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S写作核心避坑指南 |
|---|
| 拒绝空洞: 别再说“我从小就对XX感兴趣”,讲个具体的故事。 |
| 拒绝罗列: 别只写“我做了A、B、C”,讲清楚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如何与申请专业关联。 |
| 拒绝模板: 招生官一年看几千份PS,开头是“名人名言”或“字典定义”的,基本可以预定“已阅”文件夹了。 |
| 拒绝自嗨: 这不是你的个人传记,每一个字都要围绕“我为什么适合这个专业”来写。 |
凌晨两点,你还对着电脑屏幕上那个闪烁的光标发呆。Word文档的标题是“我的PS_最终版_v8.docx”,但里面除了几句干巴巴的自我介绍,空空如也。
“我的经历好普通啊,绩点不高不低,实习就是打杂,也没参加过什么高大上的竞赛……这怎么写才能让LSE的招生官看上我?”
这个场景,是不是戳中了你内心最深的焦虑?每年申请季,都有成千上万的同学被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折磨得头秃。根据UCAS官方数据,2023年申请季,仅中国大陆地区就有超过3万名学生递交申请,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一堆漂亮的成绩单和雅思分数面前,PS几乎是唯一能让你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与招生官进行深度对话的机会。
感觉自己平平无奇?别怕。这篇指南就是来拯救你的。我们不讲那些“展现热情”“体现领导力”的空话,而是要把你那些看似普通的经历,变成闪闪发光的金子。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
第一步:心态归零,你不是“平平无奇”
在动笔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心理建设。很多同学最大的障碍是:“我没什么可写的。”
真的吗?
你以为的“牛X经历”:国际顶尖投行实习、在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奥赛金牌……
招生官眼中的“有趣经历”:你在一次小组作业中如何化解矛盾,带领“猪队友”拿到A;你在咖啡店兼职时,如何通过观察优化了点单流程,让效率提升了15%;你为了搞懂一个金融模型,刷了三个通宵的YouTube教程,并用它分析了最近的游戏驿站(GME)股价波动……
看到了吗?招生官想看到的不是一个履历完美的机器人,而是一个有好奇心、有解决问题能力、有反思精神的未来学生。英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特别看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所以,你完全不必为自己没有“惊天动地”的经历而自卑。你的独特之处,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忘掉那些让你焦虑的“大神”案例,拿出一张白纸,我们来一场“经历挖掘”的头脑风暴。
第二步:搭建黄金结构,让招生官欲罢不能
优秀的PS都有一个共同点:逻辑清晰。它就像一个好故事,有引子,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招生官每天要看上百份文书,一份结构混乱的PS,大概率在30秒内就会被关掉。记住这个黄金结构,它会是你的安全网:
吸睛开头 (The Hook) - 约10%: 用一个具体的学术故事或疑问开头,直接亮明你对专业的兴趣来源。
学术能力与经历论证 (The Core) - 约60%: 这是全文的重中之重。你需要结合课程、实习、项目、竞赛等经历,证明你具备学习这个专业的能力和潜力。
为什么是我们学校 (The Match) - 约20%: 展示你对申请院校和专业的了解,表达你和学校是“双向奔赴”。
结尾与展望 (The Future) - 约10%: 总结你的核心优势,并对未来在学校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做出简短展望。
这个结构不是死板的教条,但它能确保你的论述主线清晰,层层递进。接下来,我们就把每一部分拆开,看看里面到底该填什么肉。
第三步:用STAR法则,把“打杂”经历讲成“权游”
这是本文最核心、最干货的部分。STAR法则是讲故事的万能公式,它能把一件平淡的事情,讲得有理有据、引人入胜。它代表:
S (Situation): 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T (Task): 你当时的任务或目标是什么?
A (Action): 你具体采取了哪些行动?
