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情报速递!多所名校动态更新

puppy

嗨,正在为英国申请忙碌的小伙伴们,快看过来!最近是不是又在为选校和准备材料焦虑了?先别急,我们为你送上了最新鲜的一手情报!从G5到王爱曼华,不少梦校最近都悄悄更新了申请动态。有的热门专业申请通道马上就要关闭,再不抓紧就晚了;有的调整了语言成绩要求,还有学校的认可名单也发生了新变化。这些信息都直接关系到你的offer,千万别因为信息差吃了亏。赶紧点进来看看你的目标院校有没有新动静,别让一年的努力白费啦!

本期情报重点速览
G5院校:帝国理工、UCL部分热门专业第一轮申请即将截止,LSE滚动录取“先到先得”模式已开启,手慢无!
王爱曼华:曼大、华威更新了对中国院校的认可List,你的学校还在吗?爱丁堡商学院分轮次申请,错过一轮少一次机会。
语言要求:KCL、布里斯托等院校微调了部分专业的雅思/PTE要求,申请前务必二次确认。
申请系统:部分学校申请系统出现小变动,新增文书题目或推荐信要求,材料别准备错了!

哈喽呀,各位奋斗在申请季第一线的准留学生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为大家扫雷排坑的小编。

前几天,我的一个学妹小A半夜三点给我发消息,语音里都带着哭腔。她跟我说,自己辛辛苦苦准备了三个多月的材料,想申请帝国理工的MSc Management,结果发现这个项目的第一轮申请通道,就在她准备提交的前一天晚上关闭了!她一直以为deadline是明年一二月份,完全没注意到官网角落里那个小小的“Staged admissions”字样。

“我感觉自己一年的努力都白费了……”她这句话,真的让我心里咯噔一下。

每年申请季,我都会遇到太多像小A这样的小伙伴。大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刷分、实习、写文书上,却常常因为一个不留神,忽略了学校官网那些悄悄更新的“潜规则”,最后和梦校擦肩而过。这种因为信息差导致的失败,真的比因为实力不够被拒还要让人意难平。

所以,今天我特地熬夜整理了近期英国各大名校的申请动态,从G5到王爱曼华,都是热乎乎的一手情报。别再让信息差成为你追梦路上的绊脚石了,赶紧搬好小板凳,拿出小本本,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梦校最近又有什么“新花样”!

G5超级精英梯队:时间不等人,分秒必争!

先来说说站在金字塔顶端的G5。申请G5,就像是在千军万马中过独木桥,不仅要实力过硬,更要眼疾手快。它们的特点就是“傲娇”,申请通道说关就关,毫不留情。

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IC的商学院是每年申请的“重灾区”,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晚一天提交,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就多出几百个。IC商学院很多专业都采用分阶段录取(Staged Admissions)的方式。

举个例子,热门到爆炸的MSc Finance专业,2024fall的申请轮次早就开始了。根据官网最新信息,第一轮的截止日期通常在11月初,第二轮在一月中旬。现在已经是第一轮的尾巴了,如果你还没提交,基本上就只能去挤第二轮、第三轮那所剩无几的名额了。数据显示,超过60%的offer都是在前两轮发出的。你品,你细品。

再比如MSc Business Analytics,同样是分轮审理。去年有个同学,背景非常优秀,国内Top 5大学,GPA 3.8/4.0,带着760的GMAT,就因为拖延症犯了,拖到第三轮才提交申请,结果最后收到了拒信。理由很委婉:“Competition for places is high”。说白了,就是没位置了。所以,对于IC,只有一个字:快!

