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看病核心要点速览 |
|---|
| 第一步:落地就注册GP(社区医生),这是使用NHS非急诊服务的大门。 |
| 常备药:去Boots/Superdrug备好扑热息痛(Paracetamol)、布洛芬(Ibuprofen)等非处方药,应对头疼脑热。 |
| 紧急情况:分清111和999。紧急但不致命,打111;危及生命,果断打999。 |
| 处方药:GP开具处方后,去任何药店(Pharmacy/Chemist)取药。英格兰地区按件收费,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免费。 |
| 善用资源:药剂师(Pharmacist)是你的用药顾问,很多小毛病可以直接咨询他们。 |
英国留学怕生病?这份保命清单快码住
哈喽,各位在英国追梦的 lxs.net 小伙伴们!
小编我还记得自己刚来英国的第一个冬天,坐标曼城,阴雨连绵。某个周六的深夜,我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寒意惊醒,头痛欲裂,一摸额头,滚烫。体温计显示39.2度。那一刻,孤独和恐惧瞬间把我淹没了。
我躺在床上,脑子里一片空白。找谁?去哪?英国的医院不是想进就进的吧?传说中的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到底是个啥系统?我连最简单的退烧药都不知道去哪买,更别提什么预约看病了。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千万别在这里倒下,爸妈会担心的。我硬生生扛了一晚上,第二天烧得迷迷糊糊,才被室友拖去了附近的药店。
相信我,这种“午夜惊魂”绝对是每个留学生最不愿经历的噩梦。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生病带来的无助感会被放大无数倍。所以,今天这篇超长待机的“保命清单”,就是要把我在英国摸爬滚打总结出的所有看病经验,毫无保留地盘给你。从注册GP到去A&E(急诊),从读懂处方单到家中常备神药,咱们一次性讲清楚说明白。赶紧拿出小本本,或者直接收藏转发,这篇文章,关键时刻真的能救急!
第一关:落地就办的大事——注册GP
咱们先来聊聊这个听起来很官方的词:GP。它的全称是General Practitioner,也就是社区全科医生。在英国,GP是整个NHS系统的“守门人”。你绝大部分的看病需求,比如感冒发烧、皮肤问题、肠胃不适,甚至是一些心理咨询,第一站都得先找GP。
没有注册GP,就意味着你被挡在了NHS日常医疗服务的大门外。很多同学以为交了IHS(移民健康附加费),就能随时随地看医生了。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操作中,你需要先和一个具体的GP诊所绑定,他们才会为你建立档案,你才能预约看病。
所以,千万别等到生病了才想起来这事!最理想的时间,就是你拿到BRP卡、签好租房合同、有了固定住址之后,立刻马上就去注册。
怎么操作呢?超级简单。
首先,你要找到你家属于哪个GP的“片区”(Catchment Area)。直接在Google或NHS官网搜索“Find a GP”,输入你的邮政编码(Postcode),系统就会列出附近所有接收新病人的GP诊所。你可以看看各家诊所的评分和评价,选一个离家近、评价好的。
选好之后,就去诊所前台说“I would like to register with this GP practice”。现在很多GP诊所为了方便,都开通了线上注册。你可以在诊所的官网上找到注册链接,在线填写表格就行。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你需要准备的材料都差不多:
- 护照和BRP卡
- 地址证明(Proof of Address):比如你的租房合同、近期的银行账单或者学校开的证明信。
你需要填写一张叫做GMS1的表格,上面是你的个人基本信息。交完材料和表格,就搞定了!过一两周,你就会收到一封信,告诉你注册成功,并附上你的NHS Number。这个号码是你未来在英国看病的重要凭证,一定要记下来。
我有个朋友小C,刚来爱丁堡时心大,拖了半年都没注册GP。结果有一次得了急性肠胃炎,疼得满地打滚。她想去诊所看病,结果人家一查,没有她的档案,直接拒绝了她,让她先走完注册流程。最后她只能打急救电话,被拉到医院折腾了一大圈。你看,就因为拖延了一下,小病都变成了大折腾。根据NHS最新的GP Patient Survey数据,超过80%的患者认为GP注册过程是简单方便的,所以别给自己找借口拖延啦!
