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课,你的澳洲名校之路稳一半

puppy

嘿,还在为VCE/HSC选课头疼吗?你是不是也以为只要ATAR分数够高,澳洲八大就随便挑了?千万别!好多学长学姐都踩过一个大坑:光顾着刷分,却忽略了大学专业的“前置课程”要求。结果分数再高,也可能因为一门课没选对,直接和梦校专业擦肩而过,真的太可惜了!这篇文章就是你的“避坑指南”,手把手教你看懂各大学官网的隐藏要求,告诉你哪些课是真正的“敲门砖”,怎么平衡兴趣和加分,让你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升学路,少走弯路,稳稳向梦校冲刺!

VCE/HSC 选课避坑核心提示
1. ATAR 不是万能的:高分是敲门砖,但“前置课程”(Prerequisites)才是对的钥匙。没选对课,99.95分也可能被拒之门外。
2. 官网信息是王道:别轻信学长学姐的“听说”,每年政策都可能变。花十分钟亲自查大学官网的“Entry Requirements”,比事后后悔一年强百倍。
3. “建议学习”≈“必须学习”:看到“Assumed Knowledge”或“Recommended Studies”千万别忽略,这基本就是大学希望你掌握的知识,不然进去会学得非常痛苦。
4. 数学和科学是硬通货:对于商科、理工科、医学等热门专业,高等数学(VCE MM/SM, HSC Ext 1/2)和科学(物理/化学)基本是标配,早规划早受益。

选对课,你的澳洲名校之路稳一半

嘿,我是 lxs.net 的小编。今天想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主角是我去年带过的一个学弟,叫 Leo。

Leo 是个典型的学霸,在墨尔本一所精英高中读 VCE。他目标明确,就是墨尔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为了把 ATAR 刷到极致,他选了公认的加分“神科”组合,比如中文、经济学,加上必修的英语和数学。最后放榜,Leo 拿到了 98.50 的高分,远超当年墨大 CS 的录取线。我们都以为这事儿稳了,准备开香槟庆祝了。

结果呢?Offer Day 那天,他收到的却是墨大另一门普通理科(Bachelor of Science)的录取,而非他心心念念的计算机专业。我们都懵了,跑去问招生处,得到的回复简单又扎心:“该学生未完成 VCE Specialist Mathematics (SM) 的学习,不满足直接进入 Computer Science Major 的前置课程要求。”

98.50 的高分,就因为一门 SM 没选,直接和梦想专业擦肩而过。他要么硬着头皮去读一个不那么喜欢的方向,要么就得在大学里花额外的时间和金钱去补读桥梁课程。那个瞬间,我看到他脸上的失落,真的觉得太可惜了。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前置课程”这个大坑掰开揉碎了讲给你们听。别让今天选课时偷的懒,变成未来申请时流的泪。

ATAR只是入场券,前置课程才是“通关密码”

很多同学和家长都有个误区:只要我 ATAR 够高,澳洲八大(Go8)的门就为我敞开。这想法,对,但只对了一半。

你可以把 ATAR 理解成一场演唱会的门票价格,比如周杰伦的演唱会,门票要 2000 块。你攒够了 2000 块(达到了 ATAR 分数线),确实能进场了。但进去之后,你想去内场 VIP 区(热门专业,比如工程、医学、精算),保安会拦住你说:“先生,请出示您的 VIP 凭证。” 这个“VIP 凭证”,就是大学要求的“前置课程”(Prerequisites)。

没有这张凭证,就算你挥舞着 5000 块现金(超高的 ATAR),也进不了那个区域。大学的逻辑很简单:我们相信你有学习潜力(高 ATAR),但我们更需要确保你有能力跟上专业课的进度(完成前置课程)。尤其是在澳洲这种宽进严出的教育体系里,没有必备的基础知识,直接把你丢进大二难度的专业课里,对你、对学校都是不负责任的。

我们来看几个血淋淋的例子,数据都来自各大学 2024-2025 年的官方招生指南,绝对保真!

八大名校的“隐藏菜单”:没选这些课,想都别想!

别以为只有墨大这么“苛刻”,这在澳洲名校里是普遍规则。我们来扒一扒几个热门专业,看看它们的“通关密码”到底是什么。

想学商科/金融/精算?高等数学是你的命!

很多同学觉得商科嘛,不就是动动嘴皮子,跟数学关系不大,选个最简单的数学混个分就行了。大错特错!顶尖大学的商学院,尤其是涉及金融、会计、精算、经济学的专业,对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要求极高。

案例:新南威尔士大学 (UNSW) - Bachelor of Commerce / Actuarial Studies

UNSW 的商学院在澳洲乃至全球都赫赫有名,精算专业更是王牌中的王牌。2024 年,其 Commerce 的 ATAR 最低录取线是 93.00,Actuarial Studies 高达 97.50。分数吓人吧?但更吓人的是前置课程要求。

官网明确写着:申请者必须完成 HSC Mathematics Extension 1。注意,不是 Mathematics Advanced,而是难度更高的 Extension 1!对于 VCE 的学生来说,对应的就是 Mathematical Methods (MM),并且强烈建议学习 Specialist Mathematics (SM)。如果你只学了 General Maths 或者 Standard Maths,哪怕 ATAR 考到 99,UNSW 的精算大门也会对你紧紧关闭。

工程师的摇篮,物理和数学缺一不可

工程专业是很多理科留学生的首选,就业前景好,薪资也高。但想成为一名未来的工程师,地基必须打牢。

案例:悉尼大学 (USYD) -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Honours (All Streams)

悉尼大学的工程学院是澳洲历史最悠久、最富盛名的工程学院之一。其 2024 年的 ATAR 录取线普遍在 90.00 以上。它的要求更加具体,叫做“Assumed Knowledge”(假定知识)。

