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资讯速览,别怪我没提醒你! |
|---|
| 申请内卷新高度:部分G5院校热门专业已悄悄提高“软”门槛,list越来越短,手慢真的会没位置! |
| 签证政策大变动:研究生携签政策“一刀切”,毕业后留英工作门槛薪资暴涨,你的五年计划还好吗? |
| 宝藏奖学金窗口期:Chevening志奋领奖学金申请窗口比申请季早大半年,错过就是明年见了! |
| 雅思/PTE要求更新:部分院校专业对语言小分要求更苛刻,总分够了也可能被拒,别让语言成绩拖后腿! |
哈喽,各位在留学申请路上奋战的宝子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lxs.net的小编。今天想给你们讲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去年带过的一个学生小雅身上。
小雅是个典型的学霸,绩点3.8,雅思7.5,手握两段不错的实习,目标直指G5的商科。从大二开始,她就按部就班地准备,一切看起来都完美无缺。去年10月,当她信心满满地准备递交LSE的申请时,突然发现目标专业的申请页面上多了一行小字:“We strongly recommend applicants to submit a GMAT score”。
她当时就懵了。前一年申请的学长学姐都说这个专业不需要GMAT,她也就没准备。等她反应过来,火急火燎地报名、刷题,再考出成绩,已经是12月底了。而那个时候,LSE那个专业的第一轮申请通道早就关闭了。最后,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offer雨下给了那些准备更充分的同学,自己被无奈地放进了waiting list,直到最后也没能上岸。
一个GMAT,就让她整整一年的努力和规划付诸东流,只能gap一年再战。这个故事听起来是不是让人背后一凉?英国留学圈的信息战,就是这么残酷。很多关键的政策变动、申请要求的微调、奖学金的开放时间,都是“静悄悄”地发生。等你后知后觉,机会的窗口早就关上了。这一错过,搭进去的就是一整年的时间和无法估量的机会成本。
所以,今天我把近期最要命、最关键的留英资讯都给你们打包好了。别嫌我啰嗦,花几分钟看完,绝对能帮你扫清不少信息盲区,让你在申请路上跑得比别人更快、更稳!
申请季高能预警:你的梦校,门槛又变高了!
每年都有同学问:“小编小编,今年的申请是不是更难了?” 我只能说,对于顶尖名校的热门专业,答案永远是:YES!英国大学的申请看似是“先到先得”,但背后隐藏的逻辑其实是“择优录取”。在申请者背景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水涨船高”是必然的。
咱们来看几个活生生的例子。
以UCL为例,它的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硕士项目,常年是申请大热门。根据学校官方公布的近几年数据,这个专业的申请人数从2020年的约4000人,飙升到2023年的超过8000人,而录取名额始终维持在200个左右。这意味着录取率从5%骤降到了不足2.5%。这是什么概念?比国内考研的很多985王牌专业报录比还要夸张。
在这样的竞争下,UCL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高筛选门槛。以前你可能是个双非高绩点学霸,还能冲一冲。现在呢?UCL很多热门学院,比如巴特莱特建筑学院、IOE教育学院,都明确了自己的“认可院校名单”。如果你本科院校不在这份名单上,哪怕你绩点是满分,申请材料递交的第一步就可能被系统“秒拒”。去年我们论坛就有个同学,本科是某省属重点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均分高达92,申请UCL的软件工程系统(Software Systems Engineering)专业,结果就是因为本科院校不在list上,收到秒拒信,理由都没给一个。
再说说商科。曼彻斯特大学的商学院(Alliance 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是很多同学的梦校。但它的申请要求也是一年比一年“变态”。就拿会计与金融(MSc Accounting and Finance)这个王牌专业来说,除了对本科院校背景和均分有严格要求,它对核心课程的成绩也开始“刨根问底”。我认识一个同学,总均分88,完全达到了标准,但就因为本科的《计量经济学》这门课分数有点低,申请时就被招生官揪住不放,要求他提供课程大纲,并解释为什么这门课没考好。最后折腾了半天,还是被拒了。这说明什么?招生官现在看的不仅是你的总成绩,而是你的知识结构是否真的匹配他们的课程。
还有一些“软”门槛的变化,杀伤力更大。比如爱丁堡大学,它的很多热门专业,像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虽然没有强制要求,但在PS(个人陈述)里,如果你能体现出相关的项目经历、编程能力或者对特定领域的深刻理解,会大大增加你的录取几率。去年拿到爱大AI专业offer的小林同学分享说,他的绩点其实在申请者里不算最高的,但他把自己参加过的Kaggle竞赛经历、做过的一个小型机器学习项目写进了PS,并且和申请的专业方向做了强关联。他认为,这才是他能在一众高分学霸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所以,别再以为只要刷高绩点和雅思分数就万事大吉了。现在是精细化申请的时代,你需要:
1. 反复确认你的本科院校是否在梦校的list上。 这个信息每年都可能微调,一定要去官网的Admissions页面亲自查,别轻信网上的过期信息。
2. 仔细研究课程设置,看看有没有对特定先修课程或核心课程成绩的要求。 如果有短板,赶紧想想办法,比如修个相关的网课、做个项目来弥补。
3. 尽早规划软背景提升。 实习、科研、竞赛……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针对你的目标专业,提前布局,让你的简历和文书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可写。
签证政策大地震:留英规划,你得重新盘算!
