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第一的ANU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puppy

ANU,传说中的澳洲第一,读起来到底什么感觉?是不是真的人均学霸,压力山大?校园里袋鼠比人还多是真的吗?在堪培拉这个“大农村”生活,会不会好山好水好无聊?其实,这里不只有泡图书馆的日常和赶due的焦虑。你会在顶尖课堂上被大神教授点燃,也会在格里芬湖边的草坪上和朋友看日落发呆。ANU的体验,是学术压力和自然风光的神奇结合,是在安静中学会和自己相处,发现内心真正的热爱。它或许不完美,但绝对足够独特。想知道这份独一无二的成长体验究竟是怎样的吗?快来文章里找答案吧!

ANU新生必读:写在前面的真心话
心态第一:别被“澳洲第一”的名头吓到,也别被“堪村”的标签劝退。ANU的体验很独特,适合能静下心来,跟自己对话的人。
学术准备:这里的阅读量和论文要求是实打实的。提前锻炼自己的英文阅读速度和学术写作能力,比什么都重要。别想着来了再慢慢适应,预习,预习,再预习!
生活技能:学做饭!学开车!堪培拉的公共交通不像悉尼墨尔本那么方便,外卖选择也有限。会开车能极大提升你的生活半径和幸福感。自己做饭能拯救你的胃和钱包。
社交心态:主动一点!村里的生活圈子相对小,多参加社团活动、住宿学院的活动,勇敢地跟local同学、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你的朋友圈基本决定了你留学生活的精彩程度。

嘿,大家好,我是lxs.net的小编。还记得我刚收到ANU(澳洲国立大学)的offer时,那种混杂着激动和忐忑的心情。我妈比我还兴奋,到处跟亲戚说:“我儿子要去澳洲的清华北大了!” 而我呢,一边为这个“澳洲第一”的名头沾沾自喜,一边在网上疯狂搜索——“在ANU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结果,搜出来的东西让我更纠结了。有人说那里是学术天堂,诺贝尔奖得主给你上课;有人说那是“Can-boring”(堪培拉+无聊的自创词),好山好水好寂寞。还有个流传最广的段子:在ANU,袋鼠比人多。

当时我就在想,这到底是个什么神仙(或者神经)地方?它真的适合我吗?这个问题,可能也是现在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心里最大的疑问。今天,我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你好好聊聊,在ANU读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传说中的“学术殿堂”,压力真的那么大吗?

我们先从大家最关心的学术聊起。ANU头顶“澳洲第一”的光环,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在2025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里,ANU排在全球第30位,全澳第4。虽然排名每年都有浮动,但它的学术硬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学校历史上出过6位诺贝尔奖得主,而且现任校长Brian Schmidt本人就是一位诺奖得主(2011年物理学奖)。想象一下,你的校长是诺奖大佬,这是种什么感觉?

所以,这里的学习压力大吗?答案是:真的不小。

我给你讲个我的亲身经历。我修过一门国际关系的入门课,叫《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听起来很基础对吧?但第一周的reading list发下来我就傻眼了,整整20篇学术论文和书籍章节,加起来快300页。教授在第一节课就笑眯眯地说:“欢迎来到ANU,在这里,阅读是你们的呼吸。”

这不是恐吓。ANU的教学模式非常强调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课堂上,教授不会像高中老师一样追着你喂知识,他们更像是引路人,抛出问题,引导讨论。一节50分钟的lecture,信息量巨大,可能涵盖了几十年的理论变迁。而每周的Tutorial(小班讨论课),才是真正的“战场”。如果你没读完reading,在tutorial上根本插不上话,只能看着本地和其他国家的同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而你全程只能“yeah, yeah, that’s a good point”。那种感觉,真的会让你怀疑人生。