官网上白纸黑字写着:Assumed knowledge: Mathematics Extension 1, Physics。虽然“Assumed Knowledge”听起来比“Prerequisite”温和,但千万别被它迷惑了。它的潜台词是:“我们默认你已经学过并且掌握了这些知识,课程将直接从这个水平开始讲。” 如果你没学过,要么申请时直接被刷掉,要么就算侥幸进去了,第一周的课就能让你怀疑人生。很多没学物理的学生,进去后发现连最基本的力学分析图都看不懂,最后只能花钱花时间去读学校的“桥梁课程”(Bridging Course),得不偿失。

想当医生或科研大佬?化学是绕不开的坎

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兽医……这些高大上的生命科学领域,是无数人的梦想。而通往这条路的起点,往往是高中实验室里的一支试管。

案例:墨尔本大学 (UoM) - Bachelor of Science (Pathway to Medicine/Dentistry/etc.)

墨大是澳洲唯一不设本科临床医学的大学,所有想学医的学生都必须先完成一个本科学位,最常见的就是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然后再去考 GAMSAT 申请博士阶段的 Doctor of Medicine。这条路俗称“曲线救国”。

那么,这个 Bachelor of Science 的要求是什么呢?2025 年的入学要求是:必须完成 VCE Mathematical Methods (MM) 或 Specialist Maths (SM),以及一门科学课程(化学、生物、物理任选其一)。但如果你想走医学预科(Chancellor's Scholars Program)或者将来申请医学博士,VCE Chemistry (化学) 基本是公认的“隐形”必修课。没有化学基础,你根本无法理解大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的内容。根据墨大官方统计,超过 85% 的医学博士录取者在本科阶段都修读了大量的化学和生物化学课程。

别当伸手党,教你如何亲手挖掘“宝藏信息”

看了这么多案例,你可能有点慌了。别怕,信息差才是最可怕的。只要你知道去哪里查,主动权就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第一步:锁定你的战场——VTAC 和 UAC

对于维州的学生,你的圣经是 VTAC CourseSearch (https://vtac.edu.au/course-search.html)。对于新州的学生,你的宝典是 UAC (https://www.uac.edu.au/)。这两个官方机构汇总了所有大学的课程信息和申请要求。在上面搜索你感兴趣的大学和专业,你会看到最权威的 ATAR 分数线和前置课程要求。

第二步:深入敌后——直捣大学官网

VTAC 和 UAC 的信息是汇总版,最详细、最新的信息永远在大学自己的官网上。学会使用大学的“Course Finder”或“Find a Course”功能。输入你想学的专业,点进去后,仔细找这几个关键词:

  • Entry Requirements (入学要求)
  • Prerequisites (前置课程)
  • Assumed Knowledge (假定知识)
  • Recommended Studies (推荐学习)

把这些要求截图、记在备忘录里。最好用 Excel 做个表格,把你感兴趣的 3-5 个专业的要求并排列出来,一目了然。

第三步:别忘了看“Subject Bonus”

很多大学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某些有挑战性的课程,会给“加分”。比如,澳洲国立大学(ANU)的“National Access Scheme”里,如果你在 HSC 的 Mathematics Extension 1/2 或者某些科学课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的录取排名分(Selection Rank)会自动加上几分。这意味着你的 ATAR 即使差一点点,也可能因为选对了课而被录取。这种信息,也藏在大学官网的“Admissions”或“Future Students”板块里,值得花时间去挖。

兴趣、加分、必修课,到底怎么选?

现在你明白了前置课程的重要性,新的问题又来了:我到底该怎么平衡兴趣、加分(Scaling)和前置课程这三者呢?

我的建议是,优先级排序应该是:前置课程 > 兴趣 > 加分。

前置课程是“资格问题”,没得商量。如果你的目标专业要求 SM,那你就算再讨厌它,也得硬着头皮上。这是底线,不能动摇。

在满足了前置课程的基础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VCE/HSC 是一场长达两年的马拉松,如果你选的都是自己毫无兴趣的科目,每天学习都像在上刑,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更别说考出高分了。一门你真正热爱的科目,就算 Scaling 一般,你也能凭着高昂的 raw score(原始分)拿到一个不错的结果。

最后才是考虑加分。VCE 的 Scaling Report 每年都会发布,像 Specialist Maths, Latin, Chemistry 通常都是加分大户,而一些偏文科或实践的科目可能会被减分。但千万不要“唯加分论”。为了加那几分,去学一门你完全不擅长的 SM,结果考了个 D(原始分20多),就算加上10分的 scale,也比不上一门你擅长的科目考到 A+(原始分40+)来得划算。记住,Scaling 是锦上添花,高原始分才是根本。

所以,最好的策略是什么?

把你梦想专业的“前置课程”作为你的必修组合。然后在剩下的选课空间里,至少选择 1-2 门你真正有热情、有信心的科目,把它们当作你拿高分的“粮仓”。如果这些科目恰好还是加分科目,那恭喜你,你中奖了!如果不是,也别灰心,用你的热爱去把它学到极致。

你现在手里的那张选课表,真的比你想象的要重要得多。它不是随便勾几个选项那么简单,它是在为你未来两年的学习生活,甚至大学四年的专业方向铺路。

别再只盯着那些虚无缥缈的 ATAR 预测了,也别再盲目跟风选那些所谓的“神科”。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安安静静地坐下来,打开大学网站,像侦探一样,把你心仪专业的那些“隐藏要求”一个个揪出来。这个过程可能有点枯燥,但相信我,它会让你未来的路清晰百倍,稳妥百倍。

别让你两年的努力,最后败给了一个当初可以避免的“小”失误。你的未来,值得你此刻的这份认真。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943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