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硕求职最大误区,没有之一! |
|---|
| 以为一年硕,就是纯读书的一年?大错特错!从你落地香港的那一刻起,秋招的倒计时就已经开始了。千万别等到课程结束才手忙脚乱,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记住,你的竞争对手从8月就已经在改简历、刷笔试题了! |
哈喽,各位lxs.net的宝子们!我是你们的小编学姐。还记得去年8月,我拖着两个28寸的行李箱,满头大汗地在港科大的斜坡上挣扎,心里还美滋滋地盘算着周末去旺角扫街,去西贡吃海鲜。结果,开学典礼上,院长的一句话就把我打回了现实:“Welcome to Hong Kong! By the way, the graduate recruitment season has already started.”
当时我旁边的本地小哥,已经西装革履地准备去参加汇丰的宣讲会了。而我,连CV是什么格式都还没搞清楚。那一瞬间的焦虑,我想每个一年制硕士的同学都懂。时间短、课程紧、节奏快,感觉还没喘口气,就要被推上求职的战场。别怕,今天这篇攻略,就是我用血泪和无数杯冰美式换来的保姆级指南,手把手带你从小白“炼”成Offer收割机!
你的求职时间轴,千万别掉队!
港硕求职,拼的就是信息差和时间管理。一步慢,步步慢。下面这张时间表,请你立刻、马上,刻在DNA里!
黄金期:8月 - 9月(入学季 = 秋招季)
别怀疑,你没看错。当你还在办八达通、买转换插头的时候,秋招的第一波网申已经悄悄开放了。这期间主要是那些“大户人家”,比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PwC, Deloitte, EY, KPMG)、各大银行的管培生项目(比如汇丰、渣打、中银香港)、还有内地的互联网大厂(腾讯、阿里、字节跳动)。根据香港求职平台JobsDB去年的数据,超过60%的毕业生岗位是在9月至11月的秋招季被填满的。错过这一波,你就错过了最肥美的草地。
真实案例: 我的同学Sarah,港大金融硕士,8月底就投了PwC的审计岗。当时我们都觉得她疯了,书还没开读呢。结果呢?人家11月初就拿到了Offer,在我们还在为期中考试焦头烂额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悠闲地规划毕业旅行了。这就是提前规划的力量。
冲刺期:10月 - 12月(学业与求职的“双线作战”)
这是最混乱也最关键的时期。一边是Mid-term(期中考)和各种小组pre,另一边是雪片般飞来的笔试和面试通知。这时候,心态和时间管理能力就是制胜法宝。把每天的时间切块,比如上午上课,下午2-5点固定为“求职时间”,专门用来投简历、做笔试题、准备面试。千万不要等“有空了再说”,因为你永远不会有空。
避坑指南: 不要海投!不要海投!不要海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看起来投了一百份简历很努力,但如果都是石沉大海,那只是在浪费时间和消磨信心。把目标公司分成三档(Dream Company, Match Company, Safe Company),每一份简历都针对性地修改,命中率会高得多。
补录期:次年1月 - 4月(春招,最后的上车机会)
没赶上秋招?别慌,还有春招。春招的规模通常比秋招小,但“含金量”不一定低。很多公司会在这个时候补录秋招没招满的岗位,或者一些中小型企业、初创公司会在这时候放出职位。比如一些精品投行、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和快消行业的市场岗。另外,香港政府的一些职位,如政务主任(AO)和二级行政主任(EO),通常也在这个时间段开放申请。
机会点: 春招的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因为很多“大神”已经在秋招上岸了。这时候,如果你有了一学期的学习积累和更明确的职业方向,反而可能脱颖而出。我认识一个学公共政策的朋友,秋招颗粒无收,结果在春招拿到了香港赛马会的实习,最后成功转正。
简历(CV):你的第一张“名片”,怎么递才漂亮?
在香港求职,你的CV就是你的敲门砖。HR平均只会花6-10秒看一份简历。想在这短短几秒内抓住眼球,你需要一点“心机”。
告别流水账,拥抱STAR原则
别再写“负责社团活动策划”这种空洞的话了。请用STAR原则(Situation情境, Task任务, Action行动, Result结果)把你的经历包装成一个有吸引力的故事。
改造前: 参与组织迎新晚会。
改造后(STAR):
Situation: 在迎新晚会筹备中,社团面临赞助资金不足1万港币的困境。
Task: 我的任务是在两周内拉到至少1.5万港币的赞助。
Action: 我主动联系了超过15家校园周边商户,并为他们设计了3套不同的赞助回报方案(如LOGO曝光、现场展位等),并带领2名组员进行谈判。
Result: 最终成功拉到来自5家商户的2.2万港币赞助,超出目标46%,保障了晚会的顺利举行。
看到了吗?同样一件事,用STAR原则一说,立马显得你既有目标感,又有行动力,还能量化结果,这才是HR想看到的。
战胜AI筛选,玩转关键词(Keywords)
现在超过95%的大公司都在使用ATS(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系统来筛选简历。这个系统就像个机器人,它会根据职位描述(Job Description, 简称JD)里的关键词来给你的简历打分。分数太低,你的简历可能连HR的面都见不到。
怎么做? 很简单,把JD仔仔细细读三遍,把里面的高频词、技能要求(比如Python, SQL, Bloomberg Terminal, data analysis, client relationship)都圈出来,然后巧妙地融入到你自己的简历和经历描述中。记住,是“巧妙融入”,不是生硬堆砌!
