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鸭川令徳高中,解锁我的日剧青春

在鸭川令徳高中,解锁我的日剧青春

穿上可爱的制服,在文化祭上和朋友们一起开模拟店,放学后去参加热血的社团活动?在鸭川令徳高中,我真的把这些梦想都变成了现实!当然,真实的留学生活不全是浪漫滤镜,有欢笑也有挑战。这篇文章会和你聊聊,我是如何从一个有点不知所措的“转校生”,到真正融入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小天地。如果你也对日本高中充满好奇,想看看一个普通留学生最真实的体验,那我的故事你一定要看看!

来日本读高中前,这些“滤镜”和“现实”你得知道
浪漫滤镜:每天穿着可爱的制服,和帅气的学长在樱花树下邂逅,参加超燃的社团活动,在文化祭上和同学们一起创造美好回忆。青春就是一部闪闪发光的日剧!
真实挑战:语言是第一道坎,全日文的数学、历史课能听懂多少?同学们的圈子不是那么好融入的,一开始可能会感到孤独。私立高中的学费和开销不菲,需要做好充足的预算。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令和4年度的调查,私立高中生第一年的平均就学费用(包括入学金、学费、设施费等)约为75万日元。

在鸭川令徳高中,解锁我的日剧青春

“——那么,下一位,请做一下自我介绍。”

班主任老师温柔的声音,像一束聚光灯,瞬间把我钉在了原地。全班四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我这个唯一的“异类”——黑头发、黄皮肤,但穿着一身崭新却略显僵硬的鸭川令徳高中制服的中国留学生。

我深吸一口气,从座位上站起来,感觉自己的双腿有点发软。心脏“怦怦”地跳,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我练习了无数遍的自我介绍,此刻在脑子里却成了一团乱麻。“み、皆さん、こんにちは…(大、大家好…)”,我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叫,还带着一丝颤抖。

那一刻,我脑海里闪过的所有日剧画面——转校生帅气地走进教室,一个微笑就收获全班的喜爱——全都在现实面前碎得一塌糊涂。真实的留学生活,开场白不是浪漫的樱花雨,而是手心冒汗的紧张和不知所措。这篇文章,就是想和你聊聊,我是如何从这个尴尬的开场,一步步走进真实的日本高中,把那些日剧里的梦想,变成自己滚烫的日常。

制服、课本和第一道难关

每个对日本高中有幻想的女孩,衣柜里都梦想过有一套JK制服吧?拿到鸭川令徳高中的制服时,我真的激动了好久。深蓝色的西装外套,配上格纹百褶裙和精致的领结,穿上它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真的成了日剧女主角。每天早上对着镜子整理领结,都有一种奇妙的仪式感。这身制服,就像一张通行证,让我有了“高中生”的实感。

但这份新鲜感,很快就被课堂上的挑战冲淡了。我的日语水平在国内考过了N2,日常交流还算凑合,可一旦进入全日文的授课环境,完全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古文(古典日语)和日本史课,老师口中蹦出的那些历史人名、古老的语法,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书。我只能拼命地记笔记,把不认识的单词圈出来,一节课下来,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像在画地图。

我记得有一次数学课,老师在讲二次函数。那些公式和符号明明都认识,但组合成老师口中一长串的日文解说时,我的大脑就直接当机了。眼看着周围的日本同学刷刷地在练习册上写下答案,我却连题目要求都没完全搞懂,那种挫败感真的很难受。日本的高中课程进度非常快,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结果,日本学生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平均分一直名列前茅,这背后是扎实且高强度的课堂教学。作为留学生,想要跟上进度,课后的努力必须是别人的好几倍。

学校为了照顾我们这些留学生,也开设了专门的JSL(Japa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课程。每周会有几节课,老师会用更慢的语速,帮我们梳理课堂上的难点,讲解日本的文化和习惯。这间小小的JSL教室,成了我们留学生的“避风港”,在这里,我认识了来自韩国、泰国的朋友,我们分享着彼此的困惑和进步,这份抱团取暖的经历,是我留学初期最温暖的慰藉。

社团活动,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说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地方,那社团(部活)绝对是融入日本高中生活最重要的一环。放学后的校园,比上课时还要热闹。操场上是棒球部传来的击球声和呐喊声,体育馆里是篮球部运球的“砰砰”声,教学楼里则传来吹奏乐部悠扬的乐声。日本高中生对社团活动的参与度极高,根据2022年的一项调查,超过65%的高中生都会参加社团活动。

看着每个社团都在热情地招新,我既向往又胆怯。我怕自己的日语不够好,无法和前辈、队友顺畅交流。犹豫了很久,最终在一个日本同学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走进了弓道部的道场。

选择弓道部,一半是因为觉得它很酷,很有日本特色,另一半是因为我觉得这项运动相对安静,对语言的要求可能没那么高。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天真了。弓道是一个极其讲究“礼”和“形”的运动。从进入道场的行礼,到拿取弓箭的步骤,再到“射法八节”(开弓的八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前辈们(先輩)会非常严厉地纠正你的每一个动作,那种氛围,真的和热血动漫里一模一样。

