitoru)或者App。去面试时,如果感觉店里气氛不对,或者面试官问一些奇怪的问题,相信你的直觉,赶紧离开。

记住,打工是为了让你的留学生活更丰富,而不是让你受委屈、被剥削。你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千万不要因为打工超时而影响出勤率和成绩,那会直接关系到你的签证续签,得不偿失。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吓唬你,让你觉得日本留学有多可怕。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经历过这些,我才更觉得有必要把它们说出来。日本是一个非常美好、安全、便利的国家,绝大多数人都非常友善和遵守规则。但也正因为它是一个如此讲究规则的社会,所以作为“闯入者”的我们,才更需要提前了解这些规则,学会保护自己。

别怕犯错,也别怕开口求助。你身边一定会有比你早来一两年的学长学姐,他们走过的弯路,就是你最好的地图。多问一句,多查一下,就能避开一个大坑。把那些本该交“学费”的钱和精力,省下来去吃一顿烤肉,去镰仓看一次海,去京都感受一下古韵,这才是留学生活该有的样子嘛。你的日本故事才刚刚开始,祝你玩得开心,学得顺利!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