R (Result): 行动带来了什么结果?(最好能量化)
我们来看一个常见的“平平无奇”的经历,如何用STAR法则化腐朽为神奇。
普通版描述:
“我曾在一家公司市场部实习,负责运营官方微博。我每天会发布一些内容,并与粉丝互动。”
(招生官:哦,知道了。下一个。)
STAR法则升级版(申请市场营销专业):
(S) Situation: 我实习期间,公司官方微博的粉丝增长缓慢,且帖子互动率(点赞、评论、转发总和/阅读量)长期低于1%。品牌形象比较刻板,难以吸引年轻用户。
(T) Task: 我的任务是在一个月内,找到提升内容吸引力的方法,将核心帖子的平均互动率提升到3%,并探索更年轻化的沟通方式。
(A) Action: 我首先没有急于发帖,而是花了三天时间,用Python抓取了5个竞品的微博数据,分析了超过1000条热门内容。我发现,包含用户故事和投票互动形式的内容,互动率普遍高出平均水平2-3倍。基于这个发现,我策划了一个名为#我的奇葩室友#的话题活动,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趣事。我还用Canva制作了一系列 meme风格的海报,替代了之前严肃的宣传图。
(R) Result: 活动上线后,#我的奇葩室友#话题在两天内阅读量突破50万,我们收到了超过300份高质量的用户投稿。当月的微博平均互动率达到了4.5%,远超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理解了数据洞察(data insight)是如何驱动创意策略的,也让我对‘数字营销中的消费者行为’这门课程充满了期待。
看到了吗?同样一件“运营微博”的事,升级版的描述展现了你的:
分析能力: 用Python抓取数据,分析竞品。
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了问题(互动率低),并找到了解决方案(用户故事+新视觉)。
执行力: 策划并执行了整个活动。
反思和链接能力: 将实践经验与学术兴趣(数字营销、消费者行为)紧密联系起来。
这不再是“打杂”,这是一次完整的、小型的项目管理和市场营销实践。现在,请你拿出你的简历,把你做过的每一件事,无论是课程大作业、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还是兼职实习,都用STAR法则重新梳理一遍。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做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事情!
第四步:逐个击破,精雕细琢每一段
有了素材和结构,我们就可以开始动笔了。记住,每一段都要有它的核心使命。
抓人眼球的开头:告别陈词滥调
你的开头只有5秒钟来抓住招生官的注意力。请立刻、马上、现在就删掉这些句子:
“From a young age, I have been fascinated by computer science.” (我从小就对计算机科学着迷。)
“Webster's dictionary defines economics as...” (韦氏词典将经济学定义为……)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strong interest in your esteemed MSc programme.” (我写这封信是为了表达我对贵校硕士项目的浓厚兴趣。)
这些开头太常见了,招生官已经审美疲劳。一个好的开头应该像一部电影的开场:直接把你带入一个场景,一个问题,一个思考。
申请计算机科学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当我的第一个Python程序成功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出圆周率的近似值时,屏幕上那个不断逼近3.14159的数字,让我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算法将抽象数学转化为具体现实的魔力。那一刻,我意识到,代码不只是冰冷的指令,它是我理解和改造世界的方式。”
申请经济学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一杯15元的瑞幸咖啡和一杯35元的星巴克,它们的价格差异背后,究竟是品牌溢价、消费者心理,还是供应链成本在起决定性作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导我阅读了《卧底经济学》,并开始着迷于用经济学模型去剖析日常商业现象的内核。”
这样的开头具体、生动,瞬间展现了你的学术好奇心和思考深度,比任何空洞的“我热爱”都有力一万倍。
核心论证:展现你的“十八般武艺”
这是PS的主体,大约需要2-3段。你要在这里集中火力,通过2-3个最相关的经历,全面展示你的能力。每一个经历都应该用我们前面提到的STAR法则来展开。
选材的优先级是:学术 > 实习/科研 > 课外活动。
比如申请金融数学,一个相关的数模竞赛经历,价值远高于一个不相关的学生会主席经历。
案例(申请数据科学专业):
你可以先写一段关于你的学术基础。比如,“在《统计学》课程中,我不仅掌握了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还主动使用了R语言对一个真实的电商销售数据集进行预测建模,最终的课程项目获得了A+。这个过程让我确信,我具备了进行复杂数据分析所需的数理基础。”
紧接着,用STAR法则讲一个项目或实习经历。“为了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我参加了‘共享单车使用模式’的分析项目。(S)我们的城市共享单车潮汐现象明显,导致了严重的资源错配。(T)我的任务是预测未来一小时内各个站点的车辆需求,为调度提供建议。(A)我利用历史骑行数据,考虑了天气、时间、节假日等变量,对比了ARIMA和LSTM两种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优劣。我发现LSTM模型在处理非线性关系时表现更佳,于是我用Python和TensorFlow搭建了最终的预测模型。(R)模型在测试集上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5%,为调度团队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这个项目让我认识到机器学习在解决实际城市管理问题中的巨大潜力,也激发了我深入研究‘深度学习与时空数据挖掘’的兴趣。”
注意,每一段经历的结尾,都要巧妙地“钩”回你申请的专业或课程,让招生官看到你从过去到未来的清晰路径。
梦校匹配:写一封独一无二的“情书”
很多同学的PS在这一部分都写得非常模板化:“贵校声誉卓著,师资力量雄厚,我非常向往。” 这种话说了等于没说。
你需要证明,你选择这所学校、这个专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海投的结果。这需要你去做功课。
具体怎么做?
