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请多大文科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 
|---|
| 1. 我的高中均分,尤其是12年级成绩,达到90%了吗?这是安全线。 | 
| 2. 我的雅思/托福小分达标了吗?特别是写作,6.0真的只是“及格线”,不是“录取线”。 | 
| 3. 我选对高中课程了吗?想学经济、心理学,微积分是必备的“敲门砖”。 | 
去年申请季,我拉着一个叫小M的学妹聊她的申请。她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一脸焦虑地划着手机屏幕,上面是多伦多大学官网。“学姐,我快疯了,”她把手机递给我,“你看,St. George校区下面有7个学院,每个学院介绍都像在写诗。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要求又不一样,这个项目说建议修微积分,那个项目又没提。我的中介告诉我均分85就够,但我看论坛上好多90分的大神都被拒了。这水也太深了吧?”
看着她迷茫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多大的官网信息确实全面,但对于第一次申请的我们来说,就像一本厚厚的字典,什么都有,却不知道从哪一页看起。那些官方术语、模棱两可的“建议”,还有各种隐藏的门槛,足以让任何一个信心满满的申请者变得不知所措。
所以,这篇文章就是写给像小M一样,对多大文科心怀梦想却又感到迷茫的你。咱们不谈虚的,不说官话,就用大白话,把申请多大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 Science)的那些事儿,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个明明白白。从分数到选课,再到文书,咱们一篇搞定!
硬通货:你的高中成绩到底要多“能打”?
申请大学,成绩永远是绕不过去的第一道坎。多大官网给出的分数线,往往会让你产生一种“我好像也行”的错觉。比如,对于中国普高学生,官网可能会写“建议高中毕业,均分不低于85%”。但如果你真的拿着85分的成绩去申请,尤其还是St. George主校区的热门专业,那结果大概率是石沉大海。
咱们得明白一个现实:国际生的竞争池子和本地生是分开的。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申请人数众多,优秀的学生层出不穷,分数线自然水涨船高。
那到底多少分才算有竞争力?我们来看点实际数据和案例。
根据近两年(2022-2023申请季)的录取情况和学生反馈,想稳稳拿到多大主校区文理学院的offer,你的高中平均分,特别是12年级(高三)的成绩,最好能达到90%以上。这可以说是一条不成文的“安全线”。
案例1:学霸小王的“险胜”
小王来自国内一所重点高中,申请的是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方向。他的12年级均分是93%,雅思7.5,活动背景也很丰富。最终,他在3月份就顺利拿到了offer。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90+的成绩,是让你在第一轮筛选中脱颖而出的最强武器。
案例2:中游选手小李的“挣扎”
小李的均分是88%,这个分数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他同样申请了社会科学。结果呢?他被放进了长长的等待名单(waitlist),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直到5月下旬才补录上岸。如果他的分数能再高1-2分,可能早就安心了。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多大非常看重你12年级的成绩,以及你成绩的“走势”。如果你10年级、11年级成绩平平,但12年级一路飙升,招生官会认为你学习潜力巨大。反之,如果你的成绩呈下降趋势,即使总均分不低,也会引起他们的担忧。
简单来说,别信官网那个“最低要求”,把它当成一个善意的谎言。把90%作为你的奋斗目标,越高越好。尤其是数学、英语这类核心课程的成绩,一定要尽可能地亮眼。
语言成绩:别让小分拖了后腿
语言成绩是另一大硬性指标。多大文理学院的官方要求是:雅思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6.0;或者托福总分不低于100,写作不低于22。
看到这个要求,很多同学松了一口气:“哦,6.5就行,我努努力应该没问题。”
打住!这个想法非常危险。和均分一样,这只是“门槛”,而不是“录取标准”。
对于文科申请者来说,语言能力,尤其是读和写的能力,是未来学习的核心竞争力。历史、哲学、社会学……哪个专业不需要你阅读大量的文献,写出逻辑清晰的论文?招生官在审查你的申请时,会格外关注你的语言成绩是否能匹配未来高强度的学术要求。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招生官手里有两份申请,一份雅思总分7.5,但写作只有6.0;另一份总分7.0,但听说读写都是7.0。你觉得他会更青睐哪一个?大概率是后者。因为后者的语言能力更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尤其是在写作这个文科生命线上,表现得更扎实。
近几年的趋势是,被录取的学生语言成绩普遍偏高。尤其是那些拿到奖学金的学生,雅思7.5甚至8.0的大有人在。所以,不要满足于“过线”,而是要把语言成绩也当成一个展现自己学术潜力的机会。
给你的实用建议:
目标定高一点: 雅思冲7.0,托福冲105+,会让你更有优势。
死磕写作和阅读: 这两个单项是文科学习的基石。如果你的写作万年6.0,一定要花时间去提升,找老师批改,学习学术写作的逻辑和结构。这不仅是为了申请,更是为了你未来的大学生活。
尽早出分: 别拖到申请截止前才考,给自己留出刷分的余地。早点拿到一个满意的成绩,你才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文书和活动上。
高中选课的“潜规则”:社科和人文差别大了!