网申 & 笔试:AI筛选下,如何不当“炮灰”?
通过了简历关,恭喜你进入了“打怪升级”的下一关。这一关同样充满了机器的考验。
网申开放题(Open Questions):展现你灵魂的唯一机会
“Why our firm?” “Tell us about a time you faced a challenge.” 这些问题千万不要复制粘贴通用答案。这是你展示自己与公司文化契合度的最佳时机。去公司官网,看它的年报,了解它的最新项目和价值观。
举个栗子: 申请一家主打ESG(环境、社会及管治)投资的基金公司。
平庸回答: “贵公司在ESG领域声誉卓著,我对此很感兴趣。”
优秀回答: “我注意到贵公司近期领投了‘海洋塑料回收技术’项目,这与我毕业论文中关于‘蓝色经济可持续性’的研究不谋而合。我非常认同公司通过资本推动环保创新的理念,并相信我的研究背景能为项目分析带来独特价值。”
你的回答越具体,越能体现你做过功课,诚意和匹配度就越高。
线上笔试(Aptitude Test):唯手熟尔
大部分公司的笔试都外包给了SHL、Cut-e、Korn Ferry等专业机构,题型主要包括:
- Numerical Test: 图表分析计算,考验你的快速计算和数据解读能力。
- Verbal Test: 阅读理解,判断对错或无法判断,考验你的逻辑和信息提取能力。
- Logical/Inductive Reasoning: 图形推理,找规律,考验你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于笔试,没有捷径,唯一的办法就是“刷题”。网上有大把的题库,找几套模拟题,掐着时间做,熟悉题型和节奏。很多同学都是因为时间不够没做完,而不是不会做,非常可惜。
面试:从“面瘫”到“Offer收割机”
恭喜你,终于要见到真人了!面试环节,尤其是群面,是很多内地同学的“滑铁卢”。
群面(Group Interview):不做leader,要做contributor
香港的群面非常普遍,通常是给一个商业案例,几个人一组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很多同学有个误区,以为抢着当Leader就能加分。其实不然,一个强势但没有思路的Leader,或者一个粗暴打断别人的Timer,都是减分项。
加分角色:
- Idea provider: 能提出建设性观点。
- Facilitator: 能引导讨论,总结大家观点,推动流程,比如“我觉得A同学的观点很有启发,B同学的观点补充了细节,我们可以把它们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框架……”
- Timekeeper: 温和地提醒时间,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记住,群面考察的是团队协作能力,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单面(Solo Interview):用故事打动面试官
单面通常是和部门经理或合伙人聊,问题会更深入,尤其是行为面试题(Behavioral Questions),比如“请分享一个你团队合作失败的经历”。这时候,STAR原则又可以派上用场了。准备好几个关于你自己“高光时刻”和“至暗时刻”的故事,把它们打磨得滚瓜烂熟。
关于“你的缺点是什么”的送命题:
千万别说“我太追求完美”这种陈词滥调。可以说一个真实的小缺点,并重点说明你是如何改进它的。
参考回答: “我刚开始接触项目管理时,有时会因为过于关注细节而忽略了整体进度。为了改进,我开始使用Trello这类工具来做任务优先级排序,并且每天早上都花10分钟明确当天最重要的三件事。这帮助我更好地平衡了细节和全局。” 这样既真诚,又体现了你的自我认知和成长能力。
IANG签证:留港的“入场券”,轻松拿下!
找到工作后,或者说,在你找工作期间,别忘了搞定留港的身份问题。IANG(Immigration Arrangements for Non-local Graduates)签证就是香港政府送给毕业生的一份大礼。
最大优势: 毕业后的第一次申请,你不需要持有任何工作offer!只要你是香港全日制课程的毕业生,就可以无条件申请为期一年的IANG签证,让你有充足的时间在香港找工作。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友好的毕业生政策。
申请时间: 根据香港入境处的规定,你最早可以在学校公布正式成绩后递交申请。注意,一定要在你的学生签证(Student Visa)到期前办理,否则会非常麻烦。
所需材料: 通常包括申请表(ID990B)、香港身份证和旅行证件的复印件、以及你的毕业证明文件。具体清单一定要去香港入境处官网核对最新版本。
整个流程不复杂,自己DIY完全没问题。拿到这张“行街纸”(临时签证),你就可以安心地在香港求职和生活啦。
我知道,看完这么多,你可能觉得更焦虑了。港硕这一年,就像一场设定了困难模式的快进版游戏。你会无数次怀疑自己,会因为一封拒信丧气一整天,会在深夜里一边啃着Due一边改简历。
但请你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每一次的修改,每一次的模拟面试,都是在为你未来的职业生涯添砖加瓦。别跟别人比进度,每个人的花期都不同。感到累的时候,就去维港吹吹风,约上三五好友吃一顿打边炉,吐槽一下奇葩的面试官。
然后,第二天早上,继续打开电脑,投出那份你改了20遍的简历。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祝你,也祝我们,都能在这座迷人的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