这里的考核方式也很多元,但核心就一个字:写。一篇2000字的essay是家常便饭,期末可能就是一篇4000字的research paper。评分标准极其严格,你的论点是否原创,论据是否充分,引用格式是否标准(ANU很多学院用的是芝加哥格式,比哈佛格式复杂得多),都会直接影响你的分数。我认识一个学考古的朋友,为了写一篇关于古埃及文物的论文,在图书馆住了整整一个星期,查阅的资料堆起来比人都高。

但这种压力,也是一种推力。它逼着你跳出舒适区,从一个被动接收知识的海绵,变成一个主动探寻真理的学者。你会发现,当你真的啃完那些晦涩的理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论文里清晰地表达出来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ANU的师生比大约是1:18.5,这意味着你有大把的机会在课后和教授深入交流。这里的教授很多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大牛,他们可能前一天还在BBC接受采访,分析国际局势,后一天就在办公室里,耐心听你讲你那不成形的论文思路。这种“大神为你引路”的体验,是ANU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所以,ANU是不是人均学霸?不一定。但它绝对是一个能把普通人“逼”成学霸的地方。如果你热爱知识,享受挑战,那么这里的学术氛围会让你如鱼得水。

袋鼠真的比人多?校园生活什么样?

聊完了沉重的学术,我们来说点轻松的。ANU的校园,绝对是它最独特的名片之一。

那个“袋鼠比人多”的段子,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八九不离十。ANU的Acton校区占地145公顷,基本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开放式公园。校园里绿树成荫,草坪遍地,一条小河(Sullivan's Creek)贯穿其中。你经常能看到各种野生动物大摇大摆地在路上走。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你从图书馆出来,一抬头,就能看到十几只东部灰袋鼠在不远处的草坪上悠闲地吃草、打闹。它们一点也不怕人,有时候还会好奇地凑近看看你。除了袋鼠,还有各种羽毛鲜艳的鹦鹉、嘎嘎叫的澳洲白鹮,甚至偶尔还能看到针鼹(一种像刺猬的萌物)。这种人类、建筑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感觉,在其他大学是很难体验到的。

我有个朋友第一次来找我玩,我们俩坐在格里芬湖边的草坪上,看着远处的黑山和日落,旁边就是一群袋鼠。他当时就感叹:“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选择这里了,这哪里是大学,这简直是国家公园。”

除了自然风光,校园的设施也很棒。ANU有好几个图书馆,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Chifley图书馆是人文社科的主场,24小时开放,是赶due人的“圣地”。深夜里,这里灯火通明,你能看到无数个为学术燃烧生命的灵魂。而Hancock图书馆则偏向理科,氛围更安静。Menzies图书馆则以其丰富的亚洲研究馆藏而闻名。

近几年新修的Kambri学生活动中心,更是给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里有电影院、健身房、超市、各国风味餐厅和咖啡馆。每周还会有集市和各种文化活动。中午下课,和朋友在Kambri吃个午饭,下午没课就去看场电影,或者去健身房流流汗,校园生活其实可以很多彩。

住宿方面,ANU的住宿学院(Residential Halls)文化非常浓厚。像Bruce Hall, Fenner Hall, Burton & Garran Hall (B&G) 等等,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社交活动。住在college里,你会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大家一起吃饭、学习、参加各种派对和体育比赛,对于快速融入新环境非常有帮助。当然,住宿费也不便宜,但那种归属感和收获的友谊是无价的。

总的来说,ANU的校园体验,就是学术与自然的奇妙融合。上一秒你还在为康德的理论抓耳挠腮,下一秒出门就能看到袋鼠打架。这种独特的反差萌,会让你觉得,学习的辛苦,似乎也被大自然治愈了。

在“堪村”生活,是不是好山好水好无聊?

好了,现在我们要来直面那个终极问题了:在堪培拉(Canberra)这个“大农村”生活,到底有多无聊?