如果说申请要求是“内部矛盾”,那签证政策就是影响所有人的“外部环境”。2024年,英国的留学和工作签证政策经历了一场不小的“地震”,很多同学的原有规划都被打乱了。
最大的变化,莫过于针对硕士留学生家属的陪读签证(dependant visa)政策。从2024年1月1日起,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项目的国际学生,将不能再为家属(配偶和子女)申请陪读签证了。只有攻读研究型硕士(Research Master's)和博士(PhD)的学生,才能继续享受这项福利。
这个政策影响有多大?我给你讲个身边的例子。我朋友Leo和他女朋友本来计划得很好:Leo来英国读一年授课型硕士,女朋友申请陪读签过来,一方面可以体验英国生活,另一方面也能利用这一年时间在当地找找工作机会,为以后可能的定居做准备。结果新政一出,整个计划泡汤。他们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异国一年,要么女朋友也得自己申请一个学校读书。最终,为了不分开,他们临时决定一起申请学校,整个申请季的时间线、预算和选校策略都得推倒重来,搞得人仰马校翻。
根据英国内政部的数据,在2023年,有超过14万份陪读签证发放给了授课型硕士的家属。这背后,是14万个家庭的规划。这个政策的收紧,直接改变了很多人的留学动机和家庭决策。
另一个重磅炸弹,是针对毕业后想留英工作的同学的。那就是工签(Skilled Worker Visa)的薪资门槛大幅提高。从2024年4月4日起,申请工签的最低年薪门槛,从原来的26,200英镑,猛增到了38,700英镑,涨幅接近50%!
38,700英镑是什么概念?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英国全职员工的年薪中位数也才34,963英镑。这意味着,一个刚毕业的留学生,需要找到一份远高于英国平均水平的薪水的工作,才能拿到工签。这对于人文社科、艺术设计、甚至是很多商科专业的毕业生来说,难度堪称地狱级别。以往,很多同学毕业后可以通过Graduate Rout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SW签证)找到一份起薪在3万英镑左右的工作,先积累两年经验,再转工签。现在,这条路被大大加宽了鸿沟。
前段时间,我们论坛里就有一个去年毕业的学姐发帖求助。她在一家中型咨询公司做助理分析师,拿着PSW签证,年薪32,000英镑,本来公司已经承诺帮她转工签。新政一出,她的薪水远不达标。公司虽然认可她的能力,但也不愿意为了一个新人直接将薪水提到近4万英镑。现在她的PSW签证快到期了,工作还没着落,每天都焦虑得睡不着觉。
所以,如果你有毕业后留英的打算,现在必须重新评估可行性:
1. 选专业时就要更有策略。 像金融科技、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高薪技术岗位,达到薪资门槛的可能性会更大。在规划留学时,就要把就业前景和薪资水平作为一个更重要的考量因素。
2. 充分利用好两年的PSW签证。 这两年是你积累本地工作经验、建立人脉、提升专业技能的黄金时期。不要抱着“随便找个工作过渡一下”的心态,而要从一开始就瞄准那些有能力、也有意愿支付高薪的企业。
3. 关注政策的豁免条款。 比如,对于某些特定职业(如医疗、教育等),或者刚入职场的“新人”(New Entrant),薪资门槛会有一定的折扣。你需要仔细研究自己是否符合这些条件。
政策的变化是动态的,谁也说不准明年会怎样。我们能做的,就是基于当前的信息,做出最理性的规划,并为可能的变化预留Plan B。
手慢无!这些“神仙”奖学金,申请窗口转瞬即逝
说到留学,费用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很多同学都想申请奖学金,但常常陷入一个误区:以为奖学金是跟学校申请一起递交的。大错特错!很多含金量超高、金额超大的国家级奖学金,它们的申请时间线,完全独立于学校申请,而且通常早得惊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这是英国政府最具代表性的旗舰奖学金项目,由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部及其合作伙伴共同出资。这个奖学金有多香?它几乎涵盖了留英期间的全部费用:全额学费(部分MBA课程有上限)、每月足够生活的生活费、往返英国的机票、签证费、以及各种学术和社交活动的补贴。算下来,一年能省下至少40-50万人民币。