一开始,我因为听不懂前辈复杂的指令,经常出错,拖了大家的后腿。有一次练习,因为一个动作没做到位,被前辈当着所有人的面指正,我窘得满脸通红,差点就想放弃了。但休息的时候,那位前辈却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用简单的词语和肢体动作,耐心地又给我示范了一遍。她告诉我:“没关系,大家都是从这里开始的。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下去的心。”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日本社团文化里的“前辈后辈(先輩後輩)”关系。它不只是等级森严,更是一种责任和传承。从那以后,我每天都留下来加练,对着镜子一遍遍地重复动作。当我第一次成功地将箭射中靶心,听到“啪”的一声脆响时,整个道场的队友都为我鼓掌欢呼。那种被集体接纳和认可的感觉,冲散了我所有的不安和孤独。我在弓道部,不仅学会了拉弓射箭,更学会了如何与人协作,如何面对挫折,也交到了我高中时代最要好的一群朋友。

文化祭与体育祭,青春的最高光时刻

如果说留学生活是一部电影,那么文化祭(文化祭)和体育祭(体育祭)绝对是其中最华丽的篇章。

我们学校的文化祭在秋天举行,被称为“令徳祭”。从一个月前开始,整个学校就陷入了一种兴奋又忙碌的氛围。每个班级都要决定自己的项目,可以是鬼屋、咖啡厅、游戏摊位,或者是像我们班一样,开一个模拟店,卖章鱼小丸子(たこ焼き)和珍珠奶茶。

这绝对是一项“大工程”。我们需要自己设计店铺的海报,计算成本和定价,分组去采购食材,还要学习怎么做出美味的章鱼小丸子。我被分到了“宣传组”,负责画海报。这对我来说是个发挥特长的好机会。我和几个擅长画画的同学一起,在巨大的画纸上设计卡通形象,用各种颜料涂色。虽然语言交流还有点磕磕绊绊,但通过画笔和笑容,我们之间的距离被迅速拉近。

文化祭当天,整个校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穿着各式各样班服的学生们穿梭在各个摊位前,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青春的荷尔蒙。我们在自己的摊位前大声吆喝,手忙脚乱地制作章鱼小丸子。当看到我们的摊位前排起长队,听到客人们说“oishii!(好吃!)”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两天下来,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我们班的营业额竟然排进了年级前三!晚上大家一起分“红利”虽然每人只有几百日元,但那种共同奋斗后分享喜悦的心情,是再多钱也买不到的。

而体育祭则完完全全是另一番景象,是汗水和呐喊的集结。全校学生按颜色分为红、白、蓝等几个大组,进行各种奇特的比赛,比如两人三足、借物赛跑、百足竞赛(很多人把腿绑在一起跑)。我参加了“借物赛跑”,抽到的纸条上写着“喜欢的人(好きな人)”。我当时就懵了!全场那么多人,我去哪里找“喜欢的人”?最后,我急中生智,拉着我们班的班长一路狂奔到了终点。虽然闹了个大笑话,但那种全班同学不分彼此、为了集体荣誉而拼尽全力的感觉,真的太燃了!

在鸭川,看见不一样的日本

我的高中生活,幸运地是在鸭川市度过的。它不像东京、大阪那样繁华喧嚣,而是一个位于千叶县,面朝太平洋的宁静海滨小城。这里没有拥挤的地铁,只有慢悠悠的电车;没有逛不完的商场,但有看不厌的大海。

放学后,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和朋友们骑着自行车去海边。坐在防波堤上,吃着便利店买的冰淇淋,看着夕阳一点点沉入海平面,海风吹起我们的裙角和头发。我们聊着天的内容,可能只是今天课堂上的某个笑话,或是社团里某个前辈的趣事,但那样的画面,成了我记忆里最温柔的风景。

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一个更生活化、更有人情味的日本。邻居家的老奶奶会热情地送来自己种的蔬菜,路过商店街,店主们会笑着和你打招呼。这种缓慢而温暖的生活节奏,让我浮躁的心慢慢沉淀下来,也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感受留学生活的点滴。

我开始明白,留学不只是学习一门语言,拿到一张文凭。它更像是一场漫长的“田野调查”,让你有机会跳出自己熟悉的环境,去观察一个社会的细枝末节,去理解一种文化的深层逻辑,最终,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所以,如果你也对日本高中充满向往,别只盯着那些梦幻的滤镜。你要知道,这里有需要你拼命追赶的课业,有可能会让你感到孤独的文化差异,还有数不清的、需要你鼓起勇气去尝试的第一次。

但请你一定别害怕。勇敢地去敲开社团的大门,哪怕你的日语说得磕磕巴巴;热情地回应同学的每一次邀请,哪怕只是放学后一起去吃个可丽饼;大胆地在文化祭上展示自己,让大家看到你来自哪里,有什么样的才华。

你的青春只有一次,别让犹豫和胆怯困住你的脚步。主动一点,再主动一点,你会发现,那些曾经只在日剧里看到的闪光瞬间,真的会一个一个,在你自己的生活里,真实上演。


留学生新鲜事

留学生新鲜事

337603 博客

0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