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旅行攻略骗了,这才是真实的大马

puppy

刚来大马的你,是不是也觉得网上攻略千篇一律,除了打卡双子塔和马六甲红屋,就没别的了?但咱们留学生要的,可不只是当个游客呀!真正的马来西亚,其实藏在本地人爱去的mamak档、深夜飘香的路边摊和只有学生党才知道的省钱玩法里。这篇文章不聊那些游客照,就想跟你唠唠:Grab怎么用最划算,去哪能吃到最地道的椰浆饭,还有那些周末说走就走、人少景美的小众海岛。这才是咱们留学生的大马生活指南,快来看看,别再走弯路啦!

新生报到,这些“坑”你先避开
现金为王:别以为一部手机就能走天下。在Mamak档、路边摊或者Pasar Malam(夜市),老板们只认现金(Cash)。兜里揣个50马币,比什么电子钱包都安心。
“lah, meh, lor”:听到本地人说话句尾带这些词,别懵圈。这是地道的Manglish(马来西亚式英语),不是在骂人,反而是一种亲切的语气助词,说明你们的距离拉近啦。
空调“冻人”:马来西亚室外32度,室内18度,真不是开玩笑。商场、电影院、教室的空调都跟不要钱似的。出门背包里塞件薄外套,是留学生的基本素养,不然真的会冻感冒。
左右得看:这里的车是靠左行驶的,跟国内完全相反。过马路时,一定记得先看右,再看左,再看右!这个习惯得用生命来养成。

别被旅行攻略骗了,这才是真实的大马

我到现在还记得刚到吉隆坡的第一个周末。揣着手机,打开一个游客推荐的App,上面说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有家网红咖啡馆,Brunch做得特别上相。我兴冲冲地坐了半小时车过去,在一家装潢精致、冷气开到18度的店里,花40马币吃了一份味道普通、完全不值那个价的牛油果吐司。周围全是和我一样讲着普通话、忙着拍照打卡的游客。那一瞬间,我心里空落落的。我飞了半个地球来这里读书,难道我的马来西亚生活,就要和这些攻略上千篇一律的游客照划上等号吗?

直到下周,一个本地同学看不下去了,晚上十点多把我从宿舍拖出来,带我拐进一个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路边大排档。他熟练地用我听不懂的语言跟老板喊了一句,几分钟后,两杯冒着热气的拉茶(Teh Tarik)和两份用报纸包着的、散发着椰香和辣酱味的饭团被端了上来。那个饭团只要2马币,却好吃到让我差点哭出来。同学笑着说:“这才是我们的生活,那些攻略是给游客看的。”

那一刻我才明白,真正的马来西亚,不在双子塔的观景台上,也不在马六甲的荷兰红屋前。它藏在塑料椅子和铁皮风扇组成的Mamak档里,藏在深夜街角那个烟火气十足的汉堡摊上,藏在我们留学生触手可及的日常里。这篇文章,不跟你聊怎么拍出游客大片,就想跟你唠唠,怎么像个本地人一样,在这里真实、省钱又快乐地生活。

出行篇:Grab的隐藏用法,不只是叫车

来大马,第一个要会的App就是Grab。但如果你只用它来叫车,那真是太浪费了。它简直就是留学生的“生活管家”。

叫车这事儿就有讲究。平时不赶时间,选JustGrab就行,系统会自动匹配最便宜的车。但如果是高峰期,比如下午五六点,JustGrab的价格可能会飙升到平时的1.5倍甚至2倍。这时候,你可以多刷几次,或者试试它的“省钱”选项,愿意多等几分钟,价格会便宜不少。我曾经试过从双威大学(Sunway University)到市中心的KLCC,高峰期JustGrab要35马币,但我用了省钱模式,多等了10分钟,最后只花了25马币,省下的钱够我吃一顿丰盛的杂饭了。

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把Grab和公共交通结合起来。比如你要去一个离地铁站(LRT/MRT)还有一两公里的地方,直接打车过去可能要15马币。但你完全可以先花3马币坐地铁到最近的站,再花5马币打个Grab走完“最后一公里”。这样下来,不仅省钱,还能避开市区的拥堵。一张Touch 'n Go卡是必备的,坐公交、地铁、付高速费都用得上,在任何一个地铁站或者7-11便利店都能充值。

