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包行李终极提醒 |
|---|
| 重要证件随身带!护照、BRP卡、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这些“身家性命”千万放进随身背包,别托运! |
| 液体分装看规定!托运行李里的液体没啥限制,但随身行李里的护肤品、化妆品等,单瓶不能超过100ml,总量不能超过1L,并且要装在透明密封袋里。 |
| 航司行李额提前查!不同航空公司的行李额度天差地别,经济舱通常是1-2件23kg的行李。超重罚款非常贵(可能高达每公斤£10-£30),买额外行李额度比现场罚款划算得多! |
| 海关规定要遵守!回国入境时,居民旅客有5000元人民币的免税额度。超出部分可能会被税,尤其是奢侈品、电子产品等。虽然是抽查,但别抱侥幸心理。 |
留英回国行李红黑榜,千万别带错了!
还记得我去年毕业前夕,坐在伦敦那间小小的学生公寓地板上,看着满屋子堆成山的东西,内心简直上演了一出年度灾难大片。左手边是陪我熬过无数个due night的电饭煲,右手边是打折季囤的半箱洗发水,床上还摊着从Primark淘来的各式T恤……我看看那两个孤零零的23公斤行李箱,再看看这些“一个都不能少”的宝贝,感觉头发都要被我薅秃了。
相信我,这一幕绝对是每个留英毕业生都要经历的“最后一道考题”。打包行李,打包的哪是物品,分明是这几年青春的缩影和纠结的抉择。带什么,不带什么,背后都是经济学、物理学和心理学的终极博弈。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掏心窝子地给大家整理一份血泪版《留英回国行李红黑榜》,让你把每一公斤行李额都花在刀刃上,清清爽爽回家!
黑榜:谁带谁后悔,占地儿还闹心
先来说说黑榜,这些东西真心劝你“断舍离”。它们就像感情里的渣男,看似“舍不得”,实则占着你的位置,还让你付出沉重代价(比如高昂的行李超重费)。
第一名:又笨又重的各类小家电
代表选手:电饭煲、烧水壶、电磁炉、吹风机、榨汁机……
我知道,那个陪你从“厨房小白”进阶到“黑暗料理大师”的电饭煲,充满了革命情感。但,请冷静!一个普通的电饭煲至少2-3公斤,简直是行李额的刺客。我有个朋友,愣是把一个Argos买的£25电饭煲背了回来,结果回国发现,国内的美的、苏泊尔电饭煲,一百多人民币就能买个功能更全、颜值更高的,肠子都悔青了。
更关键的是电压和插头问题。英国是230V电压,插头是巨大的三孔“品”字形(Type G)。国内是220V,虽然电压差不大,大部分电器能兼容,但插头完全不匹配。这意味着你每用一个从英国带回来的电器,就得拖着一个笨重的转换插头。想象一下,吹个头发还得先找转换器,那画面是不是有点狼狈?国内淘宝上一个好用的吹风机也就几十块,何必呢?
第二名:国内遍地开花的日用洗护
代表选手:洗发水、沐浴露、牙膏、洗衣液、卫生巾……
打折季的Boots和Superdrug有多香,我懂。什么“3 for 2”啦,买一送一啦,很容易就囤下一堆。毕业时看着满满当当的囤货,总觉得不带走就亏了一个亿。打住!你算算,一瓶500ml的洗发水,重量就超过0.5公斤。你辛辛苦苦背四瓶洗发水,就用掉了2公斤的行李额,这2公斤额度拿来带点别的不好吗?
