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心态小贴士 |
|---|
| 别怕“搞砸”: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小组讨论、第一次独自旅行,都可能不完美。但正是这些“搞砸”的经历,才让你飞速成长。 |
| 打开你的“雷达”:机会无处不在!学校的社团活动、城市的免费展览、甚至和邻居的一次闲聊,都可能为你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
| 学位证不是全部:真正让你在未来闪闪发光的,不是那张纸,而是在这里锻炼出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勇气和看世界的全新视角。 |
嘿,我是 lxs.net 的小编。还记得我刚拿到英国大学 offer 的那个晚上吗?我兴奋地在床上滚来滚去,脑子里全是《哈利·波特》里的霍格沃茨、是《神探夏洛克》里的贝克街 221B。我幻想着自己穿着风衣,优雅地穿梭在伦敦的雨雾中,课余时间就去大英博物馆看看罗塞塔石碑,周末还能去剑桥撑个船。
可真要出发前,我妈在厨房里一遍遍地教我做番茄炒蛋,我却连先放蛋还是先放番茄都搞得手忙脚乱。她看着我笨拙的样子,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出去了可怎么办?”那一刻,所有的浪漫幻想瞬间被拉回现实。我心里也打起了鼓:我真的能一个人在异国他存活下来吗?
一年后的现在,我正坐在爱丁堡一家小咖啡馆里,窗外是中世纪风格的古老街道。我刚刚独自规划并完成了一趟为期五天的苏格兰高地徒步之旅,背包里有我的相机、地图,还有早上亲手做的三明治。我熟练地用手机 App 查着下一班回伦敦的火车,顺便还抢到了一张去巴黎的打折机票。
回头看,从那个连番茄炒蛋都搞不定的我,到今天这个可以独自闯荡欧洲的我,这中间隔着的,就是“英国留学”这四个字。它真的不只是一段求学经历,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自己、对世界认知的无数扇门。如果你也对未来感到一丝迷茫,好奇留学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那么,泡杯茶,坐下来,听听我的故事吧。
当“标准答案”消失后,我学会了真正思考
在国内上学时,我们习惯了老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我们负责记笔记、背考点,考试的时候再把“标准答案”写在卷子上。但来到英国的第一堂 Seminar (研讨课),我就被彻底颠覆了。
那是一节市场营销课,教授是个语速很快的苏格兰老头,他让我们讨论一个案例:一个老牌奢侈品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吸引 Z 世代消费者。全班只有十来个人,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我旁边的意大利小哥、德国小姐姐,还有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同学,都开始滔滔不绝地发表看法。他们引用的理论我闻所未闻,提出的观点更是天马行空。
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手里紧紧攥着我熬夜准备的、自认为完美的笔记,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因为我发现,这里根本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教授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他只会不断地追问“Why?”“What if?”“Could you challenge that point?”(为什么?如果……会怎样?你能反驳那个观点吗?)。
那节课我几乎是“熬”过来的,下课后感觉无比挫败。但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这里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它不要求你记住什么,而是逼着你去思考、去质疑、去构建属于你自己的逻辑。我开始疯狂地泡图书馆,不仅仅是读老师指定的书单,更是去寻找能支撑我观点的、甚至反驳我观点的数据和文献。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最新的数据,2022/23学年,有超过68万名国际学生在英国学习,这意味着你的课堂就是一个小小的“联合国”,每个同学带来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都是一本活教材。
渐渐地,我从一个只会点头的“接收者”,变成了一个敢于在课堂上说“I respectfully disagree, because…”(我尊敬地表示不同意,因为……)的“挑战者”。我学会了如何用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去分析问题,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事物。这种思维的转变,比任何知识点都宝贵。它让我明白,世界是复杂的、多维的,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完美答案。这种能力,不仅让我的论文拿到了高分,更在后来我实习、找工作时,帮助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难题。
生活技能“强制”满点,我成了自己的超人
出国前,我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但在英国,生活里的一切琐事都得自己搞定。租房、开银行账户、注册家庭医生(GP)、处理各种账单……每一样都是一个需要打怪升级的任务。
我记得刚到宿舍的第一天,看着空荡荡的厨房,肚子饿得咕咕叫。点外卖?太贵了。英国的人工成本很高,一份普通的外卖动辄就要十几镑。根据 Numbeo 网站 2024 年的数据,在伦敦市中心以外的餐厅吃一顿便饭,平均花费也要15英镑。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走进超市,对着YouTube视频,从最简单的煮意面开始学起。
过程当然是坎坷的。我烧糊过锅,把盐当成糖,也曾因为切洋葱辣得泪流满面。但当我第一次成功做出了一盘像模像样的咖喱鸡,邀请我的外国室友们品尝并得到他们的称赞时,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现在,我的拿手菜已经从中式家常菜扩展到了意式肉酱面、泰式绿咖喱,甚至还能烤个苹果派。周末邀请三五好友来家里开个“家宴”(potluck),每个人带一道自己国家的特色菜,已经成了我们最喜欢的社交方式。