如果你的理想留学生活是每天灯红酒绿、蹦迪K歌,那堪培拉可能会让你失望。它没有悉尼的繁华,也没有墨尔本的文艺气息。这里的商店晚上六七点就关门了,周末的街上人也不多。很多人把它戏称为“堪村”,或者官方绰号“丛林首都”(The Bush Capital)。

但是,“无聊”的另一面,是“安逸”和“专注”。

堪培拉是一座精心规划的城市。整个城市围绕着巨大的人工湖——格里芬湖(Lake Burley Griffin)而建。这里的空气质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城市绿化率极高,到处都是公园和步道。对于喜欢户外运动的人来说,这里简直是天堂。周末,你可以沿着湖边骑行,去黑山(Black Mountain)或安斯利山(Mount Ainslie)徒步,登顶俯瞰整个城市的景色。或者约上三五好友,去湖边的草坪烧烤、野餐,玩飞盘。

堪培拉的文化生活其实也并不贫乏,只是更“沉静”一些。作为澳大利亚的首都,这里聚集了全国最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比如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国家肖像馆、战争纪念馆等等,而且大部分都是免费的。花一个下午在美术馆里看展,或者在博物馆里了解澳洲的历史,是堪培拉人非常喜欢的休闲方式。

生活成本方面,堪培拉的房租不便宜,甚至有时会超过墨尔本。根据2023年的数据,堪培拉的租金中位数在全澳都名列前茅。但是,其他方面的开销相对较低,而且因为城市小,通勤时间很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交通成本。很多人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区,骑车15-20分钟就能到校,非常方便。

这里的四季分明,也给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春天的花展(Floriade),夏天的湖边活动,秋天满城的金黄落叶,冬天远山上偶尔的积雪。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

在堪培拉生活久了,你会慢慢爱上它的“慢”。这里没有那么多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相处。你可以专注于学业,发展自己的爱好,或者只是单纯地享受宁静。很多从ANU毕业的人,在离开堪培拉后,最怀念的,恰恰是这份曾经被他们吐槽为“无聊”的宁静。

它确实不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城市。但如果你是一个能享受孤独,喜欢自然,并且希望有一个能让你专心学习和成长的环境,那么堪培拉会给你一个惊喜。

独一无二的成长,ANU到底教会了我什么?

在ANU待了几年后,回过头看,我觉得它给我的,远不止一张文凭。

它首先教会我的是“独立”。这种独立,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洗衣做饭,更是学术上和思想上的独立。在这里,没有人会告诉你标准的答案是什么,你需要自己去阅读、去思考、去辩论,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它塑造了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会让你受益终身。

其次,它教会我如何与“孤独”相处。在堪培拉这个安静的城市,你会有大把的时间独自一人。一开始可能会不适应,但慢慢地,你会学会利用这段时间,去阅读一直想看的书,去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或者只是静静地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你会在安静中,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

最后,它给了我一个多元化的国际视野。ANU有大约28%的学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在课堂讨论、社团活动、宿舍生活中,你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观点。我和来自德国的同学讨论过欧洲的政治,和来自印尼的同学聊过东南亚的经济,和来自美国的同学争论过枪支问题。这些交流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学会了用更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

ANU的体验,就像一杯需要慢慢品的茶。初尝可能觉得有些平淡,甚至有点苦涩,但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回味,才能感受到它独特的甘甜和醇厚。

所以,如果你问我,在ANU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我会说,那是在世界顶级的课堂上,被智慧之光点燃的体验;是在深夜的图书馆里,为一篇论文奋笔疾书的体验;是在校园的草坪上,和袋鼠一起看日落的体验;是在宁静的堪培拉,学会和自己对话、认识自己的体验。

它可能不完美,学术压力大,生活有点“村”。但这份独一无二的经历,绝对会成为你人生中一段深刻而宝贵的记忆。

如果你是一个内心强大、渴望知识、能享受宁静的人,那么别犹豫,ANU正在向你招手。

来这里,不要只想着拿一个学位。试着去徒步,去逛博物馆,去参加一个你从未想过的社团,去和一个与你背景完全不同的同学做朋友。ANU和堪培拉给你的,可能不是一场热闹非凡的派对,而是一张任你挥洒的巨大画布。这张画最终会是什么样子,画笔,在你自己的手里。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