伦敦大学学院 (UCL)

UCL作为G5里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学校,申请政策也相对复杂。虽然大部分专业的最终截止日期在明年的3月底,但你可千万别被这个日期“迷惑”了。

UCL的很多热门专业,尤其是经济系、管理学院以及巴特莱特建筑学院下面的项目,都是招满即停。比如,MSc Management和MSc Finance,官方明确说明建议申请者尽早提交。根据我们去年追踪的数据,这两个专业在12月中旬到1月初,就已经发出了大量的offer,到了2月份,申请通道虽然还开着,但录取率已经大大降低了。

特别要提一下计算机学院。UCL的CS相关专业,像MSc Computer Science和MSc Machine Learning,因为申请人数实在太多,学校专门设置了两个截止日期。第一个是10月底(主要针对海外优秀学生奖学金),第二个是1月初。错过了1月初这个节点,基本上就与UCL的CS无缘了。去年申请季,我们网站上有个用户分享,他1月5号提交的申请,1月底就收到了拒信,而比他早两周提交、背景相似的同学却拿到了offer。这就是时间的魔力。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

LSE是G5里最特立独行的一个,它不分轮次,采用的是纯粹的“滚动录取”(Rolling Admissions)。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申请通道开放的那一刻起,招生官就开始审理材料,一个一个地发offer,发满为止。通道一关,游戏结束。

这意味着,你提交得越晚,你面对的不仅是更多的竞争者,还是一个越来越小的录取名额池。LSE的王牌专业,比如金融、经济、会计、传媒相关的硕士,每年都是神仙打架。根据LSE官方公布的数据,像MSc Finance and Private Equity这样的专业,录取率常年低于8%。

一个真实的案例:前年有个学生,本科是国内顶尖财经院校的,均分91,雅思7.5,硬件条件非常能打。他一心想去LSE的传媒系,但因为想把PS打磨得更完美,拖到了12月底才提交。结果呢?等了四个月,等来了一封waitlist,最后被无情拒绝。而他同班一个均分89的同学,10月中旬就提交了申请,12月就拿到了offer。这就是LSE的残酷现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晚到的凤凰不如鸡。

至于牛津和剑桥,大部分授课型硕士的第一轮截止日期也集中在12月到1月之间,千万别等到明年春天再行动,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王爱曼华:人气王们的心思你别猜

说完了高冷的G5,我们再来看看“王爱曼华”(KCL, 爱丁堡, 曼大, 华威)这四所人气巨头。它们虽然不像G5那样“一票难求”,但每年申请季,它们的小动作也是最多的,尤其是针对中国学生的政策,一年一变是常态。

曼彻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提到曼大,大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肯定是“List”。没错,曼大是对中国学生背景卡得最死的英国大学之一。每年更新认可院校名单,都牵动着无数同学的心。

就在不久前,曼大悄悄更新了2024年入学的认可名单。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整体来说,名单的范围略有缩减,对部分双非院校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比如,之前在List上的一些排名相对靠后的财经类、语言类院校,今年可能就被移除了。而对于一些985/211大学,虽然仍在List上,但部分学院,如商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对核心课程的均分要求有了更细致的规定。

我认识一个在某双非财经院校读金融的同学,他们学校去年还在曼大商学院的List上,今年就被拿掉了。他从大二就开始为曼大的MSc Finance做准备,结果List一更新,他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了,这种打击可想而知。所以,别再拿着去年的旧名单来给自己定位了,立刻、马上,去曼大官网下载最新的PDF文件,一个一个字地核对你的学校和专业是否还在上面!

另外,曼大的商学院(AMBS)和环发学院(SEED)的热门专业也采取分阶段申请。比如MSc Marketing,通常会分为四到五轮,越往后,难度越大。别傻傻地等到明年四五月份再去申请,那时候名额早就被抢光了。

华威大学 (University of Warwick)

华威,特别是它的WMG(制造工程学院)和WBS(商学院),简直是中国学生眼中的“香饽饽”。和曼大一样,华威也有自己的一套内部认可名单,而且以“严苛”和“神秘”著称,官网一般不公布完整名单,需要通过申请系统来验证。

根据我们今年的观察和大量申请案例的反馈,华威的List也进行了一些微调。它将国内大学分成了T1, T2, T3, T4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均分要求。今年,一些原本在T2的大学被降到了T3,意味着均分要求从80-84直接提高到了85-89。你可能只是因为学校被降了一个等级,就从“稳录”变成了“高攀不起”。

WMG的申请截止日期也值得关注。像MSc e-Business Management (e-BM) 和 MSc 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SCLM) 这样的热门项目,虽然官方截止日期很晚,但实际上在1月份左右就会因为申请量过大而“被建议”尽快提交。华威的处理速度相对较快,早申请,不仅能早拿offer,还能在住宿、签证等后续事宜上占得先机。