这些东西在国内真的太好买了!从屈臣氏、沃尔玛到各大电商平台,海飞丝、潘婷、多芬……你熟悉的牌子应有尽有,甚至还有更多日韩新选择。比如,一瓶在英国Boots卖£4左右的欧莱雅洗发水,在国内电商大促时可能也就30多块人民币,价格几乎没差。真心没必要为了省这几块钱,让你的行李箱重如铅块。
第三名:平凡无奇的锅碗瓢盆
代表选手:炒锅、汤锅、盘子、刀叉、马克杯……
除非你带的是Le Creuset的限量版铸铁锅,否则,请把那些宜家买的、Tesco淘的锅碗瓢盆都留在英国吧。它们不仅重,而且易碎,打包起来极其费心。一个普通的平底锅重达1-2公斤,一套餐具加起来分量也不轻。打包不好的话,千里迢迢运回家,开箱一看,盘子碎成八瓣,心情瞬间down到谷底。
国内的厨具市场成熟得超乎你想象。宜家在国内大城市都有,价格和英国差不多。网购就更方便了,从几十块的入门款到几百块的品牌货,选择多到让你眼花缭乱。你完全可以用省下来的行李额,带点更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名:可以轻松网购的快时尚衣物
代表选手:Primark, H&M, ZARA 的基础款衣物……
我知道Primark便宜得跟不要钱似的,£2的T恤,£10的卫衣,买的时候有多爽,收拾行李的时候就有多痛苦。这些快时尚品牌的衣服,最大的问题是“量大质平”,一不小心就塞满一个箱子。而且,ZARA、H&M这些品牌在国内也都有门店,款式更新甚至比英国还快,更贴合亚洲人的身材和审美。
至于Primark,虽然国内没有,但它的品质……你懂的。与其费力背一堆穿一季就变形的衣服,不如回国打开淘宝,你会发现一片新天地。各种风格、各种价位的选择,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把行李空间留给那些设计独特、剪裁精良、或者在国内外差价巨大的品牌吧!
第五名:沉甸甸的普通书籍
代表选手:小说、非专业相关的工具书……
爱读书是好事,但把整个书架搬回家就没必要了。书,是行李中最隐形的“重量杀手”。随便几本大部头的精装书,就能轻松干掉你5公斤的额度。我当时就犯了这个错,背了全套的《哈利·波特》英文原版回来,结果发现它在我书架上静静吃灰,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看Kindle。
对于那些你真心喜欢的书,先去搜搜有没有电子版。如果没有,再考虑是否值得占用宝贵的行李额。除非是那种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签名的、或者国内买不到的绝版书,否则,放过你的行李箱,也放过你的胳膊吧。
红榜:不带回来,你会拍大腿的宝贝
说完了黑榜,我们来看看红榜上的“神仙好物”。这些东西要么国内外差价巨大,要么承载着你独一无二的留学记忆,带回来绝对“真香”!
第一名:差价巨大的护肤美妆
代表选手:La Mer, Estée Lauder, Lancôme, The Ordinary, Charlotte Tilbury 等欧美品牌。
这绝对是红榜的Top 1,没有之一!英国作为许多欧美大牌的产地或重要市场,价格优势太明显了。再加上黑五、圣诞节、Boxing Day等各种折扣季,简直是囤货的天堂。同样一瓶100ml的雅诗兰黛小棕瓶精华,在英国Selfridges官网售价大约£108(约合人民币980元),而在国内官方旗舰店的价格是1580元人民币。这一瓶就差出600块,多带几瓶,机票钱都快回来了!
除了贵妇品牌,很多英国本土或平价品牌也超值得带。比如 Boots的“国民品牌”No7,其冰淇淋面膜和抗衰老精华,好用不贵。还有红遍全球的The Ordinary,在英国买就是白菜价,一瓶精华£5-£10就能搞定。以及彩妆界的翘楚Charlotte Tilbury,口红、眼影盘都是断货王,在英国买不仅价格好,色号也全。这些东西体积小、价值高,是填满行李箱边边角角的最佳选择。
第二名:值得投资的奢侈品和轻奢品
代表选手:Burberry, Mulberry, LV, Gucci, Coach, AllSaints……
在英国买奢侈品,一个字:划算!首先,定价本身就比国内低。以Burberry经典的Kensington中长款风衣为例,英国官网售价£1890(约合人民币1.7万),国内官网同款售价则高达2.15万元人民币,差价轻松几千块。其次,还有像Bicester Village(比斯特购物村)这样的奥特莱斯,能用令人心动的折扣价买到心仪的包包、衣服和鞋子。