Grab的强大远不止于此。GrabFood是我们的“续命神器”。刚来的时候课业忙,懒得出门,或者半夜饿得睡不着,GrabFood上从中餐、韩料到本地的Nasi Lemak,应有尽有。记得多用筛选功能,找那些有“Free Delivery”(免运费)或者“50% OFF”折扣的店家。我手机里就存着好几个promo code,每次点餐前都会挨个试试,一个月下来能省下好几十马币。

更绝的是GrabMart和GrabExpress。缺生活用品了,比如牙膏、卫生纸,用GrabMart下单,半小时内就能送到宿舍楼下,比自己去超市还快。有重要文件要送给另一个校区的同学?用GrabExpress,比任何快递都快,价格也公道,大概10-15马币就能搞定同城急送。

别忘了,你花的每一分钱都在累积GrabRewards积分。这些积分可不是摆设,可以兑换打车券、外卖优惠券,甚至还能换合作商家的代金券。积少成多,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美食篇:告别游客餐厅,这才是大马人的深夜食堂

如果说有什么能让留学生迅速融入马来西亚,那一定是美食。但请你立刻忘记那些在商场里、装修精美的“马来西亚特色餐厅”,跟我来,我带你去真正的好地方。

Mamak档:留学生的第二个家

Mamak档,就是由印度裔穆斯林经营的24小时餐厅,是大马的国民食堂。它通常是半开放式的,环境谈不上多好,但氛围绝对一流。这里是学生们通宵复习的“图书馆”,是球迷们看球赛的“直播间”,也是朋友们深夜吹水的“根据地”。

第一次去Mamak,你可能会被菜单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搞晕。别慌,记住这几样闭着眼点都不会错的:

  • Roti Canai(印度煎饼):最基础款,外酥里嫩,蘸着咖喱酱吃,一份只要1.5到2.5马币。升级版可以加蛋(Roti Telur)、加洋葱(Roti Bawang),或者来个甜的,加炼乳和糖(Roti Susu)。
  • Teh Tarik(拉茶):国民饮料,用两个杯子把奶茶拉来拉去,拉出满口泡沫,香浓顺滑。一杯大概2-3马币。记得告诉老板你要“kurang manis”(少糖),不然会甜到忧伤。
  • Maggi Goreng(炒方便面):别小看这盘炒面,Mamak档的Maggi Goreng加入了特制的酱料、鸡蛋和蔬菜一起爆炒,锅气十足,比你自己煮的好吃一百倍。一份大概6-8马币。

在吉隆坡,像Pelita或者Original Kayu Nasi Kandar这样的大型连锁Mamak档很有名,但每个社区大学旁边,都藏着几家更受学生喜爱的宝藏小店。问问你的学长学姐,他们肯定有自己的私藏名单。

Nasi Lemak:从街边2马币的开始

椰浆饭(Nasi Lemak)是马来西亚的国饭。你在游客餐厅吃到的,可能是放在盘子里、配着炸鸡腿、要价20多马币的“豪华版”。但真正的灵魂,是街边阿姨用香蕉叶包起来卖的“Nasi Lemak Bungkus”。

这种小包装的椰浆饭,通常早上在路边摊或者居民区的茶室里卖。打开温热的香蕉叶,里面是一小团浸满椰浆香气的米饭,配上半个水煮蛋、几颗炸江鱼仔和花生,灵魂是那一勺红色的Sambal辣酱。它简单、纯粹,一份只要2-3马币,却是无数大马人开启一天的能量来源。在八打灵再也(Petaling Jaya)的Village Park Restaurant虽然名气很大,但排队太长。我更推荐你去探索你宿舍附近的街区,找到那个每天早上都排着队的简陋小摊,那里的味道,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Pasar Malam:一周一次的狂欢

Pasar Malam就是夜市,是学生党用最少的钱体验最多样美食的天堂。吉隆坡和雪兰莪州的每个区,每周都会在固定的一天、固定的地点有夜市。比如每周三在蕉赖区的康乐花园夜市(Taman Connaught Pasar Malam),号称全马最长夜市,逛一圈腿都要断了。

