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W校友圈有多牛?看看这些业界大佬

puppy

还在图书馆赶due的你,有没有想过UNSW这张毕业证背后,藏着怎样一个惊人的校友圈?你敢信吗,澳洲科技天花板Atlassian的创始人、叱咤华尔街的金融大亨,甚至国内众多新兴企业的领军人,都曾和你一样,是新南校园里的一员。这篇文章不只是带你认识几个“传说中的学长学姐”,更是让你看到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和触手可及的顶尖人脉。快来看看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吧,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离那些业界大佬这么近,咱们UNSWer的未来,真的太值了!

小编悄悄话
嘿,UNSWer!这篇文章不只是让你“哇”一下的名人录,它更像是一份藏宝图。图上标着你未来的无限可能,以及怎么找到那些能帮你“开挂”的学长学姐。所以,别光看热闹,记得把文末的小技巧收好哦!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

周三凌晨三点,你还趴在UNSW主图(Main Library)三楼的桌子上,对着密密麻麻的reference发呆。窗外的Anzac Parade静悄悄的,只有自动贩卖机里的可乐在嗡嗡作响。你揉了揉眼睛,心里冒出一个念头:天天这么卷,读完这个学位,我到底能干啥?未来会是什么样?

要是你也有过这种迷茫,那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专门为你写的。我们不聊GPA,不聊怎么选课,就聊点让你瞬间血脉偾张的东西——UNSW这张毕业证背后,到底藏着一个多牛的校友圈?

你可能觉得,“校友圈”这词儿听起来特虚,离我们留学生十万八千里。但你敢信吗,那个撑起澳洲科技半边天的男人,叱咤华尔街的金融大亨,甚至国内好几个上市公司的老板,都曾和你一样,在Kensington校园里迷过路,在The Roundhouse喝过酒,也曾在图书馆里为了赶due熬过通宵。

来,坐稳了。今天我就带你扒一扒,我们UNSWer的校友圈,到底有多“壕”无人性!

科技圈的“扫地僧”:从UNSW宿舍走出的千亿巨头

聊科技,就绕不开Atlassian这家公司。如果你是学IT或工程的,那你肯定用过他家的Jira或者Confluence。这家公司现在是澳洲软件业的绝对天花板,市值动不动就超过600亿美元,换算一下,就是几千亿人民币。

那它的创始人是谁?

Mike Cannon-Brookes和Scott Farquhar,两位都是咱们UNSW的直系学长。他们读的都是Bachelor of Science (Busi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专业。重点来了,这俩哥们不是毕业后摸爬滚打好多年才成功的。他们是在2002年,刚毕业的时候,用一张1万美元的信用卡额度创办了Atlassian。

没错,就是“毕业即创业,创业即巅峰”的现实版爽文。他们没有拿任何外部投资,硬是靠着产品自己造血,把公司做到了纳斯daq上市。根据2024年的福布斯富豪榜,这两位学长的身家都在100亿美元以上,常年霸占澳洲富豪榜前十的位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下次你身边那个穿着连帽衫、敲代码的同学,别小看他,说不定他脑子里就在构思下一个Atlassian。UNSW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CSE)常年排在全澳第一,全球前50。这里不仅有最顶尖的教授,更有那种“用代码改变世界”的氛围。Mike和Scott的故事就像一个火种,点燃了无数UNSW学子的创业梦。说不定,下一个科技巨头,就在你现在上课的教室里。

商界大佬的“黄埔军校”:不只是澳洲总理

你以为UNSW就只有IT厉害?那就太天真了。我们的商学院,尤其是AGSM(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在整个亚太地区都是响当当的存在。

先说个大家最熟悉的名字:Scott Morrison,对,就是前几年天天在新闻上看到的澳大利亚前总理。他就是UNSW毕业的,拿的是经济地理学的理学学士学位。从一个普通学生到国家最高领导人,这条路,他从UNSW的校园开始走起。这足以证明,UNSW培养的不仅仅是专业人才,更是具备领导力和全球视野的未来领袖。

当然,政界离我们可能有点远,那我们聊点更“实在”的商界。

你听说过David Gonski AC吗?这个名字在澳洲商界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他是可口可乐Amatil公司、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的前主席,现在还是UNSW的校监(Chancellor)。他的人生履历简直就是一本教科书,从商业、艺术到教育,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也是UNSW的校友,拥有商学和法学双学位。

