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校必看!教大这个宝藏公共政策硕士

puppy

正在头疼申港校的宝子们,看过来!是不是感觉港三所卷到飞起,想找个性价比超高的宝藏项目?那一定要了解一下香港教育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这个项目对跨专业同学超级友好,申请门槛没那么“卷”,简直是文商社科背景同学的福音。课程设置也超接地气,不仅理论扎实,还紧贴大湾区和亚洲的实际议题,干货满满。最重要的是,小班教学能让你和背景超牛的教授有更多交流,毕业后无论留港还是回内地,竞争力都杠杠的!想知道具体的申请秘籍和学姐的真实就读体验吗?快点开文章,绝对让你惊喜!

申港校必看!教大MPPM宝藏项目速览
适合人群:文科、商科、社科背景,想跨专业,又不想卷生卷死的同学。
项目亮点:申请门槛友好,课程实用接地气,聚焦大湾区,小班教学互动多,师资超牛。
毕业出路:留港(IANG签证香饽饽)、回内地进体制内、NGO、智库、企业公共关系等。
小编悄悄话:别只盯着港三所啦!有时候,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申港校必看!教大这个宝藏公共政策硕士

“滴答,滴答……”

凌晨两点,小A还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邮箱里那封来自港中文的拒信,像一盆冷水,把她从头浇到脚。这已经是她收到的第三封拒信了,前面港大和科大也早已宣告“阵亡”。她本科是国内一所不错的211,GPA 87/100,雅思7.0,还有两段不错的实习,本以为申港校的商科硕士十拿九稳,没想到现实这么残酷。

她烦躁地刷着留学论坛,满屏都是“24 Fall神仙打架”、“港三所录取bar高到离谱”的帖子。焦虑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她裹得喘不过气。就在她准备关掉电脑的时候,一个标题吸引了她——《双非背景,我是如何靠这个宝藏项目逆袭上岸港校的!》。点进去一看,一个学姐分享了她在香港教育大学(EdUHK)读公共政策与管理硕士(MPPM)的经历。

“香港教育大学?”小A心里嘀咕,这个名字似乎没那么如雷贯耳。但看着学姐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捡到宝”的兴奋感,她鬼使神差地研究了起来。这一研究,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今天,我就想借小A的故事,给所有正在申港校苦海里挣扎的宝子们,好好安利一下香港教育大学这个被严重低估的宝藏项目——公共政策与管理硕士(MPPM)。

你真的了解现在的港校申请有多“卷”吗?

我们先来看一组残酷的数据。近两年,申请香港研究生的内地学生数量可以用“井喷”来形容。根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数据,2022/23学年,仅内地申请香港八大授课型硕士的人数就已突破10万人大关。而港大、港中文、港科大这三所顶尖院校的热门专业,比如金融、商业分析、计算机科学等,报录比甚至达到了惊人的50:1,甚至100:1。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即便你手握985/211的背景,GPA 90+,雅思7.5,外加顶级大厂的实习,也可能在第一轮就被刷下来。港三所的申请,早已不是单纯的学术竞赛,更像是一场综合实力的“军备竞赛”。

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所有希望都押在港三所身上,无异于一场豪赌。我们为什么不换个思路,去发掘一些性价比超高、体验感绝佳,而且未来发展同样光明的项目呢?

香港教育大学的MPPM,就是这样一个“遗珠”。

为什么说教大MPPM是文商社科的福音?

很多同学一听“教育大学”,第一反应就是“啊?是不是只教人当老师的?” 大错特错!

先给教大正个名。别看名字里有“教育”,香港教育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教育学科常年稳居亚洲前三、全球前二十。2023年QS排名中,其教育与培训学科位列全球第21位。这代表了它顶级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师资水平。而MPPM这个项目,就设立在其人文学院下的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学术底蕴非常深厚。

这个项目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对跨专业背景的同学超级友好!

公共政策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它需要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甚至传播学的知识。所以,无论你本科是学英语的、学新闻的、学国际贸易的,还是学会计的,你都能在这个项目中找到自己的切入点。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的一个学姐Sarah,她本科是学会计的,但对社会议题很感兴趣。申请时,她在个人陈述里巧妙地结合了自己对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的分析,探讨了企业行为如何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最终,她顺利拿到了offer。入学后她发现,班里的同学背景五花八门,有学历史的、学法律的、学市场营销的,甚至还有学设计的。这种多元化的构成,让小组讨论经常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所以,别再担心自己的本科专业“不对口”了。MPPM看重的是你的思辨能力、对社会问题的热情以及你独特的个人视角。

课程超接地气,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一个硕士项目好不好,关键看课程设置。教大MPPM的课程设计,可以说是非常“懂行”了。

它不像一些传统理论派的课程那么枯燥,而是紧密结合当下最热门的议题,尤其是大湾区和亚洲的发展。你可以看到,核心课程包括《公共政策与管治:理论与实践》、《政策分析与评估》、《公共机构的领导力与策略管理》等,帮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但更精彩的是选修课。比如《大湾区管治》、《中国与区域及全球管治》、《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等课程,直接带你进入问题的第一线。老师上课不会只是照本宣科,而是会用大量的真实案例来教学。比如讲到大湾区的政策协同,老师可能会直接拿最新的“港车北上”政策或者前海的金融创新政策来做案例分析,让你在课堂上就能模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思考背后的利弊得失。