在夜市里,你一定要尝尝:

  • Ramly Burger:马来西亚本土的街头汉堡,肉饼在煎制时会用蛋液包裹起来,再淋上满满的美乃滋和辣椒酱,味道浓郁,一个只要4-6马币,绝对秒杀快餐店。
  • Lok Lok(碌碌):就是串串香,把各种食材串在竹签上,自己在滚烫的锅里涮,然后蘸着沙爹酱或者甜辣酱吃。按签子的颜色算钱,一串通常在1.5-4马币之间。
  • Apam Balik(曼煎粿):一种面粉做的煎饼,里面夹着花生碎、糖和玉米,香甜酥脆,是完美的饭后甜点。

去夜市,记得穿得舒服点,带足现金,准备好空着肚子去,扶着墙回来。

周末去哪儿:抛开人挤人的景点,这些小岛才是宝藏

一到长周末,朋友圈里总是被槟城的壁画和兰卡威的鹰刷屏。这些地方当然很好,但作为留学生,我们有的是时间,为什么不去一些更小众、更原始、更能放松身心的地方呢?

邦咯岛(Pulau Pangkor):说走就走的“充电”小岛

邦咯岛位于霹雳州,从吉隆坡出发非常方便。你可以在南湖镇交通综合终站(TBS)坐大巴到龙目(Lumut)码头,车程大约4小时,票价在30-40马币。到了码头,再花14马币买一张往返船票,20分钟就上岛了。

邦咯岛不大,租一辆摩托车(一天约30-40马币)就能环岛。这里没有过度商业化的喧嚣,只有质朴的渔村、安静的海滩和超赞的海鲜。我最喜欢的是珊瑚海滩(Coral Beach),傍晚时分,坐在海边的秋千上,看着日落,什么烦恼都忘了。岛上的海鲜也比市里便宜得多,找一家当地人开的餐馆,点一条清蒸石斑鱼,几只奶油虾,人均50马币就能吃到撑。

棉花岛(Pulau Kapas):玻璃海里的“躺平”天堂

如果你想找一片真正清澈见底、可以放空发呆的海,那就去东海岸登嘉楼州的棉花岛。Kapas在马来语里是“棉花”的意思,因为这里的沙滩洁白细腻得像棉花一样。

从吉隆坡坐大巴到马江(Marang)码头,车程约6-7小时,票价45马币左右。然后再坐15分钟的快艇(往返约40马币)就能上岛。棉花岛很小,岛上没有公路,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你的双脚。这里的度假屋都是简单的小木屋,没有电视,Wi-Fi信号也时好时坏,正好让你彻底放下手机。

白天,你可以在门口的海里浮潜,水下的珊瑚和尼莫鱼清晰可见。或者租一个皮划艇,划到对面的小岛Gemia Island探险。到了晚上,整个岛屿安静得只能听到海浪声,抬头就是满天繁星。这里适合那些不追求奢华,只想和大海融为一体的你。一个三天两夜的行程,包括交通住宿,预算600马币就绰绰有余了。

除了海岛,吉隆坡周边也有很多适合一日游的地方。比如去茅草山(Broga Hill)看一场日出云海,或者去万挠的康情森林公园(Kanching Rainforest Waterfall)的七层瀑布里玩水。这些地方不需要太多花费,却能让你从书本和论文中暂时解脱出来,呼吸一口真正属于热带雨林的空气。


说到底,留学生活不应该只是一张张精修过的照片。它是你第一次鼓起勇气用蹩脚的马来语点餐,是你在Mamak档和朋友聊到凌晨三点,是你为了省钱坐着慢悠悠的公交车去探索一个陌生的街区。那些旅行攻略不会告诉你,马来西亚真正的可爱之处,就藏在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细节里。

所以,别再跟着攻略走了。关掉那些App,去和你身边的本地同学聊聊天,让他们带你去他们从小吃到大的路边摊。大胆地跳上一辆你不知道开往哪里的公交车,去看看这个城市的另一面。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更真实、也更温暖的大马。毕竟,我们不是来旅游的,我们是在这里生活呀!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