除了做饭,处理各种“文书工作”也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能力。比如在英国,看病需要先注册GP。你需要自己找到所属片区的诊所,填一大堆表格,完成注册。第一次因为感冒去看GP,从预约到见到医生,再到去药店拿处方药,整个流程走下来,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个大型项目。还有处理银行账单、和房屋中介沟通维修事宜、研究如何办理申根签证……每一次和不同机构打交道的经历,都让我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蹭蹭上涨。
这些听起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把我从一个依赖父母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成年人。我不再害怕面对未知和麻烦,因为我知道,只要我愿意去学、去做,总能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独立和自信,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宝贵财富。
用脚步丈量世界,我的地图不止一个国家
英国最棒的一点,就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历史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宝库,而且还是探索欧洲的绝佳跳板。
在英国国内,一张 16-25 Railcard(青年铁路卡)就能让你在购买火车票时享受三分之一的折扣。这意味着,你可以在周末随时跳上一列火车,去巴斯感受古罗马的温泉气息,去约克探寻中世纪的古城墙,或者像我一样,去苏格兰高地,亲眼看看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壮丽风景。站在格伦科峡谷(Glencoe)的风中,看着连绵的山脉和如镜的湖泊,你会感到自己的烦恼和压力都变得渺小。那种自然的疗愈力量,是待在城市里无法体会的。
更棒的是,英国大部分国家级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是免费的!在大英博物馆,你可以花上一整天的时间,从埃及的木乃伊看到中国的瓷器;在国家美术馆,你可以近距离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根据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的数据,仅在2023年,由政府资助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就吸引了数千万游客。这种文化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而当你把目光投向欧洲大陆,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就在门口。从伦敦出发,搭乘廉价航空(如 Ryanair、EasyJet),几十英镑就能飞往巴黎、罗马、巴塞罗那。我曾在一个周五的下午考完试,晚上就飞到了阿姆斯特丹,在运河边骑行,参观安妮·弗兰克的故居。也曾在复活节假期,和朋友一起去了趟意大利,在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下感叹文艺复兴的伟大,在罗马斗兽场想象角斗士的呼喊。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小型的探险。你需要自己规划路线、预订住宿、研究当地交通和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更学会了如何应对突发状况。我遇到过火车晚点、错过航班,也曾在陌生的城市迷路。但每一次,我都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勇敢和从容。我的世界不再局限于课本和校园,而是被一张张机票和火车票,无限地延展开来。
朋友来自五大洲,我的“人脉”遍布全球
留学生活中,最珍贵的收获之一,就是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我的第一个室友,是个来自西班牙的女孩,热情开朗,教会我做正宗的海鲜饭。我的课程项目小组里,有严谨认真的德国同学,有创意无限的印度同学,还有逻辑清晰的新加坡同学。我们常常为了一个观点争论得面红耳赤,也在合作中学会了如何跨越文化背景的差异,高效地协同工作。
学校里的社团(Society)是结交朋友最好的地方。英国大学有上百个社团,从常规的足球、舞蹈,到奇特的“哈利波特魁地奇社”“巧克力品尝社”,总有一个能满足你的兴趣。我加入了一个徒步社,每个月都会组织去周边的国家公园徒步。我的朋友们来自巴西、日本、肯尼亚、澳大利亚……我们一起在泥泞的山路上互相搀扶,在山顶分享各自带来的午餐,聊着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
和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你会发现,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你会开始反思自己从小被灌输的一些观念,学会用更包容、更多元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比如,和北欧的朋友聊天,你会理解他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和拉美的同学派对,你会感受到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热情。
这些友谊不仅仅是留学期间的陪伴。根据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的一项研究,超过80%的留英校友表示,他们在英国建立的人脉网络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今,我的朋友们遍布世界各地,我们依然在社交媒体上保持联系。我知道,无论我将来去哪个国家旅行或工作,很可能都有一个老朋友在那里,可以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和一杯地道的咖啡。这份跨越国界的联系,是千金不换的财富。
所以,如果你问我,花那么多钱和时间来英国留学,到底值不值?
我会告诉你,我拿到的绝不仅仅是一张硕士文凭。我拿到的是一种能力,一种把我扔到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角落,我都有信心能活下去、并且活得很好的能力。
我拿到的是一种视野,一种让我跳出自己固有的圈子,去理解和尊重不同,去欣赏世界多姿多彩的视野。
我拿到的更是一种勇气,一种敢于尝试新事物,敢于挑战自己舒适区,敢于对未来抱有无限想象的勇气。
留学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它不会帮你解决所有问题,但它会给你一把能打开无数扇门的钥匙。至于门后是怎样的风景,那就要靠你自己去探索了。
现在,换你来问问自己:你最想打开的那扇门,通向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