我听就读的同学说,他们甚至有机会去深圳的科技公司、香港的非政府组织(NGO)进行实地考察,和一线的从业者面对面交流。去年,他们系里还组织了一场关于“智慧城市与公共服务”的研讨会,请来了香港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的官员和业界专家。这种学习体验,是关在图书馆里看书无法比拟的。

这种“理论+实践”的模式,能让你在一年内迅速建立起对公共事务的宏观认知和微观分析能力,毕业后无论是写报告、做分析还是项目管理,都能立刻上手。

小班教学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在港三所动辄上百人的大课堂里,你可能一个学期下来,教授都叫不出你的名字。但在教大MPPM,情况完全不同。

这个项目坚持小班教学,一个班通常只有二三十人。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每节课你都有机会发言,和教授、同学进行深入的探讨。你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教授耐心的解答。课后发邮件给教授,也常常能收到非常详尽的回复。甚至,你可以和教授约个时间,在办公室里一对一地讨论你的论文思路或者职业规划。

而且,教大的师资力量绝对是顶级的。MPPM的教授很多都有海外名校(比如牛津、剑桥、伦敦政经)的博士学位,还有不少是前政府高级顾问或国际组织的研究员。比如,系里的何景安教授,是城市治理和环境政策领域的专家,他的研究成果经常被国际顶级期刊引用。能和这样的大牛学者近距离交流,听他们分享一手的行业洞见和学术前沿,这种收获是无价的。

一个朋友就分享过她的经历。她对一个关于香港房屋政策的课题非常感兴趣,课后就壮着胆子去找了教这门课的教授。没想到教授非常热情,不仅给她推荐了好多核心书目,还帮她联系了一位在相关智库工作的朋友,让她有机会做了深入的访谈。这篇课程论文,最后成了她申请博士的writing sample,帮她拿到了很好的offer。

这种高强度的师生互动和个性化的指导,是普通大班授课无法给予的,对于你建立学术自信和拓展人脉网络,帮助巨大。

申请秘籍大公开,助你一臂之力

说了这么多优点,到底该怎么申请呢?别急,小编帮你把干货都整理好了。

1. 学术背景与GPA:项目官方要求是拥有受认可的学士学位。虽然没有明确的GPA门槛,但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建议均分在80分以上会比较有竞争力。当然,如果你有特别亮眼的实习或工作经验,GPA稍低一点也完全有机会。

2. 语言成绩:雅思总分6.0,或者托福80分。这个要求在港校里可以说是非常友好了。当然,分数越高越有优势。建议早点准备,考出一个理想的分数。

3. 个人陈述(PS):这是申请的重中之重!千万不要用模板!你要做的,是讲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故事。核心是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是公共政策?为什么是香港教育大学?为什么是你?把你的个人经历(无论是课程、实习、志愿者活动还是旅行见闻)和你对某个社会问题的思考联系起来,展现你的热情和潜力。比如,你参加过支教,可以谈谈你对城乡教育不平等的观察;你实习的公司做了环保项目,可以聊聊你对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看法。

4. 推荐信:找两位了解你的老师,最好是能具体描述你的学术能力和个人品质的。提前和老师沟通好,给他们提供你的简历和PS,方便他们为你“量身定做”推荐信。

5. 面试:部分申请者会被邀请参加面试。面试通常是线上进行,气氛比较轻松。问题一般围绕你的PS、你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尤其关注大湾区和香港本地新闻)。提前准备,自信大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好。

毕业后的出路?远比你想象的广阔!

毕业后的去向,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首先,留港工作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毕业后,你可以申请IANG签证,无条件在香港逗留两年找工作。MPPM的毕业生,可以去香港的各大NGO(如乐施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共咨询公司、智库(如团结香港基金)、大型企业的公共事务部或企业社会责任部。香港作为国际化的都市,这类职位需求量很大,薪资待遇也非常可观。

其次,回内地发展也大有可为。公共政策的背景,在考公务员或者进入事业单位时是极大的加分项。很多地方政府在引进人才时,都非常青睐有海外背景、懂政策分析的毕业生。此外,进入国内的互联网大厂(如腾讯、字节跳动)的政策研究或公共关系部门,也是热门选择。

就像那位学会计的Sarah学姐,她毕业后成功入职了香港一家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但她做的不是审计,而是专门为大湾区企业提供ESG(环境、社会及管治)咨询服务。她告诉我,MPPM的学习让她拥有了更宏观的视野,能够从政策层面理解企业行为的社会影响,这让她在工作中变得无可替代。

所以,别再以为读公共政策就是去当“官”了,它的职业路径,比你想象的要多元和精彩得多。

申请季就像一场马拉松,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当所有人都挤在一条赛道上时,或许另辟蹊径,找到那个最适合你节奏和目标的跑道,才是真正的智慧。

香港教育大学的MPPM,可能不是名气最响亮的那一个,但它务实、友好,并且充满机遇。它就像一个安静的宝藏,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和挖掘。

与其在无尽的内卷中消耗自己,不如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许,这个能让你和顶尖学者畅谈,能带你深入大湾区腹地,能为你打开一扇全新职业大门的宝藏项目,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933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