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前必看:英国贵族暑校避坑 & 准备清单 |
|---|
| 申请要趁早:别以为是夏令营就可以随报随走。像哈罗公学、查特豪斯公学这种级别的暑校,位置非常抢手,全球的学生都在盯着。很多热门项目提前半年到一年就满了,建议最晚在出发前6个月就开始申请,不然好学校、好项目你只能看着别人玩了。 |
| 看清项目类型:别被“贵族学校”四个字迷了眼。一定要搞清楚你报的是“学术型”还是“活动型”。前者课程强度大,适合想体验英式课堂、为未来留学打基础的学霸;后者以玩为主,骑马、射箭、皮划艇,更像一个超豪华的国际交友营。想清楚你的目标,别报错了后悔。 |
| 警惕“同胞团”:报名时可以旁敲侧击地问一下往年的国际生比例。如果一个夏令营里80%都是说中文的,那你的英语口语提升效果会大打折扣。咱们花大价钱跑这么远,可不是为了换个地方说中文的。一个健康的比例是,来自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不超过15-20%。 |
| 准备好“正装”:很多传统英国寄宿学校每周都会有一两次正式晚宴(Formal Dinner),需要穿正装出席。男生最好准备一套西装或至少是西装外套、衬衫和皮鞋;女生准备一条得体的小礼服裙。这不仅是尊重传统,也是超棒的社交体验。 |
| 现金不用带太多:英国现在基本是无现金社会,一张Visa或Mastercard信用卡就够了。带少量现金(比如50-100英镑)以备不时之需就行,主要用于一些小摊或者自动售货机。学校里基本所有消费也都可以刷卡。 |
嘿,各位lxs.net的伙计们!还记得我吗?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Leo。
去年这个时候,我妈跟我说:“儿子,给你报了个英国夏令营,去体验一下。”我当时内心一万个白眼,心想:拜托,都快上大学的人了,还去夏令营?不就是一群小孩儿玩老鹰抓小鸡,顶多再学几句“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我一边不情愿地收拾行李,一边在脑子里预演着无聊的两个星期。
然而,当我坐的大巴缓缓驶入一条长长的、两旁种满了百年老树的林荫道,最终停在一栋看起来比我太爷爷年纪还大的哥特式建筑前时,我呆住了。那不是教学楼,那简直就是一座城堡!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师走过来,笑着对我们说:“Welcome to Charterhouse School.” 我的天,查特豪斯公学?就是那个英国九大公学之一,走出过无数首相和诗人的地方?我那原本准备用来打发时间的Kindle,瞬间觉得不香了。那一刻我意识到,这趟旅程,可能跟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不止是“哈利·波特”滤镜,更是真实的文化沉浸
咱们很多人对英国寄宿学校的最初印象,都来自《哈利·波特》。分院帽、移动的楼梯、长长的餐桌、穿着校服的晚宴……说实话,现实中的贵族学校,真有那么点魔法世界的味道。
就拿我参加的查特豪斯公学(Charterhouse School)来说吧,它成立于1611年,学校里的很多建筑比美国历史还悠久。每天早上,我都要穿过一个巨大的回廊庭院去上课,脚下的石板路被几百年的时光磨得光滑发亮。教室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多媒体大教室”,而是小小的、像书房一样的房间,墙上挂着历届优秀学生的照片和校长的油画。阳光从巨大的彩色玻璃窗照进来,你真的会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这种“沉浸感”是普通旅游或者城市里的语言学校给不了的。在这里,历史不是写在书本上的文字,而是你每天触摸的墙壁、行走的草坪。学校的数据显示,参加这类暑期项目的学生,有超过85%的人表示,对英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比之前在课堂上学到的要深刻得多。因为你“活”在了历史里。我们每周还有一次正式晚宴,所有人都必须穿正装。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穿着西装和礼服,在挂着巨幅油画、点着烛光的食堂里一起用餐,听校长用纯正的英音致辞,那种仪式感,会让你瞬间理解什么是“传统”和“精英教育”的氛围。
上午莎士比亚,下午皮划艇,这课程表也太酷了
千万别以为来这里就是死读书。恰恰相反,这里的“学”和“玩”结合得天衣无缝。暑校的课程设计,核心理念就一个: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
上午通常是学术课程,但绝对不是枯燥的语法和词汇。我们选的是“领导力与辩论”课。老师是一个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戏剧演员,他根本不按课本讲。第一节课,他让我们分成两组,就“社交媒体对青少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辩论。我当时都傻了,在国内我可是个标准的“课堂小透明”,让我当着这么多外国同学的面用英语辩论?我紧张得手心冒汗。
但老师并没给我们压力,他先教我们如何构建论点(Structuring Arguments),如何进行有力的反驳(Rebuttal),甚至还有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我们小组里有来自意大利的Marco,西班牙的Sofia,还有一个来自韩国的男孩Jisoo。我们磕磕巴巴地凑在一起讨论,把观点写在白板上。最后上场的时候,虽然我的发音还有点蹩脚,但当我完整地表达出我的观点,并且看到对方点头时,那种成就感,比雅思考了8分还爽!根据英国暑期课程协会(English UK)的一份调查,超过70%的国际学生认为,这种互动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对提升他们的口语自信心帮助最大。
下午就更嗨了。学校的课外活动列表长得像一本菜单,从骑马、射箭、高尔夫,到皮划艇、帆船、攀岩,应有尽有。我选了之前从没接触过的皮划艇(Kayaking)。学校里就有一条美得像油画一样的小河。教练先在岸上教我们基本动作,然后就把我们一个个推下水了。刚开始我总是掌握不好平衡,船在水里滴溜溜地转,惹得岸上的同学哈哈大笑。但慢慢地,我找到了感觉,可以和大家一起顺着河流划向远方了。那种在宁静的午后,和新朋友们一起在水上挥洒汗水的畅快,是刷多少道题都换不来的。