居家必备小药箱:Boots里的“续命神药”
在英国,看GP通常需要提前预约,而且等待时间可能是一周甚至更长。对于一些突发的头疼脑热、小感冒,指望GP显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时候,一个装备齐全的家庭小药箱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英国的药店(Pharmacy/Chemist),像大家熟知的Boots、Superdrug、LloydsPharmacy,还有各大超市里的药品区,都能买到很多好用的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 Medicine)。
下面这份清单,是我和身边朋友们亲身验证过,绝对值得常备的“神药”:
1. 止痛退烧类(Pain & Fever Relief)
这是药箱里的绝对主力,用途最广。主要就两种:
- Paracetamol(扑热息痛):国内很多人叫它“必理通”。这是最安全、副作用最小的止痛退烧药。头痛、牙痛、发烧、姨妈痛,基本都能搞定。买的时候注意看剂量,成人一般是500mg一片。记住,24小时内不要超过8片(4000mg),而且两次服药间隔至少4小时。
- Ibuprofen(布洛芬):国内的“芬必得”就是它。布洛芬除了止痛退烧,还有消炎的作用,所以对于关节痛、肌肉酸痛、痛经的效果可能比扑热息痛更好。但它的缺点是可能会刺激肠胃,最好饭后服用,有胃病史的同学要慎用。
真实案例:我的室友是个健身狂,有次练腿过度,第二天肌肉酸痛到下不了床。我让他吃了两片Ibuprofen,下午就缓过来不少。这就是利用了它的抗炎效果。
2. 感冒流感类(Cold & Flu)
英国的妖风一吹,感冒是家常便饭。GP对于普通感冒通常只会建议你“多喝水,多休息”,所以自救很重要。
- Lemsip Max Cold & Flu Sachets:这是一款冲剂,可以说是英国版的“感冒灵”。里面通常含有扑热息痛(用来退烧止痛)和苯肾上腺素(用来缓解鼻塞)。热水冲一杯喝下去,整个人都会舒服很多。有柠檬味、黑加仑味等多种选择。
- Day & Night Nurse Capsules/Liquid:日夜组合装,非常贴心。白天的药让你保持清醒,缓解症状;晚上的药会加一些助眠成分(比如抗组胺药),让你能睡个好觉,帮助身体恢复。
3. 喉咙痛(Sore Throat)
英国气候干燥,暖气开足,喉咙很容易干痛发炎。
- Strepsils Lozenges:润喉糖,有各种口味和功效。最常见的是Honey & Lemon(蜂蜜柠檬),还有含轻微麻药成分的Extra Strong版本,能有效缓解疼痛。
- TCP Liquid Antiseptic:这个味道有点“销魂”,但效果是真好。稀释后用来漱口,可以给喉咙消毒,对付口腔溃疡和喉咙发炎初期的效果立竿见影。
4. 过敏类(Allergies)
英国的春天美是美,但对于过敏体质的同学来说简直是灾难。花粉过敏(Hay Fever)非常普遍,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能折磨得你没脾气。
- Antihistamines(抗组胺药):这是对抗过敏的核心药物。常见的有效成分有Cetirizine(品牌如Piriton/Piriteze)和Loratadine(品牌如Clarityn)。它们有片剂、糖浆和鼻喷雾等多种形式。建议在花粉季来临前就开始备着。
数据支持:根据 Allergy UK 的统计,英国有近44%的成年人至少患有一种过敏症,花粉过敏是其中最常见的之一。所以,这真的不是小题大做。
5. 肠胃不适类(Stomach & Digestion)
刚来英国,水土不服或者饮食不规律,很容易出现肠胃问题。
- Gaviscon / Rennie:针对胃酸过多、烧心、消化不良。吃完大餐感觉胃里翻江倒海,来一片这个嚼一嚼,会舒服很多。
- Dioralyte:电解质补充冲剂。如果因为肠胃炎上吐下泻,身体会流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导致脱水。这时候喝这个比喝白水管用,能帮你快速恢复体能。
友情提示:在药店买药时,如果不确定,大胆去问药剂师(Pharmacist)!他们都非常专业,会耐心解答你的问题,帮你选择最合适的药品。这比自己在货架前瞎猜要靠谱得多。
从小白到看懂处方单,其实没那么难
当你遇到非处方药搞不定的问题,比如细菌感染(像扁桃体发炎)、需要特定药物控制的慢性病,就必须去看GP开处方药(Prescription Medicine)了。
预约GP的过程我就不多说了,通常是打电话或者通过诊所的APP预约。看完病,如果医生认为你需要用药,会给你开一张绿色的处方单(FP10 Form)。
拿到这张单子,你需要去任何一家有“Pharmacy”或绿色十字标志的药店取药。
这里有个重要的知识点:英国各地区的处方药收费政策不同。
- 英格兰(England):目前(2023-2024年度)每样处方药收费£9.65。不管药本身多贵,都是这个价。如果你需要长期、大量服药,可以考虑购买处方预付费证书(Prescription Prepayment Certificate, PPC),有3个月和12个月两种,可以无限次取药,能省不少钱。
- 苏格兰(Scotland)、威尔士(Wales)、北爱尔兰(Northern Ireland):恭喜这些地区的同学们,你们的处方药是完全免费的!