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爱宝的商学院也是分轮次申请的典范。以2024fall为例,MSc in Finance等热门金融类专业,一共设置了5轮申请。第一轮在10月中旬就截止了,第二轮在12月中旬,第三轮在明年2月……以此类推。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因为每一轮的录取标准都可能不一样!招生官在第一轮可能会更倾向于录取背景非常优秀、能够拔高整个项目水平的申请者。到了中间几轮,会开始招收背景多样化的学生。而最后一两轮,基本上就是在“捡漏”,补齐剩余的少量名额,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最优策略是赶上第二轮或第三轮的申请。数据显示,爱大商学院超过70%的offer都集中在前三轮发放。

语言要求方面,爱丁堡大学今年也做了一些细微调整。虽然总分要求没变,但对部分专业的小分要求更加明确。比如,之前有些专业只要求总分7.0,小分没有强制规定,但今年明确写出“with no score lower than 6.0 in each component”。别小看这一点点变化,它可能会让你从“达标”变成“需要再考一次雅思”。

伦敦国王学院 (KCL)

KCL地处伦敦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文科和商科都非常强势。它的申请政策相对灵活,但同样遵循“早申早得”的原则。

KCL的商学院和法学院是申请大热门。特别是像International Management和Finance (Asset Pricing) 这类专业,每年11月到12月是申请的最高峰。根据往年经验,KCL会在申请量达到一定阈值后,暂时关闭申请通道进行“清理”,然后再重新开放。如果你正好卡在它关闭通道的那个时间点,心态真的会崩。

此外,KCL今年对部分专业的语言要求也进行了更新。例如,他们开始更广泛地接受PTE Academic UKVI和TOEFL iBT Home Edition的成绩。但要注意,不同专业对标的雅思、托福、PTE分数换算可能会有细微差别。有个同学申请Digital Humanities,发现PTE的要求从去年的总分75变成了76,虽然只差一分,但他不得不重新备考。所以,在提交申请前,务必去到你申请的那个具体专业的页面,仔仔细细地核对Language Requirements一栏。

其他热门院校的小道消息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学校,其他一些热门院校,比如布里斯托、格拉斯哥、利兹等,也都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动态。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经济、金融和管理学院(EFM)一直有自己的认可名单,今年这份名单变得更加精简,对国内大学的Tier划分也更细了,对双非院校的均分要求普遍提高到了87分以上,门槛肉眼可见地变高了。

利兹大学 (University of Leeds) 商学院去年出了一个新政策,即“一个申请季,一个学院只能申请一个专业”。这个政策今年得以延续。这意味着你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在利兹商学院里同时申请金融、会计、管理三个专业来“广撒网”了。你必须做出取舍,选择你最想去、也最匹配的那一个。这个政策大大增加了选择的风险,所以在申请前,一定要做好功课,想清楚再下手。

格拉斯哥大学 (University of Glasgow)的亚当斯密商学院,也对部分课程的背景要求做了更严格的限制。比如,MSc International Finance专业,现在会明确要求申请者有非常强的数学和计量经济学背景,甚至会要求你列出学过的相关课程和成绩。如果你的本科课程设置不匹配,即使均分再高,也可能被拒。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有点焦虑?别怕,焦虑是正常的,说明你在乎。但光焦虑没用,我们得行动起来。

别再只顾着埋头刷GPA和雅思了,从今天起,把这件事也加入你的To-do List里:

每周,抽出半个小时,像刷朋友圈一样,去刷一遍你目标院校的官网。不要只看首页,要点进Postgraduate Admission,找到你的那个专业,把课程设置、入学要求、申请截止日期、学费这些页面来来回回地看。

把你最重要的那几所梦校的申请页面,直接加到浏览器的收藏夹里。别相信任何中介或者论坛上那些“二手信息”,官网才是唯一的神。官网说东,你绝不往西。

信息战,也是申请季的一部分。有时候,你离梦校的offer,真的就差那么一点点“信息”。希望今天的情报速递,能帮你补上这关键的一环。

加油吧,少年!愿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因为信息差而被辜负。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