这是很多同学最容易忽略,也最容易踩坑的地方。大家普遍认为,申请文科嘛,数学不重要,随便选选课就行了。大错特错!多大对于不同学科方向的高中先修课(Prerequisites)有明确的要求,选错课,可能你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
多大文理学院在大一阶段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人文学科(Humanities)、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和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我们重点聊聊前两个。
如果你想学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这个方向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热门专业。这些专业听起来很“文科”,但它们的研究方法越来越趋向于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化研究”。
所以,多大明确要求或强烈建议申请社会科学方向的学生,必须修读12年级的微积分(Calculus)。在安省的课程体系里,这门课叫MCV4U。对于国内的同学来说:
A-Level体系: 你需要有数学(Mathematics)成绩,最好是进阶数学(Further Mathematics)。
IB体系: 强烈建议选择Math AA HL/SL,而不是AI。AI SL可能会让你在申请某些专业时受限。
AP体系: AP Calculus AB或BC都是极佳的证明。
普高体系: 你的高中数学成绩必须非常优秀,并且课程内容要涵盖函数、导数等基础微积分概念。
真实案例:我认识一个学弟,对经济学很感兴趣,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高中因为觉得数学难,就没有选微积分。他抱着侥幸心理递交了申请,结果第一轮就被多大拒绝了,理由就是“缺少必要的先修课程”。这个教训非常深刻。招生官的逻辑很简单:你想学现代经济学,却对它最重要的分析工具——数学——望而却步,这怎么能证明你的学术热情和潜力呢?
如果你想学人文学科(Humanities):
这个方向包括历史、哲学、英语文学、古典文学、艺术史等。相比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对数学的要求就没那么严格了。但是,它们对你的英语(或相应语言文学课程)能力要求是最高的。
安省学生必须修ENG4U(12年级英语)。对于国际生来说,你需要证明你在高中阶段上过最高级别的英语文学或语言课程,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果你还选修了其他类似课程,比如世界历史、哲学导论、社会研究等,都能为你的申请加分。
小结一下:
申请前,一定要去官网的Program Finder页面,仔细核对你想申请专业的具体要求。不要想当然!
目标社科: 微积分是你的“命脉”,英语是基础。
目标人文: 英语是你的“命脉”,其他历史、社科类课程是加分项。
补充文书:讲好你的故事,而不是罗列奖项
搞定了硬性成绩,我们再来聊聊软实力,也就是那个让无数人头疼的补充申请(Supplementary Application)。
首先要澄清一个误区:多大文理学院的大部分专业,在主申请系统(OUAC)里是没有强制文书的。你可能会在“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或“特殊情况说明”(Special Consideration)里看到一些可选的写作部分,但不是必须的。
真正的文书战场,在于你选择的“学院”(College)。
多大主校区实行的是类似牛津、剑桥的学院制。你被文理学院录取,同时也会被分到7个学院中的一个,比如Trinity College, Victoria College, St. Michael's College等。学院负责你的住宿、社交和一部分小班研讨课。其中,Trinity和Victoria是学术声誉最高、资源最好,也是最难进的两个学院,它们都需要额外的补充文书。
这些文书题目通常不是问你“为什么选择多大”,而是更关注你的思想深度和个人特质。比如,可能会问:
“告诉我们一个对你很重要的议题,以及你为什么关心它。”
“描述一次你挑战自我信念的经历。”
“你将如何为我们学院的社区做出贡献?”
写这种文书,最忌讳的就是空洞和说教。千万不要写“我想为世界和平做贡献”这种大话。招生官一天要看几百份申请,他们想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独特、有血有肉的灵魂。
怎么写才能出彩?
1. 从小处着手,见微知著。
与其讨论全球变暖,不如聊聊你对学校食堂一次性餐具泛滥的观察。你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你做了什么调查?你有没有试着和同学一起发起一个“自带餐具”的小活动?这个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学到了什么?一个具体、生动的小故事,远比一堆抽象的口号更能打动人。
2. “Show, Don't Tell”(展示,而非说教)。
不要在文书里直接说“我是一个有领导力的人”。你应该讲一个故事来证明。比如,可以写你在一个小组项目中,如何协调意见不合的组员,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带领大家最终完成了一个出色的报告。通过具体的行动和细节,让招生官自己得出“你很有领导力”的结论。
3. 体现你的思考过程。
文书不仅仅是展示你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展示你“想了什么”。在描述一件事时,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件事对你重要?它如何改变了你的看法?它让你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新的思考?招生官想看到的是一个善于反思、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头脑。
4. 把文书和你的专业兴趣联系起来。
如果你申请社会学,你可以写你对社区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观察;如果你申请历史,你可以写一次参观博物馆的经历如何激发了你对某段历史的探索欲。让文书成为你学术热情的延伸,而不是一个孤立的部分。
申请季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斗,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你可能会因为一次模考失利而怀疑自己,也可能会因为看到论坛上各种“大神”的背景而感到焦虑。这都太正常了。
但请记住,大学申请从来都不是一场纯粹的分数竞赛。屏幕那头的招生官,想录取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只会考试的机器,而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愿意为之行动的年轻人。
你的成绩单展示了你的学业能力,而你的选课、你的语言表达、你的文书故事,则共同勾勒出了一个立体的你。所以,把你做过的那些有点傻但很酷的尝试,把你对某个问题的执着追问,把你独特的思考,都自信地展示出来吧。多大想找的,正是像你这样,准备好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的“未来队友”。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