但是!它的申请时间,堪称“反人类”。通常在每年的8月初开放,11月初就截止了。这是什么概念?当你还在纠结暑假要不要实习、PS要不要找人润色的时候,志奋领的申请窗口已经悄悄打开又关上了。等你想起来要申请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只能再等一年。
申请志奋领,你需要有至少两年的工作经验(这个经验可以是全职、兼职、实习、志愿者等多种形式的累积),并且需要在申请时提交四篇主题明确的短文,阐述你的领导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规划以及为什么选择来英国学习。这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准备,绝不是临时抱佛脚能搞定的。
我们网站之前采访过一位拿到志奋领的学长,他来自一个普通家庭,是靠着这个奖学金才实现了在剑桥读硕士的梦想。他说,他从大四毕业就开始关注志奋领,利用工作第一年的时间,有意识地参与一些能体现领导力的项目,并且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打磨那四篇申请短文,反复修改了十几遍。他说:“很多人看到两年工作经验的要求就放弃了,或者觉得时间还早,但机会永远是留给最早准备的那批人的。”
除了志奋领,还有苏格兰政府的“苏格兰十字星”奖学金(Scotland's Saltire Scholarships),主要面向在苏格兰大学攻读科学、技术、创意产业、医疗保健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硕士课程的学生。每年提供50个名额,每人可以获得8,000英镑的学费减免。它的申请窗口通常在春季,比如2024年的申请截止日期就是5月31日。如果你等到拿到offer才想起来,那也晚了。
还有各个大学自己提供的奖学金,也都有严格的截止日期。比如布里斯托大学的Think Big Scholarship,为国际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5,000到26,000英镑不等的学费减免。申请也分为两轮,截止日期通常分别在2月和4月。你需要先拿到学校的offer,才能申请这个奖学金。这意味着,你的申请递交得越早,拿到offer的时间就越早,申请奖学金的机会就越大、时间也更充裕。
别再把奖学金当成一个“附加选项”了。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项目来规划:
1. 现在,立刻,马上,去创建一个“奖学金信息表”。 把你能找到的所有可能申请的奖学金(国家级的、学校级的、学院级的)都列出来,标注好它们的申请要求、截止日期和所需材料。
2. 提前准备文书材料。 很多奖学金都需要额外的申请文书,主题可能与你的PS不同,更侧重于你的领导潜力、社会贡献或职业抱负。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构思和写作。
3. 不要自我设限。 别总觉得“这个奖学金这么难,肯定轮不到我”。你不去尝试,机会永远是零。很多时候,打动评审的,不一定是你有多牛的背景,而是你独特的经历和真诚的表达。
好了,今天的信息速递就到这里。我知道,看完这些你可能会有点焦虑,感觉要准备的事情又多了一堆。
但换个角度想,你现在看到了,就比那些还蒙在鼓里的同学领先了一大步。留学申请从来不是一场轻松的战役,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学术能力,更是你的信息搜集能力、规划能力和抗压能力。
别再当那个被动等待消息的“伸手党”了。你的未来,是你自己的。多花点时间去官网看一手信息,多在我们的论坛(www.lxs.net)里和前辈们交流,把每一个可能影响你前途的细节都搞清楚。
记住小雅的故事,别让一年的努力,败给一行你没看到的小字。你的梦想,值得你付出这份细心和主动!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