研究课程设置: 打开学校官网,找到你申请专业的课程列表。不要只说你对这个专业感兴趣,要具体到某几门课。比如:“我对帝国理工学院商业分析硕士项目中的‘Web Analytics’和‘Machine Learning for Business’这两门课程尤其感兴趣。我之前做过的电商数据分析项目,让我对如何利用用户行为数据驱动商业决策产生了浓厚兴趣,而这两门课正好能系统地提升我在这方面的理论和技能。”
关注教授和研究方向: 看看这个系的教授都在研究什么。有没有哪个教授的研究方向让你特别激动?比如:“我拜读过Dr. Evans关于‘可持续供应链金融’的论文,他提出的风险评估模型让我深受启发。我希望能在他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索如何将ESG理念融入中小企业的信贷评估中。”
了解学校资源: 学校有没有特别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合作项目或者独特的教学理念?比如,华威大学的WBS学院以其与业界的紧密联系著称。你可以写:“华威商学院与众多行业巨头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及它提供的实践项目(consulting project),将为我提供一个宝贵的平台,让我能够将课堂所学真正应用到解决商业问题中去。”
这一段写得好,能让招生官感觉到你是一个真正有备而来的申请者,而不是一个“广撒网”的游客。你对学校的了解越具体,你的诚意就越足。
有力的结尾:不是总结,是展望
结尾要简洁、有力、积极向上。不要重复前面说过的话。最好的结尾是重申你的热情,并展望一下未来。
一个不错的结尾模板是:
“我相信,我过往在[领域A]和[领域B]的积累,为我在[申请的专业]领域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渴望在[大学名]的学术氛围中,与优秀的师生共同探索[某个具体方向],并期待在未来能为[某个行业或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既总结了你的核心优势,又表达了你的学习动机和长远抱负,显得自信而真诚。
最后,给你几个掏心窝子的大白话建议
写到这里,技术层面的东西基本都讲完了。但我想在最后,跟你聊几句心里话。
你的PS,不需要用上GRE词汇,不需要写得像一篇学术论文。招生官也是人,他们更喜欢读一篇真实、流畅、有温度的文章。请用你自己的话,讲你自己的故事。
写完初稿后,一定要找人修改。可以是你的老师,可以是专业的留学顾问,也可以是英语好的学长学姐。让他们帮你检查语法错误,看看逻辑是否通顺,故事是否讲得清楚。根据英国一家留学咨询机构2022年的调查,超过70%的成功申请者都表示,他们的文书经过了至少3轮的修改。
别怕暴露你的“不完美”。你可以在PS里诚实地写下你曾经遇到的一个挑战,以及你如何努力克服它。这种“成长弧光”比一味的自我吹嘘更能打动人。招生官想招的,是一个会学习、会成长的学生,而不是一个已经“无所不能”的神。
所以,关掉那些让你眼花缭乱的“范文模板”吧。你的人生,你的思考,你的热情,就是最好的模板。现在,深呼吸,重新打开那个空白文档。这一次,别想太多,就从那个让你心动的瞬间开始,写下你的故事。那个独一无二的你,值得一张通往梦校的入场券。
祝你,一笔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