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校前,先问自己这几个扎心问题 |
|---|
排名真的代表一切吗?一个排名30但实习机会遍地的学校,和一个排名15但地处“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学校,哪个更适合你的长远发展? |
你的专业和地理位置匹配吗?想去华尔街,却选了中西部大农村的学校?想进大厂,却离硅谷十万八千里?这会给你的求职路增加多少难度? |
学校的校友网络给力吗?毕业后,校友是你能动用最宝贵的人脉资源。一个团结互助的校友圈,关键时刻能帮你内推,顶你十份海投的简历。 |
学校的职业服务中心(Career Service)只是摆设吗?有些学校的职业中心真的能帮你改简历、模拟面试、链接企业,而有些可能一年都见不到老师一次。这些“软实力”往往被我们忽略了。 |
选对这些大学,实习offer拿到手软
嗨,各位在lxs.net奋斗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Cici。
最近后台收到超多私信,问的都是选校的事儿。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家手里拿着US News排名表翻来覆去地看,对学校的GPA、标化成绩要求了如指掌,但一问到“这学校好找实习吗”,很多人就懵了。
让我想起去年认识的两个学妹,Amy和Bella。她俩的背景差不多,都录到了Top 30的大学。Amy去了一所综排非常高,但位置有点“村”的传统名校。而Bella则选择了一所综排稍低,但以Co-op项目闻名的大学。一年后,两人的状态天差地别。
Amy每天都在LinkedIn上疯狂海投,为了一个面试机会,要坐好几个小时的火车去大城市,交通费和住宿费花了不少,结果还因为国际生身份屡屡碰壁。她跟我吐槽:“Cici姐,我感觉我们学校除了学术氛围好,对找工作这事儿,好像一点忙都帮不上。”
而Bella呢?她的朋友圈简直就是“凡尔赛”现场。大一下学期,学校就帮她匹配了第一份带薪实习,在一家知名药企做数据分析。等Amy还在为第一份实习发愁时,Bella已经拿着不错的薪水,完成了两段高质量的Co-op,简历金光闪闪,人脉也积累了一大把。毕业前,她手里已经握着好几个全职offer了。
这个故事不是说排名不重要,而是想告诉大家,对于咱们留学生来说,实习和就业几乎是和学术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一件事。一份高质量的实习,不仅能让你提前了解行业,更是你拿到H1B工作签证、开启职业生涯的关键跳板。所以,选校时,除了盯着排名,更要把“就业前景”这个权重调到最高!
今天,Cici就来当一次你们的“择校军师”,扒一扒那些能让你“赢在起跑线上”的宝藏大学。它们可能不是排名榜上最亮眼的星,但绝对是能帮你把实习offer拿到手软的“offer收割机”!
第一类:Co-op天王,带薪实习直接喂到你嘴边
Co-op,全称Cooperative Education,也就是“带薪实习项目”。这可不是暑期随便找个地方打杂,而是学校官方和企业深度合作,让你在学习期间,进行为期数月、全职、带薪、且与专业高度相关的工作。你不仅能赚钱,还能拿学分,最重要的是,能获得宝贵的美国本土工作经验!
