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上岸!国家电网留学生录取名单公布

puppy

家人们,国网留学生录用名单终于出炉啦!首先要大声恭喜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们!你是不是也一直好奇,国网到底偏爱哪些海外院校,总担心留学生身份在求职中不占优势?这份热乎的名单就是最好的答案和定心丸!我们帮你扒了扒名单里的“干货”:上榜的都是哪些神仙院校?QS前100的毕业生占了多少?什么专业最受青睐?无论你是明年准备冲刺,还是想为自己的求职路径找个参考,这份名单都值得你仔细研究。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梦校和目标岗位,赶紧来“抄作业”吧!

国网求职,留学生必看TIPS
1. 学历只是敲门砖:QS排名高确实有优势,但国网是“统考”,笔试成绩才是硬道理。海外党也得刷题,别偷懒!
2. 专业对口是王道:电气工程永远是版本答案,但计算机、通信、金融财会等“非电”专业需求在猛增。你的专业,可能正是国网数字化转型急需的。
3. 信息差最致命:别以为在国外就两耳不闻窗外事。提前一年关注国网招聘官网(zhaopin.sgcc.com.cn),搞清楚一批、二批的时间线和岗位区别。
4. 户口和地域很重要:想进一线城市的单位(比如国网北京、上海),竞争堪称地狱级别。务实一点,考虑省会或经济不错的地级市,上岸机会大很多。

家人们,晚上好呀!我是你们在留学圈的老朋友,lxs.net的小编。

就在上周,我一个在英国读研的朋友Leo,半夜三点给我发了条微信,就三个字:“我上了!” 后面跟了八个痛哭流涕的表情包。

我瞬间就懂了。他说的“上”,是“上岸”;他上的,是国家电网。

Leo的故事,估计是很多留学生的缩影。他本科是国内一所不错的211,学的电气工程。当时为了追求更好的学术环境,拿到了英国某G5院校的offer。走的时候意气风发,觉得镀金回来,进国网不是手到擒来?

可真到了求职季,他慌了。每天刷着国内的求职论坛,看到最多的论调是:“国网只要国内‘电气二龙’和‘四虎’的学生”、“留学生不接地气,笔试考不过”、“海外课程跟国内脱节,面试官不认”。这些话像一盆盆冷水,把他从头浇到脚。他一边要赶毕业论文,一边要跨着时区刷国内的行测题和专业课,有好几次都跟我说,怀疑自己出国的决定是不是做错了。

所以,当国家电网2024年第一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公示出来,他在一长串名单里找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那种释放和激动,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

Leo的经历不是个例。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留学生,怀揣着建设祖国的热情和对“铁饭碗”的向往,将目光投向国家电网。但“留学生身份在国网求职中到底有没有优势”这个问题,一直像一团迷雾。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份热乎乎的录用名单,帮你把这团迷雾拨开,看看国网这位“国家队”选手,到底偏爱什么样的“海归”人才!

扒一扒名单:国网的“海归朋友圈”都有谁?

咱们先说个总体的感觉:留学生,机会大大的!

虽然国网没有公布留学生的总录取人数,但我们把各省公司的公示名单扒拉了一遍,发现几乎每个省公司都有海归的身影,尤其是在国网江苏、国网浙江、国网山东这些经济大省的单位里,留学生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国网对海外优秀人才的大门,是敞开的,而且越开越大。

那具体哪些学校的毕业生最受青睐呢?家人们,前方高能,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母校或者梦校!

英国院校:永远的“版本T0”

如果说国网的海外招聘有一个“最爱”,那绝对是英国。在录用名单里,来自英国的毕业生占据了半壁江山,堪称“霸榜”级别的存在。

这里面,G5超级精英大学自然是顶流。比如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和伦敦大学学院(UCL),他们的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专业,在国网眼里就是金字招牌。今年国网直属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就录用了一位来自帝国理工的博士,这含金量,不用多说了吧。

除了G5,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和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这两所老牌“红砖大学”更是国网的“人才基地”。为啥?因为它们的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实在是太强了,历史悠久,业界名声响当当。我们统计了一下,仅在国网江苏公司的名单里,就有好几位来自曼大的硕士。比如一位录用到南京供电公司的同学,就是曼大电力工程专业的,这专业匹配度,简直是“天选之子”。

此外,像爱丁堡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南安普顿大学这些QS排名前100的英国名校,也都是榜单上的常客。

澳洲八大:实力不容小觑

看完了英国,再把目光投向南半球。澳洲八校联盟(Group of Eight)的表现也相当抢眼。

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和昆士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是两大主力。尤其是UNSW,它的工程学院在世界上都排得上号,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更是王牌中的王牌。随着国内对新能源和“双碳”目标的重视,UNSW的毕业生变得越来越吃香。这次我们就看到有UNSW的同学,凭借新能源相关的专业背景,成功入职了国网经研院。

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作为澳洲的“清北”,综合实力摆在那,毕业生也备受认可。比如一位毕业于墨尔本大学信息技术专业的同学,被国网冀北电力录用,从事数字化相关工作。这说明,即便你不是学“电”的,但只要你的学校够硬,专业又是国网需要的,同样有机会。

亚洲高校:悄然崛起的“新势力”

这几年的一个新趋势是,亚洲顶尖高校的毕业生在国网录用名单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是典型代表。这两所学校常年霸占QS亚洲榜前两名,学术水平世界一流。今年,国网浙江公司就录用了一名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的硕士,岗位是信息通信运检。地理位置近、文化差异小、教育质量高,让新港高校的性价比和吸引力持续走高。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也开始崭露头角。特别是港科大的工科,实力非常强劲。随着大湾区的发展,港校背景在求职时,尤其是在南方电网和广东电网的招聘中,优势会更加明显。

一个硬核数据:QS前100是“基本盘”

我们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这份名单里上岸的留学生,超过85%都毕业于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院校。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

国网在筛选简历时,学校的排名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它就像一个硬性门槛,决定了你的简历能不能被HR看到。这很现实,但也很好理解。对于国企来说,招聘流程需要标准化,而QS排名就是目前最直观、最通用的标准。

所以,如果你还在选校阶段,并且未来有回国进国网的打算,那么在能力范围内,请一定冲刺排名更高的学校。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也是为了那张宝贵的“入场券”。

专业才是硬通货:国网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包”?

