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生必知の时尚冷知识 |
|---|
| 破冰神器:下次和新朋友 high tea,聊起奢侈品,你可以云淡风轻地抛出这个料,瞬间变身全场最懂行的 social Queen/King。 |
| 文化融入:了解这些品牌背后的澳洲故事,会让你感觉和这片土地的连接更深了,不再只是一个匆匆过客。 |
| 消费视角:知道品牌背后的文化基因,能帮你更好地理解它的设计理念,下次剁手也剁得明明白白。 |
Hey,各位在澳洲奋斗的小伙伴们!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个周五的下午,刚从图书馆的 due athon(due马拉松)里逃出生天,和朋友约在 city 逛街放松。路过 Westfield 或者 Chadstone 那些闪闪发光的橱窗,一眼就看到了 Jimmy Choo 的高跟鞋,它们静静地躺在丝绒底座上,像是在对你说:“快来拥有我,穿上我你就是女王!”
这时候,你可能会默默感叹一句“真美啊”,然后拉着朋友去喝杯奶茶,心里想着这大概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东西。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个让你感觉遥不可及的、被戴安娜王妃和无数好莱坞明星捧上神坛的鞋履帝国,其实骨子里流淌着一股浓浓的“澳洲血液”,你会不会瞬间感觉它亲切了许多?
没错,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全世界女人为之疯狂的品牌——Jimmy Choo,背后那段你绝对想不到的澳洲情缘。
揭秘!品牌背后的“澳洲基因”
聊到 Jimmy Choo,大家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名字,除了创始人周仰杰先生本人,可能就是那个极具商业头脑、把品牌推向全球的传奇女性——Tamara Mellon。
Tamara Mellon,前英国《Vogue》的配饰编辑,一个典型的上流社会名媛。她的故事听起来就像一部标准的伦敦时尚圈奋斗史。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为她的人生和事业埋下最重要伏笔的,正是她的母亲,一位地地道道的澳洲美人——Ann Yeardye。
Ann Yeardye 出生在阳光明媚的悉尼,是个土生土长的 Aussie Girl。在上世纪60年代,她凭借着出众的外貌和气质,从澳洲一路闯荡到时尚之都伦敦,并成功签约成为香奈儿(Chanel)的专属模特。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年代,一个澳洲女孩能成为顶级奢侈品牌的模特,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这背后需要的不仅是美貌,更是那份来自澳洲的、敢想敢拼的勇气和自信。
正是在伦敦,Ann 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Tom Yeardye——另一位时尚界的风云人物,他是知名美发沙龙品牌“维达·沙宣”(Vidal Sassoon)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一个顶级模特,一个美发巨头,他们的结合简直是时尚圈的强强联合。而他们的女儿 Tamara,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时尚品味和商业嗅觉可以说是在娘胎里就开始培养了。
这段故事的关键点在于,Tamara 的成长背景里,深深烙印着母亲带来的澳洲印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印记呢?是悉尼邦迪海滩的阳光,是澳洲人骨子里的那种随性、大胆、不拘一格的精神。这种精神,让她在日后创立 Jimmy Choo 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美丽”的品牌,而是注入了更多力量感和现代女性的独立精神。
从红毯到日常:澳洲精神如何影响设计?