东北大学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说到Co-op,东北大学(NEU)敢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它简直就是把Co-op刻进了自己的DNA里。NEU的学生可以选择四年制(带两次Co-op)或五年制(带三次Co-op),总实习时间可以长达18个月!这是什么概念?等你毕业的时候,你的简历已经比很多工作了一年的人还要丰富了。
NEU的Co-op网络有多强大?根据学校官方数据,他们的合作雇主遍布全球超过148个国家,数量超过3000家。你听过的那些大公司,几乎都在它的合作列表里。比如,想去科技大厂?Google, Apple, Microsoft, Amazon向你招手。想进金融圈?高盛, J.P. Morgan, Deloitte等着你。想去造车新势力?Tesla的岗位也为你开放。
真实案例:我认识一个在NEU读CS的学弟,他的三段Co-op分别在波士顿一家AI创业公司、亚马逊和NVIDIA完成。每一段实习都让他学到了业界最前沿的技术,也让他的人脉圈指数级扩大。毕业时,他压根没经历过海投的痛苦,直接被NVIDIA的导师内推进了组,轻松拿到全职offer。
根据NEU公布的最新数据,超过50%的学生在完成Co-op后,会收到来自实习公司的全职offer。本科生的平均Co-op时薪更是高达$22.47!这不仅能覆盖你的生活费,还能让你小小地实现“经济独立”。
德雷塞尔大学 (Drexel University)
如果说NEU是Co-op界的“哈佛”,那德雷塞尔大学(Drexel)就是“耶鲁”。它的Co-op项目同样历史悠久,而且是强制性的。Drexel最常见的模式是“五年三实习”,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之间无缝切换。
Drexel的地理位置在费城,这是一个被很多人低估的城市。费城是美国东岸的重镇,拥有大量的生物医药、工程和金融公司。Drexel的学生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学校的Steinbright职业发展中心数据显示,他们的合作雇主超过1600家,覆盖28个国家。本科生在Co-op期间的平均周薪能达到$720。
一个在Drexel读生物工程的朋友告诉我,他们专业的学生几乎都去过默克(Merck)、强生(Johnson & Johnson)这样顶级的药厂实习。这种经历,对于想进入美国竞争激烈的医药行业的学生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普渡大学 (Purdue University)
“工程师的摇篮”普渡大学,在Co-op方面也是王者级别的存在。虽然普渡的Co-op不是强制性的,但其工程学院的5期Co-op项目(Five-Session Co-op Program)含金量极高。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会在同一个公司完成三到五期实习,逐步深入,最后甚至能接触到核心项目。
这意味着什么?你和公司之间建立了超强的粘性。公司把你当“准员工”来培养,你对公司的文化和业务了如指掌。根据普渡工程学院的数据,完成Co-op项目的学生,毕业起薪比没有参加的同学平均高出10%!
想象一下,当你的同学还在纠结第一份工作去哪儿时,你已经在波音、洛克希德·马丁、通用电气这样的顶级工程公司里,有了自己熟悉的位置和导师。毕业转正,简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二类:地理位置王者,出门就是华尔街和硅谷
有时候,选择一所大学,就是选择一座城市,选择一个生态圈。对于想进金融和科技这两个热门行业的留学生来说,学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甚至超过排名。
纽约“金融圈”:纽约大学 (NYU) &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如果你的人生目标是成为《华尔街之狼》,那纽约就是你的战场,而NYU和哥大就是你最好的军校。
NYU,尤其是它的斯特恩商学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简直就是华尔街的“预科班”。学校就在曼哈顿下城,离华尔街只有几站地铁的距离。这意味着什么?你可以下午上完课,晚上就去参加投行的Networking Event(社交活动);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一家精品投行做一份Part-time的实习;你可以随时约到在摩根大通工作的校友,在公司楼下的咖啡馆喝杯咖啡,聊聊行业动态,顺便递上你的简历。
根据NYU Stern 2023年的本科就业报告,95.4%的学生在毕业时找到了工作,其中近一半进入了金融服务行业。他们的顶级雇主列表,就是一份华尔街的缩影:J.P. Morgan, Goldman Sachs, Morgan Stanley, Bank of America...
哥大作为常春藤盟校,自带光环。它的优势在于,不仅能提供无与伦比的学术资源,更能让你轻松融入纽约的精英圈层。在哥大,你的教授可能就是某家对冲基金的顾问,你的同学可能就是某位银行家的孩子。这种耳濡目染的环境和唾手可得的人脉资源,是其他地方的学校无法比拟的。
加州“科技圈”:斯坦福 (Stanford)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
如果你的梦想是改变世界,想成为下一个乔布斯或马斯克,那硅谷就是你的应许之地。而斯坦福和伯克利,就是这片土地上最闪亮的双子星。
斯坦福大学,它不仅仅是一所大学,它本身就是硅谷的一部分。学校的地址就在著名的沙山路(Sand Hill Road)旁边,那里聚集了全球最顶尖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斯坦福,创业氛围浓厚到空气里都弥漫着代码和商业计划书的味道。你的室友可能正在车库里捣鼓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你的计算机教授可能就是谷歌的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都出自斯坦芬)。
在这里找实习,机会多到你无法想象。Google, Apple, Meta, Netflix等科技巨头的总部就在附近,无数的明星创业公司也在这里诞生。公司HR甚至会直接来学校的咖啡馆“捞人”。斯坦福的学生服务中心数据显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暑期实习月薪中位数超过$8000,比很多全职工作都高!