我一个学姐,在比斯特用£400多淘到了一个Mulberry的经典款皮包,而成色和款式都非常棒。她说,这不仅是一个包,更是对自己辛苦完成学业的奖励。所以,如果你有心仪已久的奢侈品,英国绝对是最佳的入手地。把它作为毕业礼物送给自己,既有纪念意义,也实实在在地省了一大笔钱。
第三名:高品质的保健品和特色药品
代表选手:Holland & Barrett, Vitabiotics 的各类保健品,Anusol, Gaviscon 等非处方药。
英国的药品和保健品监管体系非常严格,品质有保障,所以深受国人信赖。Holland & Barrett (HB) 和 Vitabiotics 是最受欢迎的两大品牌,给家人朋友带一些作为伴手礼,贴心又实用。HB家最出名的就是“Penny Sale”活动(买一件,第二件仅需1便士),相当于买一送一,囤鱼油、葡萄籽、胶原蛋白等都超级划算。
此外,一些英国的非处方药也堪称“神器”。比如治疗痔疮的Anusol,效果立竿见影;缓解胃酸胃胀的Gaviscon,是胃不好星人的福音。这些药品在国内没有完全相同的替代品,带一些回家以备不时之需,非常明智。它们通常不重,包装也小,很适合塞进行李的空隙里。
第四名:充满“英伦味”的零食和茶叶
代表选手:Fortnum & Mason 茶叶, Whittard 热巧, M&S 零食, Tyrrells 薯片。
食物是连接记忆的最佳纽带。多年以后,当你泡上一杯从英国带回的F&M伯爵茶,那股熟悉的佛手柑香气,瞬间就能把你拉回到某个在图书馆赶论文的下午。这些带有浓厚英国特色的食品,是送礼和自留的绝佳选择。
强烈推荐去Fortnum & Mason逛逛,那里的茶叶、饼干包装精美得像艺术品,送人体面过人。喜欢热巧克力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Whittard of Chelsea,他们家的各种风味热巧粉,是冬日里的最佳慰藉。还有M&S(玛莎百货)的食品区,简直是宝藏库,从Percy Pig小猪软糖到各种黄油饼干,每一样都好吃不踩雷。这些东西不占分量,却能把“英国的味道”带回家,分享给亲朋好友。
第五名:独一无二的学术资料和纪念品
代表选手:写满笔记的课本、自己的论文、小组作业、大学卫衣、旅行纪念品。
这是整个红榜里最最重要的一项!那些被你划得满满当当的课本,记录着你为知识奋斗的痕迹;那本厚厚的、经过无数次修改的毕业论文,是你学术生涯的里程碑;那些和同学一起完成的presentation slides,见证了你们的团队协作和无数次通宵……这些东西,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把它们打包带走!当你未来遇到瓶颈时,翻开这些泛黄的笔记,或许能找回当初那份纯粹的求知欲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还有你那件印着大学logo的卫衣、在欧洲旅行时淘来的小摆件、和朋友们的合影,它们是物化的记忆,是你青春故事里不可或缺的注脚。哪怕它们再占地方,也请为它们留一个位置。
第六名:国内外差价悬殊的鞋服品牌
代表选手:Dr. Martens, Clarks, Barbour, Superdry, Ted Baker。
除了奢侈品,一些英国本土或在英国有价格优势的鞋服品牌也值得带。最典型的就是Dr. Martens马丁靴。一双经典的1460八孔马丁靴,在英国官网售价约£159,打折时甚至能到£100以下。而在国内,同款价格轻松上1500元人民币。穿上它,感觉每一步都踩在省下来的钱上。
还有被誉为“国鞋”的Clarks,在英国的Outlet买,价格便宜到让人不敢相信,款式也多。以及充满英伦风情的Barbour涂蜡夹克,防风防雨,经典耐穿,一件可以穿很多年。这些品牌的共同点是:品质过硬,差价明显,值得为它们投资行李额度。
好了,这份红黑榜就盘点到这里。最后,再啰嗦几句真心话。
打包行李,其实是一个审视过去、规划未来的过程。你可以用“一年法则”来做个快速判断:这件东西,我在过去一年用过吗?未来一年会用吗?如果两个答案都是“否”,那就果断放弃吧。
别忘了真空压缩袋这个神器,它能把你的被子、羽绒服压缩到怀疑人生,瞬间节省巨量空间。还有,提前在航空公司官网购买额外行李额,永远比在机场柜台被罚款要便宜得多。
说到底,行李箱的容量是有限的,但记忆是无限的。真正重要的,不是你带回了多少东西,而是你在这段旅程中变成了怎样的人。那些深夜图书馆的灯光,那些与朋友在草坪上晒过的太阳,那些独自旅行的勇气,早已打包进你的生命里,成为你最宝贵的行囊。
祝你,打包顺利,一路平安,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