看完了学校,我们再来聊聊更核心的问题——专业。

如果说学校决定了你能不能进池子,那专业就决定了你能走多远,能匹配到多好的岗位。国网的业务范围非常广,需要的专业也五花八门,但总有主次之分。

电气工程:永远的“神”

这一点毫无悬念。在国网的招聘体系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是“C位中的C位”,是“亲儿子”。尤其是与电力系统、高电压、继电保护、电力电子这些方向相关的,更是国网的核心需求。

比如国网山东电力录用的一位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同学,专业是“Electrical Power Engineering”,翻译过来就是电力工程,这专业简直是为国网量身定做的。面试的时候,你都不用过多解释,面试官一看你的课程设置,就知道你是不是“自己人”。

对于学电的留学生来说,你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海外顶尖大学在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并网、储能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究非常深入。这些恰恰是国网未来发展的重点。你可以在面试中多聊聊你做的相关项目和毕业设计,展现你的国际视野和前沿知识,这会是非常大的加分项。

计算机与通信:数字化转型的“新贵”

“大猛子”们先别激动,以为国网只爱学电的。随着“数字国网”建设的推进,国网对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这类“大IT”专业的需求正在井喷!

你想想,电网的调度运行、营销服务、设备监控,哪一个离得开强大的信息系统?现在搞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背后都是复杂的算法和通信技术。

所以,我们看到名单里,很多省公司的信通公司、互联网部,都招收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留学生。比如国网天津电力,就录用了一位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硕士。他的岗位职责,很可能就是参与新一代电力市场交易平台或者配电物联网的开发。

对于学CS的留学生来说,你们的优势在于算法能力强、编程语言掌握熟练、项目经验丰富。千万不要觉得国企的技术会很落后,恰恰相反,国网在很多技术领域都是国家队水平,非常舍得投入。你的技术,在这里大有可为。

金融与财会:电网的“经济师”

电费是怎么算的?电网建设的钱从哪来?投资一个特高压项目如何做成本收益分析?这些都离不开金融、财会、经济学的专业人才。

国网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它的财务部、经研院等部门,都需要精通现代金融工具和经济分析模型的人才。特别是那些有海外背景,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投融资模式的同学,会非常有竞争力。

比如国网总部的财务部门,这次就录用了一位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金融专业的硕士。LSE的金融,什么水平大家都懂。这样的背景,去做电力市场的金融衍生品设计,或者公司的海外投融资业务,再合适不过了。

其他专业: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除了上面三大类,国网还会招收少量其他专业的学生,比如法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土木工程等。这些岗位通常属于职能管理类或工程建设类,虽然数量不多,但每年也都会有留学生上岸。

关键在于,你要找到自己的专业和电网业务的结合点。比如你学法律,可以专攻能源法;你学管理,可以研究电力企业的项目管理。在求职时,展现出你对行业的了解和思考,才能脱颖而出。

名单之外,我们还能“抄”些什么作业?

好了,名单分析得差不多了。但我想说,盯着名单看学校、看专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份名单,我们能学到什么?为我们自己的求职之路“抄”到哪些有用的“作业”?

这份名单告诉我们,国网的招聘逻辑其实很清晰:“名校光环 + 专业对口 + 自身努力”。三者缺一不可。

名校光环,我们前面说了,QS前100是道坎。这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择校方向。

专业对口,意味着你要对自己的职业路径有清晰的规划。如果你立志进国网,那在选专业、选研究方向时,就要有意识地向电力、能源、数字化这些领域靠拢。

而自身努力,才是这里面最关键的变量。你的海外学历,只是让你和国内985、211的同学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国内应试技巧)还稍稍落后。想冲线,还得靠自己。

所以,别再纠结你的留学生身份是“光环”还是“debuff”了。它就是一个标签,真正重要的是,你在这个标签下,到底学到了什么,准备了什么。

如果你是明年、后年才毕业的同学,现在能做什么?很简单,把这份名单当成你的任务清单。看看上岸的学长学姐们,他们读的什么学校,学的什么课,你能不能把这些课程学得更扎实?他们可能做过哪些项目,你能不能在学校里也找机会参与类似的研究?

别等到毕业前才开始焦虑。从现在开始,把国网的笔试题库找出来,每天刷两道题,哪怕只是混个眼熟。去LinkedIn上,搜搜在国网工作的校友,鼓起勇气发一封邮件,问问他们的经验。把你的简历,对照着国网的岗位要求,改上十遍八遍,看看还缺什么实习经历,赶紧去补。

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你今天多背一个电力系统分析的公式,多看懂一段C++的代码,多了解一条关于“新型电力系统”的新闻,都是在为你的未来铺路。

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当新的录用名单出来,上岸的人,是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053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