药剂师给你药的时候,药盒上会贴一张白色的标签,上面有详细的用药说明。看懂这个标签至关重要。
我们来拆解一下标签上的信息:
- Your Name & Address:你的名字和地址,核对一下别拿错了。
- Medicine Name & Strength:药名和剂量。比如“Amoxicillin 500mg Capsules”,就是500毫克的阿莫西林胶囊。
- Dosage Instructions: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告诉你怎么吃。医生开处方时可能会用一些拉丁文缩写,但药剂师打印在标签上的通常是简单明了的英文:
- "Take ONE tablet/capsule...":每次服用一片/粒。
- "TWICE a day":每日两次。(处方缩写可能是BD)
- "THREE times a day":每日三次。(处方缩写可能是TDS)
- "FOUR times a day":每日四次。(处方缩写可能是QDS)
- "When required for pain":疼痛时服用。
- "With or after food":随餐或饭后服用。
- "For external use ONLY":仅限外用(药膏类)。
- Important Warnings:一些重要的提醒,比如“May cause drowsiness. If affected, do not drive or operate machinery.”(可能引起嗜睡,服药后请勿驾驶或操作机器)。
真实案例:我第一次在英国拿抗生素时,医生开的是“Take ONE, THREE times a day for 7 days”。当时我有点懵,是每天吃三次,每次一片,连续吃7天吗?我马上问了药剂师,他非常耐心地给我解释,并强调抗生素一定要吃完一个疗程,即使感觉好转了也不能停,否则容易产生耐药性。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对用药安全有了更深的理解。
记住,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当场问药剂师!他们是你的用药安全最后一道防线。
生死时速:拨打111还是999?
这是保命清单里最最核心的一章。关键时刻,选对求助电话,不仅能救自己,也是对公共医疗资源的尊重。
在英国,医疗急救系统分为两级:紧急但非致命的(Urgent, but not life-threatening)和危及生命的(Life-threatening emergency)。
什么时候拨打 NHS 111?
NHS 111是一个非紧急医疗咨询热线,全年24小时免费服务。当你遇到紧急的医疗问题,但不确定该怎么办,或者你的GP诊所已经下班时,就应该打111。
你需要拨打111的情况包括:
- 你觉得自己需要去医院,但不确定是不是该去A&E(急诊)。
- 高烧不退,吃了退烧药也没用。
- 突发的剧烈疼痛,比如腹痛、背痛。
- 不小心扭伤、拉伤,怀疑可能骨折。
- 出现精神健康危机,需要紧急支持。
拨通111后,接线员会先问你一些基本问题,然后可能会转接给护士或医生。他们会评估你的症状,然后给你最合适的建议:比如指导你进行自我护理、建议你去附近的紧急治疗中心(Urgent Treatment Centre)、帮你预约一个非工作时间的GP、或者在必要时为你叫一辆救护车。
现在NHS 111也有在线服务(111.nhs.uk),如果你不方便打电话,可以上网填写问卷,同样能得到专业的指导。
真实案例:一个学弟在周日踢球时把脚踝严重扭伤,肿得像个馒头。GP周末不开门,他直接去A&E又怕等太久。他想起了我说的,打了111。电话里的护士评估后,帮他在附近一家Urgent Treatment Centre预约了一个半小时后的位置。他过去后很快就拍了X光,确认没有骨折,做了包扎处理就回家了,整个过程高效又省心。
什么时候拨打 999?
999是英国的紧急求救电话,相当于国内的120+110+119。只有在遇到真正危及生命的情况时,才能拨打这个电话叫救护车(Ambulance)。
什么情况算危及生命?记住这几条:
- 失去意识或反应迟钝。
- 胸口剧痛,呼吸困难(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迹象)。
- 无法停止的大出血。
- 严重的过敏反应(Anaphylaxis),导致呼吸困难、肿胀。
- 癫痫发作(Seizure)停不下来。
- 严重的烧伤或烫伤。
- 疑似中风(Stroke)。记住 F.A.S.T. 口诀:
- Face (脸部):面部是否歪斜?
- Arms (手臂):能否顺利举起双臂?
- Speech (言语):说话是否含糊不清?
- Time (时间):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立即拨打999。
数据警示:根据NHS England的数据,每年有超过1200万次999呼叫。滥用999会占用宝贵的急救资源,让真正有需要的人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所以,请务必把这个号码留给最危急的时刻。
去A&E(Accident & Emergency)也是一样,它是为抢救重伤和重病的病人设立的。如果你只是普通感冒或者轻微扭伤,去A&E不仅要面临漫长的等待(平均等待时间可能超过4小时),还会给已经不堪重负的急诊系统增加压力。
分清111和999,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医疗体系的尊重和支持。
写到这里,这篇超长清单也接近尾声了。我知道,第一次在异国他乡面对复杂的医疗系统,肯定会有些不知所措。但别怕,只要你提前做好功课,心里有底,就没什么好慌的。
把这篇文章收藏好,把GP的电话、地址存在手机里,把小药箱准备起来。更重要的是,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同学、朋友、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都是你可以求助的对象。
在英国的每一天,都请记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比拿到多少个Distinction都重要。毕竟,身体才是咱们留学的本钱,对吧?希望这份清单能给你带来一份踏踏实实的安全感,让你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祝大家在英国的每一天都健健康康,活力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