而河对岸的UC Berkeley,则是硅谷工程师的“最大输送基地”。它的EECS(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常年位居全美第一。伯克利的学生以“能打”著称,技术功底扎实,深受大厂喜爱。根据Business Insider的统计,UC Berkeley是为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输送员工数量最多的大学之一。
真实案例:一个在伯克利读CS的朋友,从大二开始,每个暑假都在不同的FAANG(Facebook, Apple, Amazon, Netflix, Google)公司实习。他告诉我,在伯克利,找CS实习根本不愁,愁的是offer太多,不知道该选哪个。这就是地理位置带来的绝对优势。
第三类:校友网络铁军,“自己人”帮你内推
在美国求职,有一个词非常重要,叫“Referral”,也就是内推。一份通过校友内推的简历,被HR看到的概率,比海投高出几十倍。有些大学的校友网络,就以“团结”和“给力”而闻名,他们组成的“铁军”,能成为你求职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南加州大学 (USC) - “特洛伊家族 (Trojan Family)”
“一日为特洛伊人,终身是特洛伊人。” 这句话在USC可不是一句空话。USC的校友网络“Trojan Family”是全美公认的最强大、最抱团的校友网络之一。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亮出自己USC的身份,总能找到“自己人”。
尤其是在洛杉矶,USC的校友几乎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特别是在传媒、娱乐、商业和房地产领域。你想进好莱坞?USC的电影学院校友遍布各大制片厂。你想做咨询?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洛杉矶办公室里,有大量的USC校友。LinkedIn的数据显示,USC是迪士尼、毕马威(KPMG)、安永(EY)等公司的“目标学校”(Target School)。
一个USC马歇尔商学院(Marshall School of Business)的朋友分享过他的经历。他想进一家顶尖的咨询公司,通过校友数据库找到了一个在该公司工作的学长。他鼓起勇气发了一封邮件,没想到学长非常热情,不仅帮他修改简历,还进行了两次模拟面试,最后直接帮他把简历递给了招聘经理。最终,他成功拿到了面试机会,并斩获offer。他说:“在USC,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达特茅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 - “达特茅斯黑帮 (The Dartmouth Mafia)”
别被这个名字吓到,这其实是外界对达特茅斯学院强大校友网络的一种敬称。作为一所规模较小的藤校,达特茅斯培养出的校友之间有着超乎寻常的紧密联系。他们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精英,并且非常乐于帮助学弟学妹。
尤其是在金融和咨询行业,达特茅斯的校友网络能量惊人。华尔街流传着一句话:“如果你想找工作,给达特茅斯的校友写邮件,你总能得到回复。” 这种文化代代相传,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因为学校地处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小镇,相对偏僻,学生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加紧密。这种在“好山好水”里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在他们进入职场后,转化为了强大的凝聚力。如果你能进入达特茅斯,就等于拿到了一张进入顶级精英圈层的珍贵门票。
圣母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 “战斗的爱尔兰人 (The Fighting Irish)”
圣母大学的校友以其极高的忠诚度和回馈精神而闻名。学校的体育精神“Fighting Irish”也深深地烙印在每个校友的心中,让他们在职场上同样团结、互助。
圣母大学的门多萨商学院(Mendoza College of Business)是顶级商学院之一,其校友遍布全美的财富500强公司。根据学校的职业中心报告,超过80%的学生在寻找实习或工作时,都曾得到过校友的帮助。圣母大学在全球拥有超过270个校友俱乐部,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能轻松找到组织。
这种强大的归属感,对于身为国际生的我们来说,尤其珍贵。在一个陌生的国度,能有一群无条件支持你的“家人”,会给你的求职之路带来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好了,聊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颠覆你的一些传统选校观念?
其实,今天提到的这些学校只是冰山一角。想告诉大家的是,选校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排名固然是重要的参考,但千万不要成为它唯一的奴隶。
在你最终按下“Accept Offer”按钮之前,多花点时间去学校的官网上看看它们的职业发展中心都提供哪些服务,去LinkedIn上搜一搜这个学校的校友都在哪些公司工作,去论坛上问一问在读的学长学姐他们的实习体验如何。
记住,你现在做的每一个选择,都在为你未来的职业道路铺砖。选一所真正能为你赋能的大学,让你的留学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你的职业生涯,不是从毕业那天开始的,而是从你选择学校的这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希望这篇“干货”能帮到正在迷茫的你。祝大家都能选到梦中情校,未来offer拿到手软!