还有一位传奇女性,Lucy Turnbull AO。她是悉尼市的第一位女市长,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和投资人。她的丈夫,Malcolm Turnbull,也是澳大利亚前总理。而Lucy本人,拥有UNSW旗下AGSM的MBA学位。她的经历完美诠释了UNSW女性的力量和智慧。

这些顶级大佬的存在,意味着UNSW的商科教育和人脉网络已经渗透到了澳洲经济的毛细血管里。根据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UNSW的会计与金融专业常年稳居全球前20,全澳第一。这意味着,当你毕业后去面试那些顶级投行,比如麦格理(Macquarie)、高盛(Goldman Sachs),你的面试官很可能就是你的直系学长学姐。这种天然的亲近感,是其他学校给不了的。

华人力量的崛起:从“太阳能之王”到新兴领袖

对于我们中国留学生来说,最关心的还是那些在华人世界里发光发热的校友们。

第一个要提的,必须是施正荣博士。他被称为“太阳能之王”,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开拓者。他在2001年创办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并把它带上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而他的成功,和UNSW密不可分。施正荣是在UNSW拿下的太阳能电力工程博士学位,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Martin Green)教授。可以说,UNSW给了他改变世界的技术和底气。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有技术梦想的留学生:在UNSW做的学术研究,真的可以变成一个价值百亿的商业帝国。

除了老一辈的企业家,新一代的华人精英中也有UNSW的身影。比如大家熟知的章泽天,她曾在UNSW进行过交换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这段经历也让她与澳洲结缘,并为她后来的投资和商业版图增添了国际化的一笔。

更重要的是,在澳洲本地,尤其是在悉尼,华人创业圈里UNSW的毕业生占据了半壁江山。从金融科技到跨境电商,从房地产到新媒体,无数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都来自UNSW。他们形成了一个紧密的互助网络,常常举办各种线上线下的分享会和活动。只要你愿意,很容易就能接触到这些已经闯出一片天的前辈。

我们如何触及这个“闪闪发光”的圈子?

说了这么多大佬的故事,你是不是觉得热血沸腾,但又有点遥不可及?别急,这个牛X的校友圈,其实离你很近,甚至触手可及。

最重要的工具,就是LinkedIn。把你的LinkedIn profile好好完善一下,学校写上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然后,大胆地去搜索你感兴趣的公司或行业,筛选“校友”这一栏。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那么多行业精英都是你的学长学姐。发个连接请求,写一段真诚的自我介绍,说明你是UNSW的在读学生,想请教一些职业发展的问题。放心,大部分校友都非常愿意帮助自己学校的学弟学妹。

学校官方的平台也不能错过。UNSW有专门的校友会(UNSW Alumni),会定期在世界各地举办活动,包括在中国。关注他们的官网和邮件,积极报名参加。这些活动是认识各行各业校友的绝佳机会,说不定你旁边喝香槟的那位,就是你未来老板的老板。

还有一个很多人忽略的资源,就是你的教授。UNSW的很多教授本身就是行业大牛,他们不仅做学术,也常常是各大公司的顾问。和教授搞好关系,多在office hour去交流,让他记住你。当有实习或者工作机会时,他们的人脉网就是你最宝贵的财富。施正荣的成功,就离不开他的导师马丁·格林教授的支持。

最后,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和职业发展中心(UNSW Careers and Employment)举办的讲座。很多来做分享的嘉宾,本身就是成功的校友。这不仅是听经验,更是建立联系的好机会。别害羞,大胆地去提问,去交流。

所以,下次当你在图书馆为了一篇论文、一个project焦头烂额的时候,请一定记得:你现在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熬的每一个夜,都不是孤立的。在你身后,站着一个由总理、富豪、科学家、企业家组成的庞大军团。他们曾经也坐在你现在的位置上,和你一样迷茫过,也和你一样奋斗过。

你的UNSW学生卡,不只是一张可以借书和坐公交的卡片,它更是一张进入顶级精英俱乐部的门票。这张门票的价值,远比你交的学费要高得多。

今天你在这里翻阅校友名录,明天,你的名字,也可能被写进UNSW的传奇里。加油吧,少年!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2463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