朋友来自五大洲,周末“占领”伦敦和剑桥
如果说白天的课程和活动是硬件,那晚上的社交和周末的旅行就是让这次体验变得独一无二的“软件”。
来之前我最担心的就是交不到朋友,怕自己英语不好,融不进去。但事实证明,完全是我想多了。学校会刻意把不同国籍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宿舍。我的室友就是前面提到的意大利男孩Marco,一个超级阳光的米兰帅哥。我们俩的英语都是半吊子,交流基本靠比划和谷歌翻译,但一点也不妨碍我们成为好哥们儿。他教我怎么用意大利人的方式煮咖啡,我教他怎么用筷子夹花生米。我们宿舍楼里还有来自法国、德国、巴西、日本的同学,每天晚上,宿舍的公共休息室(Common Room)都热闹得像个小联合国。
这种国际化的环境有多宝贵?有数据显示,像我们参加的这种顶级暑校,学生通常来自超过60个不同的国家。这意味着你的朋友圈会瞬间“全球化”。你不再是通过新闻或者书本去了解一个国家,而是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你会发现,原来意大利人不是只会说“Mamma Mia”,德国人也并不都那么严肃刻板。这种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未来留学乃至工作中非常核心的竞争力。
周末的时光则完全属于我们自己。学校会组织去周边的城市旅行。我们的第一站是伦敦。跟旅游团那种“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完全不同,学校给了我们一张城市地图和一张交通卡,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探索。我们小组的目标是“文艺青年路线”,我们去了大英博物馆,看到了真正的罗塞塔石碑;我们去了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感受戏剧的魅力;我们还钻进了伦敦西区,看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歌剧魅影》。晚上,我们坐在泰晤士河边,吃着从Borough Market买来的美食,看着伦敦眼的灯光亮起,感觉自己就像电影主角。
第二周我们去了剑桥。我们没去挤那些游客打卡的国王学院,而是租了一条小船,在康河上撑篙(Punting)。给我们撑船的是一个剑桥大学的学生,他一边撑船,一边给我们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牛顿的苹果树的故事。阳光洒在河面上,两岸是古老的学院建筑和青青的草地,那一刻的宁静和美好,真的会让人忘记一切烦恼。
超实用干货: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神仙学校”?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心动了?别急,选对学校和项目是关键。这里给你几个掏心窝子的建议。
第一,明确你的目标。你是想疯狂提高英语,为雅思托福做准备?还是想体验英式文化,顺便玩个痛快?如果是前者,就选择学术性强的项目,比如一些学校开设的“IB预备课程”或者“学术英语课程”。这类课程通常有严格的入学要求,甚至需要提供语言成绩。如果是后者,就选择“多活动营”(Multi-activity Camp),课程相对轻松,下午和晚上的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很多顶级公学,比如拉格比公学(Rugby School)和温彻斯特公学(Winchester College),都有这两类项目,报名时一定要看清楚课程大纲(Syllabus)。
第二,考察地理位置。学校在繁华的伦敦,还是在静谧的乡村,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伦敦的学校,比如位于伦敦市内的国王学院(KCL)的暑期课程,优点是交通便利,文化活动多,但缺点是校园可能没那么大,活动空间有限。而像位于乡村的学校,比如塞德伯中学(Sedbergh School),它坐落在美丽的约克郡山谷国家公园里,拥有巨大的校园和顶级的户外运动设施,空气清新,环境安全,能让你体验到最纯粹的英式田园生活。
第三,看认证和师资。一个靠谱的暑校,一定会有权威机构的认证。最重要的就是“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的认证,这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学校官网上查一下他们的师资背景,很多好的暑校老师都是牛津、剑桥等名校毕业,或者是在特定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例如,Bell English和Summer Boarding Courses (SBC) 都是口碑极好的暑校组织机构,他们合作的都是顶尖的私立学校,师生比通常能达到1:6,远优于普通语言学校的1:15。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算算预算。贵族学校的暑校,价格不菲。通常来说,为期两周的课程,费用大概在3000-5000英镑之间,折合人民币差不多是2.7万到4.5万。这个费用一般包含了学费、食宿、大部分活动和周末旅行的费用,但不包括往返机票、签证费和个人零花钱。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做决定。虽然贵,但过来人的经验是,这段经历带来的成长、视野和人脉,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所以,如果你也对留学生活充满好奇和一点点不安,如果你想在正式开启留学之路前,来一次超棒的“预演”,那真心建议你考虑一下英国的暑校。它可能不会真的给你一根魔法棒,但它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一个更广阔、更多元、也更有趣的世界。
别再犹豫了,你的霍格沃茨录取通知书,可能就藏在下一个夏天的申请链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