你可能会问,一个澳洲妈妈,真的能对一个顶奢品牌的设计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传统的欧洲奢侈品牌,往往强调的是一种古典、优雅甚至是带有距离感的美。但 Jimmy Choo 从一开始就有点不一样。它虽然是红毯上的常客,以其性感凌厉的细高跟闻名,但它的设计哲学里,始终贯穿着一种“为现代女性赋能”的理念。它的鞋子不仅要美,还要能穿,要让女性在重要的场合感觉自己是强大而自信的。
这种大胆和实用主义的结合,就很“澳洲”。澳洲的时尚风格,向来不是那种繁复拘谨的。它是在海滩文化和都市生活的碰撞中诞生的,追求的是一种毫不费力的时髦(effortless chic)。
我们来看个具体的例子。近年来,全球奢侈品运动鞋市场持续火爆,根据 Statista 的数据,预计到2028年,全球奢侈品运动鞋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91.8亿美元。而 Jimmy Choo 在这股浪潮中表现得尤为出色。他们推出的 Diamond Light 系列运动鞋,将闪亮的施华洛世奇水晶和舒适的运动鞋型完美结合,既满足了奢华的视觉需求,又兼顾了日常穿着的舒适度。这种“既要闪耀,也要自由”的设计思路,不正是澳洲精神的体现吗?在澳洲,你完全可以看到一个女孩穿着时髦的裙子搭配一双精致的运动鞋,自信地穿梭在城市街头。
反观一些老牌时装屋,它们在推出运动鞋系列时,往往会显得更加谨慎和保守。而 Jimmy Choo 却能如此大胆地拥抱街头潮流和日常舒适,这背后,很难说没有受到 Tamara Mellon 那份源自澳洲血统的、敢于打破常规的基因影响。
Jimmy Choo 与澳洲的“现在进行时”
聊完了历史,我们再把目光拉回到现在。Jimmy Choo 和澳洲的缘分,可不只是停留在创始人的背景故事里。如今,这个品牌已经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澳洲买 Jimmy Choo 真的太方便了。无论是在悉尼的 Westfield Sydney,墨尔本的“南半球最大购物中心”Chadstone,还是布里斯班的 QueensPlaza,你都能找到它的专卖店。店里的款式更新速度和全球基本同步,而且澳洲的店员普遍都超级 nice,就算你只是进去逛逛,他们也会很热情地为你介绍。
更重要的是,澳洲本土的明星们,也都是 Jimmy Choo 的忠实拥趸。这让品牌和澳洲的联系显得更加紧密。
比如我们的“澳洲之光” Margot Robbie,在2023年宣传电影《芭比》期间,多次穿着 Jimmy Choo 的高跟鞋亮相,将芭比的甜美与品牌的气场完美融合。还有大魔王 Cate Blanchett,作为戛纳电影节的常客,她的红毯造型中也经常出现 Jimmy Choo 的身影,每一双鞋都为她的女王气场加分。就连 Nicole Kidman,这位奥斯卡影后,也曾在多个重要颁奖典礼上选择 Jimmy Choo 作为她的“战靴”。
这些澳洲顶级女星的选择,不仅仅是商业合作,更是一种文化上的呼应。她们身上那种独立、自信、光芒四射的女性力量,和 Jimmy Choo 想要传达的品牌精神不谋而合。每当看到她们穿着 Jimmy Choo 走上国际舞台,你都会感觉,这不仅仅是一个英国品牌,它也代表了澳洲女性走向世界的一种姿态。
不止Jimmy Choo,那些藏在身边的“澳洲骄傲”
其实,Jimmy Choo 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澳洲在全球奢侈品和时尚领域的存在感,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
当我们把视线放宽,你会发现更多惊喜。比如,现在火遍全球的护肤品牌 Aesop(伊索),它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墨尔本品牌。1987年,它在墨尔本成立,凭借着独特的植物配方、极简的包装设计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从一个本土品牌成长为被全球高端商场和精品酒店追捧的奢侈生活方式代表。根据其母公司欧莱雅集团2023年的财报,Aesop 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5亿欧元大关,成为集团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下次你在巴黎、东京或者纽约的街头看到 Aesop 的专卖店,可以自豪地跟朋友说:“嘿,这可是我们墨尔本的牌子!”
再比如,很多顶级男装品牌,像 Zegna(杰尼亚)、Loro Piana,都以使用最顶级的面料而闻名。而它们最引以为傲的原材料之一,就是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羊毛(Merino Wool)。澳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羊毛生产国,全球约75%的优质服装羊毛都产自这里。可以说,是澳洲的羊,撑起了全球高端男装的半边天。你衣柜里那件昂贵的羊毛衫,它的“老家”很可能就在澳洲的某个牧场。
从 Jimmy Choo 的创始人血统,到 Aesop 的全球扩张,再到美利奴羊毛的产业支撑,这些故事都在告诉我们,澳洲绝不只是阳光、沙滩和考拉。它在时尚、设计和生活方式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和深厚的底蕴。
所以呀,下次当你再走进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奢侈品店时,不妨换个心态。
别再只把它当成一个消费符号,试着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去发现它和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奇妙联系。这些故事,不仅能让你在和朋友聊天时多一些有趣的谈资,更能让你在留学生活中,找到一种更深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毕竟,谁能想到,那双梦想中的水晶鞋,竟然和我们一样,也带着一点南半球的阳光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